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月考(二十)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10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下表是《左传》中关于周、郑关系的一些记载,这说明当时( )

    时间

    内容

    公元前720年

    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公元前720年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公元前707年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A . 争霸战争此起彼伏 B . 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 . 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D . 农业生产逐渐衰退
  • 2.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史记》记载:汉武帝即位后,“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这一做法旨在( )
    A . 统一思想独尊儒术 B . 削弱相权强化君权 C . 网罗人才维护统治 D . 积极有为推行察举
  • 3.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下图为唐朝著名诗人籍贯所占比重分布图。据图可知( )

    A . 经济政治影响文化发展 B . 儒学复兴运动影响扩大 C . 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D . 文化重心北移趋势明显
  • 4.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一位正在送外卖的酒店伙计形象。追述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记载:普通人家宴请宾客,只要掏钱就能请到操办宴会的“四局”上门服务,“承揽排备,自有则例……(主人)不用费力”。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证明当时( )
    A . 门第观念淡化 B . 饮食服务业繁荣 C . 坊市格局已被打破 D . 社会流动的频繁
  • 5.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只静坐读书“耗气劳心,萎惰精神,疲软筋骨”,使人“兵刑钱谷,渺不知为何物”,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的主张。据此可知( )
    A . 倡导格物致知的修学方式 B . 市民阶层文化诉求发生改变 C . 理学的心性义理遭到质疑 D .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开始萌芽
  • 6.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统计,在1850—1899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5%。在1902—1904年的573部译著中,社会科学占5%,历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5%,哲学占5%,文学占8%。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
    A . 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B . “中体西用”成为社会共识 C . 民众文化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D .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 7.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读表《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单位:百分比)这表明( )
     

    轻工业(纤维、食品等)

    重工业(机器、金属等)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912年

    54.7

    10.9

    13.7

    3.6

    1926年

    43.6

    25.2

    18.9

    2.9

    1930年

    33.6

    21.6

    27.9

    2.9

    1933年

    20.4

    25.8

    32.6

    5.2

    1936年

    14.3

    13.5

    47.0

    6.5

    A . 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B . 外国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 . 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D . 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 8.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下图是创作于1943年的木版画《减租会》,描绘了一群农民与一个地主模样的人展开激烈争论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 )

    A . 苏维埃政权影响不断扩大 B . 社会主要矛盾影响土地政策 C . 根据地土地革命如火如荼 D . 解放区满足了人民土地要求
  • 9.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1937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作用。”1944年,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外国仍然有许多人不十分明白,过去二十三年的中国政治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一直是国共两党的关系问题。将来依然如此”。这一时期毛泽东强调国共关系旨在(   )
    A . 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B . 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C . 推进民族解放战争发展 D . 促进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 10.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如图为1954年的一幅年画《爸爸,这个字是这样写的》(小男孩的父亲正在地上写下“互助合作”几个字)。该作品( )

    A . 表现了淳朴务实奋进的时代精神 B . 倡导了勤俭节约的社会主义风尚 C . 坚持“百花齐放”的文艺创作方针 D . 体现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教育成果爸爸,这个字是这样写的
  • 11.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人民日报》发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社论指出:“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这一社论( )
    A . 首次表明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 . 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 . 重申“九二共识”的基础性地位 D . 初步形成“一国两制”构想
  • 12.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1987 年 3 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说:“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这一讲话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   )
    A . 摆脱了计划体制的羁绊 B . 践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 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D . 理顺了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13.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和法国皇帝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在公开演讲常引用“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君主应当为其人民服务”等口号,统治者此举意在( )
    A . 倡议建立“理性王国” B . 缓和矛盾维护统治 C . 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D . 反对天主教会权威
  • 14.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意大利出现的一个艺术流派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器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以打破理性的形式规范和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作。这种艺术主张( )
    A . 体现了唯美浪漫的特点 B . 突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 C . 遵循了写实主义的原则 D . 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 15.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贸易商人设立摊位,跳蚤市场蓬勃发展,农民将食品运来城镇。因有新法律的许可,私人的咖啡馆、商店、餐馆、夜总会、诊所、信用社甚至工厂,如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 . 1917年—1919年 B . 1921年—1925年 C . 1939年—1945年 D . 1956年—1960年
  • 16.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下图是1953年苏联漫画家的作品《自作自受》。画面右上方是插着苏联、中国等国旗等象征社会主义的堡垒,英国约翰牛、美国山姆大叔和其他西方人士,正用套在脖子上名为“经济封锁”的绳索包围社会主义堡垒。该漫画意在( )

    A . 批判冷战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B . 揭示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的必然性 C . 讽刺西方经济封锁政策作茧自缚 D . 号召社会主义国家团结抵制封锁
二、材料题
  • 17.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官学教育的内容合称为“六艺”。其中“乐”“射”和“御”作为贵族的体育课,带有明显的军事和教化目的。春秋以后,各国为增强战斗力,不仅鼓励广大庶民参与兵役,而且加强了对士兵的军事训练。如魏国吴起常用负重跑跳来锻炼士兵体能,将“魏武卒”打造成了精锐之师。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民间体育活动逐渐兴起,如齐国的蹴鞠、杂耍等。此外,养生体育也得到发展,形成“养神”和“养形”两大派别。

    ——摘编自李世华《中国古代体育简史》等

    材料二:苏区到处都在进行体育比赛,发展红色体育运动。延安军民自力更生办体育,一方面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刺杀、投掷、越障碍、跑步等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各种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把适当的生产活动体育化,把大众习作的东西体育化。1942年李富春在《新华日报》上指出:每个人都要有能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要经常地进行。120师“战斗队”、抗大总校、“八办”等曾多次与国民党军队共同开展体育活动。

    ——摘编自《延安体育之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体育发展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和近代陕甘宁边区体育发展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意义。
  • 18.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1908年梁启超《王安石传》

    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称赞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总之,在他眼里,“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

    1. (1) 根据材料,概括张之洞评价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评价的意图。
    2. (2) 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评价产生的历史背景。
  • 19. (2022高三下·桐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于相对论的观点与人们的日常经验不太一致,甚至有着尖锐的冲突,从一开始就受到包括一些科学家在内很多人的反对。保守势力始终坚持以怀疑的态度对待相对论。温和的,视之为“尚未经证实”的理论。从1910年到1922年诺奖委员会5个成员中有3个是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实验家,他们认为精密测量才是物理学的最高目标,所以对理论家十分警惕。同时哈珀、勒纳德、斯塔克等纳粹科学家们也极力排挤,他们给爱因斯坦的理论物理起了个名:“犹太人的物理”。

    ——据刘继军《爱因斯坦:想象颠覆世界》

    1. (1) 根据材料,归纳爱因斯坦未能因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1922年爱因斯坦凭借哪一成就获得诺贝尔奖?
    2. (2) 根据材料,谈谈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评选经历带给你的启示。
三、论述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