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

更新时间:2023-03-22 浏览次数:52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 ,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 ,"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 ,其大害莫如争 。任天者定 ,任人者争; 定之以天 ,争乃不生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 ,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 ,任天而不参以人 ,所以  求定而息争也。”据此可知 ,王国维认为(   )
    A . 礼乐制度维系了殷周世道人心 B . 宗法制保证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C . 分封制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 D . 嫡长继承制利于稳定社会统治秩序
  • 2.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儒生陆贾受命著《新语》,初步总结了秦亡的教训,得到了刘邦的赞赏

    叔孙通从秦朝的一个儒生,几经选择后在刘邦麾下得到重用,为汉朝制定了朝仪,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制 度,使刘邦感受到了作为君主的成仪和贵盛

    从上述史实中可知 ,西汉初期(   )

    A .     儒学已成为官方学说 B . 皇帝的喜好决定思想的变迁 C . 治国注重传承与创新 D . 儒学价值已被统治者初步认识              
  • 3.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唐代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不同而设定"市”的级别 ,从而安排相应级别的官员负责管理 ,并强行规定物品的价格和交易时间 ,"凡市以日午 ,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 ,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说明唐代的"市”(   )
    A . 具有了明显行政干预的色彩 B . 已经成为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C . 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 . 促使唐代城市功能发生根本变化           
  • 4.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北宋前期的徭役,一开始是实行差役法,应役的主要是乡村富户;后来实行募役法,应役的主要是乡村客户、无产下户和乡村富户。这一变化(   )
    A .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 C . 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D . 促进了赋税制度改革
  • 5.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元朝对于云南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官员任用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中央委派,二是任用当地土官进行治理。元政府设立宣政院对西部地区进行治理,而土官治理的地区都归属于宣政院所管辖,宣政院的用人原则就是“其为使位第二者,必僧为之”“帅臣以下,亦必僧俗并用,军民同摄"。这说明元朝(   )
    A . 中央政府权威大为加强 B . 十分注重发挥少数民族的积极性 C . 云南归中书省直接管辖 D . 治理边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6.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清初 ,东北和蒙古地区属于"禁地”,但随着"闯关东”和"走西口”的浪潮 ,"山西洪洞大槐树”传统在内蒙古、"山东小云南”传说在东北广泛流传开来 ,这将地域认同扩展到长城以外。这种"认同”(   )
    A . 得益于中央中枢机构的调整 B . 利于清代国家版图的奠定 C . 有效地解决了清初边患问题 D . 出于满汉文化的相互借鉴
  • 7.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资政新篇》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 。但在当时 ,它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 , 这就决定了它不会在太平天国的群众中激起用拜上帝会造小天堂那样的反响 ,还不能真正地把农民群众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 ,也不会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据此判断 ,《资政新篇》(   )
    A . 是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产物 B . 成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纲领 C . 缺乏实施的经济和群众基础 D . 冲击了社会成员传统角色定位
  • 8.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中维新派曾对中国传统一夫多妻制度和妇女守节习俗进行批判,主张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离异自由,革除童养媳陋俗;认为婚姻应该是双方自愿,两情相悦才行。可见,维新运动(    ) 
    A .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盛行 B . 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C . 推动了社会习俗的革新 D . 遭到了顽固势力的抵制
  • 9.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1900年 1月 ,清廷颁布了一道有关处理教案的上谕 。在这道上谕中 ,清廷要求地方督抚慎重处理各地教案 ,不可将反对洋教者一概"目为会匪”"良莠不分”..地方官在处理此等民教案件时 ,应该"只问其为匪与否 ,肇衅与否 ,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由此可知 ,清廷(   )
    A . 试图操纵和利用反帝势力 B . 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 积极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D . 谋求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
  • 10.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有研究称:1915~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出现了34次 ,1919年增至104次; 而1919~192年出版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达 1 18次 。这一变化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进人新阶段 B . 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支持 C . 救亡压倒启蒙成为社会共识 D . 知识分子积极动员民众参与革命
  • 11.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据统计 ,在五四运动之前 ,中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为数很少 ,国人对马克思也鲜 有听闻和了解 ,而五四运动发生后 ,宣传和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却如同雨后春笋 般地涌现出来 ,马克思的名字成为和政治势力分割不开的名字 ,马克思的学说成为代表新锐 思想动向的强劲思潮 。据此可知 ,五四运动(   )
    A . 揭示了救亡与启蒙间的矛盾冲突 B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C . 致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 . 动摇了中国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12.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1925年 10月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中央扩大会议 ,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土地革命纲领 ,主张没收大地主、官僚、寺院、军阀土地 ,交给农民;后又提出"减轻百分 之二十五地租”"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 ,不触动小地主和军人的土地”等主张 ,认为"农会政权的斗争和土地革命必需革命的武装才能保障其胜利”。这一变化(   )
    A . 顺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 B . 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需要 C . 助长了大革命时期的"右”倾错误 D .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 13. (2023高二上·泸县开学考) 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到1934年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 
    A .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 B .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已日益密切 C . 列强已放弃了对华经济侵略 D . 民族工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 14. (2023·普宁模拟) 1948年 11月 1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军事管制问题的指示》,决定在新收复的城市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城市实行全面军事上的强制管理和控制 ,以领导群众建立革命秩序 , 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和肃清国民党政权残余势力 ,进行民主建设 。据此可知 ,对城市实行军  事管制旨在(   )
    A . 提升人民解放军的城市管理能力 B . 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物质基础 C . 创造城市稳定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 . 进行建立人民政权的初步尝试
  • 15.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下表所示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时间

