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三下·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提起节奏,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诗歌,而不大会想到小说。这是因为我们一般理解的节奏主要指文字音节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和高低起伏的变化。这种由语音的有规则的出现造成的节奏感在叙事文中确实不占显著位置。小说主要以“讲故事”为主,不太讲究声音韵律,纵有节奏,也常被意义掩盖,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但不可否认,小说中同样存在节奏。

    20世纪20年代,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最早关注到小说节奏问题。福斯特以音乐节奏做类比,认为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反复出现的音乐短句就是小说的节奏。法国小说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广泛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他将小说时间处理方式分为“概要”“停顿”“省略”“场景”四种;认为四者的交替运用就是小说节奏的主宰方式。“叙事时间”,也叫文本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即叙述故事的过程;“故事时间”指故事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时间。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叙述称为“场景”,以此为基点,向两端延伸.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为“概要”;叙述时间为零,故事时间无穷大的是“省略”;叙述时间无穷大,故事时间为零则是“停顿”。在热奈特笔下,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的“非等时”现象存在与否,是小说有没有节奏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概要、场景,还是停顿、省略,它们在时间上的跨度对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极端的例子是《追忆似水年华》一文,话语的节奏有时慢到以190页的叙事篇幅描述三个小时内发生的故事,有时却快到仅仅用三行文字就概括了12年的故事。至于何者用快节奏表现,何者用慢节奏表现,实际上关系到作品主题和作者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邓鹈玲蒋栩遐《论小说节奏的叙事功能》)

    材料二:

    中国叙事思想中的节奏范畴,突破了快慢的界定,评点家更多是从审关的角度去看待节奏变换带来的叙事效果,这恰恰是西方经典叙事学相对缺乏的。在脂砚斋看来,“横云断山”“重重写来,轻轻抹去”——这些看似模糊性的表述话语,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横云断山”,指在叙述某一事件时,忽然插入对另一件事的叙述。这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被插叙的事件与前事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却截断了原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使整个文本的叙事节奏缓和下来。,

    如第二十七回:“见黛玉来了,三个一问站看说话儿。又见宝玉采了,术奋伙天道:五司哥,身上好?我整整三天没见了。‘”脂砚斋云:“横云截岭,好极,妙极!二玉文原不易写,《石头记》得力处在兹。”我们来体会:此前,黛玉和宝玉正闹嫌隙时,薛蟠插一杠子,扯谎把宝玉叫开,一桩悬案留置这回,读者急切想知道他们在下一次碰面时怎样了局,可作者却偏偏不让他们碰面,眼看就要撞见了,偏插入探春事件,叙事节奏放慢,读者的心理却越来越迫切。

    第二种情况,被插叙的序列与叙事原序列逻辑紧密相连,因而加速了原事件的情势发展,叙事节奏越来越快,情节越来越紧张。脂批用“紧处愈紧,密不容针之文”来指称这种叙事加快的效果。如第十三回,此回为阿凤正传,是为写凤姐之珍贵、英气、心机、骄大而设。开篇为了引出凤姐,一层接着一层,可卿这头刚逝,又恰逄尤氏正犯了胃疼旧疾,只能卧床。贾珍又哭得泪人一般,愁子如何料理,真可谓急中偏添乱,叙事节奏步步紧遇,读者心理也空前紧张。脂批云:“妙!非此何以出阿凤!”在这种情境下才引出核心人物王凤姐的出场。

    “重重写来,轻轻抹去”是脂评的独创,重重与轻轻这两种对照的效果扩充了文本的张力,加强了文本自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给故事情节增加富有蚨力的生命形式。如第三十八回,此回的正题原本为写“菊花诗”“螃蟹咏" ,但叙事者将贾母引入藕香榭后,却浓墨重彩地描写凤姐的诙谐及丫头们的嬉笑,这些有趣的情节,使读者似乎都忘了此回正题;叙事者竞未忘,忽一句“这里风大”,王夫人便陪同贾母等去房里歇歇了,“轻轻抹去”,收住入题;长辈离开后,大家就开始作起诗来。可以说,其过渡之痕迹极其自然。在这里,“重重写来,轻轻抹去”,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被脂砚斋用来指称叙事话语层面,“场景”和“概要”时距的交叉引起了叙事节奏的变化;一方面又是读者依据文本情境而产生的心理顸设与话语实际表达之间的差异下形成的节奏变换,因为在作者设置的基本叙事基调下,读者对又本的期待视野中,很自然地形成了“核心”人物浓妆重彩、“卫星”人物轻描淡写的观念,而一旦文本呈现在眼前的是截然相反的格局,就会引起读者心理上的节奏变化。

