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202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卷上。)
  • 1. (2023·合肥一模) 陶寺文化早期,随葬器物的使用已有相当严格的限制,朱绘大口罐在大型墓中用四件,而中型墓只能用两件。至陶寺文化中期,大墓的礼器群更加华丽,非实用性更强,礼器色彩更浓。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时( )
    A .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 . 礼乐制度渐趋完备 C . 青铜时代业已来临 D . 早期国家初步形成
  • 2. (2023·合肥模拟) 《荀子·王制篇》说:“四海之内若一家” ,“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紜、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 . 长途贩运贸易日益兴盛 B . 民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C . 各地经济联系较为密切 D . 百姓生活水平世界领先
  • 3. (2023高一上·合肥) 《资治通鉴》载:文景时期“安养天下,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但江陵凤凰山出土的简牍记载了文景时期农民的主要负担有算赋、田租、刍稿等等,还不包括繁多的徭役,这说明当时农民所受的剥削相当沉重。以上史料所述差异说明(    )
    A .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 B . 简牍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C .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 文献记载不能够还原历史的真相
  • 4. (2024高一上·鹤山月考) 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东晋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这种现象主要缘于(    )
    A . 抑商政策的松动 B . 造船技术的进步 C . 江南经济的发展 D . 丝绸之路的开通
  • 5. (2023·合肥模拟) 唐朝重视监察官选拔,唐玄宗时规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唐肃宗敕文重申:“其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唐朝这一举措(    )
    A . 扩大了监察官员的权力 B . 否定了科举取士的制度 C .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D . 体现了务实的用人原则
  • 6. (2023·合肥一模) 宋高宗绍兴年间,即有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原本为瞿氏家的佃客,但是可以在闲暇时节,“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另有宋孝宗淳熙年间,台州仙居县林通判家客户郑四客,在自己有了一定储蓄之后,“出外贩贸纱帛、海物”。这反映出宋代社会(    )
    A . 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 B .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 . 社会阶层流动较为频繁 D . 新的经济因素已经产生
  • 7. (2023·合肥一模) 元史专家陈高华认为:“元代是继唐、宋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时期。在元代,文化的多数领域都有很好的成就,有些甚至超越了前代。”下列能为其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
    A . 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B . 敦煌莫高窟壁画风格多样 C . 沈括撰写了《梦溪笔谈》 D . 郭守敬编定了《授时历》
  • 8. (2023·合肥一模) 明清君臣、官民关系与父子关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法律上的拟制血亲关系。但黄宗羲从“父子一气”而“君臣不同气”的气本论哲学层面否定了君臣之间的天然血缘联系,王夫之同样也认识到了君臣关系的非血属性。他们的认识(    )
    A . 推动传统伦理秩序的崩解 B . 体现了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 . 缘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D .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 9. (2023·合肥一模) 洋务企业的创办者和领导者坚持“主权在我”的立场,如左宗棠、沈葆桢认为“购置者权操于人,何如制造者权操诸己”,坚决主张自己创办船政,实现自主。这(    )
    A . 反映了强烈的民族主权意识 B . 阻滞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C . 说明了洋务企业的举步维艰 D . 动摇了顽固派反对变法的基础
  • 10. (2023·合肥模拟) 1896年,梁启超认为文化发达、科学普及,“必从眼前名物指点,不好难也”,“多为歌谣”, “多为俗语”。他主张要用民间俗语写文著书,还可以用民间俗语介绍西方科学,学习先进文化。梁启超旨在(    )
    A . 宣传科学知识 B . 推动戊戌维新运动 C . 倡导文学革命 D . 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 11. (2023高三上·长春期中) 1912年,南京参议院曾规定全国常规武装的编制为50个师,每师1万人。但到1919年,调查公布的结果,军队人数已逾150万,比之实际人数,这还不过是一个缩小了的数目。这一状况(    )
    A . 满足了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 B . 反映了军阀势力的恶性膨胀 C . 加速了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 D . 表明了西方对华政策的破产
  • 12. (2023·合肥模拟) 有学者在论及某次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时指出:这次大会“首次制定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章程》,首次议决建立民主联合战线,首次作出加入第三国际的决议,首次提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大的群众党'。”这次大会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中共三大 D . 中共七大
  • 13. (2023·合肥一模) 下表是一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抗战时期提出的体育运动口号,这些口号意在(    )

