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

更新时间:2023-06-28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二下·保山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诗歌语言的成熟与时代的精神面貌是分不开的。诗歌语言的成熟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这要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唐诗的返璞归真,自然并不等于一味地朴素;所谓深入浅出更不就只是浅近而已。没有建安以来四百年诗坛的发展,唐诗的语言也不会一下子就立刻成熟。但是时代的条件又决定着诗歌语言成熟得是否充分以及快慢如何。没有唐代那种生气蓬勃的时代精神面貌,五七言诗究竟能取得多高的成就,绝句是否就那么风靡诗坛等,就都难免会打个问号。所谓“盛唐之音”一下子就爆发出满园春色,展现出那么绚丽的奇花异果,这乃是诗歌语言自身的成熟与唐代社会发展成熟的共同产物。这两个发展成熟的汇合,产生了唐诗的高潮与高峰,那波澜的壮阔,气象的高远,在古典诗坛上是空前绝后的。在这空前绝后的诗坛上出现的一个引人瞩目的歌唱,那就是边塞诗。

    唐诗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边塞题材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其所以特别引人瞩目,就因为它仿佛是只属于盛唐的一个题材;盛唐之前既颇少见,盛唐之后几乎成为绝响;李益几乎就是边塞诗的最后一个诗人。而盛唐时代却恰恰是边塞上最为平静的时刻。边塞诗因此主要并不在于写战争,而是一种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充满着豪迈精神的边防歌。唐代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击溃东突厥,收编其残部,贞观九年又大破吐谷浑之后,边塞上的形势基本上就稳定了下来,到开元年间就更为缓和;而一百年间唐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国势不断走向鼎盛的高峰,边防上的威望这时也就与日俱增,实际上完全掌握了和平的主动权,边塞诗就正是在这样条件下的产物。安史之乱后,边防的和平已如明日黄花,边塞诗也就随着唐王朝的鼎盛之成为过去而同时成为过去。边塞诗由于只属于盛唐时代,它因此也就更具有时代的特征与诗歌高峰上最鲜明的标志。

    王维的山水诗绝不只是“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那些远离人世间的作品所能代表的。王维早年的精神状态乃是“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之一)那种生气蓬勃的少年精神。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没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的山水诗,也就不会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样的边塞诗。边塞风光其实正是时代豪情的考验。高适的《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没有这种坚强的生活信心,黄云蔽天、北风刺骨之下,还有什么风光之可言呢?为什么盛唐高峰一过去,这些风光的歌唱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边塞诗的涌现,因此乃正是时代精神的产物。那辽阔的视野,奔放的豪情,反映着整个时代高视阔步的足音,这也就是历代称誉的盛唐之音的特色。而边塞诗又是以七绝、七言古诗的作品最为出色。从王昌龄的七绝到李益的七绝,边塞诗的歌唱又一次证明了绝句的广阔天地。而七言诗在整个唐诗高潮中的作用,在这里也就特别容易看得清楚。五七言古诗作为一个整体的完全成熟其实乃正是以七言古诗的成熟为标志的。这些既是诗歌语言自身的发展,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边塞诗就恰好可以说明这之间的血肉关系。

    (摘编自林庚《唐代这一诗歌高潮得来不易》)

    材料二:

    初唐时期的四杰是在高宗、武则天时期发展起来的新时代知识分子,个个才华横溢、胸怀大志、高高在上,创作的边塞诗作中充满了强烈的功名和欲望,希望以此来获取君主的重用,从而平步青云直达卿相。他们创作的许多边塞诗中都蕴含着这样的情绪表达,例如杨炯的《从军行》中写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骆宾王在《从军中行路难》中叙述到“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等。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中不仅涵盖了强烈的功名和欲望,同时还表达着高尚的社会愿望,体现出了和平民百姓同甘共苦的意愿,反映出了浓烈的社会责任心,这样的诗作情感在盛唐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代表作品,例如王昌龄在《出塞》中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盛唐时期的诗作相比较初唐时期,更加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凸显出对百姓和国家命运的关心。

    初唐时期的边塞诗主要书写了战乱时的艰辛和无奈,营造出了一种悲壮的情境,例如卢照邻在《结客少年场行》中写到“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表达出了战乱时期人们生命的卑微,在进入盛唐时期,边塞诗中情感的叙述逐渐向乐观、浪漫的方向发展,虽然盛唐时期边塞偶有战事发生,但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更多的是传达出一种正能量,去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树立唐代军队的强大和勇往直前的气势,让人们能够通过诗句联想到战争胜利的欢快感,巩固百姓和将士对于战争的自信心。例如,高适在边塞诗《塞下曲》中写到“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初唐时期由于其处于唐朝建立的开始阶段,使得诗人在边塞诗中进行丰功伟业的情感表达时流露较为透彻,降低了旧社会生活对诗人创作的影响,让诗人能够随着自己的心境进行自由的创作,无所畏惧地诉说着对社会的不满,引导着唐朝诗歌逐渐走向激扬、豪迈的创作风格。在进入盛唐时期以后,也出现了许多放荡不羁的诗歌风格,但是相比较于初唐时期的边塞诗,语句中蕴含了更多的浑厚感和优美感,在整体意境构造上较初唐时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同时在文字的运用上也更加地精练、准确。

