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

更新时间:2023-03-16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2高二下·舒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万紫千红总是春”“霜叶红于二月花”“日出江花红胜火”“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些诗句中对“红”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光、对火、对亮的崇拜与向往。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原始社会中的红色壁画,以及古今中国绘画中都大量运用层次丰富的红色,表达着人们对“红”这种色彩的钟爱与重视。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史前时代对生命和鲜血的敬畏、对火和太阳的崇拜,使得先民赋予“红”超人的神性与力量,红色因此被建构了吉祥如意的文化原型。在民间,从钟馗的红色大袍到婚嫁的红礼服,从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悬挂的红灯笼到红红的春联,无不展现着红色祥瑞喜庆的文化内涵。

    中国画历来讲究用色彩来完成对意境的描绘,与我国古典诗词相辅相成。古人很早便以“丹青”指代传统绘画,丹即朱砂,在众多色彩中,红色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也是最为重要的色系之一。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里,有一幅很有名的帛画,画面右上方就是一个红色的太阳。被后人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其名作《女史箴图》中有一部分画面描绘了家庭的天伦之乐,图画上三个孩子和父母的衣服上都用了鲜艳的红色,显得吉祥喜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早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时,就开始运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房子建筑部分则使用艳丽的红色,描绘出明媚的春光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画中,人物的服装和饰品都点缀了红色。五代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身着鲜艳夺目大红袍的人是状元郎,显示了他的荣耀与尊贵。山水画家蓝瑛的《白云红树图》中,红叶如火,正是秋天最美的景色,白云相绕,青山红树,艳而不俗。

    红是一种颜色,也是中国人的精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近现代绘画中一代代艺术家用画笔描绘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艰苦奋斗、创造辉煌伟业的不朽篇章。红色,成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亮丽的色彩,那里面饱含的,是血与火的奋斗历史,是昂扬的精神风貌,是鲜艳的时代旗帜。李可染的中国画《万山红遍》,描绘的是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情景,画家将深秋时节岳麓山的壮美景象描绘得引人入胜。作品以饱满的结构布局,强调大而多的视觉冲击力;山峰错落林立,形成了千沟万壑的视觉感受,意境深远,具有庄严、肃穆之感。画面中有大面积的红色渲染,点点朱砂倾注了画家对国家、对人民炽热的情感,彰显了为祖国河山立传的艺术信念。董寿平笔下的《红梅》,欣欣向荣,灿若霞天,呈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黄胄的《丰乐图》中,少数民族服装上的红、地毯上亮眼的红,共同营造了一幅新疆人民庆丰收的欢乐场景,画面洋溢着活泼祥和的生活气息。冯远的《星火》,用丛簇的、明亮的火炬占据整个画面,人物掩映于烈烈火光之下,画面形式新颖,充满着热情恣肆的革命激情。

    (摘编自林淼《一抹中国红——中国画色彩中的情感》)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用“丹青”指代绘画,但“青”的运用远不及“丹”,由此可见古人的偏好。 B . 因为中华民族特别喜欢红色,所以在生活品和艺术品中经常能够看到这种颜色。 C . 红色是革命历史题材画作中的亮丽色彩,可以象征着党和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 D . 《丰乐图》中点缀的红色营造了人民欢庆丰收的场景,洋溢着祥和的生活气息。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引用古今描绘“红”的诗句,有助于强调国人钟爱与重视“红”这种色彩。 B . 第二段指出红色的文化原型和文化内涵,为下文分析画家的色彩表达做了铺垫。 C . 文章列举各种古代画家运用红色的范例,是为了论证红色具有祥瑞喜庆的内涵。 D . 文章引入对近现代画家绘画作品的分析,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红色内涵的阐释。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血、火和太阳都是红的,因此先民会敬畏和崇拜它们,认为其具有神性和力量。 B . 汉墓帛画上出现了太阳,证明人类很早就认识了红色并把它作为最重要的色系之一。 C . 山水画比人物画的红色少,是因为自然的色彩丰富,不像人物服色可自由更换。 D . 《万山红遍》取材于《沁园春·长沙》,大量的红色渲染体现的是血与火的奋斗历史,昂扬的精神风貌。
  • 2. (2022高二下·舒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在场所与师资条件上需遵循的基本要求。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了教培机构在师资审查与经营规范等方面的整改标准。2021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指出将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培训行业。综合来看,一方面,政策趋严使机构的现金流压力变大,合规成本与运营成本升高;另一方面,政策趋严推动行业良性有序发展,进校服务有望成为未来新的机会点。