    (摘编自高静《脂砚斋叙事思想研究》)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通常理解的节奏是文本在语音层面的变化规律,而小说以讲故事为主,因此在这方面体现得不太明显。 B . 概要、省略、停顿、场景是根据小说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它们交替运用主宰着小说的节奏。 C . “重重写来”是慢节奏的叙述转向快节奏的自然过渡,“轻轻抹去”是对人物、场景的浓墨重彩的描写。 D . 与西方经典叙事学不同,在中国叙事学研究中,评点家更多的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节奏变换带来的艺术效果的。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谈论的节奏,是基于叙事话语内部的分析,包括语句出现的频率和故事推进的速度两个层面。 B . 材料二谈论的节奏,既有对叙事话语内部的考察,也有基于读者审美心理的分析,相比来说更侧重后者。 C . 无论是“横云断山”,还是“重重写来,轻轻抹去”,其审美效果大都源自读者的阅读期待与叙事节奏之间的反差。 D . 根据热奈特的叙事节奏理论,与叙述时间相比较来说,故事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省略、场景、概要和停顿。
    3. (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变形记》中作者并没有描写格里高尔是如何变为甲壳虫的,这属于“省略”。 B . 《哦,香雪》中记叙了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这属于“停顿”。 C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用“前街后巷——地里去寻”一句话叙写林冲找陆虞候,这属于“概要”。 D . 《荷花淀》中对女人们探夫归来时的谈话的描写与故事时间基本相等,这属于“场景”。
    4. (4) 节奏对小说来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 (5) 请结合材料二观点对下面语段中脂砚斋的两处评语加以分析。

      《红楼梦》第四回写贾雨村断案,用了大半回篇幅来叙述雨村与门子分析案情的对话,至于判案当天的情形,却“三四语收住"(脂砚斋评语),然后开始写薛蟠,并引出薛宝钗。而在写他们分析案情时,门子向贾雨村出示“护官符”,雨村只看到贾、史、王、薛四家族,“犹未看完,忽听传点,人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听说,忙具衣冠出去迎接。顿饭工夫,方回来细问”。脂砚斋称此写法为“大章法”。

  • 2. (2022高三下·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火车鸣笛

    [意大利]路易吉·皮兰德娄

    “谵语。颅内神经发热的症状。”医生们这么说。同事们在慰问之后,在回去的路上也纷纷用刚在医生那里学来的专业术语,准确描述贝卢卡的症状:

    “癫狂。”

    “脑膜炎。”

    “颅内神经发热。”.

    他们努力想表现出一些痛苦,内心深处却有一丝欣喜,这是一种“看望同事”的任务达成后的满足,更是一种对“身强体健”的自身现状的喜悦。

    “他说什么了吗?”

    “还不是那一套,胡言乱语。”

    的确,前一晚贝卢卡发狂似的顶撞了他的上司,当上司严厉地训斥他时,他更是差点就朝上司扑了过去。同事们由此更加确信:贝卢卡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精神病患者了。

    因为再也找不到一个比贝卢卡还要温驯听话、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人了。

    “受限”,他的一个同事如此定义了贝卢卡的人生。可怜的贝卢卡,一直在受限,受制于他无味的记账员工作的苛求,除了账目,他脑子里就不剩什么了。

    与其说他是行走的整理柜,倒不如说是一匹任劳任怨拉磨的老驴,一匹戴着眼罩拉着同样的推车以同样的步伐走着同样路径的驴。

    然而,这匹老驴被毫无怜悯地抽打了千百次,人们这样做不过是为了取笑他,或者只是为了一些恶趣味;想知道他是不是会反击。不说抬脚踢人吧,至少面露愠色,哪怕是有点发牢骚的征兆都可以。但是没有丝毫反应。仿佛他就该如此沉默,又仿佛他根本感觉不到这些伤害。

    因此,如果不用突然的精神失控来解释的话,他所表现出的反抗,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更无法理解的是前一晚发生的事。

    上司到他办公室检查表格和文件。

    “你怎么回事?今天你都干了什么?”

    贝卢卡微笑着看看他,带着一丝不知羞耻的意味摊了摊手。

    “你什么意思?”上司声色俱厉地质问道。

    “没什么意思。”贝卢卡说,脸上仍旧带着那种介于厚颜无耻与低能之间的微笑。“火车,卡瓦列富先生。

    “火车?什么火车?”

    “呜笛了。”

    “你在说什么鬼话?”

