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3-07-04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汉语之美体现在遣词造句的精妙准确。①诗人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过程大家耳熟能详。起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修改,“绿”字一出,诗意盎然,换一个字都不行。小说造句妙,诗歌用词精。《②》中“武松打虎”一节,写武松看到榜文,知道真有老虎,又怕折返回去被酒家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这几句描写,既点出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又写出人物惶恐不安的心境,还渲染出恐怖悲凉的气氛。揣摩、品味汉语词句的妙处,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1. (1) 下列对画线词语的字形、加点字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耳熟能详”应写为“耳熟能祥” B . “冈”应读为 gǎng C . “惶恐不安”应写为“慌恐不安” D . “坠”应读为 zhuì
    2. (2) 在①处填入诗人所属朝代。
    3. (3) 在②处填入作品名称。
    4. (4) 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修改为:

  • 2. 古诗文填空。
    1. (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 (2) 蒹葭萋萋,。(《诗经•蒹葭》)
    3. (3) ,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4. (4) 《桃花源记》中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陶渊明《桃花源记》)
    5. (5) 《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的句子是:。(杜甫《石壕吏》)
二、阅读。(45分)
  • 3.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问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1) 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人名)。
    2.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守巴陵郡

      ②前人之述

      ③春和

      ④予求古仁人之心

    3. (3) 本文开篇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文字简明扼要,为后文做好了铺垫。那么,在第一段中,作者主要交代了滕子京的哪些情况?
  • 4.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 , 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④鬻(yù):卖,这是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ɡ)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1. (1) 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

      ①园已

      油煎饵

    2. (2)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山 上 多 老 枳 木 性 瘦 韧 筋 脉 呈 露 如 老 人 头 颈。

    3. (3) 本文以写小事细节见长,且笔法细腻,读来情趣盎然。请品析文中的画浪线句。

      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 5. 现代文阅读。

    第一次投稿

    陈忠实

    ①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姓车,刚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第一次作文课,他让我们自拟题目,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是我以前从未遇过的新鲜事。我喜欢文学,却讨厌作文。诸如《我的家庭》《寒假(或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这类题目,从小学作到中学,我是越作越烦了,越作越找不出“有意义的事”了。新来的车老师让我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有兴趣了,来劲了,就把过去写在小本上的两首诗翻出来,修改一番,抄到作文本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作文的乐趣,而不再是活受罪。

    ②我萌生了企盼,企盼尽快发回作文本来,我自以为那两首诗是杰出的,会震一下的。我的作文从来没有受过老师的表扬,更没有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宣读的机会。我企盼有这样的一次机会,而且感到机会正朝我走来。

    ③车老师抱着厚厚一摞作文本走上讲台,我的心无端地慌跳起来。然而45分钟过去,要宣读的范文都宣读过了,甚至连某个同学作文里一两句生动的句子也被摘引出来表扬了,可终究没有提及我的那两首诗,我的心里寂寒起来。离下课只剩下几分钟时,作文本发到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车老师用红墨水写下的评语,倒有不少好话。而末尾却悬下一句:“以后要自己独立写作。”

    ④我愈想愈觉得不是味儿,愈不是味儿愈不能忍受。况且,车老师没有给我的作文打分!我觉得受了屈辱。好容易挨到下课,我拿着作文本赶到车老师的办公室。

    ⑤他偏过头问:“什么事?”

    ⑥我把作文本摊开放在桌子上,指着评语末尾的那句话:“这‘要自己独立写作’我不明白,请您解释一下。”

    ⑦“那意思很明白,就是要自己独立写作。”

    ⑧“那……这诗不是我写的?是抄别人的?”

    ⑨“我没有这样说。”

    ⑩“可你的评语这样写了!”

    ⑪他冷峻地瞅着我。冷峻的眼里有自以为是的得意,也有对我的轻蔑和嘲弄,更混含着被冒犯了的愠怒。他喷出一口烟,终于下定决心说:“也可以这么看。”

    ⑫我急了:“凭什么说我抄别人的?”

    ⑬他冷静地说:“不需要凭证。”

    ⑭我气得说不出话……

    ⑮他悠悠地抽着烟:“我不要凭证就可以这样说。你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

    ⑯于是,我突然想到我的粗布衣裤的丑笨,想到我和那些上不起伙的乡村学生围蹲在开水龙头旁时的窝囊……就凭这些瞧不起我吗?就凭这些判断我不能写出两首诗来吗?我失控了,一把从作文本上撕下那两首诗,再撕下他用红色墨水写下的评语,一转身,不辞而别。

    ⑰打这以后,在车老师的语文课上,我对于他的提问从不举手,他也不点我的名要我回答问题,在校园里或校外碰见时,我就远远地避开。

    ⑱又一次作文课,又一次自选作文。我写下一篇小说,名曰《桃园风波》,这是我平生写下的第一篇小说,取材于我们村子里果园入社时发生的一些事。随之又是作文评讲,车老师仍然没有提到我的作文,于好于劣都不曾提及,我心底里的火又死灰复燃。作文本发下来,我揭到末尾的评语栏,连篇的好话竟然写满了两页作文纸,最后的得分栏里,有一个神采飞扬的“5”字,在“5”字的右上方,又加了一个“+”,这就是说,比满分还要满了。

    ⑲既然有如此好的评语和“5+”的高分,为什么在评讲时不提我一句呢?他大约意识到小视“乡下人”的难堪了,我这样猜想,心里也就膨胀了愉悦和报复,这下该有凭证证明前头那场说不清的冤案了吧?