    主要方式

    1978~ 1992

    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重点

    1993~2002

    大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国有中小企业 ,采取多种 形式放开搞活;扶持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2003~2012

    形成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2013年至今

    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有针对性和差别化地推进改革 。公司制改制使国有企业形 成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上表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   )

    A .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快与世界接轨步伐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化 C . 经济特区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D . 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机制为改革中心
  • 16.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2005年 3月 ,胡锦涛在对台工作.四点意见,中指出 ,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 ,我们将进一步陆续出台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问题、维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的政策措施;中共十七大报告承诺 ,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 ,祖国大陆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 。这些表明(   )
    A . 大陆对台政策体现出.以民为本,的理念 B . 实现台海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 C . 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 . 争取岛内民心是实现祖国统一关键因素
  • 17.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古代雅典的各种祭神活动和宗教节日庆典是城邦的头等大事 ,每位公民都必须信仰雅典的邦神 ,参加城邦举行的宗教庆典也是公民必尽的义务 ,不尽此项义务者会受到惩罚 。古代雅典城邦这种做法(   )
    A . 旨在借助公共活动提高城邦的凝聚力 B . 易造成雅典城邦权力的滥用 C . 体现了雅典民主运作方式的公开透明 D . 利于消除雅典城邦各种矛盾                  
  • 18.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1492年10月12日凌晨,哥伦布到达了,新大陆”。但使哥伦布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尽管如此,土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哥伦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财富需求。由此可知,哥伦布远航(    ) 
    A . 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 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 C . 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D . 深受价格革命的影响
  • 19.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马丁·路德强调:我们是贫乏的罪人 ,惟独借着信靠基督 ,才能在神面前获得称义与救赎 ,就是说 ,基督是我们独一的义......我们在神面前的义乃是神赦免我们的罪 ,纯粹出于他的恩典 ,不用人的任何过去、现今或是随后之行为、功劳或配得。材料中马丁·路德( )
    A . 倡导建立民主教会 B . 主张将神从无生命的领域中驱逐出来 C . 坚持教会的民族性 D . 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及天主教会权威
  • 20.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下表是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初欧洲移民目的地和移民数量的情况。

    这表明(   )

