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 1. (2023八下·朝天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元女儿节,妇女游河湾”,是广元女儿节最具力的民间文化活动,也是浓(mò)重彩描绘的篇章。1988年9月1日首届女儿节,在利州江潭上(女皇祀庙皇泽寺前的嘉陵江水域正是杨氏当年感龙孕而生武则天的“利州江潭”处)布满了彩船,龙游凤翔,热闹非常。皇泽寺前是人海如潮,嘉陵江两岸是一片欢声笑语,广元女儿们身着节日的盛装,她们在歌载舞地欢庆自己的节日。这独特的民间盛会引起了来广元参加商品交易会的众多客商们的浓 (hòu)兴趣,也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同时报道和关注。就因这独一无二的“游河湾”,使“广元女儿节”在众多的文化节日中脱而出一炮走红,并很快天下尽知,特别是1991年女儿节的“游河湾”,那龙凤二舟各牵引着十余艘彩船在嘉陵江上迤而行,彩船上是身着民族 (yàn)丽盛装的歌舞群众,还有龙灯狮舞采莲船在舟上助兴。江面上歌声如潮,两岸笑语连天,可谓气势恢宏,流光  (yì)彩,美不 (shèng)收,倒四方游客。

    现在,每年9月1号白天会在嘉陵江上或是南河举行“凤舟比赛”,由各县区选派代表队参加,两岸锣鼓(xuān)天,人山人海。夜里会举行大型火晚会,大小广场有灯展。 当天还会开始举行为期数日的大型“秋交会”,吸引着川甘陕及全国各地的商客前来参展,家具、特色食品、服饰等布满整个会场。那天,广元人就像过年一样喜庆,相邀走出家门参加“秋交会”,最幸福的还是妇女特别是年轻女孩,还会收到别人的节日祝福。

    1.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mò)重彩

      (hòu)

      (yàn)丽

      流光(yì)彩

      美不(shèng)收

      锣鼓(xuān)天

    2. (2)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魅力(A.mó  B.mèi)    载歌载舞(A.zài  B.zhǎi)    脱颖而出(A.yǐng  B.yǐn )
      逶迤(A.wěi  B.wēi)    倾倒(A.qīng  B.qǐng)    焰火(A.yān  B.yàn)
    3. (3) 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也同时引起了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关注。 B . 也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同时关注和报道。 C . 同时也引起了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关注。 D . 同时也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皇泽寺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女儿节”源于武后赐福这样一种民间的自发祭祖活动,故称皇泽寺为“女皇祀庙”,而非“女皇寺庙”。 B . “游河湾”一炮走红,并很快天下尽知,是因为“游河湾”既是广元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也是全国各地都有的民间盛会。 C . 广元国际女儿节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而举办的文化旅游节日。 D . “龙游凤翔、人山人海、载歌载舞”三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 2. (2023八下·朝天月考) 根据下面图片或文字,完成各题。

    1. (1) 如图“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主席1963年3月的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毛泽东书法风格独特,自成一体,从汉字形体特点来看,你认为这幅书法作品属于(   )
      A . 隶书 B . 楷书 C . 行草 D . 小篆
    2. (2) 习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下列诗句可化用赞美奉献精神的一项是(   )
      A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现代文阅读
  • 3. (2023八下·朝天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筷子小传

    ①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年。商王纣用筷子的故事被人熟知。《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就是说商王纣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纣王象箸”便典出于此。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③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④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礼仪禁忌:⑴——筷子颠倒使用;⑵——筷子指向人;⑶——筷子竖插在碗中;⑷——筷子随意上下翻拣。

    ⑤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庭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⑥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安心。

