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学科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23-05-15 浏览次数:135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23·吴忠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商周时期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青铜器铭文,体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书写文化。相比于其他文献,铭文能基本反映书写的原貌,因而对研究中国早期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有着重要的价值。商周铜器铭文的书写之所以如此繁盛,除了物质条件的进步与社会需求等因素外,思想、情感层面的追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用文字进行书写是人类文明进步史上的大事,因为它代表着思想、情感的传播可以灾破时空的限制。《墨子兼爱(下)》提到,今人不与“先圣六王”同时,却能了解其德行,“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书写之于思想传承、文明演进的价值。而在“传遗后世子孙”方面,铜器铭文(即所谓“金石”“盘盂”)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当古人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之后,青铜材质所具有的永存性,便寄托了他们对“永恒”的希冀,或者说是对生命“不朽”价值的追寻。

           中国早期关于生命价值的体认,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三不朽”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晋范宣子与鲁叔孙豹讨论何谓“死而不朽”。范宣子认为,自己家族自古至今皆有官职,这便是不朽。但叔孙豹认为这只是“世禄”,并非不朽,真正的不朽应如鲁国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即死后其言论仍能流传后世。进而他便论述了“三不朽”的观念:“约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即当时人们认为要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德、功、言三者的树立与传承,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崇高价值。此种“生命价值观”后为儒家所继承并发扬,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思想底色。当然,“三不朽”的价值观并非《左传》所创,它应来自更久远的传承,并有逐步演化的过程,这一点便可从铜器铭文的发展中找到线索。

           最早的铜器铭文非常简单,有的仅由一个或数个名词组成,稍复杂的也仅是一个主谓句。商代晚期才有长篇铭文,其主要进步是能完整叙述一连串事件且有清晰的因果联系。比如《殷周金文集成》铭文有四十七字,叙述器主参与一项军事行动有功因而受到上级的赏赐,又因此制作了铜器以祭祀、告慰其亡母。显然,这类铭文的书写重心是“功勋”与“赏赐”,它代表着主人最有价值的荣誉,因此他希望通过铜器精确地传达给祖先或后世。故而,此类铭文往往具备严密而完整的因果叙事。事实上,商周铭文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因为对当时的贵族来说,用铭文记录其所立的功劳和所受的封赏,不仅是其人生价值的展现,也是其家族政治地位的宣示和保障。由此亦可见,“三不朽”中“立功”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基础,也在铜器铭文中有充分的体现。

           到了西周早期,出现了长达百字甚至数百字的篇章,不过大部分仍以纪功、纪赏为主。

           综上,从青铜器铭文不同阶段的发展可见古人多样的生命价值观。这些观念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演化、积淀,最终形成了“三不朽”说。这是中国早期对生命“超越价值”的深刻体认,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除此之外,铜器铭文中也有大量祈祷长寿、安康以及享乐的话语,这说明古人对生命自身的现实价值也并不忽视。正是丰富的生命价值观,造就了中国早期文化多彩的面貌,也奠定了此后中国人基本的人生价值取向。

    (摘编自姚苏杰《从青铜器铭文的发展看中国早期的生命价值观》)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铭文内容丰富,能反映书写原貌,所以对研究中国早期社会的历史、文化等非常重要。 B . 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德、功、言三者的树立与传承,并不排斥追求“世禄”的不朽、崇高。 C . “三不朽”说的生命价值观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为儒家推崇并逐步得到发扬光大。 D . “三不朽”中“立功”的价值观,在铜器铭文中有充分的体现,高于“立德”“立言”。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青铜器铭文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有承载古人思想、情感的无可比拟的优势。 B . 文章通过论述不同阶段的青铜器铭文发展,表现出古人多样的生命价值观以及最终形成的“三不朽”观念。 C . 文章主要通过引用、举例等论证方法,论证了从青铜器铭文的发展中看生命价值体认发展过程的观点。 D . 文章运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逐层深入论述,结尾处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再次肯定青铜器铭文的价值。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人不与‘先圣六王’同时,却能了解其德行”,是因为文字书写可以使思想、情感的传播突破时空的限制。 B . 最早的铜器铭文非常简单,有的仅由一个或数个名词组成,没有长篇铭文,由此可知“三不朽”的价值观并非《左传》所创。 C . 长篇铭文完整叙述一连串事件且有清晰的因果联系,因为主人希望通过青铜器铭文将自己的荣誉价值精确地传达给祖先或后世。 D . 古人对生命自身的现实价值也并不忽视,并非只追求德、功、言三者的树立与传承,这一切都是古人丰富的生命价值观的体现。
  • 2. (2023高三下·高县模拟)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自然万物不仅为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心灵慰藉。有形有色的自然很容易引起人类的关注,同时,也使得我们开始进一步欣赏自然,将其描摹图绘,或是为了形象记录,或是为了美学欣赏。世界各地一直都保留着图绘自然的传统,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绘画统称为“博物绘画”。既然称其为“博物”,那么这类绘画一定要反映画者对自然的观察,呈现出自然物的显著特征,换言之,博物绘画不一定描绘得最为逼真,但一定要将其最鲜明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种以真实观察为基础的绘画,传统上主要用于图像化的记录自然物,或是艺术化的捕捉自然美。随着科学的兴起,博物绘画分化出新的功能,用以辅助自然科学研究,最常见的便是生物科学绘图。

