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尤藏万家室。 稻未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 垂老别(节选) 万国尽征况, 炸火被冈出。 积尸草木旺, 流血川原丹。 |
①有利于政权稳定和社会安定
②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
③防止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④强化了中央集权制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隋唐实行科举制 | 形成了人人平等的社会 |
B | 文成公主人藏 | 中央实现对西藏的行政管辖 |
C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 导致地方藩镇割据 |
D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 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 |
960年 | 1005年 | 1038年 | 1044年 | 1125年 | 1127年 | 1140年 | 1141年 |
北宋建立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 西夏建立 | 宋夏达成和议 | 金灭辽 | 金灭北宋 | 南宋取得邺城大捷 | 南宋与金签订合约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耩……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 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
材料二。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唐)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三
材料一: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联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是: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材料三: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