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3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文化的活的灵魂是(   )
    A . 历史 B . 精神 C . 艺术 D . 哲学
  • 2. (2023高一下·延庆期末) 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诗,“意趣幽远,境界隽永”。上图中的建筑风格迥异,体现了文化的(   )

    A . 继承性 B . 多样性 C . 同一性 D . 稳定性
  • 3. 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找救国良方,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那么,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是(   )
    A .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B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4.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2022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25年来,“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
    A . 真理 B . 实践 C . 科学理论 D . 课本知识
  • 5.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下列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 .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依赖于感性认识 B .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C .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D .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 6. (2024高一下·余姚月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   )
    A . 实践观点 B . 群众观点 C . 矛盾观点 D . 创新观点
  • 7. (2023高二上·怀柔期中)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下图直观呈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内容。下列选项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是(   )

    A . 生产力、分配制度 B . 经济体制、上层建筑 C . 生产力、上层建筑 D . 上层建筑、分配制度
  • 8.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下列属于感性认识的是(   )

    ①知觉    ②概念    ③表象    ④判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是(   )

    ①客观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

    ③自觉选择性

    ④社会历史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近日,全国多地优化调整度情防控措施。对个人来讲,除了做好日常防护,还要做到有备无患。感染奥密克戎怎么办?这份应急指南你不一定用得上,但关键时刻却很有用。下图《日常家中如何备药》有助于我们(   )

    ①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克服主观随意性

    ③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掌握相关科学知识,辨别是非,排除外界干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
    A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 12.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虽然,世界上千差万别的种种具体事物,各有其特殊的性质和特点,但是,从哲学上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 我思故我在 B . 客观实在性 C . 相对静止 D . 实践性
  • 13. (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 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   )
    A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 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问题 C . 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问题 D . 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 1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派生的。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 B . 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C . 意识的内容是人脑的产物 D .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 15. 下列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

    ③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总和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 16. (2023高一下·杭州期中)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这段材料说明(   )
    A .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B . 哲学等于自发产生的零散世界观 C .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 .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二、材料分析题
  • 17.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检测到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11月26日,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奥密克戎毒株。11月27日,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发布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全球首张图片,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拥有更多的棘突蛋白突变。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与此前其他“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可能会增加人们二次感染新冠的风险。

    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引世界关注。世卫组织驻俄罗斯代表梅利·武伊诺维奇27日表示,人们无需对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感到恐慌,因为仍有很多未知数。迄今,世卫组织未收到关联奥密克戎毒株的死亡病例报告。全球尚无该毒株传播力、致病力、二次感染风险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数据。同样属于“需要关注”变异毒株的贝塔毒株在刚出现时也曾让科研人员惊讶,但最终被证明没有那么凶险,并逐渐被德尔塔毒株所取代。奥密克戎毒株刚刚出现就受到全球广泛关注,这或许有助于人们更早地采取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 18.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育是民生之基、国之根本。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存在作业负担较重、校外培训过热等突出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2021年7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依法治理、标本兼治,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也是对教育理念的纠偏,促使中小学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严重干扰;同时,“双减”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再认识,倡导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使教育观念回归科学。

    做好“双减”工作,依靠的绝非某一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家长、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合唱”。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第二小学校长吴军曾经这么说,“‘双减’是为了‘双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生活能力。政策核心还在课内增效率,必须加强建设高效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自信。还要加强优质的课后服务,但光改进学校服务也不够,同时也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商共享共有。”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理性看待“双减”政策。

  • 19.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材料一: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阵营?荀子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几种形态?

  • 20. (2023高二下·青龙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要更加自觉地用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要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必须高扬思想旗帜、强化价值引领、激发奋斗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铸魂,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如何落实《“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