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 1. (2023八下·兴仁月考)     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①天上的烟花,地上的鼓阵,幕上的景观,虚实结合,相映成辉,汇成奇特zhèn hàn的视听觉盛宴。

    ②人与人接壤,能述说的仅是片面辰光,一两桩rén qíng shì gù而已。能说的,都不是最深的孤独。

  • 2. (2023八下·兴仁月考)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直要坚持前行,为了追上那个曾被赋予众望的自己。 B . 表演结束,台下响起了如雷贯耳的掌声。 C . 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 D . 不远处的茶园和亭台楼阁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 3. (2023八下·兴仁月考)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 (1) 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 (2) 坐观垂钓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3. (3) ,君子好逑。              (《关雎》)
    4. (4) 微君之故, 。               (《式微》)
    5. (5) 树梢树枝树根根, 。        (《回延安》贺敬之)
    6. (6) 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魏学洢)
    7. (7) 《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
    8. (8) 《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和平安定生活的句子是:
  • 4. (2023八下·兴仁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又称为《诗三百》。 B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作品,它和《藤野先生》《社戏》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C . 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记叙描写,又可以议论抒情。
二、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1. (1)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的作品,全书共      篇(   )
      A . 15 B . 18 C . 13 D . 30
    2. (2) “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这是朱自清在书中寄寓的殷切希望。据此,简要概括中学生品读经典的现实意义。
  • 6. (2023八下·兴仁月考) 现代文阅读

    多少汉语表达的滋味泯灭于动辄“死去活来”的流行语

    ①近来,不少简单粗暴型的网络流行语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一点点小成果就是“yyds(永远滴神)”,一点点小激动就是“awsl(啊我死了)”,一遇到困难就是“大无语”,稍有点起色又“杀疯了”,不管是赞叹还是嘲讽说一句“绝绝子”总没错……至于“笑死”“美爆”“丑哭”之类更是天天见面,不绝于耳。这样的流行语背后有什么共性?

    ②上述流行语的语义共性都是极度夸张,语不惊人死不休,靠极致性表达实现大众广泛传播的效应。网络语言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极致表达大量涌现,带有浓烈的夸张色彩;二是随意使用最高级,导致语义贬值严重。它们为什么会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语言潮流?它们会怎样影响汉语表达?

    ③网络交际中的极致表达形成势不可挡的流行趋势,主要根源在于语言使用和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

    ④极致词语的泛滥使用,固然是网络传播的特点应运而生的,但显然会对我们的语言表达产生一系列影响。

    ⑤首先,不管什么情况都是最高程度,也就失去程度表达的价值。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事件是纷纭复杂的,人物是性格迥异的,事物是千姿百态的,如果都用一句“奥利给”或者“yyds”来概而言之,在失去表达丰富性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表达的精确性。

    ⑥其次,大量极致词语不仅语义泛化,缺少明确的语义特征,而且在语形上也往往“粗制滥造”,没有语言美感和语言智慧。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⑦更值得警惕的是,滥用极致词语会对我们的思维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滥用极致词语会诱导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我们观察对象、思考问题依靠的语言,语言简单粗暴,思维也就简单粗暴,如果下意识之间跃出脑海的都是极致性词语,就会使我们不再去辨析对象之间的精细差别,不再去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语言把简单的表达模式强加给我们,我们不知不觉就成了语言的奴隶。我们不再精益求精,不去追求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各种境界,因为“yyds”已经包揽一切。

                                     。重要的似乎不再是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是主观情绪的宣泄,长此以往难免使人的情绪表达重于事实表达,甚至忽视事实,把本能的情绪反应凌驾于缜密的理性思维之上。

    ⑨咬文嚼字如细品美味佳肴,而滥用极致词汇就如狼吞虎咽。 面对美味当然要细品味道,而面对生活的滋味、思维的品质,更要用贴切的语句来传达丰富的意蕴。因此,不要让汉语表达的滋味消失在极致表达的流行语中。

    1. (1) 标题中“死去活来”的流行语其实就是文中所说的
    2. (2) 下列放在选文第⑧段横线处的观点,最恰当的一项 (    )
      A . 用极致词语还会导致我们的思维活动情绪化。 B . 用极致词语还会导致我们忽视事物的本质特征。 C . 用极致词语还会使我们不能长期表达真实情感。 D . 用极致词语还会影响我们缜密的理性思维。
    3. (3) 下列对本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剖析当代人钟爱极致表达的原因 B . 批评当代人表达随意马虎的现象 C . 提倡当代人要有咬文嚼字的态度 D . 分析当代人极致表达产生的影响
    4. (4) 下面的示例中,有一些“极致表达”,请选择其一进行修改。(50字左右)

