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道明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4-10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4·寮步) “在新中国的曙光喷薄而出之际,中国共产党顺应大势、团结各方,开启了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下列能体现材料中“协商建国”史实的是(    )
    A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2. (2022八下·东莞期中) 中国共产党为“索我理想之中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其中,从根本上改变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任人宰割悲惨命运,实现独立自主的事件是( )
    A .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 . 毛泽东当选人民主席 C . 第一次人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3. (2022八下·东莞期中) “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中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始于( )
    A . 青藏铁路的修建 B . 开国大典的举行 C . 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 D . 西藏自治区成立
  • 4. (2022八下·东莞期中) 发生于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保家卫国之战。关于这一战争的相关描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 中国国产“解放”牌汽车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保障工作的主要运输工具 B . 某人民公社社员集会愤怒声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C . 在面临国民经济三年严重困难之际,全国人民节衣缩食,纷纷募捐支援抗美援朝前线 D . 志愿军士兵的家书写道家乡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 5. (2022八下·东莞期中)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B . 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C . 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 6. (2022八下·东莞期中)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下列把鲜血染红朝鲜半岛的英雄人物是( )
    A . 雷锋 B . 焦裕禄 C . 邱少云 D . 邓稼先
  • 7. (2022八下·东莞期中) “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该材料中的土地改革的“主要成就”是( )
    A . 实现了土地资源公有化 B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D .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8. (2022八下·东莞期中) 下图所示历史文物见证了(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全国基本解放 C . 抗美援朝胜利 D . 土地改革运动开展
  • 9. (2024八下·崂山期末)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一书提出,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把中国沿海、内地、边疆连接起来;要修建160万公里的公路,形成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并进入青藏高原。公路进入青藏高原,实现孙中山愿望的时期是(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 10. (2022八下·东莞期中) 读下图《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

    A . 培养了工业所需人才 B . 得到了苏联多次援助 C . 建立了新兴工业部门 D . 地区发展非常平衡
  • 11. (2023八下·南沙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 . 整顿大城市经济秩序 B . 土地改革 C . 抗美援朝 D . 一五“计划的实施
  • 12. (2022八下·东莞期中) 2020年5月28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正式诞生。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3. (2022八下·东莞期中)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 . 三大改造完成后 C . “一五”计划完成后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4. (2023八下·南沙期中) “本来一个人一天切三十斤羊肉,切得很薄,合营后要求提高效率,每天切五十斤,结果只好切得厚一些。羊肉老了厚了,也就不如原来的好吃了。”该材料反映了公私合营( )
    A .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B . 大大提高商品供应量 C . 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 D . 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 15. (2022八下·东莞期中) 那是一个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英超美”。从生活到艺术都在虚拟一个乌托邦式的极乐世界。该材料中那个年代是指( )
    A . 三大改造时期 B . “大跃进”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 16. (2023八下·南沙期中)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急于求成,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 17. (2023八下·南沙期中) 1967年,《红旗》杂志载:“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临时权力机构”设立于我国哪一时期( )
    A . 三大改造时期 B . “大跃进”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 18. (2023八下·南沙期中)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次会议确定的思想路线是(   )
    A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 “两个凡是”方针 C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19. (2023八下·南沙期中) 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急于求成  ③忽略客观经济规律  ④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0. (2022八下·东莞期中) 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抗美”火柴   ②公私合营南中烟厂

    ③“小岗村”香烟 ④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②④③
  • 21. (2022八下·东莞期中) 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厦门 D . 汕头
  • 22. (2023八下·南沙期中)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按劳分配下,职工在外经商创业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出现吃“大锅饭”现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3. (2022八下·东莞期中) 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24. (2022八下·东莞期中) 邓小平南方谈话提道:“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 )
    A . 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C .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5. (2022八下·东莞期中) 对联内容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
    A .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 .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 . 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 26. (2022八下·东莞期中) 下边结构图反映的是(   )
    A .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B .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C .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27. (2022八下·东莞期中) 小明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绘制了如下数轴。据此推断,小明研究的主题是( )

    A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B .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风雨历程 C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28. (2023八下·南沙期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 创新 B . 绿色 C . 开放 D . 共享
  • 29. (2022八下·东莞期中) 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发生变化,下列不属于其内涵的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 30. (2022八下·东莞期中) 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对其阐述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 . 国家富强 B . 民族振兴 C . 人民幸福 D . 科技强军
二、材料题:3小题,共40分。
  • 31. (2022八下·东莞期中)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涵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1) 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哪一次战争?中国参与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与哪一事件有关?当时提出了哪一口号?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 (3) 请你写出丙人物所说的反映党和人民“急于求成”的两次运动。在丙人物的年代,仍涌现出一群有着艰苦创业精神的英雄模范人物,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显著成就,你能说出其中一个英雄模范人物吗?
    4. (4) 丁人物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指哪一事件?
    5. (5) 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昔对比,请你谈谈我国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 32. (2022八下·东莞期中)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材料二下表是“中国40年扶贫基本情况表”

    阶段

    主要扶贫机制

    贫困人口

    变化

    农村居民可

    比人均纯收入

    体制改革主导的扶贫开发(1978—1985)

    农村制度改革

    从7.7亿人减少到6.6亿人

    从133.6元提高359.3元

    解决温饱的扶贫开发(1986—2000)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县为主的瞄准机制

    贫困人口下降到4.6亿人

    从359.3元提高到646.0元

    巩固温饱的扶贫开发(2001—2010)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村为主的瞄准机制

    贫困人口下降到不足1.7亿人

    从646.0元提高到1275.1元

    全面小康的扶贫开发(2011—2021)

    举全党全国之力持续推进减贫事业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从1275.1元提高到12588元

    ——摘编自汪三贵《中国40年大规模减贫:推动力量与制度基础》

    请回答:

    1. (1) 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时期土地所有制形式是什么?
    2. (2) 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对农业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 (3) 图三描述的情景是否真实?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 (4) 图四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
    5. (5) 阅读材料二,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 , 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33. (2022八下·东莞期中)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

    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5.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材料四: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材料五: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举措,“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彰显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常态。“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着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及其中间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陆上腹地国家。它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是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之路,是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1992年,老人是如何解决人们关于“姓资姓社”的思想问题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 (3) 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4. (4) 材料四的大会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5. (5) 根据材料五指出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举措体现了我国政府怎样的理念?
    6. (6)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梦想。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