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都江堰市等5地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4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3·彭州模拟) 以下事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汽油挥发 B . 玉米酿酒 C . 米饭变馊 D . 植物呼吸
  • 2. (2023·彭州模拟)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并制取氢气,有关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
    A . 量取水 B . 稀释浓H2SO4 C . 加入锌粒 D . 制取H2
  • 3. (2023·彭州模拟)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 . 园林浇灌由漫灌改为喷灌、滴灌可节水 C . 水能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电解水实验证明水中含氢分子和氧分子
  • 4. (2023·彭州模拟) 如图表示空气中各成分含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纵坐标表示质量分数 B . X表示的物质为氧气 C . 稀有气体属于纯净物 D . Y可用于气焊、气割
  • 5. (2023·彭州模拟)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 盐酸除铁锈 B . 生石灰作干燥剂 C . 石墨作电极 D . 氢氧化钠除油污
  • 6. (2024九上·周村期末) 指示剂“溴百里酚蓝”在不同溶液中的显色如下表,以下物质能使该指示剂呈蓝色的是(   )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显示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A . 柠檬汁 B . 氨水 C . 蒸馏水 D . 食醋
  • 7. (2023·彭州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2个氢原子:H2 B . n个镁离子:nMg-2 C . 氯化亚铁:FeCl2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8. (2023·彭州模拟) 如图为海水淡化的部分实验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热作用下,水分子的分解加快 B .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隔变大 C . 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水分子变小 D . 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改变
  • 9. (2023·彭州模拟) “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面粉厂周围不需要严禁烟火 B . 天然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下方 C . 冬季用炭火取暖需关闭门窗 D . 档案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 10. (2023·彭州模拟)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所有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B . 碳、硅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C . 8号和16号元素可组成两种化合物 D . 氮原子和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11. (2023·彭州模拟)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 C . 一种溶液中可能含多种溶质 D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 12. (2023·彭州模拟) 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制备化工原料甲醛(CH2O),反应过程的微观图示如下: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 组成甲醛的元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C . 图示中涉及3种氧化物 D . 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2
  • 13. (2023·彭州模拟)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则氯化氢也由离子构成 B . 铁在空气中易被腐蚀,则铝在空气中也易被腐蚀 C . 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则碱也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D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0g水
  • 14. (2023·彭州模拟) 甲、乙、丙三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t2℃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甲 B . P点表示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 . 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 .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质量:甲=乙>丙
  • 15. (2023·彭州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内

    B

    证明甲烷中含氢元素

    点燃,用一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C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分别溶于水,测溶解前后溶液温度变化

    D

    鉴别稀盐酸和水

    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2023·榕城模拟) 向装有一定量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锌粉,充分反应。下列关于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提示: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越易反应)(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7. (2023·彭州模拟)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①台灯的部件

    ②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③净水器

    ④注射液标签

    1. (1) 图示台灯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填序号);铝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金属的性。
    2. (2) 沼气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沼气煮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
    3. (3) 净水时,“入水口”应位于(填“x”或“y”)处,若净化后的水硬度过高,生活中可通过的方法软化;活性炭的作用有(填序号)。

      a.过滤            b.杀菌、消毒            c.吸附

    4. (4) 配制该注射液所需葡萄糖质量为g。若在实验室配制该溶液,其主要步骤有:称量→→溶解→装瓶贴签;装瓶时若溶液不慎洒落瓶外,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8. (2023·彭州模拟) 铁是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我国拥有着悠久的钢铁冶炼史。结合高炉炼铁过程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其中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该图示的“高炉气体”中除含有少量CO外,主要还含有和CO2;炼出的生铁比纯铁硬度(填“大”或“小”)。
    4. (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若用赤铁矿炼出5.6t的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三、综合题
  • 19. (2023·彭州模拟)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1) 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仪器a的作用是
    2. (2) 实验室制取CO2和O2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3. (3) 能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其密度应该比空气
    4. (4) 若用E装置收集CO2 , 观察到的现象是
    5. (5) 实验室检验CO2常用饱和石灰水,而吸收CO2常用浓NaOH溶液。某同学为探究其原因,进行了如图实验: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用注射器注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

      ①能说明用饱和石灰水而不用浓NaOH溶液检验CO2的实验现象是

      ②吸收二氧化碳较多的装置是,解释其原因是

  • 20. (2023·彭州模拟) 钛(Ti)和钛合金具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生产钛,其工艺流程如下。

    1. (1) 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 (2) ①中将钛铁矿粉碎后加入的目的是;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X的化学式为
    3. (3) ②中反应需在充满氩气(Ar)的“无氧气”氛围中进行,目的是;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4. (4) 一定条件下,通过③中反应可合成甲醇,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醇的组成元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5. (5) 生产出的钛可进一步制成钛合金,其抗腐蚀性能比不锈钢(填“强”或“弱”)。
  • 21. (2023·彭州模拟) 某市场惊现“金沙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具,经有关部门鉴定其是由锌铜合金(又称“假黄金”)仿制而成。鉴定的方法是什么?“假黄金”面具中各成分含量是多少?

    对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任务一:鉴定该黄金面具的真假

      结合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设计了对应的三种不同化学方法进行鉴定,请帮助他们完善实验报告。(注:下述所有实验中用到的“该黄金面具”均简称“样品”)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截取小块样品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该面具是假黄金

      截取小块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2. (2) 任务二:测定该黄金面具中锌的含置

      同学们认为通过任务一中的方案二可进一步定量分析样品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讨论后,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所用装置如下)

      实验一:通过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称量反应前装置总质量为m1g,再将试管内足量稀盐酸倒入烧杯内,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装置(含烧杯、试管及反应后的剩余物)总质量为m2g。

      倒入稀盐酸,烧杯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分析数据,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4. (4) 有同学认为通过该方法测得的锌含量偏高,其理由主要是;该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他的方案是:将烧杯内反应后的剩余物经“→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
    5. (5) 实验二:通过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选择图2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该条件下氢气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I: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Ⅱ:向锥形瓶中加入5.0g样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盐酸;

      步骤Ⅲ:将稀盐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盐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200

      400

      515

      x

      525

      检查甲气密性的方法是

    6. (6) 步骤I中连接仪器时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
    7. (7) 上表中的数据x=
    8. (8) 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mL。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