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甲骨文“龙”字,产生于夏朝
②金文“龙”字,见证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③小篆“龙”字,见证了秦朝的统一
④楷体“龙”字,见证了西汉的强盛
①武王伐纣 ②春秋争霸 ③秦统一中国 ④造纸术的改进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存在
③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
④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改变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图一:唐朝的对外交往非常活跃,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欧洲、非洲也有往来。唐朝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技术交流、贸易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朝鲜、日本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学习,阿拉伯地区的绿宝石、胡椒、伊斯兰教先后传入中国。
图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开放性的王朝,唐代不断全面地开放,引进各种思想和艺术,形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促进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局面的形成。唐都长安城里云集着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注:图一:1928-1937年,苏联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了包括钢铁、发电、机械制造、水泥、采矿等工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就是这一时期建立的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坦克用的装甲板有50%都是该公司生产的。10年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了4倍以上,到1940年,生铁已达到1500万吨,钢达到1830万吨,煤达到1亿6千万吨,石油达到3100万吨……这就是伟大的卫国战争前苏联所拥有的物质基础。
图二:二战期间,苏军总共生产火地83.4万门;坦克、自行火炮10.8万辆/门;飞机15万架;汽车20.5万辆。其中苏联生产的坦克及其变型车数量、各型装甲车辆的总产量是德国产量的2.4倍!苏联就是凭借如此强大的军工体系最终打败了德国侵略者,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材料一:观察下面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铁制农具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下面是我国古代两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火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其以江苏一代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这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四:
材料五:明代初期,经过朱元璋31年的励精图治,农业恢复了。在手工业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明初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中国海外贸易发达,对外移民增加。明成祖夺得皇位时,明朝已经建立了三十多年,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这场政变的影响。这时,中国广州等沿海大都市发展得十分繁荣。
材料六:清统一全国后,为稳固统治,积极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如苏松地区以纺织业生产兴旺闻名全国。此外,苏州也是全国商品运转和销售的重要市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使人口数量发生变化。《清实录》中记载雍正十二年(1734年),全国“民数”为2.7千万余人,到乾隆六年(1741年),“民数”就达到1亿4千余万。1760年前后,中国总人口上升到两亿;1787年前后,上升到3亿;1830年前后上升至四亿。
请回答:
材料一:西欧六国建立的煤钢共同市场获得成功后,欧洲的联合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不断扩大的新阶段……欧洲联合的扩大,从经济上看,给它带来了内部市场的扩展和对外贸易竞争力加强的优势,从而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从政治上看,对维持欧洲均势与和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此外,欧洲联合体中的那些国家,在某些国际问题上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孤立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也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摘编自许军《20世纪末的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
材料三: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主要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请回答:
材料一:一战前欧洲形势示意图及英、法、德实力对比表
1913年英、法、德实力对比表 | |||
国家名称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工业产量所占位次(欧洲) | 2 | 3 | 1 |
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欧洲) | 1 | 2 | 4 |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到这时,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都达到了极点,现代社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和恶的阵营都壁垒分明。
材料三: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时期 | 国际关系格局 | 形成标志 | 维护工具 |
一战后 | A |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 国际联盟 |
二战后 | 两极格局 | B | 联合国 |
冷战后 | C | 联合国 |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材料五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请回答: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