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文字中国古代文字
材料一: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佐助)甘英使大秦、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及安息西界,临大海,欲渡,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
——《资治通鉴》第48卷
材料二:(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汉郡名,在今越南中部)徼外(塞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手中夺取。”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回答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至1世纪希腊世界与中国部分大事简表
时间 |
事件 |
|
希腊世界 |
中国 |
|
公元前460年—公元前446年; 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6年 |
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爆发两次战争 |
|
公元前403年 |
三家分晋 |
|
公元前379年—公元前387年 |
底比斯与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 |
|
公元前354年 |
魏齐桂陵之战 |
|
公元前338年 |
马其顿与雅典、底比斯之间爆发战争 |
|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 |
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 |
|
公元前318年 |
(第一次)五国联合(合纵)攻秦 |
|
公元前260年 |
秦赵长平之战 |
|
公元前323年—公元31年 |
亚历山大病逝,帝国分裂。巴尔干半岛混战重启,最终被罗马人 征服。 |
秦逐渐统一天下;汉建立并巩固大一统帝国 |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二:从文化上来说,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而我们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两个国家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从文化底蕴上来说二者有着同样的经历。在进入国家文明之后的第一时期中,两国的历史脚步所表现出的国家文明特质,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古希腊国家文明的突然中断性,与古印度文明的突然中断性极其相似,都是强势异族入侵,都是原生文明毁灭,都是陷入黑暗与深渊。早期中国的国家文明的发展脉络清晰、轮次分明、记载翔实,国家行为非常有力而活跃,国家制度的体系化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独立文明根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国家文明的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主体传承性与连续性递进的发展性。
——摘编自孙皓晖《早期中国与古希腊文明的比较》
材料一:新罗统一过程中,国家掌握的土地急剧增加。687年,神武王下令实行禄邑制,即国家把一定数量土地的收租权按不同的等级赐给功臣和贵族,作为俸禄。722年,圣德王(702—737年在位)宣布实行丁田制,即国家把一定面积的土地授予15岁以上的男丁,其中口分田只限终身占有,不得买卖、转让,永业田可以传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提供租(田租)、庸(徭役)、调(贡物)。丁田制的实行,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保证了国家的剥削,但对生产的发展还是起了积极作用。新罗仿效唐朝实行中央集权制。设立中央(府、部)和地方(郡、县、乡)各级行政机构。在要地设置五个小京,有军队驻防。新罗提倡儒学,682年设国学,688年实行科举,以录用儒生出身的官吏,代替过去主要按门第和武功录用官吏的办法,来加强中央集权制。
——编自高等院校教材《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了大和国的政权,而天皇家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兼并土地,广征徭役,民怨沸腾。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深受唐朝儒家思想影响的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的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实行班田收授法,施行租庸调新税法,改革官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的标志。
——摘编自“百度百科”《大化改新》词条、《世界中古史》
材料一: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责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小玉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材料一: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
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意】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材料二:对于郑和的航海,梁启超做了这样的评论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材料一:下表关于早期欧洲殖民者对东南亚贸易的影响的两种认识
角度 |
内容 |
角度一 |
近代早期,欧测殖民者已逐步取代东南亚本土势力掌握了东南亚关键海城的制海权,同时控制着绝大部分的香料,排斥其他海商势力,从而成为东南亚与其他地区海上贸易的主要经营者。这样,一种全新的东南亚海上贸易格局已基本形成,在这种格局中,海上贸易的主导权已落到了欧洲殖民者的手中 |
角度二 |
欧洲殖民者不仅促使东南亚与欧洲、美洲的直接贸易逐渐发展起来,而且以新的竞争者身份出现在东南亚与中国—日本、印度—波斯—阿拉伯的贸易中,从而极大密切了东南亚与这些地区间的市场联系 |
——摘编自赵文红《试论近代早期欧洲殖民者东来对东南亚海上贸易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下表1620-1621年大帆船贸易部分商品的价格情况
商品 |
在马尼拉的售价(比索) |
在秘鲁利马的售价(比索) |
比价(倍) |
生丝(担) |
200 |
1950 |
9.75 |
广东缎子(匹) |
5 |
50 |
10 |
织锦(西) |
4 |
40 |
10 |
天鹅绒(巴拉) |
0.5 |
4 |
8 |
(注:“马尼社大帆船”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是一种木制帆船,一般载重量在几百吨到一两千吨,)
——摘编自赵文红《17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者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