    博物绘画在中国古已有之,我们的祖先很早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动植物。例如,五代宫廷画家黄签所绘《写生珍禽图》颇具艺术表现力,画家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清代蒋延锡所给《塞外花卉图》中,记录下他在塞外观塞到的66种野生花卉。在传世的大量绘画作品中仍不乏博物绘画,它们还有待于人们深入发掘。

    中国博物绘画在二十世纪初才真正走向独立发展,伴随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性的博物绘画逐渐为国人所熟知。这类服务于科学研究的绘画被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等研究领域,其中创始性的代表画家是冯澄如。他在二十世纪前期绘制了中国最早一批生物科学绘图,并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图形式相融合。新中国成立后,这类博物绘画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生物资源普查以及动植物志书的编纂推动了生物科学绘图的发展,这类博物绘画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代表性的成果便是历经半个多世纪陆续出版的《中国植物志》和《中国动物志》,两套丛书汇集了众多画家的数万幅作品,由此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生物科学绘画风格。进入21世纪,随着大型动植物志书编纂工作的完成,服务于科学的博物绘画创作进入低潮阶段,但全社会对自然生态的持续关注,赋予了博物绘画新的使命:逐渐从单一服务于科学研究转变为对公众的科学普及和艺术熏陶。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之前从事专业科学绘图的画家逐渐使自己的创作风格更贴近大众审美需求,以达到科学与艺术宣传并举的效果。

    现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到图绘自然的活动之中。与之前经过培训的专业科学绘图画家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艺术背景,并巧妙地将自身具备的艺术技能融入创作当中,使得现阶段博物绘画展现的主题和艺术风格有了极大的拓展。这两个博物绘画的主要创作群体不断融合交流,是当前博物绘画发展的好兆头。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也为博物绘画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这门描绘自然的艺术将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补充,人们将在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视觉图景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重断审视自然,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摘编自王钊《图绘自然博物绘画在中国》)

    材料二:

    摄影,能够把植物植株的形状、色彩等非常真实地呈现出来。但也恰恰是这种真实的还原,画面中的信息就非常多,导致我们对这种植物特征的把握受到影响。但是手绘就不同了。手绘可以清晰地画出一株植物的特征,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等,手绘可以画得非常清晰,而我们都知道,叶片的形状和纹路,往往是辨认植物的重要依据。这里面其实涉及手绘与摄影不同的技术特点。摄影要突出一个叶片的形状和纹路,主要靠光线明暗等来勾勒,而手绘的基本手段是线条,有比线条表现纹路更直接、更有优势的吗?

    手绘可以把人眼看植物的视野画到纸面上,而摄影只能拍摄出取景框里的景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手绘图会感觉很自然、很“开阔”,而照片却容易有一种局促感。另一方面,摄影一个画面只能拍一个视角,并且遵循客观透视的规律,任何角度都会有某些位置的变形。而人在手绘时,可以把多个视角的信息画在一起,并且可以以人的“主观透视”,让任何位置都不变形。手绘植物既可以把一株植物的各个方面如叶、花、茎等不同部位任选画在一个画面上,也可以把植物不同季节的状态画在一个画面上,如把春天的叶与秋天的果画在一起。而摄影在这两方面都难以做到,只能拍多张不同的照片。尤其在时间上,手绘可以画此时的植物,也可以画彼时的植物,画出人对植物的记忆。而摄影在这方面就办法不多了。

