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宁冈县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22 浏览次数:37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江西一模)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诺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
    A . 阴阳家:阴阳五行、相生相胜 B .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 .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 . 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 2. (2023·江西一模) 1919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里号召东方青年为了“人类全体的幸福”振作起来“去超拨大海对岸那边”“愁着物质文明破产”而“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的“好几万万人”。表明他由传统文化的掘墓人而变为守墓人。导致梁启超文化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现状 B . 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 C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 五四运动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冲击
  • 3. (2023·江西一模) 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公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是(   )
    A .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 .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 4. (2023·江西一模) 下表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元明清时期(   )

    元明清时期部分地区粮仓统计(单位:个)

    地区

    大都

    通州

    顺天府

    北京

    官仓

    22

    13

    52

    16

    义仓

    4

    1

    6

    2

    A . 常平仓制度确保了粮食安全 B . 义仓和社仓的设置已较为普遍 C . 都城是救灾备荒的唯一重点 D . 社会救济仍然依赖于封建政府
  • 5. (2023·江西一模) 唐代是我国封建时代文化的高峰时期。下列有关唐代文化现象正确的有(   )

    ①出现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②由隋人唐的书法家创立了“颜体”和“赵体”

    ③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

    ④民间出现“曲子词”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6. (2023·江西一模) 唐代住宅的私密性受到保护,法律规定“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街坊之间共用一口井既很普遍,也是一种风俗,有时如果自己独自凿井,还会引来他人非议。由此可知,当时(   )
    A . 限制个人的生活自由 B . 经济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C . 推崇和谐的人际关系 D . 坊市分离便于城市管理
  • 7. (2023·江西一模) 据史料记载:元朝至元七年,国内商税“以银四万五千锭为额”到至元二十六年,已增至“腹里为二十万锭,江南为二十五万锭。”这表明元代(   )
    A . 商税成为主要税源 B . 白银开始普遍流通 C .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 .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 8. (2023·江西一模) 明清时期的民间建筑的彩绘流行以“卧冰求鲤”“芦衣顺母”“丁兰刻木”‘桃园三结义”苏双赠马”“八里桥饯行”等情节为重点表现内容,强调装饰内容和色彩严格程式化的等级制度。这种建筑彩绘的流行(   )
    A . 强化了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B . 确立了心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C . 冲击了官府森严的等级制度 D . 阻断了西方文化的传播进程
  • 9. (2023·江西一模) 如图为光绪三十三年《日新画报》刊登的画作《不开通》,画中有“甘石桥第一女学蒙养院(女学堂),每日下学时候街上人挤了个满儿,简直的过不去。人看学生虽是好事,可也别妨碍交通呵。可是该处守望的也该竭力的劝勉为好。”此画能够反映(   )

    A . 城市社会生活的土洋并存 B . 近代男子传统服饰的变革 C . 女子普遍获得受教育权利 D . 维新运动中批判纲常名教
  • 10. (2023·江西一模) 公元前500年左右,贵族与非贵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危及城邦的稳定,于是就有一个政治家进行改革,把以血统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改变成以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结构。这场改革(   )
    A . 催生了罗马《十二铜表法》 B . 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地位 C . 使希腊进入民主“黄金时代” D . 铲除了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
  • 11. (2023·江西一模) 如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

    A . 推动城市崛起 B . 加强国王权力 C . 建立民族国家 D . 发展庄园经济
  • 12. (2023·江西一模) 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
    ①韩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黄宗羲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毛泽东

