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环城小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5-23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4小题,共27分)
  • 1. (2023六下·顺德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éi

    dān

    wēi

    huánɡ

    chè

    páo

  • 2. (2023六下·顺德期中)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排山海       乎所以     死得其      精兵

  • 3. (2023六下·顺德期中) 词句段运用。

    某小学六年级组织开展“诗词大会”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诗词中的书法艺术:下列硬笔书法作品竖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2)诗词中的习俗: 将下列传统节日和习俗填入句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节_______;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_______节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___节_______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_______节_______;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 . 七夕 穿针乞巧 寒食 不生火 中秋 赏月 重阳 登高 B . 寒食 不生火 重阳 登高 七夕 穿针乞巧 中秋 赏月 C . 重阳 登高 七夕 穿针 乞巧 中秋 赏月 寒食 不生火 D . 七夕 穿针 乞巧 中秋 赏月 寒食 不生火 重阳 登高
    3. (3) 诗词中的品格和志向: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学过的古诗,说说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4. (2023六下·顺德期中) 快乐读书吧。
    1. (1) 为了梳理故事情节,我可以为鲁滨逊画一幅生活关系图,把他经历的主要事件记录下来。
       

      【提示】可采用表格、环形图、鱼骨图、树状图等形式,简要绘制即可。

    2. (2) 下列事例与人物形象不符的一项是(    )。
      A . 鲁滨逊聪明能干——他细心观察,掌握了荒岛上雨季和旱季的规律,播种大麦和稻谷。 B . 鲁滨逊不畏艰辛——他在荒岛上用甘蔗酒浸泡烟叶制成药酒,给自己治病。 C . 鲁滨逊积极乐观——初到荒岛,他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宽慰自己,努力调整生活状态。 D . 鲁滨逊机智勇敢——他想方设法防备野人的袭击,冒着危险从野人手中救下了“星期五”。
二、古诗词积累。(本大题1小题,共8分)
  • 5. (2023六下·顺德期中) 古诗词默写。
    1. (1) 卷地风来忽吹散,。(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 (2) 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七律 ·长征》)
    3. (3) ,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4. (4) 大漠沙如雪,。(李贺《马诗》)
    5. (5) ,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6. (6) ,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7. (7) 桃花一簇开无主,。(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 (8) 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
三、阅读与理解(本大题9小题,共30分)
  • 6. (2023六下·顺德期中)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①【A】少年时期袁隆平曾目睹家乡人们饿得前胸贴后背 , 决心要让人们吃饱饭。一天,他梦见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朋友们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烙印在他的心中。

    ②【B】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发现了一株有230粒稻谷的稻子!他开心的压抑不住心跳 , 给它取名“鹤立鸡群”。第二年,“鹤立鸡群”的种子长出的稻子并不好,高高矮矮,参差不齐,这是什么呢?原来,“鹤立鸡群”是有优势的天然杂交水稻。“天然杂交水稻属于偶然现象,我可以研究人工杂交水稻!”想到这里,袁隆平充满了干劲。

    ③1964年6月下旬,正是早稻吐穗扬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妻子在湖南安江农校周边的稻田里开始了寻找之旅。因为在强光下观察效果最好,所以袁隆平总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进蒸笼一样的稻田,他肩上斜挎着一只标本夹,右手一只镊子,左手一个放大镜,一朵一朵地观察稻花。串串汗珠不断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身上的白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变得有些发黄。只见他不时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着又低头沉入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在他眼里,除了田野里那些正开得洋洋洒洒的稻花,世间其他的一切事物仿佛都已不复存在。

    ④一天,两天,三天……十三天过去了,袁隆平大海捞针般的寻觅毫无进展。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好不容易走到田头的苦楝树下,靠在树干上,就昏了过去,醒来之后,他喝了几口水,又走进稻田。妻子埋怨他:“你不要命了。”他笑着说:“命还是要的,这条命要跟时间赛跑呢,再不抓紧,过几天扬花季节就要结束了。”

    ⑤十六天后,袁隆平在观察第6400株稻穗时,终于发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但太少了,不够做试验,袁隆平继续寻找。

    ⑥1965年夏天,袁隆平又找到了5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他把这些稻株视如珍宝。春天来了,他在试验田里亲自耕耘,亲自播种,陪伴秧苗茁壮成长。好多年过去,试验仍然没有成功。袁隆平没有放弃,决定去荒野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

    ⑦1970年10月,袁隆平团队才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后来,这株野生水稻被取名为“野败”,成了杂交水稻的好妈妈。

    ⑧1973年,杂交水稻的研究终于成功了,解决了中国人吃不饱饭的问题。1979年杂交水稻首次“走出”中国,现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推广,在国外的种植面积达数百万公顷。杂交水稻的研究,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⑨因此,人们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也名扬中外。这个一生从未停下脚步的老人,从没忘记那个美丽的“禾下乘凉梦”。

    1. (1)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袁隆平及其团队的三次发现和研究经历,快速浏览全文,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开头

      发现和研究经历

      结尾

      禾下乘凉梦

      A.发现和研究“鹤立鸡群”

      禾下乘凉梦

      B.

      C.