      示例:伴随着音乐,演员表演了芭蕾舞《四小天鹅》,这真是舞蹈中的“绝绝子”,我被舞者的表演“美哭了”。

  • 7. (2023八下·兴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灯光

    梅子涵

    ①我是分外恋光的。

    ②阴雨日的白天,没有阳光,我就一定开灯,桌上的台灯必须亮着。哪怕坐在那儿发呆也要亮。有灯光的发呆,呆得心里有涟漪,一圈一圈扩散,小鱼小虾蹿得格外活跃,平凡人的喜悦、忧郁都只在一个池塘般的方圆间,有小鱼小虾一圈一圈围着,拱起温情记忆,想起还有愉快去处,一秒钟地来到,一分钟地过去,就也如小鱼小虾一样,活跃许多,蹿上蹿下。日历上的内容除了年月日、节气,还可以由自己填上去,添上光亮心情,让自己飞扬。

    ③大学毕业后,我建立自己的家时,母亲问我想带走什么,我指着那盏年代已久的红罩子台灯,说:“它。”小时候我在它的光下做作业,后来被它映亮着写文学,备课写讲义。它一直在我的桌上,夜晚和阴沉的白天,都亮着。

    ④一定有着必然性,我最早的记忆也和灯光有关。那是很小很小的时候,从那个海岛上飞来的敌人飞机轰炸发电厂,他们不想让这儿的人有灯光。那是夜晚,外祖母抱着我,对我说,毛毛,别怕。

    ⑤窗外的天空有交错的探照灯光。很长的灯柱划破天空,晃来晃去,一个很小的孩子,也能觉得它亮得那么有力量,觉得安全。这样的记忆也许不能说是迷人的,但是拥有了,却也迷人,是属于我的池塘里的丰富,游来游去。探照灯光保卫了我们的生命,我的长大的权利。

    ⑥光、灯光于我,已有自动感应,自动会亮,如影相随,也洒入我的文学文字。

    ⑦世界童话杰作《小王子》里的小王子,离开他的小行星后旅行到了别的几颗小行星。一颗一颗上遇到的人,他都觉得疑惑,不可思议,甚至反感。唯一觉得可以欣赏,甚至想留下住在那儿的是那个点灯人的星球,小王子想和他成为朋友。

    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池塘、小行星,待在自己的小方圆里,又和世界联系。我们这样的算作作家的人,别人以为你很有水平,其实也就是写了一些故事,讲些经历,说说心情,无论完全真实或者纯属虚构,都会传到别人眼前和耳边。亮一点,暗一些,会掀动别人不同的涟漪。明明是很艰难的岁月,有沉重和伤痕,我只选择了讲一点明亮的人和事:都真实,却温暖些,美好些,诗意充分些……难有大真理,但有小光亮!

    ⑨光也是可以写出来的。如同谱在旋律间,画在色彩里。

    ⑩我曾经去过巴黎那个小镇,踏进梵高住过的小楼,暗暗的楼梯,小小的房间,一个不大的天窗,日子贫穷,买面包的钱也不足,实在没有多少明亮,可是他却着迷地坐在麦地里画,金黄得铺天盖地!

    ⑪寻找光亮的角度,写出、画出光影照着的人生、世间,是文学和艺术的另一番大意义,鼓励生命和岁月,令心境明媚。

    ⑫在农场当知青的那些年,日子有些茫然。一间不大的平房宿舍,住下六七个人。一只暗弱的灯泡吊在房顶中央,透过帐子洒落到各人面前,只余下昏花了。有很少数的人,带了小小的台灯去,偷偷接上电线,亮在床头,那是违反规定的,可是领导们也不强行没收,眼开眼闭随它们亮着。青年人想在床头有些亮光的小心愿被宽容地照应了,只是很容易的一点儿善意,多少个夜晚就明亮和温暖。

    ⑬让床头亮着的人有光,眼开眼闭的人心里也有光,让人光明,自己也光明,都成光明人。恋光的何止哪一个某某人!他们是在灯光下写信给父母,读会儿书报,梦里不会只有白天哼哧哼哧地拼力劳作……