    (摘编自周文慧《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意境表达的区别分析》,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代以前,诗坛不重视建安以来诗坛的成就,诗歌的语言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B . 没有盛唐的精神面貌这种时代条件,唐代的五七言诗和绝句就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C . 边塞诗似乎只属于盛唐,成就非凡,引人瞩目,这使得盛唐是边塞最为平静的时刻。 D . 王维诗歌中反映的精神早年和晚年不一样,他早年的山水诗和边塞诗有一种昂扬之气。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代从贞观到开元年间,边境比较稳定,社会也得到巨大发展,国势走向强盛,这是唐代边塞诗产生的时代背景。 B . 唐代边塞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只属于盛唐;唐朝安史之乱后,边境的安稳和平的环境被破坏,边塞诗也成为过去。 C . 盛唐和初唐时期的边塞诗所表达的主题完全不同,盛唐边塞诗作中流露的是诗人对百姓和国家命运的关心。 D . 七言古诗的成熟是诗歌语言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而边塞诗说明了诗歌语言与时代精神的密切关系。
    3. (3) 从材料阐述的观点看,下列唐代边塞诗中,不属于盛唐边塞诗风格特点的一项是(    )
      A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C .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D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 (4) 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5) 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有哪些区别?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2. (2022高二下·保山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焊花

    袁省梅

    ①当主任把常小俊带到老张跟前,说是他的徒弟时,老张和几个老师傅哈哈笑得说不出话来。昨天,老张就听说车间分来十几个技校生,有一个不仅瘦小不说,而且还白净文雅,一看就不是能吃苦的料儿。他和几个老师傅猜测这个小个子会分到谁的手下,他们认为,小个子来铆焊车间,在班组待上几天就会去坐办公室了,分给谁,谁的带徒费就泡汤了,算是谁走“红运”了。

    ②老张气得直跺脚。常小俊哪里知道其中的故事,巴结地问师傅有啥事,他去帮忙给主任传话。老张不乐地用下巴点着旁边的一个老师傅,说:“你去跟主任说给他当徒弟。”常小俊说:“为啥?”老张说:“他技术好呀。”常小俊说:“比您好?”老张说:“那当然。”常小俊说:“那我也要跟着您。”做老张的徒弟,是常小俊自己选择的,他早打听到,铆焊车间老张的技术是最好的。

    ③老张脸上的肉就丝瓜样吊了下来,说:“看你瘦得跟个焊条一样,还想当焊工?你知道焊工有多苦多累吗?”常小俊说:“知道。”老张骂他嘴硬,说:“不见棺材不掉泪。”随即抓起手边的焊枪朝他扔了过去,随即,又是一个焊帽。常小俊赶紧伸手一一接过。老张眼皮不抬地叫他端半小时。常小俊一手端着焊帽一手端着焊枪,等着师傅讲解。然而老张自顾点了根烟,看也不看他一眼。可焊枪焊帽稍微歪斜一点儿,老张的斥责就焊花般闪亮了。

    ④常小俊觉察到师傅想撵他走,就暗暗使了劲儿。然而没有五分钟,手臂就困了,手腕也酸麻得要抓握不住焊枪焊帽。师傅斜着眼睛说:“放下,回去找主任说说坐办公室吧,这不是你干的活儿。”

    ⑤这话常小俊不爱听,他的犟劲儿上来了,咬着牙把焊帽端得平平的,焊枪呢,也紧紧地攥在手里。只是他没有想到,没一会儿,右手又颤抖开了。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他傻眼了。

    ⑥师傅的眉头皱了起来:“还是回车间重新安排个活儿吧。”

    ⑦他倔倔地说:“我不回去。”

    ⑧“你不知道焊工对腕力的要求?要对着细如发丝的裂缝进行焊接,别说抖动一下,就是呼吸不均匀,情绪有波动,也会造成失误。”

    ⑨“那你还犟啥?回去吧孩子,干焊工,你这是先天不足啊。”

    ⑩“我不回去!”常小俊大喊一声,扔下焊枪,跑到车间大院里。大院里一片雪白,雪花不知什么时候飘落了一层,树木白了,房顶白了,堆积在墙脚的钢管也苫了一层白毡的样子。看着雪花一片片孜孜不倦地往树上房顶上钢管上飘飞,他把拳头握了又握,说:“你不是早就发誓要当个最好的焊工吗?”

