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

更新时间:2023-05-20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二下·淄博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

    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摘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虚构”写作消解。 B . 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 C . 报告文学传到中国后,延续了中国的写实传统和述史传统,并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 D . 材料一中提到的“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与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两者内涵相同。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报告文学是专业化写作,不能像非虚构写手那样写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生命体验的“带入性”相对处于劣势。 B . 名为“非虚构”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受到批评,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 C . 报告文学需要克服自身“言不及物”的问题以保持“新闻性”和“文学性”,也需要克服外部名利场的不良影响。 D . 报告文学要认准“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这个方向和目标,否则难以自救。
    3.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 美国学者索尔·贝娄:“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 B . 艺术评论家:“作家要立足生活的真实,因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没有真实的生活,就没有艺术的真实。” C . 作家胡平:“报告文学能够写实、写全时代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对历史真相与历史现象的还原和反思。” D . 作家丁晓原:“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个体生命跌宕起伏,报告文学关注其中的故事性、传奇性,会使叙事充盈饱满。”
    4. (4) 材料二第一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充分有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 (5) 有人说:“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3高二下·淄博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渔村的炊烟

    文本一:

    我的故乡在东南沿海的一个渔村。小时候,最喜欢和伙伴们爬到村后的山上,眺望鳞次栉比的房屋冒出的袅袅炊烟。那欢快、朴素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烟囱里徐徐而出,飘舞如轻纱,斜飞似绸带⋯⋯它们与千变万化的云朵相互映衬,最终消失在海天远处。

    早晨、中午、晚上的炊烟各有不同。清晨时,海天还未醒来,零星的炊烟从斑斑青瓦间现出身姿,村巷中时近时远的鸡鸣声衬得清晨更加宁静。闽江入海口飘来的薄雾,仿佛为炊烟铺了一层底色。炊烟中,可见影影绰绰的人影,偶尔传来呼儿唤女、嘱咐添衣的声音,以及渔民收拾渔具窸窸的声响。等到一轮红日豁然展现在村庄的上方,烟色也渐渐浓重起来。而中午时的炊烟,则夹杂着饭菜的香气,大人们早已在案板及灶台前,削、碾、揉、捏……忙活半天,端上一碗碗新出锅的鱼丸、鱼面,热气腾腾。大老远,就能听见乡音俚语欢快地在左邻右舍间跳跃。天色渐渐暗下来了,炊烟再次从灶膛处升腾起来,微风拂过,便在幽深狭窄的村巷中徘徊,或在苔藓斑驳的青石路上缱绻,然后化作浅淡的烟缕,向远处慢慢飘去。

    在我的乡愁记忆里,那亲切、轻盈的炊烟,满是温暖的气息。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日子,缕缕炊烟就会集结成方阵,以一种别样舒展、高旷的姿态,给人以亲情的召唤。那些海上捕捞归来的人,远远地望见炊烟,就仿佛看见家中锅灶旁忙碌的亲人正在准备着热腾腾的饭菜,那饭菜中饱含着家人的汗水和牵挂,氤氲着团聚的期待和喜悦。他们辛劳顿消,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炊烟袅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在大海上辛勤劳作,为的就是让渔获满满,炊烟不断。他们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愈加认定:家中灯火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便是人生的幸福。然而在过去,渔村地窄,村偏,人穷,仅靠人的双手在茫茫大海上劳作,收获甚微。过去紧缺柴火,人们得去外县山区找柴砍柴,而后雇船回乡,历经千辛万苦。而找一次柴仅能应付两三个月,一年得往返三四次。每每说起这些,老人们都叹息不已。为了节省柴火,渔村人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比如将好的柴块垫底,使火更旺,而将碎杂的柴铺在上面;烧完的火炭要扒出来,待冷却后二次利用,拿来生火炖汤、熬药;火灰可当肥料,一担卖五六角⋯⋯

    改革开放后,渔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从事渔业,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除了从事海洋捕捞外,人们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冷冻加工、造船、织网等产业,收入显著提高。大船小船也都装上了现代化器械,风风雨雨里,满载而归的日子更多了。接续的奋斗,使许多人都摆脱了贫困。不少人家,眼看着盖起了新房,便开始思量着改善伙食。于是,渔家灶膛的火苗愈燃愈旺了,升腾的炊烟也愈来愈欢了。鸡、鸭、鱼、肉,随心烹饪;锅、碗、瓢、盆,协奏成曲。缭绕、繁忙的炊烟,喜气洋洋,轻拂着一家家厅堂,喜跃马鞍墙,俯瞰遍野梅……

