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06-06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2023八下·紫金期中) 默写古诗文。
    1. (1) ,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 (2) 式微式微,?微君之故,?(《诗经·式微》)
    3. (3) 蒹葭采采,。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4. (4)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陶渊明《桃花源记》)
    5. (5)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6)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送张丞相》中,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2. (2023八下·紫金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 yuè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2. (2) 岩层的年龄为6 00万年,因此可以zhuī sù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3. (3)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cǎo zhǎng yīng fēi,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 (4) 那时自己对rén qíng shì gù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 3. (2023八下·紫金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拘谨的人,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他这种外向的性格。 B . 讲和谈判因意见分歧危如累卵,而会长从中斡旋方转危为安。 C . 盛夏时节,该村的百亩荷塘新荷绽放,美不胜收 , 吸引了不少游人观荷赏景。 D . 五彩的纸张被切割成各种形状,精妙的细节和鲜艳的色彩令人目眩神迷
  • 4. (2023八下·紫金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将直接对接潮汕联络线与潮惠高速公路,发扬高速公路的互联互通作用。(将“发扬”改为“发挥”) B .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在“不珍惜”前加上“出现了”) C . 溺水是14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意外溺水死亡事件约占儿童意外死亡事件57%左右。(在“主要原因”后加上“之一”) D . 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与其相应的一种抗体物质,这些抗体物质能抑制或杀死致病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获得免疫力。(将“一种”移到“产生”后)
  • 5. (2023八下·紫金期中) 某校八年级举办了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古人都是低碳生活,很多优美风景出现在诗人的笔下。班级举行“飞花令”活动,请根据下列诗句,找出“飞花令”的关键字,把“飞花令”约定的字或词填在横线上,并在后面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关的两句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 (2) 任务二:为了进一步推广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学校周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对“低碳生活”方式进行宣传。面对热情的小区居民,你会如何宣传呢?

      李奶奶:低碳生活,到底什么才是低碳生活啊?

      我:

      李奶奶:哦,原来是这样。那我在生活中怎么去做呢?

      我:

      李奶奶:现在的小孩子真了不起,懂得这么多。回家就按照你们说的做。

    3. (3) 任务三:下列关于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    )
      A . 《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尚书》又有《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两种。 B . “诗言志”中的“志”关联着政治或教化。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这里的“志”也指教化。 C . 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大戴记》。 D . 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
    4. (4) 任务四:班级组织了辩论会,反方指出:“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没什么作用,因为发展经济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关系不大。”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作为正方,有理有据地反驳。
二、阅读题(40分)
  • 6. (2023八下·紫金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 , 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 , 林间月 , 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①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所遣篮舆:供雇佣的竹轿。③霁:雨过天晴。④酌:舀取。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清冽    潭中鱼百许头    日光下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 (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林间月      寂不闻人声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行 二 鼓 始 至 寿 圣 院 谒 辨 才 于 朝 音 堂 明 日 乃 还

    5. (5) 结合乙文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
  • 7. (2023八下·紫金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之路

    孔德懿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就其起源来说,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中华玉文化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文化独具魅力。“石之美者为玉”,是华夏先民对玉石的最基础认知。在石器时代,先民发现了玉石这种特殊的材质。玉石的颜色比普通石头漂亮,色泽温润,硬度高于一般石材,具有韧性,不易断裂。特别是大部分玉石具有与天类似的颜色,如青玉、白玉等。因此,玉石在先民的想象中一开始就和天有联系,在原始宗教信仰中占据了显著位置。据《淮南子》记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五色石”就是玉石。先民认为,玉石具有修补苍天的神奇功能。

    ③玉与石逐渐分化后,华夏先民开始将天然玉石加工为生产工具和装饰物,以满足日常生活、原始审美的需要。自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玉器在华夏大地上大量涌现。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之为“玉器时代”,作为连接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的一个完整时代,时间跨度长达4000年左右。从考古学的成果来看,从距今80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家河文化,都出土了大量各类玉器。这一时期的玉器是“神器”,基本上为原始社会巫师作法通神所用,是祭祀或与天神沟通的“事神玉”。

    ④“玉器时代”对于中华文明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社会阶级开始出现,成组的玉器出土于大墓中。与之相伴,还出现了更大的人群聚落,意味着城市初现规模,同时出现了青铜冶炼技术,产生了最古老的文字。可以说,玉器是中华文明的催生者。

    ⑤特别重要的是,根据学者研究,这一时期还存在“北玉南传”(从北方到广东地区)、“东玉西传”(从东部沿海地区到河西走廊)的玉文化传播,以及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的西部玉石资源“西玉东输”等现象。这些“玉石之路”串联起了中华文明的版图。

    ⑥新石器时代末期,巫觋集团通过对神权的垄断,逐渐掌握了部族社会的政权、军权,大巫与王的身份合二为一。王权开始崛起,早期国家开始形成,华夏大地由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这一时期,玉器逐渐演变为体现王权威仪和政治礼仪的重要礼器。可以说,它是王权国家形成的见证者。

    ⑦1936年在良渚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充分证明良渚先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玉器,形成独具特色的用玉体制。他们以玉琮、玉钺和玉璧代表神权、军权和王权。良渚文化中的部落首领,头戴大巫的标志玉冠饰,身挂玉管、玉珠串,臂戴玉镯,彰显通神能力。这说明当时玉器既用以祭神,也用于标识身份、区分等级,反映了政教合一的早期国家形态。

    ⑧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大一统”格局建立并不断巩固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玉器作为国家祭祀等重要政治活动中的“礼器”,历代统治者都视玉为“国之重器”。文献中也多次记载了王朝最高统治者与玉有关的事件。特别是在改朝换代的战争中,玉器的归属是一个重大问题,《史记》也进行了专门记载。

