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语文二诊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10 浏览次数:20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徽商与晋商、浙商、粤商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四大商帮。“贾而好儒”是徽商的重要特色和价值追求。徽商们或者“先儒后贾”,或者“先贾后儒”,抑或“亦贾亦儒”,“贾”与“儒”的有机统一,是众多徽商成为“儒商”的重要标志。

    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是徽商的情感起点和价值归宿,也是支撑他们“好”儒立场的心理基础。在漫长岁月中,当万千徽商的行为深深根植于儒家伦理道德的认知体系中,以“好”儒态度从事商业活动时,他们便成为儒家思想在商业领域的倡领者和践行者,他们的商业行为自然地表现出“贾而好儒”的趋向和表征。一些家境优渥的徽商自幼在私塾里诵经读史,在经商之前就已经成为饱读诗书的儒生。由于“士而成功者十之一”,一些在科考中屡试不中的徽州学子只有选择“弃儒从贾”。尽管徽商转换了身份,却依然对儒学念念不忘,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把精力放在经商上,但本质却是“儒”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虔诚地以儒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经商活动,以儒家道德伦理来规范自身的商业行为。

    徽商既然是“儒商”,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便表现出儒者风范和儒士气度,也就是被后人所称道的“询询雅饰,贾而儒者也”。如徽商张景文,与一般商人不同,他出身“文学之家”,恪守“儒道”经商,不设计谋智巧,不图蝇头小利,重信践诺,乐善好施,俨然商场上的一介儒生。张景文等徽商“义利双行”“家业隆起”,甚至“坍素封矣”。儒家学说历来主张义利结合且以义为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中的这句话,对徽商影响可谓至深至远。原本指导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入世理论,被徽州商人用之于经商理财,也商业兴隆,财源茂盛,颇为“灵验”。

    千百年来徽商之所以“贾而好儒”,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业发展的内在需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徽商要厘清商品与货币的逻辑关系,掌握商品供求的规律特点,就必须学习和谙熟商业知识,分析和把握市场规律,统筹兼顾商业与其他行业的联系,这就需要像儒生参加科举考试一样注重学习,才能在云谲波诡的商海中大显身手,才能在起伏不定的市场上掌握主动权,就此而言,“贾而好儒”有着必然性和必要性。

    二是徽商完善自我品格的重要手段。古代徽州素有“礼让之国”的美誉,尤其在著名理学家朱熹思想的熏染下,敬儒崇学的人文氛围日趋浓郁,其时很多徽商经过朱熹理学思想的潜移默化,加之许多人从小就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儒学启蒙,儒家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自然就成为徽商立身行事、从商事贾的思想指南。在徽商的经营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现象:一些徽商外出经商时定要带上几本书册典籍,闲暇时间就翻阅和诵读;一些徽商每到一个新地方立即拜会当地学人雅士,与其结交、唱和应对,这无疑就是徽商迥别于其他商帮的独有的精神风貌-儒学气质。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但其蕴含的以义统利、以义取利的思想始终为徽商所秉持和恪守。徽商的“见利思义、以义为利”的义利观不仅来源于儒家思想,而且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

    (摘编自刘金祥《古代徽商的“贾而好儒”》)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儒”统一是徽商有别于其他商帮的重要标志,是其跻身四大商帮的原因。 B . 徽商成为儒家思想在商业领域中的践行者后,就会以“好”儒态度来从事商业活动。 C . 徽商是由科举失利的徽州学子转换而来的,在“弃儒从贾”后他们仍然“贾而好儒”。 D . 儒家学说中的“义利结合”“以义为先”的思想对徽商的商业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是从在商业领域中的徽商的行为表现及古代徽商“贾而好儒”的形成原因两个角度来论证观点的。 B . 文章基于对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认同与接受,对古代徽商“贾而好儒”这一价值取向进行了积极论述。 C . 文章第三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式,论述受儒学影响的徽商在商业经营中体现了儒士气质。 D .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继而深入分析,在论述“贾而好儒”的原因时采用并列结构。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徽商所秉持的“义利双行”的经营信条,或许是他们经商成功的奥秘所在。 B . 中国古代徽商一旦“贾而好儒”,就在商场中掌握了主动权,商业兴隆,财源茂盛。 C . 饱读诗书,主观上提升徽商自身素养;结交雅士,客观上能为其商业经营提供便利。 D . 徽商“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丰富。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以数字方式发行的、有法定支付能力的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名称为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指的是数字货币,EP指的是电子支付,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此次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注重替代M0(流通中的现金),在功能、属性上与纸币相同。商业银行对央行提供100%的准备金,央行给予商业银行等额的数字货币,再由商业银行对居民兑换数字货币,保证了现有金融体系的基础架构的完整性。

