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3-07-04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 1. (2023八下·桐柏月考) 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之处有(    )

    ①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中心任务

    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 (2024八下·即墨期末)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的会议是(    )
    A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3. (2024八下·东莞期中) 有学者评价:“邓小平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努力从经济上改造这个国家。”“全新的道路”指的是( )
    A . 农村包围城市 B . 推行计划经济  C . 实行改革开放 D . 坚持“一国两制”
  • 4. (2023八下·桐柏月考) 小红同学在某图书馆网站检索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资料,在“重大意义”部分可以阅读到的内容是,这次会议的召开(    )
    A .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C .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D .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5. (2023八下·桐柏月考) 如下图所示,这篇文章引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的伟大作用在于(    )

    A . 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 B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C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 D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 6. (2023八下·桐柏月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某项决议,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这一最大的冤案是谁的冤案(    )
    A . 彭德怀 B . 贺龙 C . 周恩来 D . 刘少奇
  • 7. (2024八下·新乡期末) 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    )
    A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 . 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 8. (2023八下·桐柏月考) 1978年12月的一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并毅然按下18个红手印。这一故事发生后,中央适时推动了(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 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 9. (2023八下·桐柏月考) 观察下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农村改革的成功 D . 经济特区的建立
  • 10. (2024八下·路南期中) “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最能说明(    )
    A . 包干到户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B . 党是现代化建设核心力量 C . 农民的理论水平在不断提高 D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11. (2023八下·桐柏月考) 下图反映了我国1978-1987年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实行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B . 进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C .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12. (2023八下·桐柏月考)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是在(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 13. (2023八下·凤台期末) 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A . 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 . 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14. (2023八下·桐柏月考) 1980年,温州地区(不包括原温州市郊)59674个农业生产队中,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为主要形式的占70.1%。这反映了(    )
    A .   土地革命的开展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进 C . 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15. (2024八下·东港期末) 1992年1月,珠海市负责人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时说:改革开放以前,不少人流向香港、澳门,后来珠海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逐步过上了富裕日子,那些珠海人也陆续回来了。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实行包干到户 B . 设立经济特区 C . 开放沿海城市 D . 加入世贸组织
  • 16. (2023八下·桐柏月考)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 .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三角洲一内地 C .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 . 经济三角洲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 17. (2023八下·南漳期末) 经济特区作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下列属于“窗口”的是(    )
    A . 上海 B . 深圳 C . 珠江三角洲 D . 重庆
  • 18. (2023八下·桐柏月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浦东从一张普通的上海面孔跃升为闪亮的国家名片。两者的发展变化都得益于(    )
    A .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 . 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19. (2023八下·桐柏月考)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 . 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 . 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 .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 . 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20. (2023八下·桐柏月考)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 .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 . 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八下·桐柏月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材料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 (1) 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有何意义?
    2. (2) 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 22. (2023八下·桐柏月考)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纪念馆中的历史痕迹】

    材料一:

    【历史解释——呼吁信中的历史呼吁】

    材料二:现行体制条条框框粗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地。真是心有余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我们不端冒味,大胆向你们仲手要权。我们知道目前体制要大改还不可能,但给我们松松绑,给点必要的权力是可以做到的。

    ——1984年福建省55名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给省委领导同志写的《请给我们“松绑”》呼吁信

    【唯物史观——政策中的历史新知】

    材料三: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层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邓小平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大包干纪念馆”为什么建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小岗生产队的“大包干”方法后来发展为哪一政策?这一政策在全国推广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回答,国家是如何给国企“松绑”的?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 23. (2023八下·桐柏月考) 新时期,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2. (2) 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
    3. (3) 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 24. (2023八下·桐柏月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

    时间 农村政策 主要内容 重要影响
    1950-1952年 进行土地改革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3-1956年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建立人民公社 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1978年以来 包干到户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材料二: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1995年,宝钢集团营业总额达470亿元,出口钢材150万吨,进口总额达15亿美元。

    材料三: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5.879万亿美元,30余年间增长了20余倍,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16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7.68万亿元(10.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9%,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①②处的农村政策。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什么原则?
    2. (2) 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已经建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3. (3) 材料三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9年是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第四年,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25. (2023八下·桐柏月考) 请依据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内容的比较)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农民领取分田承包到户的合同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