    (摘编自张连友《发现手绘的价值》)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博物绘画用以辅助科学研究是随着科学的兴起才具有的功能,传统的博物绘画不过是为了图像化的记录自然物或艺术化的捕捉自然美。 B . 我国最早的博物绘画可以追溯至五代时期,当时的宫廷画家黄签在绢素上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已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C . 冯澄如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图形式相融合,绘制了生物科学绘图,是将博物绘画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创始性画家。 D . 摄影,能够逼真地表现植物的形状、色彩,只要通过光线明暗的勾勒,就可以突出一株植物的特征,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
    2. (2) 下列选项,不属于博物绘画的一项是(   )
      A . 宋徽宗赵佶御笔彩绘的《芙蓉锦鸡图》《五色鹦鹉图》。 B . 清代宫廷洋画家郎世宁将西洋画与中国画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绘制的《花鸟图册》。 C . 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冈元凤对《诗经》中动植物进行图释,用笔精细、描摹真切的《毛诗品物图考》。 D .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包含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牲畜、车轿船只、房屋建筑的《清明上河图》。
    3. (3) 如何推动中国博物绘画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3. (2022·林芝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爱心超市

    侯发山

    在华龙电器店庆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领导安排我给叶岭村送一批捐赠物资,有米,有面,有油,当然,也有电器。其中的洗衣机,我决定送给王大爷。

    叶岭村是革命老区,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战的胜利,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新中国的成立,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社会各界,包括我们华龙电器,没少往这里送温暖。而且,每次领导都安排我来。所以,我对叶岭村的情况比较熟悉。王大爷一家四代都是军人:他的爷爷是个八路军,参加过抗日战争;他的父亲是解放军,参加过解放战争;他自己也当过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儿子后来也当了兵,没想到在一次抗洪抢险牺牲了。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儿媳妇撇下孙子改嫁了。王大爷老两口带着小孙子生活。如今,他的小孙子在读博,家里就剩下王大爷和老伴儿。上个月来他家时,发觉他家缺台洗衣机。

    我去之前给叶书记打了个电话。我一到村口,叶书记便早早候在那里。他已经知道我此行的目的,说:“牛科长,谢谢咱们华龙电器!把东西都卸到‘爱心超市’吧。”

    叶岭村的“爱心超市”我知道,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还有一些村民把家里不用的东西,衣服被褥,锅碗瓢盆,啥都有,都送到这里来。若是哪位村民有需要,可以自己来挑选,不需要付钱,故而称“爱心超市”。超市的服务员是村里的老党员,也不要村里支付工资。

    我迟疑了一下,说其他东西都可以给超市,想把洗衣机直接捐给王大爷。

    叶书记笑了笑:“王大爷不会要的。”

    我怔了一下,说:“不会吧?”

    “王大爷去赶集了。不信你打电话问问。”

    我本想给王大爷一个惊喜,所以没提前联系,我摸出手机拨通了王大爷的电话,等我把意愿表述清楚,果然听到王大爷说:“小牛,我就是在家也不能要……你把东西放到‘爱心超市’吧。”

    我有些失望,又有些无奈,临走时,我对叶书记说:“叶书记,洗衣机给了别人或许用处不大,但对王大爷一家很有帮助。”

    “这就看王大爷的了。”叶书记狡黠一笑,说了一句我摸不着头脑的话。

    三个月后,我又去了叶岭村。叶书记去省里领奖了,没在村里,我直奔王大爷家。

    王大爷没在家。王大娘告诉我:“你大爷扫路还没有回来。

    “扫路?村里的道路?”我问道。

    王大娘“嗯”了一声。

    我知道,叶岭村是方圆左近有名的文明村,村中所有的道路都是村民义务打扫的。王大爷七十多了,却还义务扫路,实属难得。

    王大娘说:“‘爱心超市’里有台洗衣机,俺想要,所以他得赶紧挣。”

    老人一句话把我给说糊涂了。他们还没拿到洗衣机?怎么扫路也不义务了?我问道:“大娘,给村里扫路有报酬?”

    王大娘点了点头。

    我追问了一句:“‘爱心超市’的物品也不是想要就能要的?”

