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33分)
  • 1. (2023高一下·遵义月考) 现代文阅读 Ⅰ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 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 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 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 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 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 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 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 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 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 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 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 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 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 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 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朴, 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 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 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 、“保合” 、“中和” 、“太和” ,孔子讲“合而不同” 。道家也讲 “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 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  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  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 。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  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  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   新儒家的旧途径” 。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 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  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 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 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 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 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 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 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 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 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 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 (1)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 儒、道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 互相吸收。 B . 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 C . 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 ,都讲和则生万物。 D . 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 . 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 . 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 ,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D . 材料三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出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3. (3) 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 ,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 )
      A . 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 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 .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 气质与风度。 C . 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 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 . 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 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4. (4) 材料二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请举例简要分析。
    5. (5)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 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 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请你各举一例来证明。
  • 2. (2023高一下·遵义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曹雪芹

    一时女眷散后,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 ”凤姐道:“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 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 ”王夫人听说,便先同邢夫人等回去,不在话下。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 豪 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

    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 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 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面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 人的。 ”众人都道有理。又有一个笑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 ” 正说着,只见来旺媳妇拿了对牌来领取呈文京榜纸扎,票上批着数目。众人连忙让坐倒茶,一面命 人按数取纸来抱着,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口,方交与来旺媳妇自己抱进去了。

    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 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一宿无话。

    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 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听觑。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 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 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 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

    一时看完,便又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 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 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描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 一件,也是他四个描赔。这八个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扎,——我总支了 来交与你八个,然后按我的定数再往各处去分派。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 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 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账描赔。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  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都有定规,以 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 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 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 日仍是卯正二刻过来。说不得咱 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 ”

    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 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 得 十 分 清 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 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 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因见尤氏犯病,贾珍又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 自己 每日从那府中煎了各样细粥,精致小菜,命人送来劝食。贾珍也另外吩咐每日送上等菜到抱厦内, 单与凤姐。那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 群,便有堂客来往也不迎会。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十四回,有删改)

    1. (1)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凤姐一接受贾珍的邀请就立刻投入工作,而不是“从明天开始”,可见凤姐做事具有极强 的行动力。 B . 宁国府的治理确实非常混乱,这从宁国府里有下人说,宁国府里也须得凤姐来整治整治可 以看出。 C . 文中“不在话下”指一般性交代,不必细说,但又要尊重中国读者阅读小说的习惯,不得 不交代一下。 D . 文末写凤姐十分得得意,一是得意于宁国府的人都对她惟命是从,二是得意于她把宁国府 的丧事办的井井有条。
    2. (2) 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选文描绘了凤姐协理宁国府的一个场面,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众多,人物刻画手法多样,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B . 文中的凤姐语言泼辣,行动果断,神态威严,与《林黛玉进贾府》中笑语盈盈、粉面含春 的凤姐截然不同。 C . 从凤姐对葬礼的安排可以看出,贵族大家庭治丧的繁文缛节和铺张浪费,为后文贾家的衰 落起铺垫作用。 D . 凤姐的语言没有什么书卷气,却又一肚子生活真气,她的能言善辩都来自生活本身所包含 的信息和智慧。
    3. (3) 选文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塑造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4. (4) 曹雪芹评价王熙凤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王熙凤的“齐家”才能体现在 哪里?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 3. (2023高一下·遵义月考) 文言文阅读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  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 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  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 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 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 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 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 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 自求多福。 ”

    (节选自《孟子 ·离娄章句上》)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B .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C .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D .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2.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士,先秦时期贵族最低等级,地位低于大夫。文中指有道德操守的官员,以区别百姓。 B . 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弟姊妹为悌。孟子重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C . 弑,古代统治阶级称儿子杀父亲、臣子杀国君为“弑” 。文中的“弑”指百姓杀君王。 D .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后用社稷泛指国家,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特色。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选文甲孟子在分析“恒产”与“恒心”关系基础上,进而提出推行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 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 B . 选文甲思路清晰、说理透彻、气势磅礴。“则盍反其本矣”是孟子对齐宣王的呼告,如 见其色,如闻其声,富有感染力。 C . 选文乙中孟子认为君臣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尧、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国君应该向 尧、舜学习,实行仁政以保天下。 D . 两则选文都体现了孟子核心政治思想:仁政。选文甲侧重正面阐述行仁政的措施,选文 乙多从反面论说行仁政的重要性。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②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5. (5) 经过孟子的游说,齐宣王表示“请尝试之”,接着孟子提出了“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其具体 举措有哪些?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 4. (2023高一下·遵义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登赏心亭①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② 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 涕已流。