    图一:中国家长家庭教育观念

    图二:不同阶段的学生课程参与情况

    图三:2017--2023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摘编自腾讯网2021年11月25日《2021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

    材料二:

    据了解,在“双减”政策发布后,郑州市教育局随即出台《关于开展“双减”政策“一告知、一承诺、双签字”的通知》,同时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全面宣传、深入解读“双减”政策。随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深入推进,11月初,郑州市教育局部署各区、县(市)教育局向中小学、幼儿园发放《致中小学生家长不安排学生参加“七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一封信》,同时,在校内建立在职教师违规参与校外培训举报查处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双减”政策要“软着陆”,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必须两手抓,才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课堂上,郑州各中小学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课后服务中,各区、县(市)推动“5+2+N”模式,着力提供菜单式服务项目和内容。利用调查问卷、个体访谈、座谈交流等形式,让教师、学生、家长、志愿者都参与评价,做“双减”政策的“主人公”。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21年11月26日《进学校、下社区!郑州“双减”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三:

    记者从南宁市召开的“双减”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南宁市“双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加快推进校外培训减负工作,全市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84家,压减数量全区第二,压减率37.42%,学科类培训机构剩余75家。

    会议介绍了“双减”工作取得的成效。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双减”工作机制。印发《南宁市“双减”工作政策解读问答50条》等,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强化减负提质,科学推进“作业革命”。加强统筹管理,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应开课后服务数469所,实际开展课后服务469所,实现100%全覆盖,学生参与率达88.52%,超频完成85%的目标任务。强化部门联动,加快推进校外培训减负工作。

    目前,南宁市“双减”工作仍面临新的挑战,如教育评价体系还未健全,教科研力量不足,减负提质办法不多;课后服务专业老师少,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压减过程中有的培训机构关停面临退租违约纠纷和裁员赔偿纠纷,或无充足资金完成学费全额退款等问题。

    (摘编自广西新闻网2021年11月23日

    《南宁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84家引导机构积极转型转设》)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几年来国家政策监管趋严,使校外培训机构的合规成本与运营成本提高,但同时也推动了行业良性有序发展。 B . 中国家长对孩子人格健全、理性思维、自我管理诸方面的培养较为重视,但对批判质疑精神的培养重视程度最低。 C . 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半数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参与了学科辅导类课程,而幼儿园没有学生参与学科辅导类课程。 D . 除了2020年,从2017年到2023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有起伏,2021年的增速将最快。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郑州市教育局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解读“双减”政策,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 B . 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郑州与南宁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力于政策宣传解读,后者着力于压减培训机构。 C . 南宁市“双减”工作取得诸多成效,其中之一是压减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位居全区第二,有力推进了校外培训减负工作。 D . “双减”工作不仅要减负,还要提质,但可能会受到人力、财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南宁目前就面临这样的挑战。
    3. (3) 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郑州市与南宁市有哪些相同做法?请概括说明。
  • 3. (2022高二下·舒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央金归来

    阿来

    阿巴说:云丹来了。

    云丹牵着的马背上坐着一个姑娘!

    姑娘穿着粉红色的冲锋衣,围着白色丝质头巾,也从马背上仰起脸来向他微笑。

    姑娘脸上的表情像夏日的天空一样迅速变幻,微笑过后,很快就乌云密布。这个美丽的姑娘好像还叫了他一声阿巴叔叔,然后就哭了起来。她没有哭出声来,只是两眼中的泪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姑娘的脸上的表情,像是夏日暴雨将临的天空,乌云翻卷,表现出惊喜悲伤交织的好多种深浅浓淡。

    你是……你是?