    —摘编自百度

    材料二:

    早在2014年,中国央行就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2016年至2019年间已经取得了97项专利,2020年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在美欧等国还在犹豫是否要加入之际,中国央行率先领跑,无疑也有助于在这场竞赛中取得主动权。

    为什么要发行DCEP?

    从货币系统进化论看,数字货币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使用DCEP法定货币构建一个理想的虚拟交易环境,免去纸钞和硬币的发行,省去货币印制回笼、贮藏各个环节的成本。

    纸币和硬币具有易伪造、难统计、匿名不可追溯等缺陷,而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以及货币的追踪,对实名钱包还可进行挂失。此外,通过对数字货币相应数据的验证和交叉比对,能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信息支撑。

    目前无论是商业银行支付还是互联网支付,它们都依赖于账户耦合模式,而从根本上将纸币和数字货币对等,可以打破平台之间的壁垒,有利于人民币的线上流通和国际化。

    货币系统具有颠覆世界格局的力量,在2019年发布Libra(Facebook发起的加密货币项目)时欧美各国惊恐的举措就可见一斑。率先占领数字货币的高点,是维护本国货币主权和法定货币地位的必要策略。

    —摘编自腾讯网《新冠疫情之下的数字经济》

    材料三:

    目前,数字人民币已经在苏州、深圳等地的一些小范围场景封闭试点进行过测试。很多网友以为这跟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没啥区别,其实这是对数字人民币的误解。首先从本质上来说,数字人民币与央行发行的纸币、硬币本质一样,都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其实只是法币的支付通道。

    数字人民币有自己的专属APP—数字人民币APP,而且这个APP据说用起来非常方便,上滑付款,下滑收款,右上角扫码付款。有被抽中的体验者还表示:“输入密码后有个人民币图案两百块飞出的动作,感觉很好玩,整个过程也很流畅,体验很好。”

    除此之外,数字人民币还有诸多独特的优势。

    一是支付路径短。使用数字人民币时,只存在付款方与收款方两个点,不需要经过任何第三方平台,整个支付过程最快只需数毫秒。二是可以双离线支付,付款方和收款方只要手机有电就可以交易,不用联网。三是可拉匿名。消费者在使用数字人民币时,隐私会得到保护,第三方平台无法获取数据,我们也就不会受他们的营销侵扰。而且,数字人民币具有非盈利性。央行建立了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不向发行层收取兑换流通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和兑回服务费。

    总的来说,数字人民币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摘编自腾讯网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DCEP与比特币等虚拟加密资产一样,没有任何价值基础,缺乏必要的价值特性,无法保证价值稳定,我们应当谨慎地选择。 B . 可追溯性使DCEP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数字钱包一旦被盗用,DCEP所提供的挂失功能可为失主挽回全部损失,确保了安全。 C . DCEP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其“双离线支付”的设计能满足收款方和付款方在没有联网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需求。 D . DCEP可实现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使用DCEP进行交易时,通过第三方平台,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货币支付。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央行2014年开始研究DCEP,近5年已取得近百项专利,2020年开展DCEP试点,在数字货币这场竞赛中取得了主动权。 B . 货币系统具有颠覆世界格局的力量,中国率先占领数字货币的高点,是维护我国货币的主权和法定货币地位的必要策略。 C . 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区别在于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只是法币的支付通道。 D . 数字人民币具有非盈利性,央行不会向发行层收取兑换流通费用,商业银行也不会向客户收取兑出和兑回DCEP的服务费。
    3. (3) 数字人民币与传统的纸币相比有何异同?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父亲的花园①

