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社会分化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②出现剩余产品
③出现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
④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①哥白尼与罗马教廷宇宙观不同 ②神学禁锢是近代科学发展的桎梏
③近代科学否定了封建专制统治 ④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进
赫鲁晓夫:(美国)现代的厨房设备只是美国有钱人的享受。而在苏联家家户户都可以住进拥有这样设备的房子 |
(副总统)尼克松:我们希望展示我们的多样性,以及做出选择的权利。我们并不希望所有一切都由一名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决定,而恰恰是这个人让所有的房子都盖得一模一样 |
时间 | 事 件 |
1921年 | 英国规定高额进口税。此后,法、德、意等国也提高了进口税率。 |
1927年 | 世界经济会议召开,再次讨论取消对外贸易限制等问题,但未达成协议。 |
1933年 | 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 |
1941年 |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交“战后货币政策”;美国财政部颇问怀特受命考虑战后货币安排问题;{大西洋宪章》,英美两国提出促进国际经济合作问题 |
1944年 | 美苏英法中等44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
材料一:中世纪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
阶段 | 史实 |
初期 | 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会的支持下当上了法兰克王国的国 王,于是,为了酬谢教会,不平两次向与教皇为敌的伦巴德人开战,占领了意大利的中部地区,并把中部地区,连同罗马城一起献给了教皇 |
中期 | 964年教皇约翰十二世依赖德国皇帝奥托一世,打败了与教皇为敌的罗马贵族,同时又为奥托一世举行加冕典礼,尊称为罗马帝国皇帝”。 1122年,罗马教皇与德国皇帝签订了沃姆斯协定,皇帝承认教会对主教选举和任命的自由;在任命主教时,世俗君主赐给主教以权力,作为世俗权力的象征 |
后期 | 教皇英诺森三世上台后,发表了《宇宙的创造者》,声称宇宙的创造者,设立了两大尊位;较大的那个主管灵魂,较次的那个主管内体。君王的权力从教皇的权力而取得威望。1309年,腓力四世把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的阿维农城,史称"阿维农之囚",使教皇成为法国国王的御用工具 |
材料二:进入中世纪后期,王权在与教权的合作与斗争的制度化进程中走向强大,而教权则由渐没落,从12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王权最终能取得胜利要归因于在王权与教皇的斗争中,西欧各国的民族意识开始了最初的萌动。12、13世纪开始的西欧王权的加强,以及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运动,到15、16世纪大体完成。这一漫长过程的结束,终结了教会在中古盛期所确立的“万流归原”的地位,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的胜利必然意味着教皇势力的衰落。
——摘编自《欧洲中世纪的双剑论》
请回答:
材料一: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大陆均势政策”,通过尊后策划、出钱和出式器,唆使政洲大脑各国群起反对某个大国。19世纪前中期,英国不但从欧洲大陆均势中获取安全与经济利益,还利用欧洲国家内耗之机在世界其他地区大肆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870年之后,欧洲大陆不少国家走上工业化的快库道。虽然欧洲大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动态均势,但是这些国家在欧洲大陆难以获取新的发展空间,于是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纷纷向海洋霸权国发起了挑战。
——摘编自竭仁贵《对海洋霜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再探讨》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欧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在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经历了一百年的大国均势和欧洲协调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战争。关于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及由其确立的凡尔赛体系,有人评论道:“1919年的和平条约与1815年时的截然不同。《维也纳条约》曾组织起一个欧洲君主的社会,它承认同样的正统和平衡原则(即传统均势外交思维)。与之相反,《凡尔赛条约》建立了一个分赃或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欧洲。大国并不讨论一个各自都接受的共同秩序,而战胜国把某种欧洲秩序强加于战败国,”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英国试图以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方式来取代均势外交。
——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请回答:
材料一:以万隆为参照,第三世界正成为战后推进国际主义普遍政治的一种独特力量来源,并由此蕴含阻挡全球冷战扩展以及恢复国际和平合作秩序与规范的新可能路径。“万隆精神”固然表达了第三世界国际主义,进步的世界秩序观理想,但同时也将自身奠基在第三世界国家与人民实在的命运共同体基础上,以回应冷战氛围下第三世界相同的现实情境与需求为出发点,而为其国际主义的秩序观认同确立了事实上的场域根基。
——据李智星《冷战的多种终结、万隆和第三世界国际主义》
材料二:国际主义联合的出现,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民族独立与反霸权运动有别于19世纪的重要特性,并真正将这一运动导向了一个新的、试图建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方向。换句话说,与那种西方中心的、试图通过自上而下制度设计而达成的“世界和平”构想不同,来自第三世界的反抗政治实践,通过不断的抗争与联合的形式,自下而上地保卫并推进了《联合国宪章》中所保证的平等权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国际会议协商而自上而下制定的那种新世界平等理想,不断遭到来自强权政治与实力政治的挑战。
——据殷之光《国际主义:从第三世界独立历史出发的世界秩序叙事》
请回答:
材料: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发展的辩证过程中,17世纪是一个更大的不解之迷的一部分,因为封建主义到1500年似乎已经结束,但习惯上与产业革命相进的资本主义在近3个世纪里却没有出现。由于马克思体系中的外生变量是技术变化,它会导致新阶级的出现,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有着长达3个世纪的空白。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的解释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花了3个世纪的时间才获得政治权力,并创造了引导产业革命的基本产权。英国和法国的革命是打开现代资本主义大门的关键性突破。
——摘编白【英】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围绕材料,提出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看法”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或提出自己对材料的看法,“阐述”有理有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