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南川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质量监...

更新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以下对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数据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八年级物理教科书受到的重力约 B . 南川区4月份平均气温大约 C . 南川城区的大气压强大于 D . 重庆市男生平均身高大约
  • 2. 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 打乒乓球时紧握球拍 B .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 运动鞋底刻有花纹 D . 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油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B . 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深度无关 C . 同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 D . 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受重力作用和具有流动性
  • 4. 以下四种情景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 . 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 B . 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 C . 用力向吸管B内吹气,吸管A内水面上升 D . 用力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都向中间靠拢
  • 5. 为丰富校园生活,各校开设了多门校本课程,如图是某校两位学生正在象棋对弈的情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棋子在棋盘上静止时,只受棋盘支持力 B . 用手拿起棋子,棋子受到的重力减小 C . 棋子在棋盘上水平移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D . 棋子在棋盘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 6.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以下情景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 劈柴用的斧头很锋利 B . 压路机增大轮子的质量 C . 扁扁宽宽的书包带 D . 啄木鸟有尖尖的喙
  • 7. 金佛山西坡索道全长 , 全线15个支架,50个八人吊厢。乘坐索道从空中俯瞰金佛山原始森林,最壮观的是数百米高的绝壁栈道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宽大裂缝,还可观赏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及“金龟朝阳”等奇观,如图为吊厢运行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吊厢不论在上坡还是下坡时惯性都不变 B . 吊厢上坡时惯性逐渐变大,下坡时惯性逐渐变小 C . 吊厢上坡时惯性逐渐变小,下坡时惯性逐渐变大 D . 吊厢运动过程中,以吊厢为参照物吊厢内坐着的游客是运动的
  • 8. 关于力和运动的认识,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力越大,速度越快 B . 物体不受力时,速度一定为 C . 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拉、提、压作用 D .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摩擦力,必受压力的作用
  • 9. 关于如下四个情景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箱子不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 . 最左边同学运动快是因为没有受到摩擦力 C . 能比较两人对雪地压强的大小 D . 液体压强计是利用重力微小变化工作的
  • 10. 以下对压强公式理解正确的是(  )
    A . 是普遍适用的压强计算公式 B . 中,F为物体受到的重力,S为物体的表面积 C . 中,压强p成正比 D . 中,的单位h的单位m
  • 11. 我区自“双创”以来,市容市貌、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如图为小田抓拍到站在水平阳台上静止的小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鸟所受重力方向垂直向下 B . 小鸟对阳台的压力就是小鸟的重力 C . 小鸟所受重力和阳台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小鸟对阳台的压力和阳台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12. 如图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甲、乙的边长关系是 , 甲、乙的密度分别为 , 重力分别为 , 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为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 则 B . , 将甲放到乙上,乙对桌面的压强大小有可能等于 C . , 则 D . , 将乙放到甲上,甲对桌面的压强大小有可能等于
二、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装置可以测出压强的值,这个实验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完成的。

  • 14. 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如图所示,图中线段的长短表示重力的,箭头表示重力的,圆点表示重力的,这种表示力的方法是(选填“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 15. 如图甲,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越来越快,这个现象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图乙中小球从斜面滚下后在水平桌面上不再做直线运动,这个现象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 16. 一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深为6cm的某种液体,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480Pa,则液体的密度为 , 将试管略微倾斜(试管中液体未溢出),试管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7. 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相同、质量忽略不计的平底容器甲、乙,现分别往甲、乙容器内注入深度相同的煤油和水如图所示。这时 , 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选填“>”、“=”或“<”)

  •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M处于静止状态,它的左边为竖直墙面,下边为水平地面,弹簧在竖直方向的拉力为15N。则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fN,地面对M的支持力为N,物体M受到的弹力有个。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0.    
    1. (1) 小强同学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探究物体的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探究过程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前需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

      ②实验过程中,当钩码和弹簧测力计处于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实验后小强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

    2. (2) 小蒋同学用一块海绵、小桌和一个砝码,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①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叫

      ②综合分析图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 21. 小华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利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铜块和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过程。

    1. (1)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运动,根据原理,弹簧测力计读数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 (2) 按正确的实验操作,某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若使图甲中木块的运动速度由变为 ,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将铜块和木块按图乙、丙的方式叠在一起,目的是使长木板受到的相同,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的关系;下列生活实例中应用了滑动摩擦力的是

      A.将物理书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不动

      B.考试时,用橡皮擦掉物理答题卡上做错的作图题

    4. (4) 综合分析图甲、乙和丙可知:在压力不变时,物体间的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
  • 22. 小冯同学利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 (1) 为方便观察液柱高度差变化,图甲所示压强计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选用(选填“无色”或“有色”)液体;
    2. (2) 小冯同学在实验前检查了图甲所示压强计的气密性,他的方法是用手指橡皮膜(选填“轻按“或“重按”),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变化。当他按正确方法操作后,以下现象中能说明气密性良好的是

      A.U形管两边液面始终保持静止

      B.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上下灵活波动后相平

    3. (3) 实验时将探头放进盛有液体的容器中,小冯发现压强计探头处的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会(选填“内凹”或“外凸”),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 (4) 比较图中乙和丙可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有关。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图中图和丁图进行对比;
    5. (5) 另一小组的小美同学将同一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戊、己两种液体中的相同深度,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如图戊、己所示。由此可知,压强计在戊、己两种液体中所受的压强大小关系是(选填“>”、“=”或“<”),如果戊液体为水,则液体己的密度为

五、计算题
  • 23.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后以6m/s的速度匀速直线竖直下落如图所示,已知人和伞的总质量为100kg(g取10N/kg)。

    1. (1) 人和伞的总重力为多少?
    2. (2) 人和伞的受到的阻力是多少N?
  • 24. 骑自行车是一种绿色健身活动。质量为的小雷骑着质量为的自行车,用时间在一段平直路面上匀速骑行了。他匀速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05倍,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求:
    1. (1) 骑行的速度是多少
    2. (2) 匀速骑行时受到的阻力多大?
    3. (3) 匀速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 25.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置有体积为、重为的均匀正方体物块A和底面积为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先将正方体A物块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后往容器中注入水(物块A不吸水,水未溢出),此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恰为空圆柱形容器对地面压强的4倍。求:

    1. (1) 正方体物块A的密度为多少?
    2. (2)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3. (3) 圆柱形容器的重力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