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王羲之 ②宋应星 ③张仲景 ④曹雪芹
①《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南京条约》 ④《辛丑条约》
目录 第一章 火车的发明…… 第二章 大清帝国的衰弱…… 第三章 …… 第一目 第一国际…… 第四章 逐渐缩小的世界…… |
年份 | 职工数量 | 占全国工业生产比例 |
1920 | 约160万 | 9.2% |
1925 | 约400万 | 23.9% |
学习资料 |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第50届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 2020年2月,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签署了和平协议 2020年3月,中法俄英美重申促进和平利用核能普惠共享 |
材料一: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点。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北魏建国伊始,统治者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高压政策。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魏书•成阳王禧传》曾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新高潮。
——左颖《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三:胡服服饰盛行,与初唐、盛唐时期少数民族大量涌入或定居有关,各种穿着的服饰必然影响唐代的社会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氛围中,男人们由于战争和武备的需要,率先使用胡服服饰,使胡服服饰在唐代社会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两京、大都市中的皇帝国戚无不竞相模仿,上行下效,胡服、胡妆便成为时世风尚,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之特有现象。
——程旭《唐韵胡风》
材料四: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要分别开发和利用不同的自然资源,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有不同,这使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民族和多元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与文化,既有隔阂的一面,又有互相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需要。因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得自古以来,各地区与民族之间尽管山河阻隔,却一直进行着日益密切的经济交流。
——杨圣敏、丁宏《中国民族志》
请回答:
材料一:13-19世纪世界重要事件简表(部分)
时间 |
事件 |
13世纪 |
意大利等国出现手工工场 |
1640年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1765年 |
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 |
1775年 |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
1785年 |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工厂的规模可以变得更大 |
1789年 |
法国大革命爆发 |
1861年 |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
1882年 |
美国出现第一个垄断组织一美孚石油公司 |
材料二: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即使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在政治制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说,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行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发展模式。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请回答: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 事例: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日本①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事例:1848年《②》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
③运动 事例: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
【侵略】
材料一: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期,俄国始终扮演着一个伪善帮凶的角色,然而却从中国攫取到了最多的利益……俄国通过各种手段,割据了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学习】
材料二:1917年,俄国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携手】
材料三:1950年,毛泽东出访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结盟的基础上,苏联给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帮助,中苏关系以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形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中苏友好同盟在一段时期内维护了……格局的稳定。
材料四:2014年7月14日,习近平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习近平表示,我们就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和扩大各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历史性共识,共同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人民网
请回答:
材料一:“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四大发明、陶瓷、冶金、纺织等,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出现两次高潮: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这两种文化传播过程都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等
材料二: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极其包容性和同化能力,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汉文化也有其开放性,印度佛教的传入并在中国得到广泛而久远的传播就是证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文化的开放性极其明显,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等,中华文化的开放性越来越强烈。
——《中国文化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请回答:
①形成于秦汉时期的哪一道路是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重要通道?
②材料一中列举的欧洲向中国学习的科学技术中,哪一项在推动欧洲社会步入近代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
③明朝末年的哪一部重要的科学巨著能体现“西学东渐”的影响?
④根据材料一归纳“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