    领导人

    口号

    毛泽东

    锻炼身体,好打日本

    朱德

    钢铁的身体、钢铁的意志

    贺龙

    体育运动军事化

    左权

    鼓越吹越响、兵越练越强;不练好杀敌本领,怎么能够打胜仗

    A . 顺应民族战争的时代主题 B . 培养人民群众的体育精神 C . 冲破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 D . 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 14. (2024高一下·开学考) 据统计,上海原有工厂4050 家,至1946年底,倒闭3160家,其中民营工厂倒闭3/4;工厂开工,1947年仅为平时的2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不善 B . 美国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挤压 C . 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失败 D . 战争使上海经济中心地位丧失
  • 15. (2023·合肥模拟) 下图是1954年发行的《咱们要共同努力来建设社会主义》宣传画,由此可以看出(    )

    A . 国民经济恢复的成果丰硕 B .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 C . 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 D .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方针
  • 16. (2023·合肥模拟) 在基本权利的规定上,1982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明确了基本权利的内涵,重新调整了基本权利体系,并且增加了新的基本权利类型,如退休人员生活受保障、残疾公民受帮助等权利。这些调整(    )
    A . 突出了主权在民 B . 彰显了人文精神 C . 构建了法制体系 D . 规范了公民行为
  • 17. (2024高一下·博白月考) 大流士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由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帝国中央政府铸造金币,行省只能铸造银币、自治市只能铸造铜币。大流士还让一些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对各地原有宗教不加干涉和排斥,在制定法律时,也参照各地原有法律。这些措施(    )
    A . 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B . 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C . 借鉴了罗马帝国的智慧 D . 消弭了各族之间的矛盾
  • 18. (2023·合肥模拟) 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据此可知,封君封臣(    )
    A . 相互依存 B . 地位平等 C . 关系和睦 D . 利益趋同
  • 19. (2023·合肥一模) 1500年欧洲仅有8000万人口,到1600年欧洲人口增长到1亿,1700年欧洲人口达到1.2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 生育观念的转变 C . 高产作物的传播 D . 近代科学的兴起
  • 20. (2023·合肥模拟) 钱乘旦在分析某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指出:X国的革命是纵向地把社会分开,因此无论哪个阵营获胜,原有的社会结构都会保留下来;Y国革命是横向地把社会切割开,因此,如果王权和贵族这个阵营胜利,那么原有的社会结构会被保留,革命等于没有发生。据此判断,X国和Y国分别指( )
    A . 俄国  美国 B . 美国  德国 C . 俄国  英国 D . 英国  法国
  • 21. (2023·合肥模拟) 1918年,阿根廷第一个在拉美组建了共产党,随后墨西哥、乌拉圭智利、巴西、古巴等先后成立了共产党。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拉美共产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世界和平以及在反对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拉美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
    A . 得益于国际工人协会正确领导 B . 标志着拉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 摧毁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 . 加快了拉美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22. (2024高一下·丰城期中) 二战结束后,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创造了经济奇迹:被摧毁的国民经济在5年之内就得到恢复,失去数千万人口的国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现象(    )
    A . 缘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B . 体现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C .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 说明斯大林模式弊端得以纠正
  • 23. (2023·合肥一模) 20世纪50年代各种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的国际组织只有1个,即1955年成立的“国际茶叶委员会”,六十年代增加了8个,七十年代这样的组织又增加了14个。这些国际组织(    )
    A . 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 . 构建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C . 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 维护了发展中国家利益
  • 24. (2024高二下·信宜月考) 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强调对古迹保护与修复应(    )
    A . 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B . 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 C . 以主观性为研究依据 D . 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 25. (2023·合肥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工业化时代到 来前,英国的森林资源已消耗殆尽。1500 年一1630年间,英国木柴价格上涨了7倍,一般老百姓根本无力购买,因缺乏取暖燃料而冻死的现象时有发生。木柴价格上涨引发普遍不滿,“达到了引发民族危机的程度”。英国主体能源从柴薪过渡到煤炭是循序渐进的。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早期,煤炭未能在生产生活中普及,1550年,煤炭年产量仅为21万吨。詹姆斯一世允许曾备受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接受和使用煤炭。1630年,英国煤炭产量达150万吨。18 世纪上半叶,煤炭已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的主要能源。玻璃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 年,英国煤炭产量高达250-300万吨,是法国的30倍。煤炭不仅为英国人生活生产提供了热能,也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能问题。19 世纪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增加了18倍。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结构转型,正式步入了化石燃料时代,这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近150年。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1949年我国的煤炭、电力产量仅为历史最高水平的一半左右。当时能源工业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现有煤矿、电厂的正常生产。1949 年10月,中央政府设立了燃料工业部,下设技术局、计划经济局、地质矿藏勘测部、原料技术供应总局等部门,负责制定燃料工业的生产计划、基本建设规划、对能源工业的企业和机关进行检查和审查等。能源产品作为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物资,纳入了国家级的统一计划管理中。1949 年11月至1950年5月,燃料工业部先后召开了全国煤矿、电力、石油等三个专项会议,制定煤炭、电力和石油的生产计划与工作方针。经过三年的恢复,原有的残旧煤矿、电厂等能源工业设备得到修复,能源工业的生产能力基本恢复到建国前的最高历史水平,生产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系统的能源工业体系开始形成,能源工业的布局全面展开。