    生活条件改善了,渔村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有人在新居里摘着香瓜,看见熟人路过,一声亲切的招呼响起:“刚摘下的,带几个回去给孩子吃吧。”有人去邻居厨房借点蚝油,邻居刚好煮出一锅海鲜:“来,坐下尝一口!”村头常年缭绕的炊烟下,时而还有邂逅发生:“好久不见啰!听说你在外省做生意?来,进屋喝杯茶吧!”⋯⋯举止之间,言语之中,善意的微笑,温暖的话语,熨帖着人们的心灵。

    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煤气灶,只有在岁末年关的时候,需要大灶蒸年糕,炊烟才又重新冒出来,缠缠绕绕,蓬蓬松松,勾起人心底不尽的乡思与乡情,满溢出童年和时光的味道。这些年,我常回老家看望母亲,每当亲人团聚、朋友相会,或有游子从远方归来之时,村头巷尾,一家家屋内,都会烟气轻笼。亲情的交织,孩子的欢笑,热腾腾的美味,让人畅享到家的温馨与幸福。各家各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袅袅炊烟下,对许多食材,人们既有传承习俗的做法,又有厨艺翻新的尝试。记得有一年除夕,我的少年伙伴就办了一回家乡“十大名菜”宴,特意请来了村里的几个长辈一起过年。桌上,有红鲟蒸粉丝、鸡汤氽海蚌、煎糟鳗鱼块、香油元宝虾、火锅鱼丸汤、什锦太平燕、蟹炒白粿、爆炒双脆、荔枝肉和甜芋泥等“名菜”,色、香、味俱全,村里人啧啧称道。

    炊烟慢慢拂过渔村的街巷与人家,在渔村上空轻舞出幸福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本二:

    散文的“非虚构写作”,表现为作家所写的人、事、情、景必是他的亲历和体验,且带有强烈的个人化感受。同时,不能为了“非虚构”而牺牲审美性。散文的审美性体现在多个方面:表达最为丰富多样的情感;注重形象的饱满,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都需经过作者主观体验的过滤与艺术性的加工,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讲究语言表达和韵味。

    (摘编自陈剑晖《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审美性》,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尽管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只有在岁末年关时渔村才重新飘起炊烟,这里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无奈与伤感之情。 B . “欢快、朴素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烟囱里徐徐而出”,营造出与“依依墟里烟”相似的意境,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C . 无论是在物质匮乏、生活艰辛的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生活中,渔村人奋斗的本色不变。 D . 文章围绕“渔村的炊烟”,不惜笔墨描写渔村人的饮食生活,平凡生活中蕴含着习俗传承、人情世味。
    2. (2)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时空跨度大,从童年到现在,从村里到村外,选材丰富,手法灵活,主题突出。 B . 文章构思巧妙,以小见大,琐事不“琐”,小事不“小”,以渔村炊烟表现人民生活的变化,社会时代的变迁。 C . 渔村人的生活,早年艰辛如今富足,对比鲜明,欲扬先抑,突出了改革开放让渔村经济由落后走向快速发展。 D . 文章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绘景抒情,都有作者鲜明的生活印记,体现了散文“非虚构”写作的特点。
    3. (3) 文本一最后一段中“幸福的味道”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 (4) 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散文审美性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 3. (2023高二下·淄博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 , 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

    【注】①扆(yǐ):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B . 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C . 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D . 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扶丧:即护送灵柩回乡安葬。不同于服丧,后者指长辈或平辈亲属死亡后一段时间戴孝表示哀悼。 B . 总裁:意思是“汇总裁决其事”,后逐步演变为政府、商业组织机构中主要负责人或行政领导人。 C . 降榻:犹“下榻”,谓礼遇宾客,文中指皇帝离开自己的坐榻迎接方孝孺,表示对所见之人的重视。 D . 周公:姬姓名旦,文王昌四子、武王发的弟弟,曾摄政。佐武王;亦是《周公解梦》中的“周公”。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方孝孺幼时好学不倦,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 . 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 C . 方孝孺力主抵抗,终未成功,燕军起兵之初他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最终失败。 D . 方孝孺忠正耿直,誓死不屈。明成祖请他草拟诏书,孝孺认为明成祖不应该取代帝位,并连续多次质问他,坚持不拟诏书,最终被杀害。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②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5. (5) 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方孝孺的才学?请任举三例。
  • 4. (2023高二下·淄博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羌村三首(其一)

