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

更新时间:2023-06-19 浏览次数:4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二、实验题
  • 16. (2024九上·奉贤期末) 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用铁丝进行图F和图G对比实验,实验中发现G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中国天宫空间站获取氧气的主要方式是电解水,若得到16 kg的氧气,理论上最少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三、综合题
  • 17. (2023九下·秦淮月考) 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化学功不可没。
    1. (1) 冬奥会环保人员的服装面料是利用回收废弃的塑料瓶加工制成。塑料属于(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2. (2) 冬奥会速滑场馆“冰丝带”采用的是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①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得到干冰,从构成物质微粒角度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分子的

      ②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下图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部分转化关系图。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 (3) 冬奥会上提供经过二氧化氯消毒处理的直饮水。

      ①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直饮水是软水,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18. (2023九下·秦淮月考)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1. (1) I、2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烧杯(填序号)中加入的固体是硝酸钾。

    2. (2) 将温度升高到50℃,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或“=”)。
    3. (3)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若要提纯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是
    4. (4) Ⅱ、“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现欲配制一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g。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5. (5)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填序号)。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放一张等质量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水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细致

  • 19. (2023九下·秦淮月考)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 (1) I、炼铁厂常以赤铁矿、焦炭、石灰石、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请写出步骤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Ⅱ、铝和铝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和SiO2 , 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①SiO2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物质;

      ②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盐。

      操作I的名称是

    3. (3) 检验滤液Ⅰ中是否还含有硫酸,可以选择(填试剂名称),若现象是,则表明滤液Ⅰ中仍然含有硫酸。
    4. (4) 滤液Ⅱ中溶质的用途之一是
    5. (5) 将熔融状态的氧化铝通电发生分解反应,得到单质铝和另一种单质的的反应方程式为
    6. (6)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2O3时,还加入了冰晶石(Na3AlF6)作熔剂,其作用是降低Al2O3的熔点,冰晶石在物质中的分类属于____(填字母)。
      A . B . C . D . 氧化物
  • 20. (2023九下·秦淮月考) 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和F的物质类别相同,A的溶液为蓝色,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E,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 (1) 写出化学式:B,C
    2. (2) 写出化学方程式:

      A 转化为 D,E 转化为 F

  • 21. (2023九下·秦淮月考) 某兴趣小组围绕中和反应进行了系列探究。
    1. (1) 【实验探究一】中和反应中宏观物质的变化

      小组同学进行图1所示的探究实验,A试管中现象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针对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图2的实验。

      溶液Y一定呈中性吗?小组同学产生了质疑。

      查阅资料: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8.2<pH<10.0的溶液中呈红色。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无色溶液Y于试管中,加热蒸发

      无明显现象

      溶液Y呈中性

      溶液Y呈碱性

      得出结论:Y溶液呈碱性。

      交流反思:Y溶液呈碱性,则Y溶液的溶质为

    3. (3) 【实验探究二】中和反应中微观粒子的变化

      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4. (4) 下列四幅图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的不同时间点的微观粒子示意图,请按时间先后排序(填序号)。

    5. (5) 【实验探究三】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下图中产生现象能证明中和反应会放热。

    6. (6) 有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在室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10mL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加10mL蒸馏水稀释,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加10mL蒸馏水稀释,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10mL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3个实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说明酸碱稀释不影响结论的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