    王大娘重复一下刚才的动作,点了点头。

    叶书记啊叶书记,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弄虚作假吗?你不是千年的狐狸怎么玩起聊斋了?!若是外界那些爱心人士知道真相,热乎的心怕是会比冰棍还要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当即决定到“爱心超市”看一看。

    我进了“爱心超市”,一位戴着红袖章的大娘笑脸相迎:“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什么?”

    “我,我随便看看。”

    我瞅着货架,发现一个个商品上面都贴有标签,标的数字大小不等,有的标“50”,有的标“100”,有的标“300”……那台洗衣机还在,标明“460”!我问“红袖章”:“大娘,这台洗衣机能给我吗?”

    “红袖章”摇摇头,说:“这台洗衣机王明大叔已经订下了,他还没攒够。”王明就是王大爷的大名。

    我冷冷地说:“叶书记也真会赚钱,我们捐的东西,他倒在这里兜售起来了。”

    “红袖章”笑了,说:“对不起,我没给您说清楚。过去这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现在都得用积分兑换,不花钱。这都是叶书记的主意。”

    “积分?”

    “红袖章”解释道:“在俺们村做好事做善事可以得到积分,扫一次路得2分,婚事俭办得16分……看看这个。”说着话,她递给我一个“价目表”。

    我接过一看,上面写着:见义勇为一次20分,拾金不昧(物品价值100元以下,2分;100元至200元,3分。以此类推),帮助孤寡老人一次2分,获得县市级奖励一次60分,获得省级奖励一次80分,获得国家奖励一次120分等等。

    “红袖章”继续说道:“村委有人专门统计这些分值,你手里有了分值,才能来这里换东西,多少分换相应分值的物品。王明大叔为了得到这台洗衣机,起五更搭黄昏,听说挣三百多分了……”

    叶书记啊叶书记,真有你的!

    我感慨不已。感慨之余,我心里有了想法,打算回去了给领导提个建议,华龙电器以后的捐赠是不是可以效仿一下叶岭村的作法?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大爷拒绝了直接捐赠的洗衣机,选择做好事攒积分去“爱心超市”兑换,这表现了他的善良。 B . 小说中对话较多,多使用日常口语,“挂羊头卖狗肉”“起五更搭黄昏”等俗语的使用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C . 小说中的“红袖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袖章代指戴着红袖章的大娘,突出了人物特征,语言幽默。 D .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我”的视角来刻画叶书记的形象,将“我”和叶书记的形象做了对比。
    2. (2) 小说两次写到“叶书记啊叶书记”,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3. (3)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 4. (2023·赤峰模拟) 文言文阅读

    张仪说秦王曰:“今秦地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开地数千里此甚大功也然而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国仓虚,四邻诸侯不服,伯王之名不成,此无异故,谋臣皆不尽其忠也。且臣闻之曰:‘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楚人战,大破楚,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楚王走,东伏于陈。当是之时,随楚以兵,则楚可举。举楚,则其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强齐、燕,中以陵三晋。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楚人和。令楚人收亡国,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庙 , 帅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已无伯王之道矣。大王之明,秦兵之强,伯王之业,尊不可得,乃取欺于亡国,是谋臣之拙也。且夫楚当亡不亡,秦当伯不伯,天下量秦之谋臣一矣。乃复悉卒而攻邯郸,不能拔也,战慄而却,天下量秦力二矣。军乃引退,并于李下,大王又并军而勉与战,非能厚胜之也,又交罢却,天下量秦力三矣。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由是观之,臣以天下之从岂非难当乎?内者吾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困仓虚;外者天下比志甚固。愿大王有以虑之也。臣昧死望见大王,言所以一举而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楚、魏,亲齐、燕,以成伯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大王试听其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楚、魏不臣,齐、燕不亲,伯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于国,以主为谋不忠者。"

    (摘编自《战国策·秦第一》)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开地数千里/此甚大功也/ B . 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开地数千里/此甚大功也/ C . 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战未尝不胜 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开地数千里/此甚大功也/ D . 以此与天不/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开地数千里/此甚大功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楚王亡走"中的"亡"与"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含义不同。 B . 宗庙是帝王、诸侯祭祀祖宗之地,古时灭国则毁宗庙,此言"置宗庙"指国家恢复。 C . “以大王之明”的“以”与“舟遥遥以轻飏”(《归去来兮辞》)中的“以”含义相同。 D . “赵不举”中的“举”与“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中的“举”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仪认为,秦国拥有强大的实力,却未能称霸于天下,是因为谋臣无法尽忠。 B . 秦国未能利用与楚作战的有利形势,一举攻灭楚国,丧失了称霸的大好机会。 C . 秦军战败后,逃到李,虽然秦王收拢部队鼓励士卒,但是也未能取得大胜。 D . 张仪为秦国提出了破解合纵的策略,即灭赵、韩,收服楚、魏,拉拢齐、燕。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复悉卒而攻邯郸,不能拔也,战慄而却,天下量秦力二矣。

      ②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由是观之,臣以天下之从岂非难当乎?