    许钦文

    父亲的花园在这一年可算是最茂盛的了,那时蕊姊还未出嫁,芳姊也没有死。

    红的,白的,牡丹,芍药,先先后后地都开了泛勃勃的美丽的花。我跟着父亲每天到花园去看,给它们灌水;有时一天去看两三次。花园门一打开,我觉着园中只有它们的花,其余的似乎不是自生自灭的野草,就是四围的园墙。它们本来都生着许多花蕊,有一盆芍药简直有十个以上,父亲要它们开的大,格外美丽,早早地把小的都摘去了,选留较大的,每盆只让开两朵。记得有一天,它们初次盛开的时候,全家的人都去看。母亲抱着槐弟;蕊姊,芳姊和娟妹相互手挽着手;梅弟跟着乳母。“这是小姐,那是丫头,”乳母用手指点了点牡丹又点了点芍药向梅弟说。梅弟就拍一拍他肥胖的小手,点一点一朵红的牡丹花,又拍一拍手嚷着说,“我要那朵小姐,我,我,要,那朵小姐!”父亲起初不允许,说是折去太可惜,我极力反对梅弟。后来梅弟因为折不到花似乎要哭了,父亲连忙把他指点过的一朵折去给他。跟着娟妹说是也要折一朵,父亲也就给了她一朵。“还有谁要呢?”父亲笑着凭空问道。这时槐弟尚小,不知道要花,只是看见父亲笑了,张着小嘴巴,露着两颗小牙,闭着眼睛地也笑,同时两个小拳头在母亲的头上只乱敲。蕊姊,芳姊和我都说还是生在盆里好;只有母亲说也要,她说:“我到花园里来不容易,让我到房里去插几朵!”父亲就为她折了一朵白的牡丹,一朵红的芍药。——母亲在家里事情最多,又因裹足的缘故,一到晚上,往往叫脚痛,到花园的时候很少。

    这时还只阴历的七月二十三四,靠门口花坛里的银桂就放出阵阵的香气来了。过了四五天,靠河沿墙边的一株也就放开许多金晃晃的花瓣。二次花都特别地开得多。盆里的火桂先后开了三次。

    去年掉下种在玉荷花的花坛缝里的秋海棠的种子,自行发芽,自行长成,淡红的对称的斜四边形的开了不下三十朵。蕊姊、芳姊天天早上去采摘,把它晒成花蜜,送了好多给姨母。这花坛里的玉荷花是母亲种的,父亲曾这样对我说,“这种玉荷花重在门口实在是不好看,应该迁栽到别处,不过你娘爱它,让它不动就是了。”

    菊花中“玉带”和“金丝”都开放得很早,父亲最爱的紫色的“蟹爪”开得很多,“银钩”开得很大。它们盛开的时候,父亲把花架上的扁柏,刺柏,盆竹和罗汉松等暂时拿下,统统摆上菊花盆。许多朋友都来观赏,父亲亲自引导,花园里往往一天连去四五次。

    素草兰开得三朵,素建兰开得五盆,还结了一支小三角柱形的青光光的兰参。父亲极爱兰花。凡种素草兰的盆上都种蜈蚣草②,冬季搬进书房。并且喜欢画兰花,这一年特别高兴,兰花也画得特别多。做了许多枕头,也都画上兰花,又题上字,由蕊姊,芳姊绣做成功。他说绣兰花蕊姊不如芳姊好,芳姊绣字也不差。给我的一个,一端有两朵花,题着“清品”两个字。另一端只一朵,题的字有四个:“王者之香”,是芳姊绣的。

    我能知道的,父亲在这一年可算最为高兴,家里的人也都很快乐,可是那时何尝明白,这是最快乐的时候了!