    A . ①③②⑤ B . ①④②⑤ C . ①③⑤⑥ D . ①③②⑥
  • 13. (2023·江西一模) 在邾国故城遗址出土了刻有王莽诏书铭文的“同律度量衡”器,铭文曰“据土德受,正号即真……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沉。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享传亿年”。据此推断,这一诏令(   )
    A . 改变了度量衡混乱局面 B . 借鉴前人实现王道复古 C . 为政权合法性制造依据 D . 有利于王位的世代永昌
  • 14. (2023·江西一模) 唐朝在各州县设有知院官,每旬、每月要将所在地的农业生产及气候变化情况及时汇报。并要求各地在粮丰跌价时,应高于当地市场价收购粮食储备,以免谷贱伤农;在冬春季节,或粮歉价涨时,应低于市场价抛售粮食。材料说明(   )
    A . 农业是古代强国立国的根本 B . 唐朝继续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 . 古代中国荒政救灾体系完善 D . 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粮食安全
  • 15. (2023·江西一模) 在晚清“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日本人翻译的西洋政法、史地记载,成为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界认识西方的重要来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日本对清政府的控制加深 B . 中日两国之间的往来友好 C . 日本距中国的地理位置近 D . 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 16. (2023·江西一模) 新中国建立过程中,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土改;在上海等大城市与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同时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由于美国组成的“联合国军”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系列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
    A . 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B . 实现了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 .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 . 完全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17. (2023·江西一模) 古罗马最初的法学家全部是僧侣贵族,解答法律的权力也为他们垄断。奥古斯都执政时期,法律解答逐渐突破了僧侣贵族的垄断,若干法学家被授予解答法律的特权。这一变化(  )
    A . 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提高平民地位 B . 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C . 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法学进步 D . 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 18. (2023·江西一模) 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
    A . 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 B . 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 . 否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D . 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 19. (2023·江西一模)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这两种趋势从全球史观看(   )
    A . 二者毫无关系 B . 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C . 后者只对前者有促进作用 D . 后者是前者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 20. (2023·江西一模) 恩格斯说:“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有关“野蛮时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野蛮时代开始于距今70万年 B . 考古研究是了解野蛮时代的重要手段 C . 河姆渡文化是野蛮时代的遗存代表之一 D . 某些野蛮时代文化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 21. (2023·江西一模) 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 )
    A . 土地税 B . 丁税 C . 户税 D .
  • 22. (2023·江西一模) 21世纪初,有悲观者评论:“科举之弊,弊在愚民,民愚而无术以振作之,则天下心至于弱;学堂之弊,弊在智民,民智而无礼以防闲之,则天下尤易于乱。”这段评论说明科举制的废除(   )
    A . 导致了空前剧烈的社会动荡 B .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C . 招致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反对 D . 阻碍了近代留学事业的发展
  • 23. (2023·江西一模) 有学者针对1919年发生的一场革命,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新起点”,这是因为这场革命(   )
    A . 是中国人民首次自发反侵略斗争 B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 . 推翻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统治 D . 是广泛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 24. (2023·江西一模) 报刊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发展状况。下表为《申报》使用“民族”一词频率的变化,导致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民族”检索条目数
    1911 年 243
    1925 年 502
    1936 年 1507
    1939 年 2369
    A .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 B . 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 . 亲历者记录的影像资料 D . 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二、材料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婴求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 25. (2023·江西一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全球史观看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使各大洲之间初步建立了商业联系。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将北美、大洋洲和亚洲等更多的地区卷入世界市场,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加上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把全世界卷进了世界市场,全球经济日益连为一个整体。

    ——摘自许伟、薛权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表格反映的是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对商业贸易产生的影响。
  • 26. (2023·江西一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棉花产业传播活动的中心是印度。棉花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从印度向东传遍亚洲,特别是传入中国,使得亚洲在19世纪以前一直是全球棉花产业的中心。元朝时,棉花在中国农村广为普及,事实上取代了苎麻成为中国人制衣的纤维原料。到明朝时,棉花生产大力发展,中国的农民可以用棉花抵税,劳动力的地理分工已经出现:北方农民运输原棉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的农民用这些原棉以及他们自己种植的原棉生产棉纺织品,其中一些纺织品还会被卖回北方,棉布生意甚至达到帝国商业额的四分之一。到17世纪,中国的男女老幼几乎都穿着棉布衣服。当中国人口在18世纪增加到4亿时,棉花产业仅次于印度排世界第二。

    材料二:16世纪末,荷兰和英国开始挑战葡萄牙在亚洲贸易的垄断地位。他们特许设立一些合股公司,从印度购买棉纺织品,把它们带回欧洲消费,或者运往非洲购买奴隶送往新世界刚刚开始扎根的种植园中工作。在一系列英荷战争后,印度纺织品贸易主要落入英国人手中。随着印度棉纺织品在18世纪更为流行,替代这些进口产品的愿望成了推动英国棉花生产强有力的激励因素,最终引起了棉织产业革命性的变化。到1780年,整个欧洲,尤其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一个松散、多中心的旧棉花世界转变为一个整合、集中、等级森严的棉花帝国,全球数百万家庭棉织工人失去了纺纱和织布的能力。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棉花传入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欧洲人缔造棉花帝国的手段。
  • 27. (2023·江西一模) 唐朝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为了加强经略西域,唐太宗先后设置了伊州、西州、庭州等三州(治今新疆);在这三州以西、帕米尔以东的地区,推行羁縻府州制度,即在这一地区的部落中设置州、都督府,州刺史与都督由各部首领担任;在帕米尔以西的中亚地区有16国,唐以其国都为都督府所在地,以各国国王为都督府都督。安西与北庭都护府是更高一级的军政机构。两大都护府代表朝廷在西域行使职权。在西域广置屯田,鼓励从内地移民,兴修水渠与坎儿井……西域诸国诸族派遣子弟入长安学习汉文化,唐朝在西域地区兴办各类学校……

    ——摘编自杜文玉《唐朝如何经略西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经略西域的特点。并对唐朝经略西域做出合理解释。

  • 28. (2023·江西一模) 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往往作出不同的评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古已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

    ——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府干预市场的直接目的,并指出与此相对应的经济政策。试对这一政策进行评价。
    2. (2) 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和文学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与西方的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