    那声音像银铃振响:我是央金!姑娘坐在马背上,向阿巴扬了扬只剩半截的腿。

    阿巴知道她是谁了。爱跳舞的,自己截掉了断腿的央金姑娘!

    阿巴扑上去,脸挨着她的断腿:好姑娘,你回来了!

    阿巴说话时,已经带着了哭声。他以为不会再有泪水,但此时眼眶已经被泪水充满。

    姑娘弯下腰,笑着对他说:阿巴叔叔,我自己下不了马。

    云丹从马的另一边把她的好腿抬起来,央金姑娘揽住阿巴的脖子,让阿巴把她从马背上抱下来。阿巴扶着姑娘在草地上坐好。阿巴注意到姑娘一直不往村庄那边看,她依然灿烂地笑着。等阿巴把一碗热茶端到她面前,她依然没往村子那边看上一眼,她还特意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背对着那座已成废墟的村庄。她依然在笑,她喝了一口茶,便抬起头来问阿巴:我漂亮吧?

    她当然非常漂亮,眉眼间还带着她妈妈的神情,却比她妈妈更加生动,更加神采飞扬。涌到阿巴嘴边的话是:漂亮,漂亮,比你妈妈还漂亮!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地震后,这成了云中村人的本能,不是特殊的场合,尽量不提起那些逝去的亲人。阿巴经受不住这么青春艳丽的照耀,把脸转向了别处,转向了村子那个方向。

    又有两匹马从山下上来了。云丹从这两匹马的马背上取下的是姑娘的东西:拐杖、假肢、轮椅,和几只色彩艳丽的大包。

    央金姑娘摘了一枝蓝色的翠雀花,样子像一只只正要奋力起飞的小鸟的翠雀花在手里摇晃着,开始歌唱。她的歌声一会儿兴奋、欢畅,很快又变得孤独凄凉。

    阿巴认出这个姑娘的第一反应是,她肯定会扑在地上大哭一场,他还准备好一套劝解的言辞,而她如此兴奋,如此喜气洋洋反倒让他无所适从了。他只好说:好姑娘,喝点茶,这么长的山路,嗓子里的小人儿一定渴坏了。阿巴说了一句云中村人才懂得的话。云中村人说饿,说渴时,会说,我嗓子里那个小人儿都想从我嘴里伸出手来要吃要喝了。这是云中村人都懂的一个切口,但央金姑娘没有反应。

    她像是陷入了沉思一样。至少她脸上的表情是安静下来要想想什么问题的样子,陷入某种思绪的样子。

    阿巴起身穿过野草齐腰的荒芜田野,从自己的小菜园里摘来了新鲜的西红柿。阿巴往村里去,又手捧着两个鲜红的西红柿回来,也没能牵动姑娘的目光往村子里看上一眼。只是在一小口一小口咬着西红柿的时候,她的双肩开始颤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就那样低着头,带着哭声说:谢谢叔叔,我又尝到家乡的味。

    姑娘拿出了手机,把手机上的时间设计为倒计时的状态。上面的数字不断变化,松树上有细微的风声。樱桃树摇晃的枝头上有一只鸟蹲着,声声啼叫,姑娘仰起脸看天,她说:那些云多么漂亮。

