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7-01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 1. (2023高二下·吉林期中) 论述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

    材料二: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 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

    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ChatGPT功能强大,被广泛热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用它写作业。 B . 人工智能擅长解决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但在回答社会问题时,则不尽如人意。 C . ChatGPT与其他人工智能产品相比,火爆全球的原因是能理解人类语言并互动聊天,并且回答人类提出的复杂问题。 D . 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ChatGPT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高难度问题,有时并非真正的“理解”,只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罢了。 B . 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也给大学老师提出了警示: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有创新性。 C . Ch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就与人类的互动越多,会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 D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未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ChatGPT取代(   )

      ①翻译 ②新闻编辑  ③特种警察 ④客服 ⑤市场研究分析师 ⑥行政助理 ⑦艺术工作者 ⑧社会学家

      A . ①②④⑤⑥ B . ①②④⑥⑦ C . ②③④⑤⑧ D . ①②③④⑤
    4. (4) 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5. (5) 虽然国外某些大学禁止使用ChatGPT,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甚至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几个月,就已经令人类社会如临大敌。但不可否认,ChatGPT对人类社会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有益影响,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ChatGPT对人类有何益处。
  • 2. (2023高二下·吉林期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

    罗丹之约

    铁凝

    早春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罗丹作品要来中国了,这些作品将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展出。

    在法国,在巴黎瓦雷诺大街的罗丹博物馆,当坐落在庭院内的《思想者》被一辆蓝色大吊车长长的吊臂轻轻吊离基座装进木箱时,数百名法国艺术名人默默注视着他,无数的摄像机和照相机镜头一齐对准了他的缓缓升起。他们为他送行,他们都知道,这座巨大的铜像斑驳的雕塑自1906年安放在这里以来,从未离开过故乡。现在他就要出走,而且是第一次远足。他初次远足选定的目标便是东方的中国。

    把法国最伟大的青铜作品介绍到具有伟大的青铜文明的古老中国,也许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这又仿佛是罗丹生前的一桩心愿,因为神秘的东方艺术也曾经给过他强烈的震撼。

    于是我便乘火车去北京看罗丹。

    小时候我就看过罗丹,当然那只是些印刷品。其中两件作品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件是身披宽大睡袍,显出任意散漫的巴尔扎克;一件是筋肉松弛的裸体雨果。少不更事的我曾经很不明白为什么罗丹要将两位大作家弄成这样。在孩子的眼中,他对他们二位显得太随意了。成人之后才发觉罗丹是多么坦率地对待了他这两位法国朋友,而他这两位朋友又是多么坦率地要求罗丹把他们弄成这样。有本书中曾经提到,巴尔扎克认为罗丹只有把他弄成这模样,他才是真正的巴尔扎克。于是至今每当人们提及巴尔扎克和雨果时,我眼前掠过的首先不是他们的著作,而是罗丹手下的那个“他们”。我想这便是他们作为艺术家和作家的共同卓识与见地吧,是这种卓识和见地掠夺了观众的记忆。罗丹具备这种掠夺观众记忆的力量,他掠夺了我的记忆,他在我心中就日渐伟大起来;他占有了我的记忆,我的记忆里便永远有了罗丹。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我在中国美术馆门前安静地排着队等待购买门票。长长的队伍一直保持了少有的顺和与规矩,似乎来看罗丹的人们是有约在先的,人们在一瞬间变得相互友好和理解了。

    然后,我首先看见了《思想者》,他被安放在美术馆庭院的正中,他正面向着熙熙攘攘的大街和一片片古老的灰瓦屋顶。他坐在岩石之上,全身赤裸,蜷曲着自己;他一手握拳抵住下颚,咬肌紧张地正陷入沉思。这本是一个众人熟知的形象,这个几乎有点程式化了的姿势乍一看去,甚至没能唤起我的新奇之感。而当我绕到他的背后时才真正地激动起来,我惊讶于罗丹在思想者脊背上所倾注的良苦用心:原来在这面宽厚、雄健的脊背上,组织明确的肌肉群如汹涌的波涛正有节律地涌动起伏,使我忽然明白了罗丹在创作之初何以能摆脱诗人但丁原型的束缚,把身着裙装、面庞清癯的苦行僧形象换成了今天的《思想者》。在这位肌肉发达、强壮雄健的思想者身上或许融入了艺术家全部痛苦而又美好的理想吧?他渴望从雄健的身体里发生雄健的思想,或者只有如此雄健的身体才有产生雄健思想的力量?罗丹不忽略思想者的头颅,但他更倾心于支撑这头颅的躯干。于是即使思想者的一面脊背也成了表现这雄健思想不可缺少的因素。于是我在他的被观众冷淡着的脊背上初次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思想者,在这面脊背上,他那紧张而痉挛着的每一个细胞都使我生出一种全新的幸福感。我很为这一瞬间,这个我独自占有的瞬间而满足。继而又想到,面对一件伟大的作品,人们都在人云亦云时,议论的或许都是它那被观众(或读者)自己程式化了的正面吧,对于它的背面却每每会粗心地忽略过去,尽管作者曾经苦心用尽地去经营它的背面。如今一个完整的《思想者》终于给了我能够思想的力量。

