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怀远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 (1) 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2. (2) 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3) 凭君传语报平安 。    岑参《逢入京使》    
    4. (4) ,雌兔眼迷离 。    《木兰诗》    
    5. (5) 韩愈《晚春》 中运用拟人手法写花草树木珍惜最后的美好春光,争芳斗艳的句子是:
    6. (6)  《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7. (7)  《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 2. (2023七下·怀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暮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册语文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名的座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了黄河万丈狂 lán____的气势;;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藉时____ qiè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的情怀:      A 

    1. (1) 结合语境,给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狂 lán       qiè而不舍    鲜为人知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应改为“
    3. (3) 以上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4. (4) 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
  • 3. (2023七下·怀远月考)  名著阅读。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得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1. (1)  文段是对(人名)的描写,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2. (2) 联系名著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
  • 4. (2023七下·怀远月考)  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国家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开展了“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出一条活动标语。 
    2. (2) 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诗词名句。 
    3. (3) 下面是一位同学讲述的爱国人物故事,请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孙景坤和徐振明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英雄。①战争年代,他们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和平年代,孙景坤深藏功名解甲归田,带领村民修坝种田,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徐振明默默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保护革命遗迹,讲述英雄故事。②他们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了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水葆本色的优良传统。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崇敬英雄,学习楷模,树立担当意识,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①“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A 草茂盛;B 保持,保护;c姓。结合文段的内容,你认为“永葆本色”中的“葆”的意思是。(只填序号)

      ② 请在画线句中找出表述有误的一句,并改正过来。

      表述有误的是:(填序号)。 修改意见:-

      ③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春节假期延长了,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扬州很多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驰援武汉,奋战在防控疫情最前线,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现在,他们回来了,请你用最深情的语言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不少于 30字)

二、现代文阅读(55分)
  • 5. (2023七下·怀远月考) 阅读

    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    

    孙道荣    

    ①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②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机会。其时,春节刚过,孩子们刚刚与久别的父母重聚,她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温暖的时刻。

    ③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孩子,写的都是春节期间,与从外地打工赶回来的父母相聚的那一刻。

    ④一个孩子,写了妈妈带回来的好吃的,那是他吃过最美味的东西了,他感觉那一刻自己好快乐。

    ⑤一个女孩子写的是,爸爸给她新买的书包。当爸爸帮她将新书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幸福。

    ⑥一个男孩子写道,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过爸爸了,爸爸刚走进家门的时候,他都一下子没有认出来,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了起来。那一刻,他感觉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真的很温暖……

    ⑦那一刻,都温暖,难忘。

    ⑧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

    ⑨女孩子写道,以前,是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后来,妈妈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每年,他们都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年一过完,他们就又出去打工了。今年,直到年初二,他们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没买到年前的火车票。

    ⑩这一次,因为没赶回来吃年夜饭,爸爸妈妈答应我和弟弟,会在家里多待几天,这可把我俩乐坏了。

    ⑪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很忙,除了走亲戚外,他们还要将庄稼地重新翻整一遍,这样,年迈的爷爷春耕的时候才好播种。虽然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甚至顾不上我们,但我仍然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⑫一天,妈妈没有下地干活儿,而是一整天都陪着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烧了好几个好吃的菜,帮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叠整齐了,爸爸还检查了我和弟弟的作业……总之,那天,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好,特别温柔。

    ⑬读到这儿,她以为女孩子接下来会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没有。女孩子写的是:那一刻,我哭了。我知道,爸爸妈妈明天肯定又要离开家,出去打工了。

    ⑭女孩子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最难过的时刻是,妈妈突然对我特别好,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第二天,又要离开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来了。

    ⑮在这行文字下面,她依稀看到几滴泪水的痕迹。

    ⑯她也流泪了。

    ⑰她已经支教三年了。在城里,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每次离开城里的家之前,她也念念不舍,她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尤其是对儿子。所以,每次,离开家之前的那一天,一向粗线条的她,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得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恨不得把对他所有的爱和牵挂,都留下来。也许,儿子也特别害怕自己突然对他那么好吧?

    ⑱她突然无比想家。她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夜已深,儿子已经睡着了,她让老公将手机放在儿子的面前,她听到了细微的鼾声。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第三人称叙事,不受任何限制,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 B . 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造成悬念,使叙事情节生动曲折,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C . 第④~⑦段独立成段,铺陈叙述几乎所有孩子的作文都写春节期间与父母相聚的那刻温暖,难忘,与下文女孩的作文“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形成对比。 D . 第⑮段她流泪的原因是被女孩的作文情节打动,而结尾“泪流满面”则是她对儿子充满牵挂、思念、愧疚之情。
    2. (2) 根据小说的情节, 以“她”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她给学生布置“最难忘的时刻”的作文    

      发展

      高潮

    3.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②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得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 (品味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4. (4) 文章第⑰段采取了哪种记叙的顺序?有怎样的作用?
    5. (5) 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好在哪里? 
  • 6. (2023七下·怀远月考) 阅读

    推开小蓝门 

    毕淑敏

    ①十三岁时,我在北京和平门附近的一所寄宿学校读书。每天早晨六点钟,一骨碌爬起来,到操场上去“晨练”--就是早上锻炼的意思。九月份刚开学的时候,天色还算亮,可以打排球做体操。随着树叶一天天凋落,黎明越来越黑,眼睛都看不清球落在何方,只能跟着朦胧的白光瞎比画。终于有一天,老师说,从明天开始,长跑!