    我去秋回家省亲,父亲往外谋事去了,未曾晤面。走到阔别的花园,只有从前不注意的西湖柳和白石榴还是枝叶癞稀稀地存着,地上满是青草,盆中无非是枯枝。父亲最爱的素建兰,“反背荷花”等等,因为盆较讲究,母亲已把它们的盆收集在一起,连盆中的泥土也不见了。在门口的母亲所爱的玉荷花也只剩下几支枯枝。西湖柳和白石榴因不时有人来索去做药引,母亲特意保护,才得苟延残喘。断砖破盆,却成了六妹、八妹捕蟋蟀的特别场所。

    父亲的花园最盛的一年距今已有几时,已难确切地计算。当时的盛况虽曾照下一像,如今挂在父亲的房里,无奈为时已久,那时乡间的摄影又很幼稚,现已模糊莫辨了。挂在它旁边的芳姊的遗像也已不大清楚,惟有父亲题在像上的字句却很明白:“性既执拗,遇复可怜,一朝痛割,我独何堪!”

    日前梅弟由禾寄给我信:“我们兄弟三人都不能请父亲休养……父子四人的奔走,仍不能使母亲无忧于衣食!”这种痛语竟出于那时惟“小姐花”是要的梅弟,当时谁能料得到!

    我想父亲的花园就是能够重行种起种种花来,那时的盛况总是不能恢复的了,因为已经没有了芳姊。

    我不能再看见像那时的父亲的花园了!

    (有删改)

    【注】①许钦文:我国现代作家,本文作于1923年11月11日。②蜈蚣草:是能大量富集土壤中砷、铅等重金属的植物,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用“最茂盛”引出父亲花园曾经的胜景,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与结尾“不能再看见”形成呼应,生出让人无法排解的感伤 B . 小说多用细节描写,如“梅弟要花”“母亲做糖”“芳姊绣字”等,这些细节既是作者对父亲花园的记忆,也是小说感人的地方。 C . 小说写父亲对花园精心打理,“亲自引导”许多朋友来花园里观赏,“往往一天连去四五次”,表明父亲以花园为媒介广交朋友。 D . 小说从“我”的视角叙述父亲花园的过去和现在,两个时期的花园景象形成强烈对比,委婉地表达出社会动荡对家庭生活造成的影响。
    2. (2) “这种痛语竟出于那时惟‘小姐花'是要的梅弟,当时谁能料得到!”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句话中包含了怎样的心情。
    3. (3) “父亲的花园”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力绝群。仕吴为通江吏。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而叹。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初为小将,给吴大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彦厉声曰:“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因此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卒于官。

    (选自《晋书•吾彦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 B .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 C . 初/陶成之死也/九真戍/兵作祉/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茗/南州宁靖 D . 初/陶成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杖节,意为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派遣使者,以旄节为凭信。 B . 陛下,对君王的尊称。陛,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C . 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朝廷通过考试来选拔、任命优秀人才为官的一种制度。 D . 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公”为封爵之首,“卿”指高级长官或爵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吾彦出身贫寒。他出身于贫寒之家,有文武才干,曾经有一个擅长看相的人根据他的面相推测他将来可以拥有高官之位,不必羡慕他人。 B . 吾彦有勇有谋。陆抗佩服吾彦的勇谋,想要重用他,可是又担心大家有看法,于是用计在众人面前证明了他的勇敢,大家非常佩服吾彦。 C . 吾彦巧妙应答。在武帝询问孙皓亡国的原因之时,他认为吴国虽然君臣都好,但是吴国之所以灭亡,吴主被擒,是天命所致,与人事无关。 D . 吾彦颇得信任。皇帝曾经问吾彦陆喜、陆抗二人哪一个财富更多,他却从道德名望和立功立事两个方面对二人进行了比较式的分析和评价。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