    目的地

    时间范围

    总数

    美国

    1821~ 1932年

    34200000

    亚洲俄国地区

    1800~1939年

    12000000

    阿根廷

    1856~1932年

    6 400000

    加拿大

    1821~ 1932年

    5 200000

    巴西

    1821~ 1932年

    4 400000

    澳大利亚

    1861~ 1932年

    2 900000

    英属西印度群岛

    1836~1932年

    1 600000

    古巴

    1901~ 1932年

    900000

    A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全球确立 B . 工业革命的成果造福了世界各地 C . 欧洲人口压力是移民的主要原因 D . 工业革命加速了非欧地区的欧化
  • 21.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下面是关于美国两党制的两幅漫画 。其体现的实质是 ,美国(   )

    A . 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的缺陷 B . 贯彻了分权与制衡的基本原则 C . 政治势力各方力量的博弈 D . 两党所代表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 22.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二月革命后 ,俄国存在着三股主要的政治力量:一个是以立宪民主党为政治代表的资产阶级:一个是几个小资产阶级政党控制的苏维埃:另一个是以布尔什维克为首的几个较小的革 命派社会主义政党 。俄国的这一状况( )
    A . 致使沙皇统治面临多重的危机 B . 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完成 C . 有利于资产阶级主导临时政府 D . 说明无产阶级革命任务任重道远           
  • 23.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1959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 ,提出"新东方政策,与苏联、东欧国家缓和关系 。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局面 出现 。这表明( )
    A . "冷战,中心从欧洲转向亚太地区 B . 西欧国家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 C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趋于瓦解 D . 国家利益使美欧间矛盾公开化              
  • 24.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2018年 2月 22日 ,世界贸易组织对韩日围绕水产品进口的争端作出裁决 ,韩国败诉 。韩国政府对裁决结果提出异议 ,并将于法定上诉期内提起上诉 。这说明(   )
    A . 世贸组织有仲裁国际贸易争端的职能 B . 韩国加入世贸组织不利于产品的出口 C . 公正合理的世界贸易新秩序也已建立 D . 日本等大国实际操纵了国际贸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共 52分。第 25~26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 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25.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大约从宋代开始 ,贵贱与贫富脱离开来 ,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门第大族的支配和庶 民专业的贵贱之分 。在科举制与政权的紧密结合下 ,读书人居于最高贵的位置 ,他们不认为 贫穷涉及道德问题 ,甚至甘心安于清贫 。 而这个阶段 ,社会积累了相当的财富 ,随之带来经 济思想层面的变化 ,而贫民作为一个阶层首次被政府所"发现。宋政府开始尝试制定一 些 长期济贫的政策 。 由家族或政府创立的非宗教的感善组织开始出现 。这些感善组织与以往 的宗教感善组织有很大不同 ,着眼于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 。 范仲淹本人出身贫寒 ,读书时每 日只能以粥果腹:富贵以后 ,他依然生活简朴 ,只有在宴请宾客时餐桌上才会出现多种肉食。 他的改革方略也包含着"厚农桑,"减徭役,等降低社会底层贫穷程度的措施 。 范氏义庄是范 仲淹及其后人以自身力量体恤族人 ,以家族纽带解决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问题的尝试 。抛开巩固宗族的目的之外 ,是对政府济贫政策的支持 。 因此 ,义庄也受到了政府的欢迎、支持 和保护。

    —摘编自百度百科《义庄》

    材料二:英国从都铎王朝(1485~1603年)开始 ,流民和贫因问题严重成胁到社会的稳定 ,因 而  政府对救济问题的干预加强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 ,产业工人的出现以及社会  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 ,英国于 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在保障项目方面包括了从生、老 、 病、死、伤、残 ,到各种收入保障和医疗服务 。  为最大程度增进社会福利 ,实现社会收入的合  理分配 ,缓解社会贫富差距的矛盾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对公民提供基本保障的基础上提  供的与公民收入相联系的保障 ,坚持公平为第一原则 。公民工作岗位发生变化 ,更换顾主 ,

    福利水平不会受到影响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高税收、高消费、高福利基础之上的, 由政府作为支配主体,提供大量资金。