    1. (1) 选出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 筷子为中国独创的餐具。它的使用历史悠久,直到明代才称之为“筷”。 B . 朱熹的话,说明古人讲究筷子和勺子同时举起来使用,进食极为方便。 C . 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有人们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也有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D . 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便携餐具的出现、公筷的推广,都顺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2. (2) 文中画横线句子括号处均使用了成语,下列4个成语依次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 翻江倒海——颠倒乾坤——仙人指路——焚香礼拜 B . 翻江倒海——仙人指路——焚香礼拜——颠倒乾坤 C . 颠倒乾坤——仙人指路——翻江倒海——焚香礼拜 D . 颠倒乾坤——仙人指路——焚香礼拜——翻江倒海
三、对比阅读
  • 4. (2023八下·朝天月考)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释】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遇伐薪人问:路                   能以寸之木:直径 B . 未果,病终:寻找                得还家:只 C . 便还家:通“邀”,邀请          深入忘:反应 D . 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穴容人:仅仅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知有汉         相谓曰 B . 忘路远近         水陆草木 C . 一人便笠自障     其境过清 D . 武陵人捕鱼业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3. (3) 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B . 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C . 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D . 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5. (5) 【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刘子骥计划去哪里?,【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他又想寻索哪个地方?刘子骥“未果”“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四、诗歌鉴赏
  • 5. (2023八下·朝天月考)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释】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1) 从诗歌体裁角度来看,甲乙两诗都是近体诗,甲诗属于绝句,乙诗属于
    2. (2) 甲乙两诗都写了“沾巾”一词,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五、情景默写
  • 6. (2023八下·朝天月考) 根据语境,补写下列诗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个以诗语来领悟自然和人生的民族。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运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怀。雎鸠和鸣,暗生情愫,君子吟唱: (《关雎》);约会不遇,失落惆怅,心生缠绵:一日不见,(《子衿》);日落天黑,还在劳作,怎没怨言:,胡为乎泥中(《式微》);遥望洞庭,烟波浩渺,我们感叹:,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回大地,桃花绽放,我们咏叹: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 遥望泰山,激情满怀,我们高呼:(杜甫《望岳》)。

六、名著阅读
  • 7. (2023八下·朝天月考) 下面是某同学阅读《经典常谈》“说文解字”部分整理的一线读书卡片,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内容。

    书名《经典常谈》

    作者:_______

    摘要: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二”(上)“ ”(下)两个字,短画和长画都是抽象的符号,各代表着一个物类。“二” 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上,“  ”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下。这“上”和“下”两种关系便是无形的事类。又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也是的。

    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

    四是“_______”,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声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氵”(水)是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如“我”“钱”“贱”三字,“水”“金”“贝"是形,同以"戈”为声,但水小为“浅”,金小为“钱”,贝小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正是从“戋”字来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

    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做同义字。如“考”“老”等字,又如“初"“哉”“首”“基”等字:前者同形同部,后者不同形不同部,却都可以“转注”。同义字的孳生,大概是各地方言不同和古今语言演变的缘故。

    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如代名词,“予”“汝”“彼”等……

    “六书”阅读感悟

     
    1. (1) 在上表空缺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②

    2. (2) 根据上表内容摘要,写一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100字左右。
七、现代文阅读
  • 8. (2023八下·朝天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人间烟火气

    王文一

    ①早晨上班,车载音响的随机循环播放突然唱起了《青花瓷》,“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听到这句的时候正好路过一家早餐店,包子出笼,整个店面都冒着蒸汽,我忽然想起了几十里外那个小村子里的炊烟。

    ②故乡多山,虽不大却也将大地切割得支离破碎,家家户户都藏在山坳里。一条公路沿河而行,在路过村庄的时候,能看到的都只是片瓦只檐,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这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

    ③炊烟是不分彼此的。每到亭午日暮,或者晨光熹微,炊烟都会在家家户户的烟囱上轻轻巧巧地飘出来,这时候无论家宅广阔还是茅檐草舍,无论炊烟出来的渠道是敞亮的琉璃瓦烟囱还是泥坯堆砌的小筒,都不影响大家彼此温柔地打着招呼 , 然后炊烟融洽地汇聚到一起,变成一抹轻柔的云,低低地在村庄的上空。炊烟是不记仇的,就像村里的乡亲,虽然彼此偶尔会有一些口角,但是情绪从来不会隔夜。早晨起来烧火的时候你招呼我一声,我打趣你一句,情绪很快便随着柴火进了灶膛,一把火烧过,就随着烟气袅无踪迹了。

