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王进喜 ②黄继光 ③焦裕禄 ④邱少云 ⑤雷锋
材料一: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18%(英国是4.1%,美国是2.8%)。中国用5年实现钢产量增长400万吨左下(英国用了24年,美国用了15年)。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还有1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中华人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济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摘自统编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掀起争当先进生产者的热潮,“超额和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指标”成为最响亮的口号。掏粪工人时传祥、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纺织能手郝建秀和科学家钱学森、华罗庚等众多劳动模范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在劳模精神的感召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劳动光荣、爱厂如家、大搞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成为了全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观。到1956年,我国提前一年完成一五计划规定的主要指标。
材料二: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在农村,以某项专业生产和经营为基础,出现了“蔬菜大王”“苹果大王”“养猪大王”等名噪一时的专业户。在城镇,出现了工商个体户,如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办起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解决了一些返城知青和城镇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据统计,仅1980年一年,全国批准开业的工商个体户就有10多万户。
-均摘自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