    ⑭我胆子不大,没敢带去,只是走过时总会羡慕地看一眼。心里美好得微微跳动。现在想起那微微的跳动,依然美好,也有些伤感。因为我每晚都是在帐子里很昏花的灯光下就着小台板读着、写着,无意地准备了未来。

    ⑮昏花的灯光也是光。

    ⑯所以也准备了今夜的写作。在老台灯的光下写着灯光。

    1. (1)
      A . 文章围绕"灯光"来写,下列关于不同灯光和"我"的故事,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 阴雨日的白天,台灯的亮光,会让发呆的"我"有温情回忆,心生喜悦的涟漪。 C . 在老台灯光下做作业的"我",后来被它映亮着写文学,备课写讲义。 D . 小时候,窗外天空交错的探照灯光,让"我"觉得它亮得那么有力量,觉得安全。
    2. (2) 文中为什么写小王子想和点灯人成为朋友?
    3. (3) 小语和小文读完这篇文章后对文章进行了讨论,请你根据文意,合理想象并推测,补写横线处的内容。

      小语:第⑩段末尾"可是他却着迷地坐在麦地里画,金黄得铺天盖地!"一句的感叹号表示惊叹,作者惊叹的原因一是贫穷的梵高,居然完全沉迷于绘画之中;二是

      小文:第⑭段中作者说自己"心里美好得微微跳动",作者感到美好是因为

    4. (4) 文章以"在老台灯的光下写着灯光"结尾,有何用意?
  • 8. (2023八下·兴仁月考) 古诗文阅读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十岁通诗书,苏颋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①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洗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②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③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安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捧起兵反,白选还彭泽。捧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得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删改)

    【注释】①请仙:指神仙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②擿( zhai ):挑剔。③沮:止,阻止。

    1. (1) 下列关于李白性格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白狂放不羁。玄宗下诏让他供奉翰林后仍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 B . 李白蔑视权贵。李白人宫为玄宗作诗,让玄宗亲自为他脱靴。 C . 李白才华横溢。苏颋认为李白再稍微增加点学问,就可比司马相如。 D . 李白晚年多舛。安史之乱中,因做永王幕僚获罪,后得郭子仪倾力相救。
    2. (2) 阅读【链接材料】,根据上下文,推测"白时卧庐山"中"卧"的意思,并给出理由。

      【链接材料】《说文解字》:"卧,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伏而休息是卧之范式。本义:睡倒、躺或趴。如:卧倒、卧铺、卧室、卧底(潜伏下来做内应)、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杰出的人才)

    3. (3) 下列与"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中"为"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 . 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B .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C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 . 为宫室、器皿(《核舟记》)
  • 9. (2023八下·兴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释】①袜刬(chǎn):脱掉鞋子以袜着地。

    1. (1) 下列选项适合朗诵这两首词的语调是()
      A . 低沉 B . 欢快 C . 高亢 D . 平缓
    2. (2) 两首词虽然篇幅短小,但是都刻画了主人公一步三折的心理变化。请选择其中的一首作简要分析。
三、语言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 10. (2023八下·兴仁月考) 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班级开展"优秀典籍文化"活动,请你参与。

    下面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

    ②典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还能带给我们许多人生的启迪。

    ③阅读这些典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它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⑤在阅读中,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精神更加丰盈。

    A . ②⑤④③① B . ①④③②⑤ C . ③⑤④②① D . ④①③②⑤
  • 11. (2023八下·兴仁月考) 小明非常喜欢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下面是他观看后的一点感想,其中有两处表达有问题,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如何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典籍里的中国》给我们做了一次示范。③它告诉我们,中华文化一直指引人思考我们到哪里去、从哪里来。④它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名篇,展现其中蕴涵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⑤它之所以受到观众广泛好评的原因,是因为其能捕捉典籍亮点,进行文化传播。

  • 12. (2023八下·兴仁月考) 我班即将开展“优秀典籍文化”活动,时间是周五下午两点,地点在本班教室。请你以班长的身份写一则通知。要求:①格式正确②语言流畅③具有号召力。
四、写作能力(60分)
  • 13. (2023八下·兴仁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任选取一题)

    ⑴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了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请以“那一次,读懂”(父亲、母亲、爷爷、老师、朋友……)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⑵那一幕,有的蕴含着人生的真善美,有的诠释着人的高尚节操,有的则诱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践踏着公共的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过不少难忘的“那一幕”吧?请以“难忘的那一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

    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