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西藏藏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 现代文阅读。(20分)
  • 1. (2021高一下·林芝期中) 现代文阅读Ⅰ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

    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对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郝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样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辟邪。

    ④正月十五元霄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法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相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 “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吹、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住肴美供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高”。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1. (1) 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 “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
    2. (2) 根据第③④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填表。

      节日饮食风俗

      寄托的希望和情怀

      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饺子里包一些钱物。

      团团圆圆、吉祥美好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吃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辟邪祈福之意。 B . 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 . 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 . 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 “传坐酒”。
  • 2. (2021高一下·林芝期中) 现代文阅读Ⅱ

    自 尊

     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

    1. (1) 下列选项中,不是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       )
      A . 举例论证 B . 道理论证 C . 比喻论证 D . 对比论证
    2. (2) 下列关于本文主要观点的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 B . 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C .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D . 生活中需要保持着对人的谦恭。
    3. (3) 第⑤段中,“遭受凌辱和侮辱”时,态度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我尊重 B . 尊重别人 C . 自我膨胀 D . 有力反击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 3. (2021高一下·林芝期中) 文言文阅读Ⅰ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出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怎,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 ,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 (1) 下列句子中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增项羽曰。          说:劝说。 B . 距关,毋诸侯           内:接纳 C . 秋毫不敢有所           近:接触、沾染 D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感谢
    2. (2) 划线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三子者出,曾皙。   ②赤也为之 , 孰能为之

      ③沛公霸上。         ④邻之 , 君之也。

      ⑤君安于项伯有。     ⑥素留侯张良。

      ⑦不念居

      A . ①②③/④⑥/⑤⑦ B . ①③/②⑤⑦/④⑥ C . ①③/②④⑤⑦/⑥ D . ①③/②④⑦/⑤⑥
    3. (3) 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项羽得到刘邦部将曹无伤的密报“沛公欲王关中”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决定“飨士卒”“击破沛公军”。可见项羽深谋远虑,运筹帷幄。 B . 张良得知项羽要攻打沛公,认为刘邦有难时自己“亡去不义”,于是把这紧急情况告诉了刘邦。可以看出张良忠心为主。 C . 刘邦在危急时刻,采纳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借项伯的嘴向项羽称自己“日夜望将军至”。可以看出刘邦善于应变。 D . 项伯私见张良,密告军情,还把刘邦的话转述给项羽,竭力为刘邦说情。可以看出项伯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4. (2021高一下·林芝期中) 古代诗词阅读Ⅱ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 (1) “暮投石壕村”简洁的交代了诗人投宿的
    2. (2) 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是:(     )
      A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B .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C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D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5. (2021高一下·林芝期中)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以吾一日长乎尓,
    2. (2)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
    3. (3)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4. (4) 千乘之国,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三、           语言文字运用(16分)
  • 6. (2021高一下·林芝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Ⅰ

    新学期到来,我校推出一门全新的通识课“家常菜”,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过去,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非常少,而且多是______,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家常菜”这门课找到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切入点,学习难度不大,门槛不高,却能让学生______。

        (  )。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饪。通过______,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______的生活作风。期末考核时,学生的“作品”会摆在食堂的专门窗口,供师生们品鉴,这又会给学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烧菜做饭作为一项生活技能,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纸上谈兵    受益匪浅       自己动手       勤俭节约 B . 形同虚设    受益匪浅       身体力行       吃苦耐劳 C . 形同虚设    不虚此行       自己动手       吃苦耐劳 D . 纸上谈兵    不虚此行       身体力行       勤俭节约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劳动者在幕后辛勤付出,才做出了一道道家常菜 B . 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都承载于一道道家常菜 C . 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载着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 D . 一道家常菜,劳动者在幕后通常有着辛勤的付出
  • 7. (2021高一下·林芝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Ⅱ
    1. (1) 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谦辞和敬辞已不再适用,但不少仍有生命力。下面几个句子是生活中常说的话,请找出划线词使用恰当的句子( )
      A . 请您明天一定光临 B . 小亮送朋友小飞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飞留念,小亮惠赠”。 C . 谢谢您的拙见 D . 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
    2.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 《左传》相传是由左丘明所著的国别体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 .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C .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D . 元杂剧角色主要有末、旦、净、丑,女主角称为正旦,男主角称为正末。
    3. (3) 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标题:

四、写作。(40分)
  • 8. (2021高一下·林芝期中) 根据要求写作文。

    有读者问莫言:“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2022年5月4日,莫言拍摄视频《不被大风吹到》回答了这个问题,文中提到一个人:爷爷。幼时,我和爷爷去荒草垫子里割草,一场龙卷风向我们袭来,我被刮倒在地,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一个刚毅的、坚强的东北乡汉子展现在我们眼前。

    如此一位老者,面对自然对生命摧残的态度,令人震撼。龙卷风后,只剩下一棵茅草,它是否具有一种象征意味?草,也许是爷爷不屈的象征,不屈服于自然,不屈服于命运的抗争精神。

    请以“给予我精神以力量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给予我精神以力量的人意思是让我的精神充满力量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