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四校联考2022-2023学...

更新时间:2023-04-04 浏览次数:27 类型:开学考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9分)
  • 1. (2023高一下·米东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具象类比的思维传统。据《周易》载,早在上古伏羲时代,就在天、地、人三才万物之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并根据“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基本思路,始作“八卦”,初创了中华文明。后来,《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所遵循的“比兴”之义,便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实践。因此,有人认为,中国诗道之成,就是立足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但是,当初儒门的“比兴”概念是属于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的范畴。据《周礼》记载,乐师之长从事师教使用的“比兴”术语,是指《诗经》的语用功能,即公卿士大夫在言谈中引用《诗经》中一章或几句,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谓“赋诗言志”。后来,“比兴”含义逐渐变化,多转指诗篇命意的讽喻作用和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并成为《诗经》学的概念。东汉郑玄在注《周礼》中指出:“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媚谀,取善事以劝喻之。”又引司农郑众的解释作补充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但是,比兴在先秦时代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文体,两者并未清楚地划分。刘勰在谈到比兴时也说:“毛诗述传,独标兴体”,“起情故兴体以立”,又说“比体云构”等,均为体法并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在文学理论上也有长足的发展。刘勰和钟嵘在对比兴内涵的认识上突破了旧说,总结了新经验。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并提出了“拟容取心”原则。所谓“拟容”,即描绘景物形象,略近乎“取境”;所谓“取心”,即在物象中蕴含作者的感情。这便是后来“意境”说的萌芽。

    到了唐代,随着诗歌等文艺的发展,也将比兴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在理论上最先有建树的是初唐的陈子昂。他在《修竹篇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兴寄”说,强调诗歌要言之有物,寄怀深远。而因物喻志,托物寄情,正是对前代诗歌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中晚唐时期比兴理论建设出现了较大突破。皎然的《诗式》、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先后问世,进一步冲破传统诗教的束缚,着重于诗歌艺术自身规律的探讨,从比兴手法深入意境的研究。

    但是,前人研究比兴多从理论上着眼,很少涉及具体作品,更少对词语比兴的诠释。中国最早解释诗歌章句含义的学者当是东汉时期的王逸,其代表作是《楚辞章句》。他在《离骚经序》中,对楚辞创作中所采用的比兴隐喻手法作了精辟的论述:“《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在这种比兴理论的基础上,王逸建立了一个“香草美人”的楚辞阐释系统。这个系统虽然延用儒家对《楚辞》的研究手法,难免有偏颇之见,但对后世直至今天仍有很大影响。

    如果说《楚辞章句》是研究阐释《楚辞》比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南宋朱熹的《诗集传》则是诠释《诗经》语句比兴的重要著作。首先,朱熹对比兴有了更为明确的义界:“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其次,他对《诗经》具体章句都注明赋、比、兴。这与《毛传》的单标兴体和只标首章的做法相比,便更好地揭示了《诗经》比兴手法的区别和联系,是《诗经》注疏史上的创新。

    在中国传统诗学理论中,“比兴”具有与生俱来的暗示性和模糊性,并且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演化,其含义也在不断变化。“比”,在现当代更多地是以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出现;而“兴”则为双关、烘托、渲染等形式所代替。但“比”与“兴”又是相互联系的,往往比中有兴,兴中有比。这便是朱熹所说的“比而兴”或“兴而比”,如《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其中的“日”便是“兴而比”。它既有引起之作用,又有比喻“美妇人”之义项。

    ——摘编自:刘继才《古典诗词比兴研究漫论》

    材料二:

    苏轼《戏张先》有句“一树梨花压海棠”,《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上说:“海棠:蔷薇科落叶乔木。多春季开花。白色或淡粉红色。另有垂丝海棠,花色淡红,常半重瓣,花梗细长,下垂,称‘醉美人’。”它有三项比兴义,其一为“喻美人或少妇”。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云:东坡作《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乃见《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真(直)海棠睡未足耳。”更有欧阳修《留撷芳亭》:“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宋代邓肃《浣溪沙》:“破睡海棠能媚客,舞风垂杨似招人。”……一朵风流,稚称且、凤翔去鬓。”元代张可久《(越调)天净沙·梅友元帅席上》:“海棠春思,倚阑睡醒环儿。”

    朱自清曾把诗词中的比附分为三类:事物的比附、历史的比附、神仙的比附。但神仙的比附也属于历史范畴,因此从用作质料看,不妨只分为两类:一是展现于现实时空的景物;一是历史上曾经存在或想象存在的人和事,即所谓掌故。这就是说掌故也是一种比附。这些比附或寄兴,再加上词意不断转化等,就使古典诗文往往带着“诗的含蓄,诗的多义,诗的暗示力”而具有“广义比喻”的特征,在优美的意象中隐藏着一系列的“密码”。只有弄懂弄通古典诗词意象中比兴、借代、象征等多重奥秘,才能真正领略到诗词所表意象的无限风光,也才能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从而体悟出我国古典诗词所特有的美学价值。