    ②我们的校园不算小,但对于长跑来说,还是狭窄了点。老师又说,你们出了校门,捋着小胡同往西,朝宣武门跑,跑到 51号就弯回来。

    ③第二天大早,我们集合在大门口。平日纪律挺严,出校门都得生活老师签条,现在放我们单独活动,大家兴奋得不行。看见橘红的路灯缠着初冬的雾气模糊地晃着,就笑个不停。小胡同像一道灰色的裂缝,静谧地趴在黑色的城垛边,护城河水黏稠地流动着,没有一丝声响。开始跑了,我们幼嫩而整齐的步伐,像手指一样从一家家低矮的门榻前掠过。 昏黄的屋灯鳞次样比地亮了,有婴孩的哭声从院落深处传出。那时我们还小,不知歉疚。觉得自己既出来锻炼,全世界的人都该陪我们一道醒来。我们得意地大嚷“1-2-3-4”,把古老的小胡同震出一缕缕尘埃。

    ④跑呀跑,渐渐地不那么轻松了。喉头凹陷的地方,好像嵌了一枚咸而苦的话梅。胡同幽黑的角落散发出催人欲眠的气息,脚下石砖的接榫处像一个个早已掘好的陷阱,挫痛我们的脚趾。我们开始怨怼胡同的漫长,喘息着,拧着脖子,在残破的标牌里搜寻 51号。

    ⑤51号终于像灯塔跳进我们的瞳孔,立即折返,往回跑。

    ⑥“哎!慢着!”班长像拦惊马一般阻住我们。“为什……么!"我们吐着白气,愤怒地质问。“老师说了,这趟胡同共有三个 51号,要跑到最后一个才能返回! ”班长斩钉截铁。

    ⑦我们一下子傻了。班长是老师的钦差大臣,谁敢违背?只有……再接着……跑吧。

    ⑧我们在窄小的胡同里踢踢踏踏地向前,垂头丧气,速度倒比较均匀了。天在我们的背后淡淡地亮了,有老人端着污水推开咿呀的街门走出来,见我们愣头愣脑地跑着,就护着盆沿,很小心地贴着墙,说:这些孩子这些孩子……有车铃挡很脆亮地在我们后面追着响,我们仗着人多,不理它。它就像铜锣一样震耳地击打着,从我们的膀边蛇行蹿过去。

    ⑨第二个 51号一闪而过,那是一座黑漆大门。我们漠然地擦过它,继续向前。跑不知远近的路,最觉漫长。宣武门的门楼把天幕剪出巍峨的黑洞,好像永远也不肯走近我们

    ⑩第三个 51号在我们完全没有提防的时候突然出现,那是一个破败的小蓝门,好像从来没有人居住似的。那时候北京胡同的门牌很乱,这个标牌同别的标牌不一样,字码带着洋韵。我们快活地叫着,拍了一下小蓝门就往回跑。那扇门很结实,纹丝不动地目送着我们。

    ⑪回去的路就轻快了不少,也许是经历了长跑的疲劳极限,也许是走老路要比走新路简单得多。

    ⑫因为返回是迎着晨曦跑,胡同在明亮中失去了灰黑的轮廓,融入了都市的喧嚣之中。行人中有拎锅打豆浆的,有用二拇指勾着焦圈的,倒煤渣的老爷子一边走一边翻捡着簸箕,凑着亮想再找出一两块没烧透的煤核儿。

    ⑬公共水管子跟前,聚着一小撮人,满嘴围着白沫子还在牙刷的缝隙里聊天……

    ⑭那个冬天,贴着城墙的这条小胡同里的第三个 51号真是我们心中的吉祥物。那扇永远不曾开启的小蓝门,给了我们渐渐强健的体魄和毅力。我总在想: 门的背后是什么?

    ⑮春天里的某一天,老师宣布说,全班人天天跑到胡同里的第三个 51号,大伙儿的路程加在一起,可以到达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啦!

    ⑮于是我知道,在北京和平门到宣武门的这条小胡同里,推开第三个标明 51号的小蓝门,是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2) 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⑨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3) “照应”是一种表现手法,请找出一句与“那扇永远不曾开启的小蓝门”相照应的句子。 
    4. (4) 请写出第③段中画线句是什么描写,并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5. (5) 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第⑫⑬段中为什么要描写胡同中的其他人?
  • 7. (2023七下·怀远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苏秦)归至家,妻不下①纴(rèn),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②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③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shu)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ī)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

    (选自《战国策》)

    注释: ①纴:织布机    ② 箧: 书箱    ③简练:挑选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鲁肃过寻阳    

      拜蒙母

      皆秦之罪也   

      有说人主

    2. (2) 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

    4. (4) 在学习方面,吕蒙和苏秦两个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三、作文(60分)
  • 8. (2023七下·怀远月考) 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改变一个人,一本书、一幅画甚至是一片树叶也能改变一个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事、物,因为他们(它们)的影响,我们获得成长。

    请以“是你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