    “卡瓦列雷先生,今晚火车呜笛了,我听见了它鸣笛的声音。”

    “火车?”

    “是的,先生,您不知道我去过那里吗?西伯利亚……还有……还有刚果的热带丛林……下就到了……卡瓦列雷先生!”

    同事们听见了贝卢卡的这番话,一个个笑得不能自己。

    终于,上司愤怒的情绪达到了顶峰,他无所不用其极地羞辱贝卢卡。

    然而这一次贝卢卡并没有逆来顺受,在同事们的惊愕中,他挺身反抗了,并且一直喊着那句诡异的“火车呜笛了”。现在他再也不会默默忍受了,因为他听见火车鸣笛了,所以他不能也不愿再被这样对待了。

    他们用尽浑身解数才给贝卢卡穿上了精神病人的约束衣,把他拖到了精神病院。在医院里,贝卢卡仍旧不停地说着火车呜笛的事,甚至还模仿起了鸣笛的声音,那笛声像是自夜里传来,缥缈又哀伤,声声不息。

    让所有人诧异的是,一个被视为记账机器的“聋哑人”,现在居然在滔滔不绝地讲着白雪皑皑的山峰与万里无云的蓝天交相辉映……总之都是些闻所未闻的东西。

    当他们把这些事情连同贝卢卡突然精神失常的消息告诉我时,看到我没有惊愕甚至连情绪也没有丝毫的起伏,他们都疑惑不已。

    的确,我平静地接受了。我摇了摇头.嘴角向下撇了撇,艰难地说道:

    “先生们,贝卢卡没疯。这些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之所以没人能够解释原因,是因为没有人真正了解贝卢卡的生活。可是我了解。”

    我是他的邻居。我一直疑惑:这个男人是怎么跟生活抗争到今天的。

    他养着三个瞎女人:他的妻子、他的岳母和岳母的姐姐——后两位因为白内障而失明;而他的妻子,没有白内障,她天生就瞎。

    三个人都想要人来伺候自己,但是根本没人来伺候,所以她们就一天到晚地骂。他还有两个在家守寡的“好女儿”,一个拖着四个孩子,另外一个带了仨。

    贝卢卡当记账员那点微薄的薪水哪能养活这么多人,他又找了一份抄写员的工作,晚上在家做。五个女人和七个孩子时常发出魔鬼般的尖叫,贝卢卡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干活。

    最后,等所有人都睡下的时候,贝卢卡才能开始抄写的工作,就这样一直抄到手握不住笔、眼睛睁不开的深夜。

    所以,先生们,那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发生了,

    当我去看望贝卢卡的时候,他一五一十地跟我说了。确实,他是有点过于激动了,但是发生的一切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正常了。他嘲笑那些认为他疯了的人。

    “那敢情好!”他说,"我还希望如此呢!”

    在多年的折磨中,贝卢卡太过专注于他痛苦的存在,太过专注于他工作的账单,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就像一头被束缚的野兽,被迫拉着磨。

    两天前的晚上,他又像往常一样筋疲力尽地倒向了那个破沙发,可能是因为太累了,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很快就入睡。忽然,在深邃的寂静中,他听到了来自远方的火车在鸣笛。

    他仿佛觉得,在多年之后,自己的听觉突然被唤醒了,鬼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火车的鸣笛由唤醒了他,一下子带走了他所有的不幸和苦难。他几乎是从荒凉的坟墓中走了出来,投入一个辽阔斑斓的世界。

    这个时刻终于在他身处牢笼时降临了:他突然间可以凭借觉醒的想象力去追寻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山峰,每一片森林,每一片海洋……这不只是空间上的觉醒,更是时间上的顿悟。因为他在这里受苦的同时,白雪皑皑的荒凉高山在夜空中移走了清展的蓝色。是真的,他真的看见了这些,看见了海洋,见到了森林……

    现在他进入了世界的精神层面,在某种程度上他得到了些许安慰。的确,他时不时能靠他的想象力来呼吸一下这个世界的新鲜空气,来释放自己。

    这对他已足够。

    但当他第一天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自然会失控,会因沉醉而酩酊。这个世界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灾难。

    等一切都重回正轨之后,他会去向上司道歉,会重拾他那记账员的工作。只是从现在起,上司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宰割”贝卢卡了,他应该时不时给贝卢卡放个假,让他可以去西伯利亚……

