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修辞手法...

更新时间:2023-04-06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丽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总令人流连忘返。 B . 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C . 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 D .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 2. 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B . 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C .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D . 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
  • 3.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比喻) B . 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比喻) C .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拟人) D .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夸张)
  • 4. 下列对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拟人) B .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比喻) C .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拟人) D .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设问)
  • 5. 下面几个句子是对排比修辞手法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排比句由结构上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构成,成串排列,以增强语势。 B . 排比侧重于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一再出现,起到强调突出作用。 C . 排比是句子两两相对,句式整齐。 D . 运用排比的目的是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使被描写对象形象、生动。
  • 6. 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B .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C .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比喻) D .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夸张、比喻)
  • 7.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比喻) B . 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 C . 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借代) D . 双喜长得很像他爸爸。(比喻)
  • 8.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
    A .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B . 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C .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D .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 9. 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 . 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B .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C . 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D . 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 10. 下列诗句中没有写鸿雁传书的典故的一项是( )
    A .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B .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C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D .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
  • 11. 下列对课文《回延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B . 诗人描绘团聚的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窑洞、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C . “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 D .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出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
  • 12. 对下面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A .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摆脱母亲约束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B . 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C . 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和朋友们一起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D .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自由地独自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 13. 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B .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C .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D . 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 14. 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  )
    A . 如鸣珮环,心乐之 B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 . 卷石底以出
  • 15. 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 . 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 . 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 D . 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溪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 16. 下列句子不是排比的一项是(  )
    A .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B .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C . 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    D . 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 17. 对下面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A .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离开母亲约束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B . 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C . 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和朋友们一起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D .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自由地独自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二、问答题
  • 18.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1)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2. (2) 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
    3. (3)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 19.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中的句子:“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 20. 根据《 登勃朗峰 》回答问题。
    1. (1) 作者为什么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2.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情况。
    3. (3) 第②段,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景?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4. (4) 第⑤段中“稍作”“顷刻”“骤然” 在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5. (5) “洁白轻薄的云朵……纯洁的天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 (6)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的表达效果。
    7. (7) 分析“一概不顾”“腾空而起”的表达效果。
  • 21. 阅读课文《大雁归来》,回答下列各题。
    1. (1) 请总结作者在大雁身上发现的可贵之处。
    2. (2)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3) 文章在描写大雁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4) 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写了主教雀和花鼠,这与大雁有关吗?为什么要写它们?
  • 22. 阅读课文《安塞腰鼓》,回答下列各题。
    1. (1) 安塞腰鼓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
    2. (2) 作者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歌颂了什么?
    3. (3)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表达作用?
    4. (4)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势充沛,感情强烈。试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三、综合题
  •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冬天似乎总是充满了灰白色的雾霭,天地也都缄默起来。大大小小的生灵,或休眠,或南飞。蓄积着力量,等候那春日的暖流。待万物苏xǐnɡ,鸟雀归来,空气中又迷漫起生命的活力。这算是又一个四季的轮回。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苏xǐng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 (3) “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意思,文中“蓄积”的“蓄”意思应为( )
      A . 储存,积蓄 B . 留着而不去掉 C . 心里藏着,暗中存有
    4. (4)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 24.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lán时候,将军在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么?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祥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园的一把烈火!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夜深星lán    灯看剑

    2. (2) 选文中有一个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3) 选文中“马前卒”一词的意思是:
    4. (4) 选文颇具文史意蕴,其对古诗文及典故的引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宋代陆游《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B . 唐代李白《送友人》 C . 唐代大臣裴度麾下名将李愬乘雪夜袭蔡州 D . 西汉名将霍去病六次出击匈奴
    5. (5) 选文中划横线句子是句式,朗读选文情感上应
  •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以下各题。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烁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沟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沟hè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 (3) 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4. (4) 将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四、语段阅读
  • 26. 语段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 )前篙,阿发( )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开船,在桥石上一( ),( )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1. (1) 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2. (2) “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用了( )的修辞。
    3. (3)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体现了“我”( )的心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