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北斗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

更新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 1. (2023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话剧《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甚至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同时,一些新创作品却很难把人们引进剧场,有的即便一时获得好评,也很快被人淡忘,成为舞台“稀客”,更有甚者沦为“一日游”“节展游”。两相对比,不禁引人深思。经典作品长演不衰,圈粉几代人,奥妙何在?

    戏剧艺术是靠表演立在舞台上的,也靠表演得以传承。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几乎成为“灯谜”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

    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不但提供精彩的内容,而且提供续写精彩的可能。戏曲理论家李渔说,旧剧之可贵在于“本质如常”,又“能新而善变”。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加以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

    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的东西可能过时甚至灭失,精神却永不过时,历经岁月的冲刷,反而会愈显光亮。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

    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戏剧是高雅的也是大众的。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戏剧所营构的,不只是艺术空间,也是伦常的尺度。在这里,生活中的善行义举得到更有故事性的表现,不公正不道德现象受到谴责与批判,向往地变成了“现实”,现实的昭示着愿景。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已演了1400多场,是著名地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包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三十余年舞台打磨已成当代经典,剧中人与命运的不懈抗争,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引导人们思考人生,在生活的韧性中咂摸历史的流转。贴近百姓口味自然有口碑,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的,具有现实温度的。

    (摘编自胡一峰《为什么压箱底儿的经典老戏永不过时》)

    材料二:

    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广,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频次逐年增加。在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著名国际戏剧节现场,中国戏剧的身影随处可见。通过科技手段丰富表现样式,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流日益密切,打破了国外,尤其是西方观众将戏曲、杂耍等同于中国戏剧的刻板认知。

    事实上,当下中国戏剧人正有意识地利用科技手段创新讲述中国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方式,并得到国际戏剧界的认可。亮相第二届老舍艺术节的戏剧作品《酗酒者莫非》,根据史铁生作品《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改编,由陆帕执导。与这位波兰导演来华演出的多部作品一样,《酗酒者莫非》的理念、手法均属于欧洲当代文学剧场,影像与心理两个时空的结合方式带出欧洲戏剧大师与中国当代文学碰撞出的火花。另一部在艺术节上登台的戏剧《铸剑》,文本取材自鲁迅同名小说及中国民间传说《干将莫邪》,由波兰知名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与中国演员联合创作完成。

    科技手段是助力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鲜亮“外衣”,然而究其根本,中国戏剧承载的厚重中国文化与艺术传统才是它能在国外赢得赞誉、获得尊重的根本原因。从1930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访美、198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话剧《茶馆》巡演欧洲,到近几年由陈佩斯、黄盈、赵森等执导的《戏台》《黄粱一梦》《罗刹国》等作品在国外引起的特别关注,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魅力。这些都在提醒中国的戏剧创作者,中国戏剧未来若想在世界戏剧版图上占据重要席位,理应深入民族艺术的核心地带,创排出彰显中国气象和文化气息、有格局、有品质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梅生《中国戏剧走出去的思考》)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但是一些新创作品却不能获得人们的好评。 B . 经典戏剧作品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它们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艺术的高峰,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C . 物质的东西可能会过时甚至灭失,但作为时代产物的优秀戏剧作品,其精神历经岁月的冲刷后,反而会愈显光亮、永不过时。 D . 西方观众一度认为,中国戏剧与戏曲、杂耍是等同的,但随着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流日益密切,这一刻板的认识已被打破。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火丁的《锁麟囊》每演必火,这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源于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守护与传承。 B . 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的途径虽然与《朝阳沟》中所展现的不同,但两代青年都有炽烈的家国情怀。 C . 由《宝莲灯》与《天下第一楼》的成功可以看出,经典作品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了百姓的心声。 D . 材料二以《酗酒者莫非》与《铸剑》为论据,论证了中国戏剧要想走向世界,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是出路的观点。
    3.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在表演京剧《四郎探母》时,中外演员用特别突出拔高的音一起唱出“番”字。 B . 观看歌剧《图兰朵》时需注意着装,正襟危坐,不能像在戏园子一样随意走动。 C . 国外创作人员用多台投影等技术手段,与中国艺术家一起创作出话剧《青蛇》。 D . 音乐剧《在远方》融合时尚元素,歌颂中国快递小哥辛勤创造、坚定追求的精神和形象。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5) 请结合材料,谈谈在新时代如何促进我国戏曲的全面繁荣。
  • 2. (2023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沈从文

    我独自坐到这只小船上,已过了十天。起先我尽记着朋友“行船莫算,打架莫看”的格言,从不发言过问。

    我的衣袋中,虽还收藏了一张桃源县管理小划子的船总亲手所写“十日包到”的保单,但天气既那么坏,还好意思把这张保单拿出来向掌舵水手说话吗?

