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 |
认识 |
毛泽东 |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以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
邓小平 |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
习近平 |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
年份 |
1650 |
1750 |
1850 |
1950 |
非洲 |
100 |
95 |
95 |
198 |
亚洲(苏联除外) |
327 |
475 |
741 |
1320 |
拉丁美洲 |
12 |
11 |
33 |
162 |
北美洲 |
1 |
1 |
26 |
168 |
欧洲与苏联 |
103 |
144 |
274 |
593 |
大洋洲 |
2 |
2 |
2 |
13 |
总计 |
545 |
728 |
1171 |
2454 |
材料一:北宋范仲淹于苏州“置田十余顷,其所得租米,自远祖而下诸房宗族,计其口数,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谓之‘义庄’”。明初,由于朱元璋对江南大族的打压,江南地区没有新的义庄出现,而且宋元时期原有的义庄也陷入停滞。弘治年间内阁首辅徐溥创设宜兴徐氏义庄,明王朝开始明确支持宗族义庄的发展。江南宗族义庄章程的制定大多直接以范氏义庄为模板,但具有自身特色。曾被最高统治者树为典型的宜兴徐氏义庄初设时有义田800亩,其中明确“内祭田五十亩,学田二百亩,役田三百亩”;立“彰善、纪过簿二本”,记载族人的言行,对善行予以彰奖,恶行予以责究,鼓励族中子弟“敦行孝悌、勉修行义”,冀能做到“处为良士,出为忠臣”。
——摘编自潘伟峰、王卫平《宜兴徐氏义庄与明代江南宗族义庄发展》
材料二:晚清时期,社会巨变,义庄需要救济的成员增加,救助资金也不断上涨并超出了义庄的承受能力。众多小农家庭流离失所,导致了进行义田生产的佃农无处可寻,义庄通过收租而获得的收入亦变得十分不稳定。民国时期,义田大多不受政府的保护,亦使得一些宗族成员不顾其庄规族约竞相变卖义田。许多开明之士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转行商业或其它实业生产,义庄的发展举步维艰,逐渐步入衰弱时期。民国之前建立的义庄大多已衰落破败。
——摘编自柯江林《中国古代义庄的道德价值研究》
材料:人类历史上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各种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网络。以下是《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的部分目录:
第一章人类的成长岁月
第二章向食物生产的转变(距今11000—3000年前)
第三章旧大陆的各种网络和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200年)
第四章旧大陆和美洲地区网络体系的成长(200—1000年)
第五章不断密集化的网络(1000—1500年)
第六章世界性网络的编织(1450—1800年)
第七章打破旧链条,拉紧新网络(1750—1914年)
第八章世界性网络的张力(1890年以来的世界)
根据材料,任选其中两章目录,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两章目录名称和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1809年,威廉姆·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大学的组织原则是:“寂寞与自由成为高等学术机构范围内起支配作用的原则”。蔡元培曾留学德国多年,对新人文主义的洪堡式大学推崇备至。1917年,蔡元培担任危难之中的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一是改变学生的观念,要求他们以求学术为天职;二是广延“终身研究学问者为师”;三是突出文、理二科;四是确立学术自由原则;五是改学年制为选科制,任学生自由择课择师;六是改革讲义制度,留出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研究;七是倡立学生自治会;八是实行“教授治校”;九是开男女同校之先河。这些改革,使北京大学变成了一所生机勃勃的现代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其办学模式和思想迅速为其他大学所效法,影响很快波及中国整个高等教育界。
——摘编自周川《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与自由主义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