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时集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5-04 浏览次数: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 积累运用。
  • 1. 默写

     

    1. (1)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2. (2) 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3. (3) 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
    4. (4) ,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5. (5) 《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悲壮激烈的诗句是:
    6. (6) 古人在诗歌中常常提到花,如诗人苏轼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请再写出含“花”的一组诗句:
  •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十七那天,他开始去拉车,赁的是“整天儿”。拉过两个较长的买卖,他觉出点以前未曾有过的毛病,腿肚子发紧,胯骨轴儿发酸。他晓得自己的病源在哪里,可是为安慰自己,他以为这大概也许因为二十多天没拉车,把腿撂生了;跑过几趟来,把腿蹓开,或者也就没事了。

    又拉上个买卖,这回是帮儿车,四辆一同走。抄起车把来,大家都让一个四十多岁的高个子在前头走。高个子笑了笑,依了实,他知道那三辆车都比他自己“棒”。他可是卖了力气,虽然明知跑不过后面的三个小伙子,可是不肯倚老卖老。跑出一里多地,后面夸了他句:“怎么着,要劲儿吗?还真不离!”他喘着答了句:“跟你们哥儿们走车,慢了还行?!”他的确跑得不慢,连祥子也得掏七八成劲儿才跟得上他。他的跑法可不好看:高个子,他塌不下腰去,腰和背似乎是块整的木板,所以他的全身得整个的 往前扑着;身子向前,手就显着靠后:不像跑,而像是拉着点东西往前钻。腰死板,他的胯骨便非活动不可;脚几乎是拉拉在地上,加紧的往前扭。扭得真不慢,可是看着就知道他极费力。到拐弯抹角的地方,他整着身子硬拐,大家都替他攥着把汗;他老像是只管身子往前钻,而不管车过得去过不去。

    拉到了,他的汗劈嗒啪嗒的从鼻尖上,耳朵唇上,一劲儿往下滴嗒。放下车,他赶紧直了直腰,咧了咧嘴。接钱的时候,手都哆嗦得要拿不住东西似的。

    在一块儿走过一趟车便算朋友,他们四个人把车放在了一处。祥子们擦擦汗,就照旧说笑了。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觉出点以前未曾有过的毛病”,是祥子意识到自己年老了,力气大不如从前。 B . 文中详尽描写四十多岁的高个子车夫拉车的姿势,形象说明个子高并不适合拉车。 C . “祥子们”是指拉车的车夫们,作者巧妙运用借代修辞,以“祥子”借代“车夫”。 D . 选文再现了拉“帮儿车”的场景,表达对车夫们这群小人物互帮互助品德的赞美。
  • 3.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勋        友(zhì)        奠基        可歌可(qì)  B . 昼夜        徨(fáng)        咳漱        而不舍(qiè)     C . 选骋        果(shuò)        秩序        深痛绝(è) D . 迭起        澎(bài)        抱谦        目不园(kuī)
  • 4.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人们_____: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

    2)邓稼先激动的心情还没有_____下来,一件难度更大的工作又落在了他和其他科技人员的肩上﹣﹣研制氢弹。

    3)他风尘仆仆,四处_____,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

    A . 宣布   平静   奔走 B . 宣告   安静    奔走       C . 宣告   平静   奔波 D . 宣布    安静   奔波
  •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门桥战役中穿插七连的战士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 . 在中国,钟南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C . 小雨锋芒毕露的处事风格,招来了许多同学的非议。 D . 夏季来临,每个学校都要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B .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 . 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中,作者通过记叙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随和、更真实、更生活化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D .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文中“治经为博士”的“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 7.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 . 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 B . 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 C . 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 D . 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
  • 8. 小说主人公祥子是个拉车的车夫,小说名为什么在“祥子”前加上“骆驼”?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二、阅读。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游溪

    韦应物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清风。

    缘源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注释】①韦应物:唐代诗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②澹:水波荡漾。③源:水流始出的地方。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诗清新淡雅,以“游”统摄全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划舟游溪的所见之景。 B . 颔联“绿蒲垂钓”,趣味盎然,突出了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闲适之情。 C . 颈联一“飘”一“澹”用词精妙,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落花与流水的静态美。 D .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味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
    2. (2) “诗中有画”是本诗的特点,请赏析首联描绘的画面。
  • 10. 文言文阅读。

    【甲】孙权劝学

    ㅤㅤ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ㅤㅤ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释】①蹊(xī):践踏。②挞(tà):用鞭、杖等物打人。③曷(hé):怎么,为什么。④恬:安静,清静。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 . 安阳韩性闻而

      异:不同

      C . 出,坐佛膝上

      潜:偷偷

      D . 冕小儿,恬不见

      若:好像

    2. (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大兄何见事晚乎

      执策映长明灯读

      B . 蒙辞军中多务

      依僧寺

      C . 即更刮目

      出郭扶将

      D . 当涉猎

      手熟尔

    3. (3)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B .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C .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D .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4. (4)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 . 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 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 D . 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奋读书。
    5. (5)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A       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B        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C       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D       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1. (1) 下列诗句于影响物候的因素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纬度因素) B .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经度因素)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高下因素) D . 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古今因素)
    2. (2) 第三段划线处,作者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
    3. (3) 请将下列词语填入第六段相应的位置。

      首先   还可以   也可以   此外

      A   B   C   D

  • 1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女儿回来没?”妈妈说:“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

    ⑤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⑦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⑧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⑨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帕金森综合征的早期反应。

    ⑩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涕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文/陈柏清 有删改)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 (2) 第④段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 (3) 阅读全文,品析下面的语句。

      ①分析句子“他如释重负地说……”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从“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4. (4) 揣摩最后一句,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三、应用。
  • 13. 你所在班级举办“致敬英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请仿照示例,用比喻句说出你对英雄的认识。

      示例:英雄就是力挽狂澜的舵手。

    2. (2) 老师对全校同学了解的英雄人物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如图:

      请分析图表,写出结论。

      结论:

    3. (3) 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说一段富有感染力的结束语。(不少于50字)
四、作文。
  • 14. 辛弃疾说:“少年不知愁滋味”,难道少年真的没有品尝过烦恼的滋味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业多完不成是烦恼;家长监控是烦恼;两代人思想上不能沟通是烦恼;独立做事,遭遇挫折是烦恼……请以“烦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题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