    那些云真是漂亮。底部平坦,上部像一座座山,舒卷无定的边缘被太阳照得闪闪发光。

    阿巴和云丹突然明白,姑娘设定的时间是那个时间。十年前,大地震动毁灭一切那个时刻。于是,气氛立即变得庄严。还有三分钟的时候,姑娘手扶拐杖站起身来,第一次面朝云中村的废墟,迎面吹来的风使她后背上的衣服鼓胀起来。静默。静默。时间一秒一秒走动。当那个时间点来到的时候,她扔掉了拐杖,用一只腿支撑着身体,开始舞蹈。那不是阿巴熟悉的云中村的土风舞,土风舞的每一个动作都代代相传。姑娘身体的扭动不是因为欢快,不是因为虔诚,而是愤怒、惊恐,是绝望的挣扎,身体向左,够不到什么。向右,向前,也够不到什么。手向上,上面一片虚空,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攀缘,单腿起跳,再起跳,还是够不到什么。于是,身体震颤;于是,身体弯曲,以至紧紧蜷缩。双手紧抱自己,向着里面!里面是什么?温暖?里面有什么?明亮?那舞蹈也不过两分钟时间,只比当年惊天动地的毁灭长了不到一分钟时间,姑娘已经泪流满面,热汗和着泪水涔涔而下。

    姑娘颓然倒在了地上。

    喊她不应。摇晃她也不应声。姑娘双眼紧闭,牙关紧咬。这让阿巴记起了她被埋在废墟下时,也就是这个样子。那时,她的面孔糊满了泥浆,现在,这张脸苍白如纸。阿巴拿来调查队留下的水袋,对着她的脸喷了一口清冽的溪水。

    姑娘睁开了眼睛。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用舌头把唇边的水卷进嘴里,说:好甜啊!

    阿巴流泪了:央金姑娘,你就是云中村的溪水啊!

    (节选自为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作的长篇小说《云中记》,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透过阿巴之眼去看重返灾区的央金,反映了云中村人民在经历大地震后产生的巨大精神创伤和心灵痛苦,令人感伤。 B . 央金将跳舞的时间用手机设为“十年前,大地震动毁灭一切那个时刻”,说明灾难记忆横亘内心难以消除,而她准备面对。 C . 阿巴为人温厚,他既处处留心不让央金因回忆而伤心,又通过家乡“切口”及西红柿慰藉身体和心灵受到双重伤害的姑娘。 D . 小说结尾写阿巴说央金是“云中村的溪水”,赞美央金就像溪水那般清澈、纯真,体现了阿巴对她断腿经历的同情和感伤。
    2. (2) 小说中央金姑娘时“哭”时“笑”,请分析其意蕴。
    3. (3) 作家阿来曾说:“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请谈谈选文是如何实践作者“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这一文学主张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2高二下·舒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 , 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亮上疏请自贬三等,汉主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嗽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阵而去,入谷然后发丧。懿按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还。诸军还成都,大赦 , 谥诸葛亮曰忠武侯。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B . 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C . 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D . 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昭烈,三国时期刘备的谥号。谥号始于西周,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等按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 B . 先锋,行军或作战时的先遣将领或先头部队,也指“冲锋在前”,如《陈书·骆牙传》中的“每战辄先锋陷阵,勇冠众军”。 C . 丞相,古代官职名,秦朝时开始正式设置,各朝均有,是皇帝之下最高的行政官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是百官之长。 D . 大赦,古代帝王以施恩为名,常赦免犯人,一般在新皇帝登基或者皇宫有重大喜庆时,会赦免一批罪犯,叫大赦天下。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备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但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并在出兵祁山时委以重任。 B . 马谡领兵失误,被张郃打败,失了街亭,蜀军因此失去了前进的依靠,只得返回汉中。 C . 司马懿从诸葛亮的使者口中得知诸葛亮事情繁多但吃得少时,便推断他可能会不久人世。 D .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命令杨仪反举旗帜进攻,司马懿只得领军后退,蜀军取得了胜利。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

      ②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 5. (2022高二下·舒城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少年游

