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粟 | 绢(绵)、布 | 钱 |
收入 | 粮食52.2石 | 绢(绵)2.5匹、布5端 | / |
支出 | 夏秋税2.1石 口粮39.5石 其他5.5石 | 制衣绵6两 制衣布1端3丈 | 夏秋税钱、榷酒钱2870文 耕牛300文 生产生活用品1322文 |
盈亏 | 5.1石 (折合钱4080文) | 绢(绵)1.5匹、布3端2丈(折合钱1375文) | -4492文 |
据表可知,当时当地( )
年份 |
西属美洲白银产量 |
运抵欧洲数量 |
经欧洲运到东方数量 |
1550 |
2 |
3 |
2—3 |
1600 |
11—14 |
10 |
4.4 |
1650 |
10—13 |
8—9 |
6 |
1700 |
12 |
10—12 |
8.5 |
1750 |
18—20 |
18—25 |
12.2 |
1800 |
30 |
23—25 |
18 |
行业 |
工业 |
批发商业 |
零售商业 |
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所占比重 |
26.7% |
12.1% |
44.1% |
多元视角下的汉代风俗成因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隋可能指蓏,意即瓜类植物的果实)蠃(一种寄生蜂)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指懒惰或贫弱的人)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
——摘编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材料三:风俗大致包括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在对待外部环境以及交往中所呈现的普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其外延部分则是构成这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基础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是风俗形成的基础。汉代的区域风俗差异都与各自的自然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人口因素是摇动风俗的一个杠杆。在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人口压力总是通过不同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统治集团也对风俗产生影响。汉统治者通常采用法律手段和道德教诲强制半强制地剪除与政治控制相矛盾的风俗;强制半强制地助长与政治控制相适应的风俗。
——摘编自彭卫、杨振红《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材料:
时间 |
作者 |
名称 |
歌词内容(节选) |
1902年 |
李叔同 |
《祖国歌》 |
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 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 谁与我仗剑挥刀?……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
1904年 |
张之洞 |
《学堂歌》 |
庚子年,拳匪狂,北省兵火三次殃。 湖北省,和约倡,长江人民享安康。 派赔款,搜索忙,各省分派民与商。 湖北省,免捐项,就将此款兴学堂。 早兴学,民盼望,各省开办无定章。 湖北省,二百堂,武汉学生五千强。 派出洋,学外邦,各省官费数不广。 湖北省,采众长,四百余人东西洋。 我同学,生此方,切莫辜负好时光。 |
1907年 |
秋瑾 |
《勉女权》 |
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愿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 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文明侯,独去占头筹。愿奴隶根除,智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 |
1912年 |
华航琛 |
《共和国民》 |
国民第一资格高,年纪无老小,讲求学问不辞劳,知识开通早。敦品励行重节操,道德真紧要。体育工夫深造,体健身强脑力好,共和程度一齐到,全球人称道。二十世纪我同胞,国民资格高。 |
学堂乐歌反映了鲜明的时代主题。请选择某一时代主题或社会现象,结合学堂乐歌和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说明充分。)
材料:水彩映万象:一幅水彩画
体育兴则国运兴。结合所学知识,以“《体育与国运》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材料:旧结构的调节功能瓦解了,具有新功能的子系统出现了,这是不是一定会有新结构取代旧结构呢?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根据社会结构调节原理,新结构的形成必须使各种具有新功能的子系统实行功能耦合,组成新的互相维系的状态……另外,新结构出现后,要能够壮大到占主导地位的程度才能取代旧结构。
——摘编自金观涛《历史的巨镜》
上述材料是学者在历史研究中对“社会结构替代过程”的分析。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阐释。(要求:结合具体国家,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