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第...

更新时间:2023-04-23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一下·山东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

    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他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那位乡绅回头和我发了一阵牢骚:一代不如一代,真是世风日下。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

    材料二:

    嘉兴11月4日电“39”“25”“11”——在浙江嘉兴平湖市新埭镇星光村,村书记许强自豪地向记者举出三个数字:2017年星光村在平湖市法院涉诉纠纷39起,2018年下降到25起,2019年至今只有11起。

    星光村涉诉纠纷走起了“下坡路”,靠的正是平湖近年来探索推广的“无讼”工作——调和息讼,就地化解矛盾。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不仅从源头上有效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更推动了传统无讼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融合。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浙江平湖“息事无讼”:擦亮基层社会治理“无讼”品牌》)

    材料三:

    今天,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各类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各种社会纠纷也大量增加,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长。然而,司法资源相对有限,司法机关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强调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这一模式与传统的“无讼”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

    当然,我们对“无讼”理念的借鉴,不能简单照搬历史上的某些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纠纷的内容及复杂程度远异于前,而司法与其他矛盾纠纷解决方式的配合已有较好的制度基础和现实条件。我国正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非诉解纷手段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努力使大量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

    与此同时,要强化司法对于社会纠纷解决的引导作用,特别是通过司法案例明确司法对于各种社会行为的判断,引导当事人对纠纷解决结果形成合理预期,为非诉化解纠纷提供示范。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推动人们对诉讼形成理性认识,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抑制滥用诉讼权利、浪费司法资源的行为,让“无讼”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顾培东《认识传统社会“无讼”理念》)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社会需要人们服膺传统规则,做人必须遵循传统的“规矩”,即“礼”。 B . 乡土社会非常注重教化,如果有人越出规矩,会被认为教化不够;如果有人打官司,也会被认为教化不够。 C . 每个人都自动守规矩的情形只能出现在有理想礼治秩序的社会,所以孔子的“无讼”理想从来就没有真正成为现实。 D . 乡土社会中人的利益关系相对简单,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不够强,教化更多的是“以儆效尤”而不是获得规则。
    2. (2) 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觉得,听讼的过程就是自己在被批评教化的过程,十分难受,所以他认为让诉讼行为不发生才是重要的。 B . 浙江平湖“息事无讼”的成功做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形式。 C . 推行现代司法制度,能帮助人们树立法治思想、权利意识,改变其诉讼观念,因而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纠纷。 D .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不断健全,各种非诉解纷手段充分发挥作用,让一些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成为可能。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与“无讼”无关的一项是(   )
      A . 孔子指出“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德政使人们富足,用礼教使人们知耻,人们就会自我约束,走上善道。 B . 卷入党派政治斗争的苏轼,被迫承认在诗中批评新政,从而平息事端,苏轼最终也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C . 《儒林外史》中“族长严振生,乃城中十二都的乡约。”乡约,即乡中小吏,主要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等。 D . 《阿Q正传》中,阿Q调戏吴妈,被地保教训一通后,答应了地保所提出的包括到赵府赔罪在内的五项条件。
    4. (4) 材料一运用了多种与鲁迅《拿来主义》相同的论证方法,请分别指出并简要说明。
    5. (5) 你认为“无讼”文化在现代法治社会还有无必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3高一下·山东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大先生

    赵威

    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北风襄扶着雷片。在空中横扫。薄幕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使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聊着聊着,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小缺个先生。

    ③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捉弄他。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

    ⑤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

    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浑浊的目光向我投来赞许之意,似乎还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⑦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第一件作品,就是把祠堂里的旧课桌搬回家,拆掉,打磨,又合到一起,变成一口棺材,严丝合缝。漆了好多遍,晾干,放到厢房里,是留给自己的。不教书了,自己也老了,大先生认为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只等着哪天躺进去了,身为木匠,那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可是,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却越活越精神。