    “卡瓦列雷先生,乘火车一下就到了。现在,火车鸣笛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贝卢卡的一段特殊人生经历,他一直无法改变生活的现状,只能依靠幻想寻求片刻慰藉。 B . 贝卢卡的同事们用一个个冷淡的医学术语谈论着贝卢卡的异常反应,可见他们并不是真正关心贝卢卡,而是幸灾乐祸。 C . 贝卢卡是一位记账员,养着三个瞎女人、两个在家守寡的“好女儿”,以及女儿们的七个孩子,为了养活这个家庭,他还去找了一份抄写员的工作。 D . 小说结尾处说贝卢卡会去向上司道歉,然后继续他的记账员生活,意在表达希望人们要不惧生活的重压、勇敢面对生活的主旨。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脸上仍旧带着那种介于厚颜无耻与低能之间的微笑”,小说通过这一神态描写,刻画了贝卢卡面对上司时无所畏惧的心理。 B . 小说中用“拉磨的老驴”“行走的整理柜"来比喻贝卢卡,形象地写出了贝卢卡平时循规蹈矩、谨小慎微、逆来顺受的人生境况。 C . 小说中对“蓝天”“山峰”“森林”“海洋"的描写,充满想象,这是贝卢卡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为小说增添了-抹暖色调。 D . 小说中的“我”不仅是贝卢卡悲苦生活的见证者,也是贝卢卡精神失常的理解者和理性分析者,“我"对贝卢卡的悲苦生活充满了同情。
    3. (3) 请结合文本分析造成贝卢卡精神失控的原因。”
    4. (4) 有人评价说皮兰德娄擅于利用象征手法来暗示作品的思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三下·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各小题。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救。”颜烛趋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有治国都仙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之,颜烛趋进;抚求待之;旧“君奚不斫也?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参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

    楚庄王立为君,三年不听朝,乃令于国曰:“寡人为人臣而遽谏其君者。今寡人有国家,立社稷,有谏则死无赦.”苏从曰:“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忠臣也。”乃入谏。庄王立鼓钟之间,左伏扬姬,右拥越姬,曰:“吾钟鼓之不暇,何谏之听!”苏从曰:“臣闻之,好道者多资,好乐者多迷;好道者多粮,好乐者多亡。荆国亡无日矣,死臣敢以告王。”王曰:“善。”左执苏从手,右抽阴刀,刎钟鼓之悬,明日授苏从为相。

    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不治城郭日敢有谏者死有昝犯者见门太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门大夫入言曰:“晋人咎犯也,欲以乐见。”平公曰:“内之。”止坐殿上,则出钟磬竽瑟。坐有顷,平公曰:“客子为乐。”咎犯对曰:“臣不能为乐,臣善隐。”平公召隐士十二人。咎犯曰:“隐臣窃愿昧死御。”平公曰:“诺。”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平公问于隐官,曰:“占之为何?”隐官皆曰:“不知。”平公曰:“归之!”咎犯则申其一指曰:“是一也,便游赭画,不峻城阙;二也,柱梁绣,士民无褐;三也,侏儒有余酒,而死士渴;四也,民有饥色,而马有粟秩;五也,近臣不敢谏,远臣不得达。”平公曰:“善。”乃屏钟鼓,除竽瑟,遂与咎犯参治国。

    (选自《说苑·正谏》,有删改)

    [注]①傥:倘若。②诎;减“廊”。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不治城郭/日/敢有谏者死/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 B . 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不治城郭/曰/敢有谏者死/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 C . 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不治城郭/曰/敢有谏者死/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 D . 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不治城郭/曰/敢有谏者死/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寡人恶为人臣而谏其君者”与“死亦我所恶”《鱼我所欲也》两句中“恶”字含义相同。 B . “爱其死而不谏其君”与“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两句中“爱”字含义不同。 C . “臣不能为乐,臣善隐”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两句中“普"字含义相同。 D . “柱梁衣绣”与“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两句中“衣”字含义和用法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齐景公在海上游玩六个月不愿回国,并下达了谁说要回去就处死谁的命令,颜烛趋冒死进谏;齐景公认为颜烛趋触犯了自己的禁令,要杀死他。 B . 齐景公认识到杀死颜烛趋不仅成就了颜烛趋忠臣之名,还会使自己成为像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桀、纣这样的昏君,所以最终没有杀害颜烛趋。 C . 楚庄王继位为国君后三年不理朝政,荒淫无道,在苏从的劝说下,楚庄王用割断吊挂钟鼓绳子的方式表示不再沉迷声乐美色,并且拜苏从为国相。 D . 晋平公喜好音乐,咎犯投其所好,利用自己擅长乐技的优点接近晋平公,成功让晋平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励精图治,与咎犯一道治理国政。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

      ②吾钟鼓之不暇,何谏之听!

