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伊顿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72.0分)
  • 1. (2023高二上·东莞月考) 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当时全县耕地约12986顷,其中不能种植作物的板荒地1301.9顷,种稻的田地约为1311.6顷,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这表明在当地( )
    A . 小农经济逐步走向了解体 B . 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C . 农民和市场联系较为密切 D . 人地矛盾的状况日益突出
  • 2.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中国谚语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谚语

    解读

    A

    “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苏湖熟,天下足”

    折射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长途贩运的特征

    A . A B . B C . C D . D
  • 3.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 . 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 . 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 . 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 D . 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 4.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玉米在16世纪中期,即明朝传入中国。据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则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玉米传入中国可以反映出(    )
    A . 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 B . 世界市场的出现与新航路开辟同步 C . 世界重要大洲间都从此有了联系 D . 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资物种交流
  • 5.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礼记》载:“国家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管子》载:“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死:用光)者霸,粟生而不死(死:用光)者王。”对上述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
    A . 强调国富重于民富理念 B . 体现重农抑商经济思想 C .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存亡 D . 轻薄赋减轻百姓负担
  • 6.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据此可知(  )
    A . 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 B . 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确立 C .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 D . 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国家重视
  • 7.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筒车出现前,我国利用水力推动机械运转的技术日趋成熟。筒车立轮的设计显然受魏晋南北朝以来水碓、水碾磨的影响。筒车的挹水筒利用了竹材的中空特性,而我国南方很早就有利用竹材作提水桶、饭盒的传统。由此可知,筒车的出现(    )
    A . 摆脱了自然环境的限制 B . 促进了南北方技术的交流 C . 推动农业耕作方式革新 D . 得益于生产生活经验积累
  • 8.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如图为秦汉时期出土的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四种铁农具类型比例统计图。它反映出当时(  )

    A . 铁器广泛使用 B . 注重精耕细作       C . 铸铁冶炼发达 D . 政府重视农业
  • 9.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明中后期,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这表明当时(    )
    A . 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B . 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加强 C .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 . 工商业发展导致农业衰退
  • 10.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

    A . 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 B .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 . 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 . 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 11.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1874年,西方人报道了机器缫丝业在广州的窘境:采用机器来缫丝引起了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该报道反映出(   )
    A . 民族资本家和封建势力联系紧密 B . 洋务运动并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 C . 机器生产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动 D . 传统观念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12.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据1844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1:46(即平均每46人中有1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
    A .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 B . 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 C . 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 D . 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
  • 13.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现代城市街头“美团外卖”“饿了么”等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也随时随地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
    A . 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 B . 经济发展丰富人们饮食结构 C .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 . 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生活方式
  • 14.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2014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以近600家参展商的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人们认为,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这反映了( )
    A .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 . 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C . 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 D . 工业发展的日新月异
  • 15. (2024高三上·辛集期末) 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 . 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 . 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 . 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 . 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 16.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
    A . 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 . 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 . 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 . 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 17.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8.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外贸政策悄然发生了逆转,从保护主义转向了自由贸易,并沿着这一方向大踏步地前进。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是(    )
    A . 殖民扩张的需要 B . 海外贸易的拓展 C . 资产阶级的要求 D . 工业革命的完成
  • 19.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据《考工记•匠人》记载,西周的城邑规划有严格规定。如城墙高度,天子王城高“九雉”(一雉等于一丈),诸侯国都城高“七雉”,卿大夫都城高“五雉”;对道路的规定如下:天子王城路宽“九轨”[一轨等于八尺),诸侯国都路宽“七轨”,卿大夫都城路宽“五轨”。这表明(    )
    A . 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 B . 建筑制度突出礼制观念 C . 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 D . 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
  • 20. (2024高一下·江油期中) 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    )
    A .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 . 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21.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唐朝统称各段运河为漕渠或漕河,以连接长安、洛阳与江、淮间的漕渠、汴水和淮南官河最重要。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因漕运一时断绝,长安君臣濒临饿死。随后江南转运南米三万斛抵达,德宗赶到东宫对太子说:“吾父子得生矣!”据此可知(    )
    A . 大运河对于巩固陏朝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B . 唐德宗贞元二年因发生战乱致使漕运断绝 C . 唐朝已不能有效地掌控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D . 运河和江南财富成为晚唐都城的经济命脉
  • 22.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 . 企业盲目扩展与利润丰厚 B . 人口由城市向郊区聚集 C . 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D . 郊区环境优美污染较少
  • 23.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如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

    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 . 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 . 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 . 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 . 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 24.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另受部分国家的邀请,中国派出医疗队对外进行援助。在这场全球战“疫”中,有一种风范叫“中国担当”,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这 (    )
    A .   说明中国的治国理念被世界效仿 B . 体现出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代表 C . 反映了中国与各国加强政治合作 D . 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 25.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两宋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佃制历五代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简析其社会影响。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概述宋代社会观念的变动。
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 26. (2022高二下·东莞期中) 如表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

    世界

    中国

    19世纪40〜60年代,英国、法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朝

    实业救国思湖兴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爆发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

    中国在很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航天、电子计算机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