    ④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烟雾,这烟雾一缕一缕地汇聚起来,弥漫在农家小院的房舍屋檐上,萦绕在原野的庄稼树木上,更笼罩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凝结成一片小云,小村仿若仙境。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了过来。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以及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丝丝缕缕,在晓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小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寞的村落,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或者行走,或者“突突”地开着蹦蹦车,从山涧、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⑤乡亲们或许不会关注司空见惯的炊烟,就像他们可能没有关注家里面那个总是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的女人,那个女人是老婆,是母亲。她们默默地见识着村庄最冷清的晨,熬着村庄最深沉的夜,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的辛勤和劳累辩驳夸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女人的存在,这些小房子才会按时升腾起炊烟,才会有温暖的被窝和可口的饭菜,那是家的味道。

    ⑥难怪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比如陶渊明有“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阁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蔡襄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19年12月17日,有删改)

    1. (1) 文章第①段引用《青花瓷》的歌词有何作用?
    2. (2) 阅读第④段,分别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早晨炊烟和黄昏炊烟的不同特点。
    3. (3) 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的划线句子“无论炊烟出来的渠道是敞亮的琉璃瓦烟囱还是泥坯堆砌的小筒,都不影响大家彼此温柔地打着招呼”。

      ②赏析第④段“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以及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 (4) 本文第⑤段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妻子(老婆)与母亲,试分析其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链接】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大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莫怀戚《散步》

  • 9. (2023八下·朝天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溯根本源头】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它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除此之外其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也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明发展现状】

    2019年12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2018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报告,得出的调查结果(部分)如下。据悉,本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取调查点336个,覆盖15-69岁常住人口80789人。有效问卷78752份,有效率为

    97.48%。 (如图一)

    图一

    【探丰富内涵】

    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但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迄今最具生命力的可能只有中医药了。原因无他,中医药的文化属性使然。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中国本土学科一样,逐步融汇了如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逐渐产生出如卫气营血、八纲辨证、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等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使中医告别了原始经验医学和巫祝医学,在数千年实践中成为全球范围内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生命医学。(如图二)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

    图二

    【晰发展前景】

    中医药具有贯通一二三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特性,全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叠加至所在领域都有可能激活原有格局、产生新型业态,产生增量乘数效应,同时带有摆脱贫困、改善生态等社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激活经济全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收“四两拨千斤”牵引全局之效。

    中医药给了中国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领导全球健康产业的一次战略机遇。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各国陆续进入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进程,而当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时,人们的健康问题凸显,催生了全球需求巨大的健康产业。而现代医学发展的困境,给予恰能弥补西医不足的中医药发展的机遇。最好的医学是中西医互补的医学,最完善的健康保障是中西医融合的保障体系,因此,当下中医药发展虽然不足,却也注定了未来健康产业的巨大增长点在中医药而不是西医药。

    八(1)班召开“走进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老师收集并整理了以上资料,请你积极参与下面的活动。

    1. (1)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是指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B . 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中医理论,之后历代均有发展,且有“医道相通”的说法。 C . 中医诊断学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纲”进行“辩证”,从而做出诊断。 D . 最好的医学是中西医互补的医学,最完善的健康保障是中西医融合的保障体系。
    2. (2) (跨学科·数学)请观察【明发展现状】中的图一,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 (3) 有同学认为中医药如今已经过时了,也没有什么大用处了,没必要去大力弘扬。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综合性学习
  • 10. (2023八下·朝天月考) 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九、作文
  • 11. (2023八下·朝天月考) 适者生存是自然的选择,舍生取义是孟子的选择,先忧后乐是范仲淹的选择……选择时时见勇气,处处显智慧。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选择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而我们也在无数的选择中,慢慢的蜕变,成长!

    请以“无悔的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