    5. (5) 同为进谏,文中苏从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在进谏方式上有何不同?请概括说明。
  • 4. (2022高三下·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临江仙·佳人

    李石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阑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巳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开头交代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之人,疏落柳树掩映之中,画楼上住着一位佳人。 B . 在上阕中,词人按照空间顺序,描写了佳人吹笙、倚阑唤起侍儿熏香等场景。 C . “方明月中庭“,写明月洒满中庭,营造出寂静的氛围,烘托了“佳人”的心境。 D . 结句描写“佳人”在花影下用扇子扑飞萤,以人物的动作作结,令人回味无穷。
    2. (2) 结合内容,分析词中“佳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 5. (2022高三下·黑龙江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登上蜀山后以手触天屏住呼吸,惊恐不已而徒然叹息的两句是“”。
    2. (2) 《六国论》中,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但最终也灭亡了,苏洵用“”一句对齐国表达不满,用“ ”句对赵国表示可惜,态度截然不同。
    3. (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作为一个富有审美意味的词语,在古诗词中也频繁出现,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三下·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安全运行一年多,经受住了恶劣空间环境的严峻考验,保障了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成功完成多项空间科学任务这些,都离不开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空

    间碎片防护设计团队。20年来,该团队通过不懈探索与努力,打造出     的防护“铠甲”,为中国空间站长期在轨安全运行提供了强大的空间碎片防护能力。

    从2002年起,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曲广吉等专家敏锐地察觉到空间碎片领域对未来载人航天的重要性,于是迅速开始组建团队;逐渐形成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动力学专业研发副总师闫军研究员为带头人、老中青技术骨干为主的技术力量,全面启动了空间碎片领域的技术储备进程。

    当时,国内有空间碎片防护概念的人     , 相关技术资料也屈指可数。于是,在每周一次的技术讨论会上,大家     , 分享最新获得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困惑,让思想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尽情迸发。短短几年,团队完成一系列相关课题项目,成功开发出的“空间碎片风险评估与防护设计软件”相关成果得到国际同行表示认可。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官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B . 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C . “你真是个聪明好学的学生——学校什么时候放假?”王小兵说。 D .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奴隶。
  • 7. (2022高三下·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如今,洗衣用品种类不断翻新,洗衣服时,不仅要放“主料”——洗衣粉,     , 如 柔顺剂、留香珠等。

    ②事实上,衣物在出厂时通常会进行柔顺处理,只是人们用碱性洗涤用品清洗后,    

    为此,在洗涤时加入柔顺剂,能够起到使织物柔软、蓬松、不起静电等作用。

    ③柔顺剂的作用类似于在衣物纤维表面均匀地涂抹了一层润滑保护膜,衣物在洗涤时,其纤维表面吸附了柔顺剂,使得其纤维间摩擦系数降低、可移动性增强,纤维固有的平滑、延伸、压缩性能也得以恢复,进而衣服就会显得柔软、蓬松、有弹性。同时,柔顺剂也会降低衣物纤维表层电阻系数、防止电荷聚集,从而减少静电发生的可能,并减少由静电导致的灰尘吸附。其结果就是,衣物在洗涤后变得蓬松,而且很少吸灰。

    ④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种洗涤剂和柔顺剂的作用机理不同,     , 则可能会出现电荷“打架”现象,使得衣物洗涤效果与柔顺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将柔顺剂倒入洗衣机的柔顺剂槽中,或者在洗涤中途再加入柔顺剂,以保证柔顺剂的柔顺效果。

    1. (1) 请根据材料第③段内容用一段话阐述柔顺剂发挥作用的机理。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2高三下·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80年出生的王硕威,是国产航母“福建舰”的总体副总设计师,也是总师系统中最年轻的一员,他刚从事辽宁舰的整体设计时只有25岁。从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以来,王硕威完整参与了海军第三代驱逐舰、我国两艘航母的研制过程。在航母的建造工程中,他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航母的设计效率,也为中国航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是电子设计的基石产业,被誉为“芯片之母”。在EDA领域国际会议ICCAD2021(计算机辅助设计国际会议)上,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吕志鹛教授团队获得CAD Contest布局布线算法竞赛的第一名。该“战队”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4岁,首次参加比赛就夺得全球第一。生于1998年的罗灿辉说,在备赛期间,为了测试出最优方案,团队成员进行了上百次测试,只为在每一次试错中前进一小步。

    这些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强国有我”的响亮口号,彤显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振华中学似举行“强国有我”征文比赛,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