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中考试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 1. (2023七下·义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同学们,在半学期的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已经瞻仰了jū ɡōnɡ jìn cuì、死而后己的邓稼先,潜心学术、qiè ér bù shě的闻一多,乐观开朗、平易进人的鲁迅先生;也欣赏了黄河的雄壮气魄,关东原野的丰娆美丽,老山界的瑰丽奇观;还感受了志愿军战士的淳朴谦逊,长妈妈的仁厚善良,杨绛的愧怍……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简直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我们无比享受。

    1. (1) 根据语境和拼音,将正确的词语用简化楷体,工整、规范地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jū ɡōnɡ jìn cuì              ②qiè ér bù shě

    2. (2) 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死而后己

      潜心学术

      B . 乐观开朗

      平易进人

      C . 雄壮气魄   

      丰娆美丽

      D . 淳朴谦逊

       仁厚善良

    3. (3) 文段中加点词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欣赏

      散发

      B . 精美

      精神

      C . 已经

      简直

      D . 瑰丽

      短小

  • 2. (2023七下·义乌期中) 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年轻时,为了小家大国,人总是“,关山度若飞”地远走他乡,拼杀在各个“战场”,即便到如《木兰诗》中所言的恶劣环境“朔气传金柝,”也在所不辞。然而夜深人静时,就容易像岑参一样在西出阳关时喷涌而出的“”的思乡情。年长后,世间沉浮,历经沧桑,有的人转向追求心态宁静,如摩诘居士在如水的月华中与自然对话,写下“”;也有人开始思考生活,如杨万里在游历山野的过程中领悟出生活的真谛,写下“”。他们所追寻的这一切,都形成了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

  • 3. (2023七下·义乌期中) 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不仅在事实的记叙中饱含感情,有些语段更集中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B .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章的结尾不是直接写吕蒙学有所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的对话,生动的表现出来的。 C .   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哎呀!这真是美极了!”中的“哎呀”。 D . “之”的用法有很多,《卖油翁》中“晲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康肃笑而遣之”里的“之”全都是代词。
  • 4. (2023七下·义乌期中)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 (1) 请从下列句子中整理出一副符合“天下国家”主题的对联。(只填序号,注意上下联的顺序)

      ①战士青春洒热血 ②情系边关显本色 ③做人有道惟诚信

      ④处世无奇但善良 ⑤英雄肝胆壮河山 ⑥胸怀祖国存初心

    2.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诗人们常以诗词的形式,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本册的课外古诗词《泊秦淮》和《贾生》便是这类作品,请你选择一首,结合诗歌内容做简要分析。
二、阅读题(35分)
    1. (1) 老舍在谈人物描写时说:“哭有多种,笑也不同,应依个人的特性与情形而定如何哭,如何笑。”表情是人物在某一特定处境下自我心理与外界社会的投射,请参考示例完成批注,要求分析下列表格中祥子表情背后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前后三处比较分析社会原因。

      祥子的表情

      语段摘录

      批注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从三处表情“哭”“笑”“不喜也不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当时社会: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痛快!

      【示例】虎妞答应给祥子买车,祥子很感激也很高兴。

      不喜也不哭

      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

    2. (2) “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这是歌曲《孤勇者》中的一句歌词,这首歌想表达的是“卑微的生活和梦想并不能击垮每个平凡的奋斗者”,下列人物中,你认为哪一位是当之无愧的“孤勇者”?请结合人物经历和性格说明理由。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

  • 6. (2023七下·义乌期中) 文学作品阅读

         温暖的篱墙     

      汪淑贤

    篱墙们从来不把四时放在眼里,它们规规矩矩地立在人家和林子之间,排在蹊径和田地之间,兢兢业业地守着农人的路。

    春天的篱墙是迎春花编织的柔软的摇篮,里面安睡着一整个阳春的暖意,嫩绿鹅黄。 夏至则是芳华缤纷,月色的栀子,金银的忍冬,绀紫的木槿,胭红的蔷薇,还有各色不知名的朵儿,缀满篱墙,肆无忌惮,“我就是要开花,就是要开花!”虽然任性,但并不争,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花朵,美美地相拥笑闹,仿若这天地是自家的天地。稻香浮动、寒露沾衣时,百花百卉静静地睡去了,篱墙却在薄暮浓稠的雾霭里,悠然地捧起清瘦的菊,细细地嗅,细细地赏。待到严冬,鸟静池寒,篱墙依旧怀揣着缕缕暗香,在了无人迹的茫茫雪原,在霜色凝重的漫漫长夜。