    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 (1178年) ,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②瓜步:即 瓜步山。与建康隔长江相对。③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

    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首联由回忆引出,写了自己外放四川、陕南,备尝艰辛,度过了不平常的岁月,以及奉召东 行见孝宗,为自己将有再进忠言的机会而喜。 B . 颔联中的一个“稳” ,一个“醉” ,呈现出诗人经险如夷、平安归来的心境。诗人因安然乘 舟渡过黄牛峡,而深感幸运,故饮至半醉半醒。 C . 颈联写诗人眼前所见为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面对的又是“瓜步”和“石城”这两处历代兵 家必争之地,此景此地,使诗人忧从中来。 D . 本诗前四句由“兴”字点出,后四句为“忧”字包孕。“兴”为诗人赴阙召对,或宿愿得偿; “忧”则是诗人面对现实,希望渺茫的表现。
    2. (2) 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登楼抒怀之作,还写了“涕流”的情状。试比较这两首诗中“涕 流”原因的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5. (2023高一下·遵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的不同性

      格,冉有性格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即可看出来。

    2. (2)   《登岳阳楼》中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3. (3)   《赤壁赋》结尾两句“ ,”既照应了开头,又生动地描

      绘了主客和衣而卧、乐而忘归的场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 6. (2023高一下·遵义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 Ⅰ

    中国饮食文化    ,源远流长。书写饮食文化,不能忽略食料,这关系食物的生产,涉及物 种的传播。食物生产包括获取食料,还包括烹饪技法的运用、调味原则的创立等。有了食物就有了 相关的进食规范,饮与食的器具随之完善起来,与饮食过程相应的礼仪规范也逐渐建立起来。很难 说哪一个方面最重要、最关键,它们是缺一不可、    的。

    与饮食过程相关联的,还有饮食的态度、饮食的观念,特别是对饮食的认知程度,“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而饮食阶段性的发展变化总是与科学水平的提升   。例如,同样都是熟食,陶器时代与铜器时代有明显不同,到了铁器与瓷器并行的年代,人们 得到的食物更是不同。这样就逐渐改变了人的味觉体验,也    地改变了人们对饮食的认识。

    中华饮食是具有“抒情”功能的,这和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关。当吃这种形式能够表 达人们的丰富的内心情感时,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与科学和艺术相关的过去都已成为 历史,但饮食所创造的文化,却绵延不绝地展现着新的内涵。我们忘不了的是那些滋味,忘不了的 是那些体统,因此将文明称为饮食的重要驱动力,是有一定道理的。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
      A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 B . 中华饮食是具有“抒情”功能的。 C . 这和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关。 D . 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
  • 7. (2023高一下·遵义月考) 阅读能力检测
    1. (1) 据书中描写,在模样和性格上与林黛玉相似的人除了龄官外,还有( )
      A . 晴雯 B . 金钏 C . 迎春 D . 袭人
    2. (2)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个判词中“金簪雪里埋”所指

      的人物是( )

      A . 林黛玉 B . 贾元春 C . 贾探春 D . 薛宝钗
    3. (3) 以下对《红楼梦》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 衰史,刻画了种种人情世态。 B .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 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C .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她贪婪、凶狠、狡诈,设计害死贾瑞,因此王熙凤身上没有丝毫人性之美。 D . 在《红楼梦》中曾多次写到“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给作品增添神秘气息,吸引读者兴趣。
    4. (4) 下列关于《红楼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里大量诗文判词戏曲歌词,充满了譬喻,往往是对人物关系和命运际遇的暗 示。《枉凝眉》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B . 曹雪芹善以人名隐喻,从开篇的“贾雨村 (假语存) ”“甄士隐 (真事隐) ”即可知, 就连贾府“元迎探惜”四春:精明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冷僻的贾 惜春,也暗含了“原应叹息”之意。 C .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 系又各有侧重。如第五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 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D . 《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 风流。 ”表现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苦 尽甘来十分欣悦。
    5. (5)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红楼梦》前5回内容的是( )
      A .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B .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C .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D .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四、作文 (60 分)
  • 8. (2023高一下·遵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今贤达深知自己肩负着社会、国家的责任,孜孜以求。孔孟圣人不辞劳苦,奔波于世,推行自己的思想;烛之武不畏艰险临危受命,智退强秦。今之学者亦不忘“匹夫之责”,屠呦呦、袁隆平 等科学家执着探索、攻坚克难,以已之力引领众人前行。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以不同身份、不同角色承担着责任。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以“责任与担当”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提示:文体要明确,结构要清晰;拟个好题目,写个好开头;论证有方法,书写当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