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圣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05-10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
    A . 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 B . 促进了世界人口增长 C . 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D .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 2.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遵义府志》记载了清朝道光年间玉米在当地农作物中的地位:“玉蜀黍,俗呼包谷……岁视此为丰歉。此丰,稻不丰,亦无损。价比米贱而耐食,食之又省便,富人所唾弃,农家之性命也。”这说明( )
    A . 英国的侵略使玉米的种植越来越普遍 B . 玉米的收成情况是国家粮食丰收或歉收的唯一标准 C . 玉米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水稻 D . 玉米的种植有助于缓解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 3.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美国化肥消耗量直线上升,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在较高的化肥投入水平上单位投入报酬递减和生产化肥品种的有效成分不断增加,化肥使用量呈减少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农业机械化 B . 农业化学化 C . 经营集约化 D . 服务社会化
  • 4.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江门日报》曾刊载“墨顽童”钟志明的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表达了人们对袁隆平的崇敬。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主要是因为他( )

    A . 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 B . 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 C . 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D .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5.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有学者指出:“在旧世界,没有哪个大规模的人类群体比中国人更快地接纳了美洲的粮食作物。”中国人接纳美洲粮食作物的原因是( )
    A . 美洲粮食作物更加鲜美 B . 美洲粮食作物的种植能够帮助中国人解决饥荒问题 C . 美洲粮食作物的种植能够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种植美洲粮食作物可以解决荒地问题
  • 6.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 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主要说明( )
    A . 秦国经济较其他诸侯国先进 B .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器 C . 秦国盛行落后的人殉制度 D . 秦国重视农业的发展
  • 7.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苏轼在《无锡道中赋水车》中写道:“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 . 开启了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 . 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 C . 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 . 使农业摆脱了自然的束缚
  • 8.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后汉书》中载,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 . 灌溉 B . 制瓷 C . 耕种 D . 冶铁
  • 9.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据统计,1913—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国际贸易量只增长了3%,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表明( )
    A . 经济危机并没有对世界工业造成严重破坏 B . 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C .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 D . 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国际贸易发展
  • 10.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 .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 .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 11. (2024高三上·萝北月考) 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为会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贷款。它成立初期的主要借款对象是西欧国家,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这些贷款有利于扩大各国购买力,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该国际组织( )
    A . 成立于1945年,促进了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B . 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C . 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 D . 有利于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 12.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根据资料记载,18世纪初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这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 . 引发了生产力的飞跃 B .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C . 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D . 促进了经营理念革新
  • 13.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你能从图中得出的直接信息是( )

    A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B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带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 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和圈地运动的普遍开展 D . 外来移民的涌入使英国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14.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西方对中国江海运输业的垄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轮船招商局成为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据此判断( )
    A . 轮船招商局见证了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历程 B . 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艰难曲折 C . 中国船舶运输业持续稳定发展 D . 政府主导推动官营企业发展
  • 15.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17—18世纪,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并对河流河床进行综合整治,最终打造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这些措施( )
    A . 引发了英国交通领域中的革命 B . 推动了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 . 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 .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16.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玉米、甘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人们“即芟尽草根,兴种番薯、苞芦、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阜低坡,皆种包谷,为酿酒……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朝时传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不可避免地,无意的、不受欢迎的物种交流也在同时继续着。由于19世纪交通运输得到了改善并越来越密集,咖啡锈菌和根瘤蚜虫等害虫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霍乱从孟加拉湾附近的原生地成功逃逸,并在19世纪初期成为全球性的灾害。19世纪末,一种对牛来说极为致命的病毒——牛瘟病毒——蔓延到了非洲东部和南部。在那里它消灭了高达90%的牛群,使牧民们一贫如洗。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复员的数百万士兵和水手被轮船带到了世界各地。他们传播了一种流行病毒,导致2 000万到6 000万人丧生,其中大部分人病死于印度。因这次大流感而丧生的人甚至比战争本身还要多。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不受欢迎”的物种交流扩大的原因,并谈谈你对物种交流的认识。
  • 17.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9年8月,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1953年,苏联拥有了氢弹;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被送入轨道,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期。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轰动20世纪的新闻》《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等。

    ——摘编自《百年世博会 影响人类进程的20大发明与创造》

    材料二: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后,当时担任美国参议员的林登·约翰逊称这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并有不少学者和政界人士纷纷指责美国学校教育水平落后,指责学校教育是美国整个防御战略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会议员们就提出了近1 500个涉及教育的议案,并至少通过了几十个涉及教育的法令。1958年,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改革与加强国家安全联系起来。《国防教育法》共十条52 款,基本上都与国家安全相关。该法第一条第一款详细阐明:“本法的目的是加强国防,鼓励和支持教育计划的扩展与改进,以满足国防的重大需要。”

    ——摘编自郑宏《美国<国防教育法>的制定及其历史作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重视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研究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何作用?
  • 18.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就说明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白银的世界货币中心地位在世界上持续了几个世纪后逐渐被黄金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把黄金与美元挂钩,创立起“美元帝国”。

    ——寇玉琪《货币:统治世界的终极武器》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帝国”得以建立的时代背景。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规范世界市场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
  • 19.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201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编制

    材料二: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传统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求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大中城市构成经济活动的重心。

    ——赵玉红、陈玉梅《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新问题》

    材料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选取图表中A—B、B—C、D—E中任意一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市(镇)化的发展方向和“科学发展”的策略。
  • 20. (2023高二下·肥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的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舍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褒斜道,回中道,子午道,飞狐道,马援所刊道和峤道……驰道的通达区域,据贾山说,是“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私行人,职事五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爵国公以上,欲投驿止宿者,听之。边远及无村店之处,九品以上、勋官五品以上及爵,遇屯驿止宿,亦听。并不得辄受供给。”谓私行人不应入驿而入者,笞四十。辄受供给,准赃虽少,皆杖一百。

    ——《唐律疏议》

    材料三:自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门户洞开,外洋风雨,如潮袭来。一方面,中国的许多利权横被侵蚀。又一方面,西洋的新文明不断地输入。……中国的新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之点:第一,为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第二,为交通组织之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道路的修建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驿站的主要特点。
    3. (3) 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