    ——摘编自谢治国《新中国能源政策研究——对新中国能源政策发展过程的考察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发展能源工业的措施及其特点。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能源发展的历史启示。
  • 26. (2023·合肥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强调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互鉴互通等理念。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多元包容,中国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从而不断发展的历史。中华文化在多元包容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有的淘汰了,有的发展了,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富有生命活力。

    文化交流中需要树立起文化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跟其他文化交流,才能更好地吸取其他文化优秀的东西。如果没有文化主体意识,我们就看不到自己文化的长处和短处,也看不到其他文化的长处和短处,不知道怎么取长补短。

    ——摘编自楼宇烈《多元包容的文化生命力》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中华文化的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27. (2023·合肥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响应与配合官府推行乡约,晚明时期徽州宗族在乡约实践中根据宗族教化和治理等现实需要,对明太祖圣谕六言进行了宣讲、演绎与阐释,这一活动或主要由宗族官僚等精英直接进行,或由宗族直接借用地方官演绎阐释的文本,或吸收借鉴罗汝芳等理学家演绎阐释的文本进行再加工,广泛吸收借鉴前人或时人演绎阐释圣谕六言的成果是晚明徽州宗族比较通行的做法。就文本形式看,晚明徽州宗族对圣谕六言的宣讲、演绎,或最终形成独立成篇的文字并收录于族规之中,或将演绎圣谕六言的文字与族规祖训融为一体而成为宗族规训的一部分。徽州宗族对圣谕六言的宣讲、演绎终极目标是将宗族所在地乡族社区建成模范乡里,将自身宗族打造成模范宗族。

    ——摘编自陈瑞《牖民化俗:晚明徽州乡约实践中地方宗族对太祖圣谕六言的宣讲、演绎与阐释》

    1. (1) 根据材料,概括晚明时期徽州宗族宣讲圣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明时期徽州宗族宣讲圣谕的积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