三、古代诗歌鉴赏
  • 5. 阅读下面曲词,完成下面小题。

    游园

    【明】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注: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牡丹亭》写的是太守之女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1. (1) 下列对这段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用借代的手法表现鲜花开遍的园中迷人春色,也暗示了丽娘美好的青春生命。 B . “断井残垣”与“姹紫嫣红”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原来”“似这般”“都付与”带有无限的叹惋之情。 C . “锦屏人”指深闺中的女子,“忒看的这韶光贱”写出了丽娘内心的怨和悔,这是她青春生命的觉醒。 D . 这段曲词对仗工整,语言华美,通过想象美丽春景,细腻生动地描摹了一位少女青春萌动的微妙心理。
    2. (2) 《红楼梦》中,林黛玉走到梨香院外听到墙内传来《游园》这段曲词,又听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想起“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句,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请结合曲词简要分析林黛玉落泪的原因。
四、默写
  • 6. (2023高三下·重庆模拟)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师说》中韩愈认为,即使年龄比自己小也能以之为师,他给出的理由是“”;然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从师不需计较长幼:“?”
    2. (2) 坚守干净正直的节操,传承古代圣贤的美德,屈原在《离骚》中发出“”的慨叹,启发当代青年思考守正不阿的重要性。
    3. (3) 设问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往往起到增强情感表达力量的作用,有利于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如:“。”
五、语言文字运用题
  • 7. (2023高三上·西固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Ⅰ

    “读友”,就是爱读书、会读书的朋友。我有几位有趣的读友。其中一位擅写杂文,酷爱读书,他经常把读到的好书推荐给我。几十年前,我在琉璃厂买下一套《清稗类钞》,一共十三本,中华书局的版本,就是他推荐给我的。这套书让我______,我从中看到了清代的文化艺术、世俗人情和各种传奇。虽然这是一套杂书,但是营养丰富,我非常感谢这位读友。另外一位读友是一位著名作家,在一次采风活动中,他跟我聊起赵汝珍写的《古玩指南》,说非常有趣,有各种鲜为人知的收藏知识。回北京后,我马上兴冲冲地买了回来,夜幕降临,这时一点风吹来,消解了这种内心的苦闷,真可谓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作为一个读书人、写书人,生活在北京是一件幸运的事。北京的高校多,图书馆多,书店多,爱读书的人也多。北京的实体书店数量在全国______,平均每万人就拥有零点八家书店。也因此,北京的阅读活动众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我参加过多次类似的活动,还以作家的身份谈读书和创作与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关系。在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里,我常常感到一座古城的面貌因读书而______。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称“读友”为爱读书、会读书的朋友,与此类似,其实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朋友称呼,比如把一起旅游的人称“驴友”,请简述“驴友”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3. (3)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D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8. (2023·佛山模拟) 语言文字运用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什么会“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首先,鸭子身上长满了浓密的羽毛,羽毛将空气贮存在其中,隔热保温,这就好比我们在寒冬里穿羽绒服保暖。另外,鸭子的皮下有层厚厚的脂肪,        , 抵御寒冷。但这并没有解决人们的疑惑,在冰冷的水中泡了那么久,它们的脚不会冻伤吗?如果我们用温暖的双手接触冰冷的水,手上的热量就会传递到水中,直到手和水的温度变得差不多。这是因为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聪明的鸭子进化出了一套“逆流热交换系统”,也就是帮鸭子             , 减小脚和冰水的温差。这样一来,鸭子不仅能光脚在冰水里游泳,还能光脚在冰面上奔跑。

    当初春江河的水刚开始解冻,寒意尚未消尽时,       。鸭子察觉到水温的变化,便迫不及待地潜入水中嬉游,于是就有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句。

    1. (1) 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请用三个短语概括“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原因。
六、写作题
  • 9. (2023·赤峰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战、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