    ⑳僵局继续着。

    ㉑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是在夜间降落的,校园里一片白。我们班清扫西边的篮球场,我正扫着雪,有人拍我的肩膀,一扬头,是车老师。他笑着说:“跟我到语文教研室去一下。”我心里疑虑重重,又有什么麻烦了?

    ㉒走出篮球场,车老师的一只胳膊搭到我肩上了,我的心猛地一震,慌得手足无措。那只胳膊从我的右肩绕过脖颈,就搂住我的左肩。这样一个超级亲昵友好的举动,顿然冰释了我心头的疑虑,却使我更加局促不安。

    ㉓走进教研室的门,车老师从他的抽屉里取出我的作文本,告诉我,市里要搞中学生作文比赛,本校已评选出两篇来,一篇是议论文,另一篇就是我的作文《堤》了。

    ㉔啊!真是大喜过望,我不知该说什么了。

    ㉕“我已经把错别字改正了,有些句子也修改了。”车老师说,“你看看,修改得合适不合适?”说着又搂住我的肩头,搂得离他更近了,指着被他修改过的字句一一征询我的意见。我连忙点头,说修改得都很合适。其实,我连一句也没听清楚。

    ㉖他又说:“我想把这篇作品投给《延河》。你知道吗,《延河》杂志?我看你的字儿不太硬气,学习也忙,就由我来抄写投寄。”

    ㉗第二天的语文课,车老师的课前提问一提出,我就举起了手,为了我的可憎的狭隘而举起了忏悔的手,向车老师投诚……他一眼就看见了,欣喜地指定我回答。我站起来,却说不出话来,喉头像塞了棉花似的,后排的同学哄笑起来。我窘急中又涌出眼泪来……

    ㉘上到初三时,我转学了。暑假办理转学手续时,车老师探家尚未回校。后来,当我再探问车老师的所在时,只说早调回甘肃了。当我的第一本小说集出版时,我在开着给朋友们赠书的名单时又想到车老师,终不得音讯,这债就依然拖欠着。

    ㉙经过多少年的动乱,我的车老师不知尚在人间否?我却始终忘不了那淳厚的陇东口音……

    1.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轻②脖

    2. (2) 文章第③段说“车老师抱着厚厚一摞作文本走上讲台,我的心无端地慌跳起来”,后来又“寂寒起来”。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心“慌跳”和“寂寒”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 (3)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于是,我突然想到我的粗布衣裤的丑笨,想到我和那些上不起伙的乡村学生围蹲在开水龙头旁时的窝囊……就凭这些瞧不起我吗?就凭这些判断我不能写出两首诗来吗?我失控了,一把从作文本上撕下那两首诗,再撕下他用红色墨水写下的评语,一转身,不辞而别。

    4. (4) 本文围绕作文课记叙了“我”与车老师交往的几个故事,请用简洁语言把它们概括出来。
    5. (5) 本文第㉗段说“第二天的语文课,车老师的课前提问一提出,我就举起了手。”请在前文中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6. (6)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谈结尾两段的作用。
  • 6. 名句积累与运用
    1. (1)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2. (2)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3. (3)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4. (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 (5) 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诗中描写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其中隐隐透露对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这幅画面是:

    6. (6) 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描写了秦淮月色朦胧旖旎,船泊岸边景象的诗句是
    7. (7) 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以高超的技巧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极为真切的句子是:

    8. (8)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9. (9) 古诗中有许多春天景物的描写,融融春意,尽在其中。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关于描写初春美景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诗句:

      作者或出处:

三、综合实践(10分)
  • 7. “青春书架——好书伴我行”活动正蓬勃展开,在宣传橱窗里张贴着同学们推荐的各种各样的作品。这种热情也感染了你,你推荐的是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呢?请在推荐理由栏里附百字左右的文字加以说明。
四、作文(任选一题50分)
  • 8. 作文

    ①让我怎样感谢你

    根据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成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著名作家陈忠实从小家境困难,父亲不能同时供养哥哥和他一起读书,就让他休学一年。然而,这一年却让他与大学失之交臂,因“大跃进”全国各高校大大减少招生名额,虽然他考了全校第三名,但还是名落孙山。得知未被录取的消息,他感到所有的理想、前途和未来在瞬间坍塌。父亲担心儿子,就问他:“你知道溪水是怎样流出大山的吗?”他茫然地摇摇头。父亲缓缓地说道:“溪水遇到大山,冲不垮它,也不能越过它,就会转向旁边,绕道前行,借势取径。记住,大山的旁边就是出路,是机遇,是希望!”

           一语惊醒梦中人。此后,他开始在农村当小学教师,然后在中学任教,后来又担任文化馆副馆长、馆长。二十年后,他流出了大山,进入省作家协会工作。又十年后,他凭借这三十年的生活积累,写出了大气磅礴、斑斓多彩的《白鹿原》。

    作文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感情;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