    ⑪常小俊咬着牙开始了苦行僧般的练习:暖瓶里灌满水,双手一端就是10分钟、20分钟;手腕上绑上沙袋,手上抓根筷子在墙上写字,一笔一画,横平竖直……终于,焊枪被常小俊稳稳端了起来。

    ⑫实习期满的考核,有一道题是对过滤机的外壳切割面进行焊接。18个学徒一个个往工作面走去,转眼又一个个灰溜溜地回来。焊缝宽12毫米,超过标准焊缝的4倍,熔滴滴下来,就顺着焊缝往下,他们根本没法焊接。别说是实习不到一年的学徒工,就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有时候也不能顺利完成。

    ⑬主任喊老张:“你的那个小个子呢,不会是临阵蔫儿了吧?”围观的人哈哈大笑。老张悄悄地对常小俊说:“咱不上了吧?”常小俊说:“为啥?”老张说:“有难度。”常小俊说:“我想试试。”

    ⑭几个老师傅也劝他不要去,学徒工们也撺掇常小俊不要上。他们说:“还能干啥呢?你上也是给人看笑话。”

    ⑮老张看着常小俊,说:“你不上,我保证说动主任换考题,不影响你们学徒期的考核。”⑯常小俊说:“我想试试。”

    ⑰老张说:“你要上,就不能给师傅丢人。”

    ⑱常小俊把手在耳朵边一比画,嘻嘻地一笑:“遵命。”

    ⑲老张看常小俊真的下了决心,就说:“焊缝宽,要的是速度和准头儿,但是不能冒进,只要你把焊点一点点叠加起来,焊缝一点点变窄,就成了。”

    ⑳常小俊又是嘻嘻地一笑,问师傅:“您看过《速度与激情》吗?”

    ㉑师傅说:“啥?”

    ㉒常小俊已经戴上眼镜,抓了焊枪,走向了过滤机。

    ㉓倏地,过滤机上绽放了炫白闪亮的焊花。常小俊紧紧地抓握着焊枪,看着熔滴一滴滴落下。他突然觉得,焊枪就是自己的手,不是焊枪在焊接,而是他的手在一颗颗地捡拾着珠子往切割面上放呢。有一刻,他甚至想回头告诉师傅他有多么喜欢四溅的焊花。可是他不能。他必须凝神聚气,一鼓作气地把焊缝接好,给师傅争气。

    ㉔他的焊枪沿着焊缝慢慢前行,半个小时过去了,他没有停下来;一个半小时后,老张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想,他的这个小个子徒弟或许真的能成个好焊工。

    (选自《百花园》)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老张劝他改投别的老师傅做徒弟,常小俊并不为所动,而是坚定了信念,因为他早就打听到铆焊车间技术最好的就是老张。 B . 虽然常小俊个子小,长得白净又文雅,但老张看出他具有成为好焊工的潜质,怕他不能坚持到底,故意设置难题,用言语激将他。 C . “你要上,就不能给师傅丢人”,这既是老张对徒弟常小俊的期待,也是对他的激励,谆谆告诫的话语中盛满了老张的关怀。 D . 本文是工业题材的小说,记叙了常小俊从技校毕业后克服种种困难,成长为一名合格焊工的故事,折射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焊花”作为标题,与主人公的身份是焊工有关,同时与结尾描写焊花相呼应,体现了主人公对职业的喜爱和作者对主人公的赞美。 B . “老张脸上的肉就丝瓜样吊了下来”,运用神态描写,暗示出老张对接受常小俊做徒弟的不乐意,为后文老张改变看法作铺垫。 C . 对于张师傅劝说常小俊放弃做焊工时,文中有一段关于雪花的环境描写,以景衬情,体现出常小俊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暗示出他对从事焊工工作的坚定信念。 D . 本文作者注重人物对话描写,以质朴的语言,浅显易懂的文字,叙述了主人公常小俊在车间的成长奋斗故事,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3. (3) 小说设置了哪些衬托来突出常小俊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 (4) 常小俊最终圆满完成了高难度的焊接考核,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二下·保山月考) 文言文阅读