    我口中虽不说什么,心里却计算到所剩余的日子,真有点儿着急。

    三个水手中的一人,似乎已看准了我的弱点,那水手向我说道:“先生,你着急,是不是?不必为天气发愁。如今落的是雪子,不是刀子。我们弄船人,命里派定了划船,天上纵落刀子也得做事!”

    我的座位正对着船尾,掌舵水手这时正分张两腿,两手握定舵把,一个人字形的姿势对我站定。想起昨天这只小船掯入石罅里,尽三人手足之力还无可奈何时,这人一面对天气咒骂各种野话,一面卸下了裤子向水中跳去的情形,我不由得微喟了一下。我说:“天气真坏!”

    他见我眉毛聚着,便笑了。“不碍事,只看你先生是不是要我们赶路,想赶快一些,我同伙计们有的是办法!”

    我带了点埋怨神气说:“不赶路,谁愿意在这个日子里来在河上受活罪?告我看是什么办法!”

     “天气冷,我们手脚也硬了。你请我们晚上喝点酒,活活血脉,这船就可以在水面上飞!”

    我觉得这个提议很正当,便不追问先划船后喝酒,如何活动血脉的理由,即刻就答应了。我说:“好得很,让我们的船飞去吧,欢喜吃什么买什么。”

    于是这小船在三个划船人手上,当真俨然一直向辰河上游飞去。经过钓船时就喊买鱼,一拢码头时就用长柄大葫芦满满的装上一葫芦烧酒。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出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船停时,真静。一切声音皆为大雪以前的寒气凝结了。三个水手把晚饭吃过后,围在后舱钢灶边烤火烘衣。我再也不能孤独的在舱中坐下了,就爬到那个钢灶边去,同他们坐在一处去烤火。

    我询问那个年纪较大的水手:“掌舵的,我十五块钱包你这只船,一次你可以捞多少!”

     “我可以捞多少,先生!我不是这只船的主人,我是个每年二百四十吊钱雇定的舵手,算起来一个月我有两块三角钱,你看看这一次我捞多少!”

    我说:“那么,大伙计,你拦头有多少!全船皆得你,难道也是二百四十吊一年吗?”

     “我弄船上行,两块六角钱一次,下行吃白饭!”

     “那么,小伙计,你呢?我看你手脚还生疏得很!你昨天差点儿淹坏了,得多吃多喝,把骨头长结实一点点!”

    小子听我批评到他的能力就只干笑。掌舵的代他说话:“先生要你多吃多喝,你不听到吗?这小子看他虽长得同一块发糕一样,其实就只能吃能喝,撇篙子拉纤全不在行!”

     “掌舵的,你在这条河里划了几年船?”

     “我今年五十三,十六岁就到了船上。”

     “拦头的大伙计,你呢?你划了几年船?”

     “我照老法子算今年三十一岁,在船上五年,在军队里也五年。我是个逃兵,七月里才从贵州开小差回来的!”

    这水手结实硬朗处,倒真配作一个兵。昨天小船上滩,小水手换篙较慢,被篙子弹入急流里去时,他却一手支持篙子,还能一手把那个小水手捞住,援助上船。上了船后那小子又惊又气,全身湿淋淋的,抱定桅子荷荷大哭。他一面笑骂着种种野话,一面却赶快脱了棉衣单裤给小水手替换。在这小船上他一个人脾气似乎特别大,但可爱处也就似乎特别多。

    想起小水手掉到水中被援起以后的样子,以及那个年纪大一点的脱下了裤子给他掉换,光着个下身在空气里弄船的神气,我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感情。我向小水手带笑说:“小伙计,你呢?”

    那个拦头的水手就笑着说:“他吗?只会吃只会哭,做错了事骂两句,还会说点蠢话:‘你欺侮我,我用刀子同你拼命!’,老子还不见过刀子,怕你!”

    小水手说:“老子哭你也管不着!”

    拦头的水手说:“不管你你还会有命!落了水爬起来,有什么可哭?我不脱下衣来,先生不把你毯子,不冷死你!十五六岁了的人,不害羞!”

    正说着,邻船上有水手很快乐的用女人窄嗓子唱起曲子,晃着一个火把,上了岸。

    我说:“大伙计,你是不是也想上岸去玩玩?要去就去,我这里有的是零钱。要几角钱?你太累了,我请客!”