      ②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

  • 5. 古代诗歌阅读

    桂江①

    曹松

    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

    笋林次第添斑竹,雏鸟参差护锦囊。

    乳洞此时连越井②,石楼何日到仙乡。

    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

    【注】①桂江;即广西漓江。②越井:指广州越秀山的古井。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漓江的美丽以及诗人为水云景象所陶醉的愉悦。 B . 颈联写乳洞的幽深和山峰的高峻,想象新奇,手法多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C . “如飞似堕”一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漓江山峦陡峭山石耸峙的特点。 D . 全诗语言生动活泼,变化多姿,描绘了漓江的奇美迷人,表达了由衷的赞叹。
    2. (2) 本诗颔联用比喻的手法写漓江的山石乳洞之美,对其中的“锦囊”一词,后人有不同解释:一说是比喻钟乳石洞,一说是南方吐绶鸡(即火鸡)的别名。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了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2. (2)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行猎后“”,可见其豪迈狂放;他壮志未酬,坚信“”,到西北边疆杀敌报国。
    3. (3) 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家书”也时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传递着文人墨客浓重的乡思。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孔子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的仁政____________。他想做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大人物,“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天生孔丘,何用?然而奴隶社会土崩瓦解了,在许多市侩、政治骗子、谎言家,赳赳武夫得志之际,在许多成功人士于王事蹇蹇、席不暇暖之时,大师孔子,被晾在一边,____________,在那里干呆,有劲没处使。表面上看孔子,忙,甚至可以说忙的团团转。他开办私人学校,他奔走列国,他为世道人心的江河日下着急上火。可是这种“忙”都不是他心中所要的那个“忙”。孔子所要的“忙”是“克已复礼”,是参政议政。孔子对做名儒、名士都不感兴趣,孔子要做的是名臣。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一团糟,的确挺需要名臣的。

    据传孔子曾经删修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____________。”看情形是金瓯片片碎,奴隶主贵族阶级忽喇喇似大厦倾。沧海横流,是要出英雄的。孔子就要做这个英雄,他要写天地这篇大文章,他要补天济世。他要日月所照之处成皆乐土,他要天下君王皆遵周制,他要刍荛采薪之人皆明礼义,他要儒家恩惠泽润众生。伟哉,孔子!壮哉,孔子!可惜,他一项也做不到。他只能是徒呕心血。孔子在历史面前是个迟到者,不合时宜者 , 逆潮流者。他想做的事,不是他不能为,而是时代已经不允许他“为”了。他或许应该选择沉默和缺席,但选择沉默和缺席,又不是孔子了。孔子选择的是“在场”和“出席”。在时代的长餐桌上,他拼命地要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份刀叉。“儒”,本来也是一种职业——为他人办丧事的一种职业。这使“儒”们的血液里存在着一种天生的实干家的执拗和吹吹打打的喧哗成分。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划横线的两处,第一处连用了四个“他”做主语,第二处只用了一个“孔子”做主语,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何差别,请简要说明。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便利,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大大减少,活动方式也发生较大改变。网课、居家学习给青少年的身体带来很大负荷,脊柱侧弯已经成为近视、肥胖之后中国儿童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以致检出人数逐年增加。当前,青少年的近视、肥胖等问题备受关注,   。不少家长对身体姿态的认知还停留在“驼背”“高低肩是由于背单肩包”等局限性范畴。

    正确的身体姿态是指身体在直立或坐姿状态下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且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各关节、韧带、肌肉处于适当紧张程度的状态。   :头部前伸、高低肩、驼背、骨盆前倾、平板腰等。青少年身体姿态问题复杂化、低龄化、进展快的趋势突出。及时发现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是预防更严重的脊柱相关疾病的必要措施。体育部门要发挥体育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研发适合国情的身体姿态异常干预“技术包”与“工具箱”,着力构建青少年脊柱健康环境,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请选取四个关键短语,概括正确的身体姿态特点。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要信任你自己,依赖自己,从自身汲取力量。你不能因为痛恨这个环境而痛恨自己,你不能因为别人否定你,你就一而再、再而三否定自己。你也不能因为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吸纳和肯定,于是就自我排斥、自我贬低。……

    你原来也是有力量的,你是你自己的起点,也是这个世界的有力起点之一。

    ——崔卫平《自己就是一个起点》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李嘉诚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孟子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