    蒋捷

    梨边风紧雪难睛,千点照溪明。吹絮窗低,唾茸窗小,人隔翠阴行。

    而今白鸟横飞处,烟树渺乡城。两袖春寒,一襟春恨,斜日淡无情。

    【注】唾茸:古代妇女刺绣,每当停针换线、咬断绣线时,口中常沾留线绒,随口吐出,俗谓“唾绒”。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描写风吹雪飞之景,渲染凄冷气氛,为全词奠定了哀婉的情感基调。 B . “吹絮”句写飞絮飘落窗前,与首句“风紧”相照应,体现了用笔之绵密。 C . “斜日”句采用拟人手法,将斜日人格化,写其无情,衬托了春恨之浓。 D . 本词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都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拓展了艺术空间。
    2. (2)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6. (2022高二下·舒城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诗经·氓》中,以桑叶的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
    2. (2) 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宁愿死去随水流而逝,也不肯作出迎合世俗的丑态的句子是“.”
    3. (3) 《蜀道难》中,写水石相击、山谷空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2高二下·舒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西安的大雁塔南边的大唐不夜城中,游客,他们扎堆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工坊前,看得出神。麦草工艺工坊里,陕西渭南一位村民将麦草剪成细细的“牛毛”拼贴在画纸上,一幅牛耕图,在日光下熠熠闪光,他的麦草工艺品已成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各具特色的工坊组成了本届匠人大会的核心活动——“守艺长安——大唐工坊”。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对于工匠精神,《诗经·国风》中这样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已出土的中央官府烧制的秦代瓦当上,常会发现有一两厘米大小的不起眼的印文,包括编号、机构、工匠名等。难道2 000年前匠人的产权意识就已觉醒?答案并非如此。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在产品上刻下己名,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技艺。这种制度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工匠的精神,之后的历朝历代,不管工料、工艺如何,不管是玉器、青铜器,还是瓷器丝绸,(   )。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络绎不绝      呼之欲出    精益求精    推陈出新 B . 不绝如缕      惟妙惟肖    千锤百炼    推陈出新 C . 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精益求精    革故鼎新 D . 不绝如缕      呼之欲出    千锤百炼    革故鼎新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B . 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C .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D .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匠人的初心始终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 B . 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们的终极目标 C . 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其终极目标 D . 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的初心
  • 8. (2022高二下·舒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说到减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先减少主食;然而,这种减肥方法存在着很大的风险。①      , 如果底座丧失了,也谈不上合理的膳食结构。主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提供总能量的50%-65%,是②      , 也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谷类为主是中国人每日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所以,③     

    对于长期不吃主食的人群来说,缺乏主食摄入会直接导致血糖水平降低,产生头晕、心悸、精神不集中等问题,严重者还会导致低血糖、昏迷甚至脑细胞死亡的风险。长期以鸡鸭鱼肉等食物来代替主食饱腹的人群,易养成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习惯,将增加高尿酸血症、痛风、骨质疏松、高脂血症等疾病风险。更严重的是,不吃主食减肥还有可能引发肥胖。

    膳食指南推荐成年健康人群的主食应该食物多样、谷物为主,每天每人应该摄入主食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新鲜薯类50-100克。谷类、薯类、杂豆类的食物品种数平均每天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

    1. (1)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简述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2022高二下·舒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月8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前两跳成绩低于法国名将苔丝,面对关键的第三跳,当所有人都以为,谷爱凌要拿出熟悉的动作去争夺一枚银牌时,她却选择挑战此前从未做出的超高难度动作,并成功反超了一路领先的苔丝,上演超级大逆转,奇迹般夺冠。但夺得奥运冠军后,谷爱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是要打败别人,我是要展示最好的自己。”

    材料二  2月10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中,日本选手羽生结弦挑战4A(阿克塞尔四周跳)失败,最终得到188.06分,以总分283.21分获第四名。尽管未能成功卫冕,但现场所有人都为他献上了掌声。

    羽生结弦曾用“一生悬命”来形容自己对于花滑的态度,意即拼尽一生,用尽全力。在2019年的国际滑冰联盟花样滑冰大赛正式练习中,羽生结弦第一次公开挑战4A,三次摔倒;仅仅是2021年1月到4月之间,他就挑战了1000次以上,但从未成功过……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