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花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05-09 浏览次数: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 1. 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重建全国大一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西晋统一全国 B . 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 C . 隋军南下灭陈 D . 大运河的开通
  • 2. 唐朝出现的下列社会现象,其中与大运河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   )
    A . 南北商船云集洛阳 B . 少数民族聚长安 C . 农民用曲辕犁耕作 D . 文成公主入藏
  • 3.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堂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 . 禅让制 B . 郡县制 C . 内阁制 D . 科举制
  • 4.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
    A . 汉文帝汉武帝 B . 隋文帝隋炀帝 C . 唐高祖武则天 D . 汉文帝汉武帝
  • 5. 民生问题一般指百姓的生存、生计问题。中国古代史上也曾出现一些重视民生的贤明君主,下列人物属于这一类的是(   )
    A . 商纣王 B . 秦始皇 C . 隋炀帝 D . 唐太宗
  • 6. 七年级(5)班学生课余时间排演历史短剧《唐玄宗》,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
    A . 为任用贤才,有一次,他亲自召集县令进行考试 B . 某年大旱,他号召地方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C . 他亲自罢免某位铺张浪费的地方官员 D . 他采纳贤臣魏征的意见
  • 7.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①买到青花瓷器    ②看到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在长安抄录李白的诗

    ④阅读《资治通鉴》    ⑤因安史之乱而举家南迁    ⑥参加科举考试而金榜提名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③⑤⑥ D . ②④⑤⑥
  • 8.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图片展览。下列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①地动仪模型    ②曲辕犁    ③筒车模型    ④罗盘针模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9.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

    ①与吐蕃和亲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10. (2017七下·回民期中)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分别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 . 唐高祖、唐太宗 B . 唐太宗、唐玄宗 C . 唐太宗、唐高宗 D . 唐高宗、唐玄宗
  • 11.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下面对其强盛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采取较为开放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关系 B . 政局稳定,经济发达 C . 注重任用贤才,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D . 创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 12. 唐朝都城长安规划严整、市容壮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下列关于长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在隋代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的 B . 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C . 皇城全是居住区和商业区 D . 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
  • 13. 下列图片不是反映唐对外交往和民族往来关系的是(   )
    A . 唐招提寺 B . 大运河第一桥 C . 步辇图 D . 大雁塔
  • 14. 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是因为:(   )

    ①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

    ②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大

    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中国象征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④
  • 15. 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 .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 16. 通过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 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B . 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 . 实现了改朝换代 D . 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
  • 17.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   )
    A . 耶律阿保机 B . 完颜阿骨打 C . 赵匡胤 D . 赵构
  • 18. (2017七下·无锡月考) 如果你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以下几个关键词:精忠报国、抗金名将、莫须有,搜索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A . 霍去病 B . 岳飞 C . 文天祥 D . 戚继光
  • 19.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 . 等级森严 B . 重文轻武 C . 重农抑商 D . 商业繁荣
  • 20.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 . 玄奘西游 C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 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 21. 如图,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2. (2016七下·深圳期中)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 .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 . 颜真卿、顾恺之、李白 D . 柳公权、顾恺之、杜甫
  • 23. (2016七下·深圳期中)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 契丹、党项、匈奴 B . 契丹、党项、女真 C . 党项、女真、回纥 D . 匈奴、回纥、吐蕃
  • 24. (2021七下·济宁月考) 下列对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现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 .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C . 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D .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 25. 张冰要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他拟定了四个题目上,请帮他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研究题目(   )
    A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 国家分裂的时代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26小题14分,27小题11分,共25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三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1. (1)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1和图2,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其共同作用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隋朝大运河的中心位于的哪里(写出字母和名称)?如果将江南的粮食运往首都,必经过哪两个运河河段(依次写出字母和名称)?大运河的开通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唐朝时武则天为完善这一制度作出了什么贡献?宋代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体现了宋代实行的哪一重大政策?
    4. (4) 唐朝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主要有哪两个对外交流的史实?(答人物和事件)
  • 2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宋史》

    根据材料,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答第一种或第二种)?今天的藏族在当时叫什么?
    2. (2) 根据所学知识,图一中原王朝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使得当时的统治者被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称呼)?
    3. (3) 图二的金政权与南宋政权形成对峙局面,双方领土分界线划定在哪里?
    4. (4) 材料三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说说辽与北宋签订“誓书”的意义是什么?
    5. (5) 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