    他妩媚的咕咕笑着。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就取了值四吊钱的五角钞票递给他。于是推开了篷,这个人就被两个水手推上了岸,

    可是他却出我意料以外,上岸不久又下了河,回到小船上来了。小船上掌舵水手正点了个小油灯,薄薄灯光照着那水手的快乐脸孔。小水手向他说了一句野话,那小子只把头摇着且微笑着,他赶忙解下了他那根腰带,原来他棉袄里藏了一大堆橘子,腰带一解,橘子便在舱板上各处滚去。问他为什么得了那么多橘子,方知道他虽上了岸,却并不胡闹,只到河街上打了个转,在一个小铺子里坐了一会,见有橘子卖,知道我欢喜吃橘子,就把钱全买了橘子带回来了。

    我见着他那很有意思的微笑,我便也笑将起来,不说什么了。

    天气如所希望的终于放晴了,我同这几个水手在这只小船上已经过了十二个日子。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说过了十天与末尾说过了十二个日子,都是说时间,但表达的心情不同。 B . 只因有求水手们早赶路,所以我不质疑水手“先划船后喝酒活动血脉”的合理性。 C . 这一段船上经历看似偶然,三位水手的三种资历、性情其实构成了水手们的一生。 D . 恶劣的环境、微薄的报酬并未消磨水手的活力,简单粗粝的生活中有生命的强韧。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用多个“笑”,表现了拦头大伙计性格的多个侧面,使这个人物形象格外鲜明生动。 B . 文章多次写到“野话”,既营造了真实感,也委婉批评了湘西社会粗鄙的风俗。 C . 文中有一段对青山、河水、水声的描写,既衬托了我的内心,又调节了叙事的节奏。 D . 作者尊重不同人物的说话习惯,俗趣与雅兴相糅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3. (3) 作者曾说:“对于农人与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本文中人与人之间的温爱也随处可见,请分析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温爱。
    4. (4) 本文是沈从文《湘行散记》中的颇有代表性的一篇,如果让你介绍作者这一系列作品的特色,你会突出哪几个方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3. (2023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乙)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生三岁,其父徙家镇江。稍长,从其乡人孟先生学,孟之徒恒百余,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也。”景定元年,登进士第。李庭芝镇淮南,闻其名,辟至幕中。

    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或时宴集府中,坐尊俎间,矜庄终日,未尝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咸淳十年,庭芝制置淮东,擢参议官。德佑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

    二王走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旋与宜中议不合,宜中使言者劾罢之。张世杰让宜中曰:“此如何时,动以台谏论人?”宜中皇恐,亟召秀夫还。

    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正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左右无不悲动者。属井澳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以秀夫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时世杰驻兵压山,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凡有所述作,又尽出其手。

    至元十六年二月,压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

    【注】①主管机宜文字:官职名,掌机密文件。②井澳,今广东省中山市南海中岛屿。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B .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C .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D .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之事,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 B . 渔父,文中是指打鱼的男子,“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含有特定意义,常指抱有“持守其真”、还归自然主张的隐居者。 C .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为进士,即古代科举省试及第者的称呼。 D . 笏,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所持的手板,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能力出众,遭小人陷害而被贬官,最后不愿与世推移而投江明志;陆秀夫才干突出,虽遇伯乐赏识,但偏逢末世,最后兵败而赴海殉国。 B . 屈原和陆秀夫皆是忠贞爱国之士:屈原虽被放流,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陆秀夫取胜无望,深觉辜负了王之重托,便赴海而死,向王明忠。 C . 甲文文学性浓厚,运用对偶、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乙文语言平实、叙述简洁,更注重史学性。 D . 甲乙两文均精心裁切,详略得当;甲文概述上官大夫诋毁屈原,详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乙文略写陆秀夫追随二王到温州的过程,详写朝会时的场景。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②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