    ⑨总之,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和演进来说,玉文化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华传统政治、礼仪、宗教、信仰、习俗、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没有任何古器物能够和玉器相比。玉文化经久不衰,自新石器时代一直绵延至今,而且随着中华文明长河的延伸,其生命力会越来越旺盛。

    【注释】①巫觋:巫师。

    1. (1) 阅读全文,请把玉的功用历经的阶段补充完整。

      →作为生产工具和装饰物→

    2. (2)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玉文化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对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B . 兴隆洼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中的玉器都有祭神、标识身份的作用。 C . 玉器和其他古器物一样,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 D . 《史记》专门记载玉器的归属问题,说明玉器在当时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
    3. (3) 文章第⑦段和第⑧段能不能互换?请说明理由。
  • 8. (2023八下·紫金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的情结

    杨春贤

    ①爱人每次拖地板,都会轻轻地拉出缝纫机,将下面的灰尘拂去,再慢慢地把缝纫机放回原处。她有一个深深的情结,对缝纫机的钟爱差不多有半个世纪了。

    ②半个世纪前她还是个孩子。

    ③那时,她最喜欢到同学小妮家串门,因为小妮家给了她太多的新奇与惊喜。

    ④小妮住在一座阔气的三层小洋楼里。小妮家有许多她从未见过的东西,如落地钟、钢琴等,都使她啧啧称奇。最吸引她的是小妮的缝纫机。只见小妮用脚轻轻一蹬踏板,缝纫机针便拉着线上下跳动,小妮用手推着剪裁好的布料,缝好的针脚立即像一条线一样向前延伸,沿着布料的形状如影随形、整齐地前行,一圈又一圈。不过几分钟,一只鞋垫就砸好了。

    ⑤“你砸得太好了!”她禁不住赞叹道。

    ⑥“你来试试?”小妮说。

    ⑦“好,那让我试试吧。”她仿佛浑身是劲儿

    ⑧试了几次,她居然学会了。在此后的某个星期天,她从家里带来一双裁好的布料到小妮家,鼓起勇气坐在缝纫机前,虽然针脚砸得歪歪扭扭,但一双崭新的鞋垫还是赫然呈现在她的面前。这天,她像过节一样快活,心里乐滋滋的。自那以后,她对缝纫机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⑨她家人口多,生活拮据,在她看来,缝纫机是一种奢侈品。不过,拥有一台缝纫机此后成为她的一个美丽的梦想。

    ⑩我和爱人结婚后,她经常和我说起孩提时代的那个梦想。后来我们有了两个女儿,爱人很自然地想到了买一台缝纫机,不单可以为孩子做衣服,哪怕砸双鞋垫也用得上它。

    ⑪但当时由于商品供应严重短缺,要买一台缝纫机,必须等待一张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发放的“缝纫机票”。虽是如此,但期盼的心情却十分迫切,很快我们已了解到上海生产的“蜜蜂牌”等尽人皆知的缝纫机名牌。

    ⑫但生活总是让人捉摸不定,有些事不一定按照你的计划如期而至,反而会突然地横插上一杠子。

    ⑬一天晚上,我对爱人说起某某能买到“金鹿牌”自行车,并不经意地透露出羡慕之意。爱人听着,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⑭“那你买一辆吧!”

    ⑮“不要,不要。”我们家离单位很近,最多十分钟就可以走到。

    ⑯“买吧!你不是早就喜欢吗?再说,换煤气罐时还可以用嘛!”爱人坚持着。

    ⑰“可咱积攒的钱是要买缝纫机的啊。”我仍不同意。

    ⑱“还不知哪辈子才能等来票呢。”爱人不肯让步。

    ⑲在爱人的再三催促下,积攒了许久的钱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给我买了自行车。

    ⑳我心里清楚,她是为了我,放弃了自己的所爱。

    ㉑后来,一直也没等来“缝纫机票”,再后来,两个女儿慢慢长大了,已经不宜再给她们做衣服了,缝纫机也始终没能买上。改革开放以后,缝纫机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㉒爱人退休前,有一次,我陪她逛百货商店,走到陈列缝纫机的区域,她走过去转了一圈。

    ㉓“怎么,你还喜欢缝纫机呀?”我不经意地问道。

    ㉔爱人点点头,莞尔一笑。

    ㉕的确,小时候的事,好像镂刻在脑海里一样一辈子都忘不了。爱人不正是这样吗?内心的那个缝纫机情结,时隔多年依然那样深。我突然感到有些自责。于是我决定给她一个惊喜。傍晚时分,我抬回家一台“蜜蜂牌”缝纫机。爱人开门一看,开心地笑了。至此,我终于圆了她儿时的梦想。

    ㉖缝纫机买回来后,在她砸了一双鞋垫后却再也没有用过。然而,爱人依然对它保持着那份不变的情怀,因为它珍藏着她儿时的记忆、美丽的梦想和半个世纪的故事。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1. (1) 本文叙述了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请理清文章思路,填写表格。

      时间

      事件

      爱人孩提时代

      她十分羡慕同学小妮有缝纫机,并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台缝纫机

      “我”和爱人结婚后

      爱人退休前

    2. (2) 第⑫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 (3) 结合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①“好,那让我试试吧。”她仿佛浑身是劲儿

      ②在爱人的再三催促下,积攒了许久的钱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给我买了自行车。

    4. (4) 本文题目“童年的情结”有什么含义?
三、作文(50分)
  • 9. (2023八下·紫金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有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