    燕攻齐,取七十余。燕将守聊城,齐田单围而攻之,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仲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今公行一朝之忿,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且楚攻齐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齐与聊城共据期年之弊,即臣见公之不能得也。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彼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戮,公闻之乎?今公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能以见于天下矣。为公计,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曹沫为鲁君将,三战三而丧地千里。使曹子之足不离陈,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去三北之耻,退而与鲁君计也,曹子以为遭。齐桓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颜色不变而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之,天下震动惊骇,威信吴、楚,传名后世。故其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毙也,公其图之!”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到椟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B . 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C . 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D . 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以此指居帝王之位。文中指“顾全南方”。 B . 万乘,“乘”,四马一车,万乘本文指万辆兵车,形容国力雄厚。古时指天子。 C . 三战三北的“北”指败退,与《过秦论》中“追亡逐北”的“北”相同。 D . 文中的“颜色”指脸色,与《琵琶行》中“暮去朝来颜色故”的“颜色”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军攻下齐国聊城,燕将凭险据守,齐国名将田单多年都攻打不下,于是鲁仲连给燕将写了一封信,陈述死守聊城的不利之处,劝他速速解甲休兵。 B . 鲁仲连认为燕将如果为一时的激愤牺牲自己,失去了聊城,无法在齐国表现出自己的声威,这不是勇敢;功废名毁,后世不称颂,这不是聪明。 C . 齐国受到楚国和魏国的双面夹击,已经无心南顾,权衡利弊之下,认为失掉南阳的害处小,收回聊城的好处大,因此决计收回聊城。 D . 鲁仲连劝燕将像曹沫那样,要能忍受一时的耻辱,才有机会赢得荣誉和美名。现在燕国大乱,君臣失策,正是建功立业,名扬天下的大好时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公计,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必喜。

      ②故其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毙也,公其图之!

    5. (5) 鲁仲连是从哪些方面劝说燕将撤军的?请简要概括。
  • 4. (2023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 , 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指与红尘相对的仙境。②支风券;支配风雨的手令。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天上掌管山水,专管给雨支风、留云借月之事,于词人而言可谓美差。 B . 上阕虚实结合,将词人随性的生活与神奇的仙境结合,呈现出一幅光怪陆离之境。 C . 下阕以夸张手法起势,写词人诗思之丰富,酒量之大,个性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D . 洛阳牡丹自唐就负有盛名,但词人却舍牡丹而“插梅花”,是为取其品性以自比。
    2. (2) 有人说从这首词里可以读到李白,请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 5. (2022高二下·保山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离骚》一文中屈原以博大的胸襟,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
    2. (2) 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诗句是“”。
    3. (3) 在《望海潮》一文中,“”描写杭州街巷河桥的美丽;“”描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二下·保山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对1996年远赴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传授菌草技术之艰难,林占熺    。那时,该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他们看到了这里迫切期盼脱贫的村民和发展菌草业    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于是    , 利用遍地可见的咖啡壳和野草做菌草原料进行栽培,让这里的人们一步步摆脱了贫困,盖起了梦寐以求的新房。

    “巴布亚新几内亚样本”是菌草项目对外援助的缩影,逐步推广至南非、卢旺达、斐济……国际援助项目接二连三,林占熺带着中国菌草团队,①以草的顽强坚韧在世间一块块贫瘠的土壤上扎根;②像高速持久的风一样,传播于大洋与大洲之间;③让战士的奋进昂扬,成为不同肤色人们眼中的神话。

    在当地人眼中,林占熺带来的菌草是什么呢?莱索托的妇女为菌草创作了民歌:“她是食物,也是药物,她,是希望之物……”菌草在世界各地奔跑,每到一处,都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林占熺因为“点草成金”而成了国际英雄,被联合国授予“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称号。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仿照画横线句①,改写第②、③句。要求:与句①结构相同,不改变原意;可适当改动个别词语。
      ①以草的顽强坚韧在世间一块块贫瘠的土壤上扎根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2022高二下·保山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睡莲是一种感光植物,会因为光照时而开放,时而闭合,故又有“睡美人”的称号。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    , 分别是白睡莲、延药睡莲、柔毛睡莲、雪白睡莲和小白子午莲。但近年有学者调查后,在中国大陆仅发现4个种,未发现白睡莲。

    睡莲和莲经常种植在一处,由于长期的趋同进化,其花和叶的形态乍看非常相似,导致游客无法清楚地将其一一对应,连“内行”的植物分类学家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将莲放在睡莲科中,认为睡莲和莲是“亲戚”,直到20世纪末,    , 单独成立了莲科莲属。

    睡莲和莲形态差异非常显著,    。首先是叶片,睡莲是浮水植物,叶片常漂浮在水面上,且叶片带有“V”形缺刻,而莲属于挺水植物,叶片挺出水面,叶片也没有缺刻;其次是花,睡莲花中央的柱头盘凹陷,且花色丰富,而莲花中央有凸起的莲蓬,花色不具有蓝紫色。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的“亲戚”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著名的《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后人广为传诵。 B . 回到学校时,看到校门紧闭,他“灵机一动”,翻墙而入。 C .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茶乡”,茶与昌宁人世代相伴。 D . 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
四、写作(60分)
  • 8. (2022高二下·保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