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对某温度下硫酸铜晶体的分解产物进行验证,设计了如下实验: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A中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最后变成黑色粉末;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品红溶液褪色;E中溶液变为红色。
装有无水硫酸铜的仪器名称为,C、D两装置位置 (填“ 能”或“不能”)交换。
实验步骤:①称取mg硫酸铜晶体,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再滴加几滴酸A酸化。
②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
③将洗涤后的沉淀充分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ag。
步骤①酸A应该选择 ( 填“稀盐酸”或者“稀硫酸”),滴加酸A的目的是。
回答下列问题:
①4NH3(g) + 5O2(g) 4NO (g) + 6H2O(g) ΔH1= - 905kJ·mol-1
②4NH3(g) + 3O2(g) 2N2(g) + 6H2O(g) ΔH2=- 1268kJ· mol-1
③4NH3(g) + 6NO(g) 5N2(g) + 6H2O(g) ΔH3
反应③的反应热ΔH3=。
①根据以上信息,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NH3转化为N2的平衡转化率的是(填字母)。
A.升高反应温度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NH3和O2的初始投料比 D.及时分离出H2O
②520℃-840℃时体系中NO含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I.2NO(g) N2O2(g)
II.N2O2(g)+O2(g) 2NO(g)
①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填“I”或“II”)。
②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O2气体,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在温度为T1和T2(T2>T1),测得c(NO)随t(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b,转化相同量的NO,在温度 (填“T1”或“T2”)下消耗的时间较长,结合图a分析其原因。
①1mol吡咯中含有的σ键数为,吡咯熔点远高于环戊二烯( ), 主要原因是。
②已知吡咯中的各个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则吡咯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为。吡咯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大π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 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 )。
若合金晶胞边长为apm,忽略吸氢前后晶胞的体积变化,则该储氢材料的储氢能力为。(写出表达式即可,储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