    除了莺燕蜂蝶,篱墙的率真娇俏也引来了顽童,我便是其中之一。篱墙不是很高,那些花儿朵儿成日里在我们眼前招展。我时常凑在篱墙跟前数蔷薇的花瓣,嗅忍冬的清香,有时候,便忍不住上手想要采摘一朵别在私心上。但我那不安分的小手总会被大人们的言说拍打下来,“人家开着好好的,你摘它做么事?”“摘下来它就活不长了,你摘它做么事!”“哎呀!你惹它做么事,它会吃鼻子的!” ……村里的大人们总拿这种话唬小孩子,什么“吃鼻子花”“长麻子雀”,诸如此类。小时候的我们将信将疑,因此乖巧了不少。后来,稚童长成了大人,知晓了这些话并不真,却也已然不会再生出采摘鲜花、欺扰生灵的心思了。所谓的那些“吃鼻子花”和“长麻子雀”,它们都有着同一个名字——敬畏。

    我曾经因为篱墙受过伤。还是初中生的我,在骑车上学的路上,为了避开石板桥上的一处塌陷,直直地撞上了篱墙,自此,我的脸上多了一小块疤,但我从未怨过它。若是没有篱墙拦住我,挽住我,我定然会冲进母亲新辟的那片菜园子,连人带车跌进松软潮湿的泥土,压坏那畦刚刚睁开眼睛的嫩秧苗。如此,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难过的事,多亏那扇篱墙护住了我啊!

    篱墙护住我的,不止这一桩。那年梅子黄时,淫雨霏霏,书房里的我被一道数学题磨得心烦意乱。搁笔,听潇潇雨声,雨声里竟穿引着游丝般的猫儿啼哭。我套上靴子,拿起竖在门后的黑伞,顺着弱弱的啼声找寻。啼哭的尽头是稻田,新出的稻穗上还挂着点点白花。我打开篱墙上的那扇柴扉,踏上田埂,小心翼翼地拿伞支开了那片掩着啼声的稻棵。我的老天爷!哪里有什么猫儿,眼前分明是一场蛇鼠对峙! 只见那蛇直直地支起上半身,颈项膨得像两把黑亮锋利的刀,头部高高昂起,口中嚣张地吐着芯子。在离它不过一尺的地方,一只灰色的鼠正在竭尽全力地怒吼。这生死关头的怒吼竟被我听成了猫儿啼!我看得呆了,手中的伞不慎滑落。蛇受了惊,霎时间转移了视线,待到它重整旗鼓,那只鼠已然不见踪影。想必那蛇很不甘心,心中气极,张开大嘴向我进击。我来不及多想,将身一转,冲出篱墙,关紧柴扉,拔腿就跑。回到家中,透过窗户张望,那条动作极快极猛的蛇竟没有跟过来。我想,这多半是因为篱墙阻拦了它。后来,我时时想到那条蛇。那条蛇没有错,是我惊扰到它了。倘若我没有打开那扇柴扉,走进被篱墙隔开的那片稻田,我也不必经历那样的惊险。

    篱墙在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之间连上花边,也将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小心翼翼地隔开,这是篱墙的智慧。篱墙深知,恰到好处的距离比亲密无间更能开出长春的娇艳,就像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遥望夜空,才能吟唱出千年不断的皎洁。

    我很少再见到这样的篱墙了。当我走在生养我的这片土地上,甚至会油然生出袅袅的陌生感。

    1. (1) 速读文本,梳理发生在篱墙和“我”之间的事和“我”的感受,完成下面表格。

      感受

      将信将疑,进而杜绝欺扰生灵的心思

      “我”因为篱墙而没有压坏妈妈的菜秧。

      感激,觉得不该随意打开那扇门

    2. (2) 文中发生在篱墙和“我”之间的几件事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3. (3)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的品读。

      ①稻香浮动、寒露沾衣时,百花百卉静静地睡去了,篱墙却在薄暮浓稠的雾霭里,悠然地捧起清瘦的菊,细细地嗅,细细地赏。(从修辞的角度品读)

      ②只见那蛇直直地支起上半身,颈项膨得像两把黑亮锋利的刀,头部高高昂起,口中

      嚣张地吐着芯子。(从用词的角度品读)

    4. (4) 联系全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7. (2023七下·义乌期中) 文言文阅读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方多没人 , 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陈康肃公

      择其者而从之

      B . 其发矢十中八九

      舟而畏之

      C . 康肃忿

      夫没者岂苟哉?

      D . 我酌油知之

      其言试之河

    2. (2) 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第一句简要介绍陈尧咨出众的才华和狂傲的个性。作者以“陈康肃公”称他,一是表达尊敬,二是表明他已经去世。 B . 乙文说“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十五而能没”,这是因为他们长年累月与水打交道,才一点一点掌握了水性。 C .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甲文采用笔记小说方式,偏重对话描写,把道理藏在对话中;乙文直述事件中的群像,采用了“设喻说理”,把道理藏在比喻中。 D . 甲、乙两文都讲有关学本领的问题,都讲了有本领的人,不必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其实谁都可以通过长年练习,从而拥有本事。
    3. (3) 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4. (4) 甲文中的①(用原文回答)这句话可以用来概括乙文中南方人“十五而能没”的原因;乙文中北方勇者学没“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②(用原文回答),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的道理是③ (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写作与表达(40分)
  • 8. (2023七下·义乌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感谢你,让我得到了更多....

    这段文字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经历,以"感谢你给了我更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