    ⑧想不明白的事不只这一件。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不干了,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跟他掰扯了半天,也没讲明白,命令道:“国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⑨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买了好多木料,做了结实的课桌椅,给镇上的学校送去。再后来,还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⑩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2月22日)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头描写大先生却以“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的“绝活儿”呈现其木匠形象,颇能吸引读者,并引出下文对大先生不平凡经历的叙述。 B . 本文多次描绘大先生眼睛“变得浑浊”,分别表现了他对三婶的感激之情、李白诗句触动
      了他思乡之情、对国家给他发放退休工资的感恩之情。
      C . 大先生嘴笨,不善言辞,自认理儿多却越讲越糊涂,不受孩子们待见。作者笔下的大先生正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类似;两位作者对自己笔下的形象所寄寓的情感也相同。 D . 第⑨段写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心满意足”的原因,既有落魄时有人帮助,手艺能得到大家认可,教书受村人尊重;也有能享受退休待遇,还能回报村人,为学校做善事。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属于插叙,交待了大先生来我们村的过程,突出了他的身份和特殊手艺。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对大先生的描写;同时又丰富了人物,避免了平铺直叙。 B . 大先生为什么逃难到村里,家里又是什么境况,小说没写,大先生也没说。这使小说的情节不够完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阅读效果。 C . 小说三次写大先生眼睛“变得浑浊”,既突出了他的感恩之心和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助于凸显主题;同时又有贯穿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使小说脉络清晰。 D . 小说中的“我”,既是大先生半生的见证者,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又侧面衬托了大先生的人格与博学;同时,“我”还起到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作用。
    3. (3) 第②段划线部分,刻画出了大先生穷困潦倒的乞丐形象,请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4. (4) 小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 3. (2023高一下·山东月考) 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 ,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文本二: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 , 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 .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 .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 .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 . 凶,指伤害人的残暴行为,可见当时的魏国并不太平。 C . 太史公,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文本二中指司马迁。 D . 合从连衡,即“合纵”与“连衡”,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两种政治主张。
    3. (3)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梁惠王面对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的现实,内心很茫然,迫切想知道原因,这是他信服孟子的主张而实施仁政的心理基础。 B . 从选文看,孟子的仁政学说,是由“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部分组成的,孟子更强调后者,因为这样,老百姓就能“衣帛食肉”。 C . 太史公认同孔子的“一味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会招致多方面的怨恨”的观点,并认为天子和庶人好利的弊病有所不同。 D . 孟子的主张不符合所到之国的需要,是因为各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能,而他却称述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德政。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5. (5) 面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从哪些角度提出了使民加多的办法?
  • 4. (2023高一下·山东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画松 

    元稹

    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潇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注] ①张璪:唐代画家,工画树石山水。②戛:敲击。③流传:流俗,平庸。④烟霄质:指松树高凌云霄烟霞的气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前四句描述了画中松树的形象,翠绿的生枝和盘曲的枯干虽然形态各异,但都颇具神韵。 B . 中间四句诗人由张璪的松画联想到世俗画师,并将其与张璪对比,继而引出下文的感慨。 C . 诗中“烟霄质”遥承开头四句,诗人借此间接交代了张璪画作的格调,抒发对其赞美之情。 D . 最后两句收束全篇诗意,以去淅阳山看松结尾,传达出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
    2. (2) 本诗通过谈画松,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绘画主张?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听了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这是因为他认为“”。
    2. (2) 诸子散文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所用的一些成语还可从中追根溯源,比如“”等就出自庄子《庖丁解牛》。
    3. (3)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三、语言基础与运用 (20 分)
  • 6. (2023高一下·山东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 

    邮票的内容可谓 __,如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历史地理、人物动物等,而生肖作为其主题是从 1980年开始的。40 多年来、我国已经完整发行了三轮生肖邮票,今年春节期间发行的是第四轮的第八套。一枚枚生肖邮票,讲述时代的变迁,_______ 文化的底蕴,早已成为民众记忆与年俗文化的一部分。

    生肖邮票备受关注,与其投资价值与升值空间有关,更源于其蕴含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比如“癸卯寄福”,依据兔伴嫦城、遥踞月宫的传说,采用了卵免传书的新颖构想,以“传书”窝意“寄福”。艺术欣赏与审美喜好往往百人百味,美好寓意与文化归属感或许才是更多人成为其“铁粉”的心理动因。

    方寸之间乾坤大。走过40 多年历程的生肖邮票在内容上看,既有细节演变也有一脉相承,能够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特征。一人一属相,一岁一生肖。_______ 是生肖邮票______是其它带有生肖元素的礼品,这些增添新春仪式感的物件承载的,都是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浓浓年味,是时间向前、生活向上的幸福光影。

    1. (1) 根据下面要求,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在①处填写一个成语:

      在②处从“沉积”与“沉淀”中选一词填写:

      在③④处填写一组关联词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走过40 多年历程的生肖邮票从内容上看,既有一脉相承也有细节演变,能够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特征。 B . 走过 40 多年历程的生肖邮票在内容上看,既有一脉相承也有细节演变,能够反应出所处时代的特征。 C . 走过40 多年历程的生肖邮票从内容上看,既有细节演变也有一脉相承,能够反应出所处时代的特征。 D . 走过 40 多年历程的生肖邮票在内容上,既有细节演变也有一脉相承,能够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特征。
    3. (3) 今年我国发行了癸卯年特种邮票两枚,一枚是材料中的“癸卯寄福”,另一枚是下图的“同圆共生”。请写出下图的构图要素 (汉字、英文、数字除外) 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 个字。

  • 7. (2023高一下·山东月考) 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 .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 . 王坐于堂上 D . 浴乎沂,风乎舞雩
  • 8. (2023高一上·开学考) 在作者笔下,《红楼梦》中的人物外貌的描写颇具特色,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下面四则材料分别描写的人物是       (  )

    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②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A . 探春  林黛玉  王熙凤  贾宝玉 B . 宝钗  贾宝玉  王熙凤  林黛玉 C . 迎春  林黛玉  王熙凤  贾宝玉 D . 迎春  贾宝玉  王熙凤  林黛玉
  • 9. (2023高一下·山东月考) 《红楼梦》中第五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谁的判词?请结合小说情节解说前两句判词的含义,再说一说后两句判词暗示的人物结局。
四、写作 (60分)
  • 10. (2023高一下·山东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从以下两个话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话题1: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

    话题2: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