    ——摘编自朱世东淘沙《解开古典诗词意蕴的“密码”》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遵循“比兴”之义,可见,中国诗道之成,立足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B . 《周礼》记载的乐师之长使用的“比兴”术语,是指通过《诗经》的语用功能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赋诗言志”。 C . 东汉郑玄引司农郑众的解释“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意在说明“比兴”是诗歌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D . 刘勰在谈到“比兴”时也说:“毛诗述传,独标兴体”,“起情故兴体以立”,又“比体云构”均说明“比兴”是体、法并用的。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逸建立的“香草美人”的楚辞阐释系统,延用儒家对《楚辞》的研究手法,有偏颇之见,对后世来说,没有什么借鉴价值。 B . 朱熹的《诗集传》揭示《诗经》比兴手法的区别和联系,相比前人之传,是《诗经》著疏史上的集大成之作。 C . 掌故作为一种比附,加上词意不断转化等,使古典诗文往往带上含蓄、多义、暗示力,具有了“广义比喻”的特征。 D . “比兴”具有与生俱来的暗示性和模糊性,因此可以说关于比兴义界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前景都是不容乐观的。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没有采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A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春景》) B .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 C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D . 破睡海棠能媚客,舞风垂杨似招人(《浣溪沙》)
    4.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比兴”展开论述,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共15分)
  • 2. (2023高一下·米东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橘子林去

    李广田

    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着,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把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

    “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

    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

    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领她到西郊去。那里满坑满谷都是橘子,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她并不觉得好玩,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

    “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

    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石头道上的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她的笑声。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我看着眼前这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的小胖手,我却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扰乱我,我想,她不会关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

    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个蹄子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

    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

    赶马车的人把那一只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钉着铁掌。钉完了铁掌,便把马蹄子放下了。那匹马把整个的身子抖擞了一下,我说那简直就是说一声谢谢,或者是故意调皮一下。然后,人和马,不,是人跟着马,可不是马跟着人,更不是人牵着马,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烂的茅屋里去了。那茅屋门口挂一个大木牌,上边写着拙劣的大字:“叙永骡车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

    “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

    “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拉着我向回路走。

    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

    “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用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

    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天降落了,红崖的颜色更浓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都扩大了。我们向城里走着,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决定带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 B . “我”从“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 C . 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还因为他们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D . 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这一句将马人格化,写出了马对车夫的感情,生动而饶有趣味。 B . “我”在判断小岫对去橘子林的态度时,用语从“定”变为后来的“也许”,暗示小岫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了。 C . 小岫让“我”领她去橘子林,实际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着走的,由此可见,小岫的言行决定着本文的节奏。 D . 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处的景象,看似散漫,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3. (3) 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20分)
  • 3. (2023高一下·米东开学考)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共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几及君时颇立产业基趾,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说服。

    (选自《汉书·疏广传》)

    1. (1) 解释加点的字

      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 )

      ②与凡人( )

      自有旧田庐( )

      ④吾岂老不念之孙哉( )

    2. (2)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日令共具设酒食。 B . 于是族人说服。 C . 况曹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D . 吾既亡以教化子孙。
    3. (3) 下列选项中“以”和“趣卖以共具”中“以”的用法一致的选项是:( )
      A .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神卜 B . 尖草 C . 足音辨人 D .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朝。
    4. (4) 翻译

      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5. (5) 疏广散尽皇上的赏赐,不让子孙坐享其成,可见他是一个的人。
四、古代诗歌阅读(共10分)
  • 4. (2023高一下·米东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鲍照:南北朝诗人。②蹀躞: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却传神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惆怅。 B . 诗的第三、四句运用借代和反问表现作者辞官前的生存状态和感受。 C . 第五至第十句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之前诗句内容构成反差。 D . 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波澜顿挫,写法上较《拟行路难》(其四)直露。
    2. (2) 比较本诗与李白《行路难》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异同。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年轻时即使打拍子将银钗敲碎,饮酒弄脏衣服也不在意,借以表现她年轻时欢乐奢华生活的两句是“”。
    2.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是“”的结局。
    3. (3)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从侧面描写了客人的洞箫声的感染力。
五、简答题组(共14分)
  • 6. (2023高一下·米东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键时刻,总有一群的老科学家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中国怎么办?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由于促成这个计划“建议”的提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都发生在1986年3月,因而这个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

    如何让中国真正拥有自己的高科技,掌握战略竞争的主动权?经历过“两弹一星”科研攻关的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对此十分着急,常常地研究、讨论,有时几乎急得夜不能寐。

    即便年事已高仍心系祖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这些曾经立下不朽功勋的老科学家们,驱动着对祖国前途和命运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我国现代化的继续前进,我们就得迎接这新的挑战,追赶上去,绝不能置之不顾……”王大珩曾说,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

    今天,人们应当永远铭记,35年前的那个春天,四位胸怀国之大者、胸怀祖国未来者的老科学家的重要建议。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正确。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喻体意思差不多,可不可以去掉一个,为什么?
六、作文(共60分)
  • 7. (2023高一下·米东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入世、出世、遁世”是人生的三种姿态。“入世”是积极进取、当仁不让,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世”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保持一种心灵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让自己回身审视,从而生活得淡泊超脱、从容自在;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出世”的“度”,就会陷入“遁世”的境地,从而心灰意冷、消极逃避。人生奋斗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千世界,就显得至关重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