      三次发现和研究经历中,详写了。(填序号)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禾下乘凉梦”,起到了的作用。

    2. (2) 读句子【A】和【B】,说说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A】少年时期袁隆平曾目睹家乡人们饿得前胸贴后背 , 决心要让人们吃饱饭。

      【B】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发现了一株有230粒稻谷的稻子!他开心的压抑不住心跳 , 给它取名“鹤立鸡群”。

    3. (3) 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描写。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
    4. (4) 2019年,袁隆平、屠呦呦等获得“共和国勋章”。阅读下面这则颁奖辞,结合文章内容,给袁隆平爷爷写一则颁奖辞。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青蒿素的研究,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袁隆平】

  • 7. (2023六下·顺德期中)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同心共圆飞天梦

    ①离地390公里的轨道上,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36000公里高空,北斗卫星遥看地球,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距离地球38万公里之遥,嫦娥五号成功将1731克月壤带回地球,上演了“月宫取宝”的壮举……

    ②所谓壮举,皆因奋斗。成就的背后,离不开航天报国的“嫦娥”“神舟”“北斗”团队,他们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在航天史上书写了一页页绚丽篇章。

    “嫦娥”团队:九天云外揽月回

    ③2020年12月17日凌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颗流星,嫦城五号划破天际,取回月壤。作为21世纪人类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

    ④一次次闯关夺隘,一场场拼搏会战,开拓进取的“嫦娥”团队,乘承着“以国家任务为己任”的誓言,以自主创新为团队成长的驱动力,让“中国探月”的“金字招牌”闪耀在茫茫太空。

    ⑤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绕月探测,到嫦城三号、嫦城四号的落月之旅,再到嫦娥五号取回月壤,一个个中国探测器成功到访月球所勾勒描绘的,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逐梦足迹。

    ⑥“我们飞向月球的大门一经打开,深空探测的脚步就不会停止。”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说。

    “神舟”团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这是中国航天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⑧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飞天,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首批入驻人员,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⑨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几代“神舟”团队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像拧螺丝一样把自己拧在工作岗位上、拧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追逐着不平凡的人生理想,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庄严承诺。

    “北斗”团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⑪“关键核心技术一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北斗”团队正是乘持着这样的信念,让中国北斗星耀苍穹。

    ⑫“这是中国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展大国重器的又一次胜利。”令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倍感自豪的是,“北斗已成为中国享誉世界的一张名片”。

    ⑬未来,中国将建成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北斗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1. (1) 阅读短文,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小标题补充完整。

      “嫦娥”团队:九天云外揽月回→ “神舟”团队:→“北斗”团队:

    2. (2) 第①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 (3) 根据文章内容,以下推测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 嫦娥六号探测器将会对月球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探测和研究。 B .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将再次乘坐神舟十二号进入空间站。 C . 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会为汽车自动驾驶提供更强大的助力。 D . 中国的航天科技将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取得新突破。
    4. (4) 有人认为用“航天报国团队”作为文章的标题更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5. (5) 读完文章,莉莉心生感触,写出了下面的句子。请你按照格式,根据文章内容和提示,把莉莉想要表达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嫦娥”团队——呕心沥血,燃她撒月逐九天。

      ②“神舟”团队——,神舟飞天探星空。

      ——

四、习作(本大题1小题,共35分)
  • 8. (2023六下·顺德期中) 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
    1. (1) 题目:为                  喝彩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选取人物、事或者景乡来写;叙述具体、描写生动,写出喝彩的原因,抒发真情实感;写成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2. (2) 咦,果园里怎么这么热闹?原来,水果们正在举行选美比赛呢!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前来参加比赛的水果都有谁?比赛中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结果怎样?然后以“水果选美比赛”为题,大胆想象,把你想象到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不少于500字。
五、附加题。(本大题4小题,共20分)
  • 9. (2023六下·顺德期中) 某小学六年级开展了以“不负韶华,唯有奋斗”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以下是该班学生的展示材料。

    材料一:词典里的奋斗

    “奋斗”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奋斗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 力、痛苦、挫折。有三种解释:
    (1)奋力格斗。
    (2)多指奋力与对方作斗争。
    (3)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到最好。

    材料二:名人眼里的奋斗
    不断的奋斗就是走上成功之路。(孙中山)
    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西 · 罗斯福)
    我始终不愿抛弃我的奋斗的生活, 一个应该避免恶行,像爱惜生命的人避免毒物一般。(别林斯基)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高尔基)
    材料三:古人谈奋斗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募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 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然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 炳:点燃。③安:怎么,哪。④孰与:表比较。两者相比,询问哪个更甚。⑤昧:昏暗。
    材料四:科学家的奋斗故事
    俄国杰出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从事化学研究,勤奋不息,硕果累累。由于生活清苦和过于用功,门捷列夫在大学时期身体累垮了,住进了医院。他偷偷地把书本纸笔带进病房, 一天也没有停止 过学习。到了晚年,他常常生病,视力衰退到半盲,双手颤抖到不能写字,但仍口授由秘书笔录编写 自传,整理自己的著作。临终前三个星期,他还参加讨论了乘飞艇到北极探险的计划。门捷列夫就是 以这样不断奋斗的精神,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表了500多篇科学著作,其中包括篇幅达数千页的著作。
    1. (1) 关于奋斗,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奋斗应该像《长歌行》诗中的“”描绘的那样珍惜光阴;有人认为奋斗应该像郑燮笔下的“”一坚韧不拔;有人说奋斗应该有王安石笔下的“”那种一览无余,胸襟万里的情怀和决心。
    2. (2) 阅读材料三,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B .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C .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3. (3) 结合材料三,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 (4) 读完四则材料,我们对奋斗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以“我理解的奋斗”为题,谈谈你对奋斗的理解。要求:必须关联材料,观点明确,联系生活实际,语句通顺,不少于2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