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原子种类 | 质子数 |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氘 | 1 | 1 | 1 |
氘 | 1 | 2 | x |
材料一: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出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 (NH4NO2N2†+2H2O), 其密度为1.2505克/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1894年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里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
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
材料三: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年8月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氩气。
材料四:1898年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的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氙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你的猜想是: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秒 | 生成氧气的体积/延升 | |||
0. 1克MnO2 | 0.2克MnO2 | 0.3克MnO2 | 0.4克MnO2 | |
40 | 49 | 61 | 75 | 86 |
80 | 77 | 87 | 90 | 92 |
120 | 89 | 92 | 92 | 92 |
160 | 92 | 92 | 92 | 92 |
实验做法如图
⑴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⑵金箔-作为靶子,厚度 lum(1um=10-6m), 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⑶荧光屏- 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⑷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a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米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a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 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 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 础燃烧是剧烈氧化的现象
③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④ 疫气瓶底部留有水可以碱少燃烧产物对空气的污染
大于或等于28高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压为6伏,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① 将无铁芯的螺线管接入电路,把变阻器滑片P 移至最下端,闭合开关 S, 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少。
② 断开开关S, 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将变阻器滑片P 稍向上移,闭合开关S, 发现螺线管吸引火头针数量较多。
评价交流
①上述实验,没有进行多次实验,且存在的错误是 。
② 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吸引大头针数量反映磁性强弱。图2所示实验采用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有 。
实验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实验三: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 |
②实验二装置中水的作用是,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 (填名称)。
实验序号 |
材料 |
升高温度(℃) |
原长(m) |
伸长量(mm) |
1 |
黄铜 |
10 |
1.00000 |
0.19 |
2 |
黄铜 |
10 |
2.00000 |
0.38 |
3 |
康铜 |
10 |
1.00000 |
0.15 |
4 |
康铜 |
30 |
1.00000 |
0.65 |
5 |
铝 |
10 |
2.00000 |
0.46 |
6 |
铝 |
30 |
1.00000 |
0.69 |
①从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与有关 。
②如图所示的电热设备中有一个由黄铜片与康铜片双金属合在一起的温控开关,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上弯曲,使电路断开。请你参考上面的实验记录确定双金属 片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一边所用的材料是(填“黄铜”或者“康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