  • 4. (2023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翠楼吟

    姜夔

    淳熙丙午(1186年)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

    月冷龙沙 , 尘清虎落 , 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注】①其时姜夔正远离家乡住在汉阳府汉川县的姐姐家。②武昌是抵抗金人的战略要地,宋朝南渡时与金达成和议,出现了暂时的和平局面。③龙沙: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赞》“坦步葱岭,咫尺龙沙”,后世用来泛指塞外,这里指金邦。④虎落:遮护城堡或营寨的竹篱。⑤汉制禁民聚饮,有庆典时则例外,称为“赐酬”。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宴会上新改编的胡曲,营帐里将帅们的歌声,歌女脂粉的香气,营造出和平安详景象。 B . 化用仙人乘鹤的本地故事,写如此形胜之地能有自己这个词仙来题词庆贺,实乃荣幸。 C . 词人登上层楼眺望,只见萋萋芳草绵延千里,表达出远离家乡的满目凄清的苍凉之感。 D . 本词为庆贺安远楼落成而作,但不自觉地融入词人身世飘零之感,使词意味显得深厚。
    2. (2) 词的上片是如何紧扣“安远楼”这一中心表达“安远”之意的?请简要分析。
  • 5. (2023高二下·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形象的语言称许屈原:他自觉远离污泥浊水,就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浊的环境,在尘埃之外浮游,这样就能“”。
    2. (2) 《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3. (3) “烟”在古诗词中意蕴丰富。既有烟气升腾,可望不可即的朦胧之美,如李商隐的《锦瑟》中“”;又有预示战争的烽烟之意,如高适的《燕歌行》中“”。
    4. (4) 《过秦论》中,写陈涉带头造反以后,天下的百姓一呼百应,纷纷加入起义队伍的句子是:
    5. (5)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写诗人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聊而可悲,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与牢骚。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 6. (2023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棠的风姿艳质,于群芳之中颇为突出。

    我第一次看到繁盛缤纷的海棠是在青岛的第一公园。二十年(1931)春,值公园中樱花盛开,夹道的繁花如簇,交叉蔽日,蜜蜂嗡嗡之声盈耳,______。我以为樱花无色无香,纵然蔚为雪海,亦无甚足观,只是以多取胜。徘徊片刻,乃转去苗潮,看到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______,绿鬓朱颜,正在______、春色撩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

    海棠的品种繁多,以“西府”为最胜,其姿态在“贴梗”“垂丝”之上。最妙处是每一花苞红得像胭脂球,配以细长的花茎,斜欹挺出而微微下垂,三五成簇。凡是花,若是紧贴在梗上,便无姿态,例如茶花。好的品种都是挺出花朵的。樱花之所以无姿态的原因,便是因为无花茎。海棠花苞最艳,开放之后花瓣的正面是粉红色,背面仍是深红,俯仰错落,______。海棠的叶子也陪衬得好,嫩绿光亮而细致,给人整个的印象是娇小艳丽。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离去。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游人如织   姹紫嫣红   仪态万千   恰到好处 B . 游人如织   花枝招展   风情万种   恰到好处 C . 人来人往   花枝招展   仪态万千   相得益彰 D . 人来人往   姹紫嫣红   风情万种   相得益彰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好的品种都是挺出花朵的。樱花之所以无姿态,便是因为无花茎。 B . 好的品种都是花朵挺出的。樱花之所以无姿态,便是因为无花茎。 C . 好的品种都是挺出花朵的。樱花无姿态的原因,便是因为无花茎。 D . 好的品种都是花朵挺出的。樱花之所以无姿态的原因,便是因为无花茎。
    3. (3)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般来说,一条灯谜有三个要素:谜面;谜目;谜底。 B . 杜甫诗:“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秋兴八首》其六) C . 白朴的曲子《广东原》以忘忧草(萱草)与含笑花作对,很有意思。 D . 梁思成先生走上讲台,张开口,说:“我是无齿之徒。”(鼓掌)
  • 7. (2023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当心底不自觉地吟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正站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中一幅题为《绝响》的美术作品前。这是一幅用麻布、麻绳、宣纸、墨等混合材料创作而成的作品。数条沾着大片墨汁的白色不规则残破麻布,被捆缚在宣纸包裹着的圆形板上。粗旧的麻绳,制止着被缚麻布的反抗张力。绷紧的麻布有着无比的愤怒,但它已无法挣扎,__________,便会撕毁自身,让圆形木板失去支撑而碎裂。仿佛,它们就是在隐喻澳门伤痕累累却仍在奋争的昨天。四百年的挣扎,四百年的孤独,四百年的思念!

    左下角,简笔水墨勾勒出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在巨大的木板中同样显得弱小无助的渔人 , 他们就像海中的浪花和沙滩上的细沙,在深渊的最低处随波逐流。但即使是一粒沙,他们也有自己的母亲!只是在滔滔的洪浪之中,在强大的外力面前,他们能做的,_____________。

    1. (1)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 排比、拟人、比喻 B . 排比、比喻、夸张 C . 对偶、拟人、排比 D . 比喻、借代、排比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下角,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弱小无助的渔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上·鸡西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对于生活,忙而有价,闲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才能体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在“内卷”与“躺平”成了网络流行语的当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和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