    杜甫〔唐代〕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过千里跋涉,终于在夕阳西下时回到羌村,开篇两句写傍晚时的景象,虽然措词平实,但蕴意深厚。 B . “柴门”是指贫苦人家的门;“鸟雀噪”反衬出村落的萧索冷清;“归客千里至”表达了诗人及家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热情欢迎。 C . “生还偶然遂”指生还的几率小。在战乱的年代,亲人相聚,乡邻探望,既喜悦又感慨,这种情绪一直洋溢在全诗的字里行间。 D . 最后两句“家人久别重逢,相对而坐,却难以置信”,悲喜交集,将梦幻般感受描摹出来,简单而传神。
    2. (2) 以小见大就是“随拈一事而诸事皆在其中”,在古代诗文中,常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世事变幻,时代兴衰。请结合本诗赏析。
  • 5. (2023高二下·淄博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星宿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白《蜀道难》中写到星宿的句子是“”。
    2. (2) 《离骚》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是“”。
    3. (3) 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姜夔《扬州慢》中“”虚实对比,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4. (4) 李密自小命运不好,遭遇不幸,在,《陈情表》用“”两句写出了李密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5. (5) 《望海潮》中“”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三、语言综合运用(16分)
  • 6. (2023高二下·淄博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伪勤奋”,是一种效率极低的学习状态。从主观来看,一部分“伪勤奋”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的目的。他们的愿望和行动可嘉,但因为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结果却往往是      。比如他们虽然延长了学习时间,在形式上表现为很用功,但并没能实现高效学习,对所学内容仅仅停留在抄写、背诵、默写等机械和重复性学习的层面,对需要理解的内容依然      , 或不懂得深入思考,拓展思路,不会举一反三。

    生活中“伪勤奋”的孩子      , 他们有的人在学习上的时间没少用,貌似很勤奋,但是效果不佳;有的人上课不听讲,人在教室心跑天外;有的人不愿动脑,作业多图省事,靠抄袭或百度;还有的人连轴转上辅导班,但都是被父母“挟持”去的,自己无兴趣,出工不出力。其实,学习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而是比谁更用心,要勤求真学问,苦练真本领。而“伪勤奋”是      , 以为骗过了自己就万事大吉,殊不知结果是不会陪你演戏的!

    1. (1)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根据材料内容,用一句话为“伪勤奋”下定义,不超过40字。
  • 7. (2023高二下·淄博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熬夜会变笨”是真的!熬夜睡不好,身体就会很受伤——白天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可是为什么我们在好好睡了一觉后就觉得神清气爽?因为你的大脑,    !科学家拍下了人在睡着后的自我“洗脑”过程:血液周期性流出大脑——脑脊液趁机涌入——清除毒素,并且这种“清洗”活动只在睡着时才能实现。是的,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系统维护”时间,如果总熬夜,久而久之,大脑里的“垃圾”就会越来越多。这就像在身体里埋了一颗炸弹,平时你不会觉得承受了多大威胁,而且次数多了,也许哪一天就会爆发。毁掉你的生活,甚至损伤你的身体。睡眠不同于信用卡,信用卡被透支还清就行,    。熬夜其实是一种用健康赊债的赌博行为,心里应该有一杆秤,权衡利弊就知道哪边的价值更高。晚上就是用来休息的,不要觉得“偷不到”的时间就被浪费掉了。其实不困与熬夜不是一个问题,前者是生理机制问题,    。那还等什么?从现在开始,早点睡!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平时你不会觉得承受了多大威胁,而且次数多了,也许哪一天就会爆发,损伤你的身体,甚至毁掉你的生活。 B . 平时你不会觉得受到了多大威胁,而且次数多了,也许哪一天就会爆发,毁掉你的生活,甚至损伤你的身体。 C . 平时你不会觉得受到了多大威胁,但次数多了,也许哪一天就会爆发,损伤你的身体,甚至毁掉你的生活。 D . 平时你不会觉得承受了多大威胁,但次数多了,也许哪一天就会爆发,毁掉你的生活,甚至损伤你的身体。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二下·淄博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成功摘金并打破世界纪录。在领奖台上,看到亚军和季军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卢冬的举动赢得大家的一致赞扬,有网友说:“这一蹲体现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生活里的卢冬虽然没有双臂,但化妆、弹琴、书法、做饭……都不在话下,而游泳让她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卢冬说:“我也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请大家把我看作一个普通的女孩。”卢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蹲得下去”和“站得起来”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想成为一个既能“蹲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并不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青年既“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