    —摘编自朱敏《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范氏义庄产生的原因及其目的 。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
  • 26.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不能否认的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反映了  二战以后的世界现实,在国际关系史上,雅尔塔体系是继成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  尔赛— 华盛顿体系之后对世界和平与战争状况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体系 。从雅尔塔体系的  建立背景和内容来看,该体系同样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 。  当它们对东欧、巴尔干 、 中国及远东其他地区进行安排的时候,既不与当事国协商,也不考虑当事国的利益 。雅尔塔  体系的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且这些影响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消失, 而是留给冷战后的世界以及 21世纪的宝贵遗产。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 ,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 ,持理有据:论证充分 ,表达清晰。)

  • 27.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海山汗(元武宗,1281~ 1311年)对严重的财政危机的反应,不是根据他的下属官员的 不断建议采取缩减开支和裁减冗官的政策,而是做了一个鲁莽的尝试:重建尚书省以增加税 收 。 虽然中书省还应处理政府的主要事务,而尚书省只应负责与财政改革有关的各项政策, 但是新建的尚书省很快就剥夺了中书省理财、用人和司法等最重要的权力,并被赋予更大范 围的决定权 。所有的行中书省都改名为行尚书省,尚书省的触角通过它们直达全国各地 。 总的说来,尚书省及其设计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早在忽必烈朝建立尚书 省的尝试开始,已充分证明了这是不得人心的举动,并留下了高压和盘剥的公众印象 。无论 如何,此项改革并没有机会展现结果,因为它仅仅实行了 16个月。

    —摘编自崔瑞德《剑桥中国辽宋夏金元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海山汗设置尚书省的原因及特点 。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海山汗设置尚书省的影响 。
  • 28.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中美作为同盟国在对日作战中彼此照应 ,互为战略支持 ,共同为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的对日 空战贡献了各自的力量 。1941年 6 月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 ,苏联因忙于对德作战 , 对华支援减少 。太平洋战争初期 ,美军虽想实施对日本本土的空袭 ,但由于距离遥远以及技  术方面的原因难以实现 。  美军希望利用中国境内的基地实施这一 战略 。   日本作为共同敌  人 ,促使中美结为同盟 ,开始了军事上的密切合作 。  美军利用中国提供的基地实施对日本本  土的空袭 ,极大地震慑了日本朝野 ,动摇了日本军国主义对战争的信心 。作为同盟的中美两  国国力相差悬殊 ,但双方的军事合作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援助与被援助关系 ,更有基于共  同战略利益和各自优势的彼此照应 ,体现了互为战略支持的合作关系 ,中美两国的相互战略  支持不仅对中国战场而且对整个太平洋战场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袁成毅《从对日 空战看中美相互战略支持》

    1. (1) 根据材料 ,指出二战中中美两国互相战略支持的原因 。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美互相战略支持对二战结束的积极影响 。
  • 29.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李善兰投身洋务派官僚集团 ,积极参与洋务新政中的学术活动 ,试图以此实现他的科学  救国的理想 。1861年秋 ,曾国藩在安庆筹建军械所 ,将李善兰“聘入戎幄 ,兼主书局"。李善  兰一到安庆 ,就拿出因战乱初刊版已毁的《几何原本》等数学书籍 。李善兰的科学著译 ,特别  是他的数学著作 ,“仰承汉唐 ,荟革中外 ,取精用宏 ,兼综条贯"。而他业余从事的诗、文创作 , 也是内容丰富、洋洋大观 。李善兰生性豪迈 ,洒脱不羁 ,潜心科学 ,淡于利禄 。  曾国藩很赏识  他 ,“屡欲列之荐牍 ,皆力辞"。他痛恨贪官污吏 ,在晚年所写的《陈君锡麟行状》中 ,表彰为官  清廉、体恤民情者 。晚年 ,他虽年授三品卿衔户部正郎、广东司行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  京 ,但从未离开过同文馆教学岗位 ,也没有中断过科学研究工作 。在他去世前几个月 ,还在  写新的数学著作《级数勾股》。

    ——摘编自 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李善兰成为著名科学家的条件 。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李善兰对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