    能够思想着是美丽的。有力量思想的人也必是幸运的吧?

    我感觉到了幸运,这幸运来自一个完整的《思想者》;我感觉到了幸运,还在于在《思想者》面前我与我的两位同行不期而遇。他们是山西作家蒋韵和李锐夫妇,他们说,他们也是专门乘火车赶来北京看罗丹的。虽然山西、河北两省相邻,我们却已有几年不见。

    我们惊喜地互相注视着,眼前掠过陌生的观众,身后有《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和克洛代尔美丽的躯干。罗丹包围了我们,令我们忽然意识到,我们本是共同赴了罗丹之约而来,只有罗丹才有如此的魅力吸引我们从各自的城市聚到这里。

    我们惊喜地互相注视着,不提罗丹,也不提他为我们创造出的一切神奇。我们甚至没说什么话,我好像害怕这份奢侈的突然消失,又仿佛在罗丹面前我们无须语言,我们都已明了思想着才是美丽的。

    人生的奢侈却原来是极为有限的,《思想者》们能够远涉重洋落座于古老的北京已经不易,我能够亲眼目睹这些人类的奇迹,我还能够在这奇迹面前与久违了的外省友人相遇,这已算得上是人生的奢侈之一。要紧的不在于这奢侈转瞬即逝,要紧的在于你真的奢侈过,即使罗丹已回故乡,即使友人也离你而去。

    入冬时节,蒋韵从山西打来电话又说起罗丹,她告诉我说,我们去看罗丹那天是3月10日,那天是她的生日。

    我一直相信,在我们各自的心里,都深深地感谢着罗丹。是罗丹约会了我们,是共赴罗丹之约,使我们得以收获悠远而长久的思想的时光。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二段写众多法国艺术名人为《思想者》送行,表现了《思想者》巨大的艺术魅力,为下文写“我”在参观时被其感染做铺垫。 B . 东方艺术曾给罗丹强烈的震撼,他生前就想要将他的青铜作品介绍到有伟大青铜文明的中国,而今《思想者》首次远足便来到中国。 C . 排队买票时,温暖舒适的天气与“我”心境相契合,有序的购票队伍更让“我”感受到了罗丹及其作品在人们心中产生的巨大影响。 D . 《思想者》被安放在美术馆庭院正中,凸显其重要地位,但“我”对其已经熟知,觉得其姿势有点程式化,甚至没能唤起新奇之感。
    2. (2) 文中关于“我”看罗丹印刷品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两件罗丹作品是巴尔扎克和雨果,但当时“我”不明白罗丹的意图。 B . 成人后“我”理解了罗丹把巴尔扎克和雨果塑造成随意的样子是一种坦率,二人也要求如此。 C . 罗丹作品把“我”原有的关于巴尔扎克和雨果的记忆抹去了,只剩下罗丹为他们塑造的形象。 D . 作者用“掠夺”一词,有力地表现了罗丹作品的巨大艺术魅力,表达对罗丹艺术的赞美之情。
    3. (3) 作者在描写罗丹的《思想者》时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其艺术效果。
    4. (4) 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 3. (2023高二下·吉林期中) 文言文阅读

    希怿字伯和,燕王八世孙。登淳熙十四年进士第。赵汝愚帅福建,希怿为属吏,尝言:治人如修身,治政如理家,爱民如处昆弟。取古今官著惠爱者缉为一编,曰:“是吾师矣。”汝愚之,荐于宪辛弃疾。弃疾尚气,僚吏不敢与可否,希怿独尽言无所避。属邑候官苦税重,每不登额,希怿稽核公帑羡钱以足之。弃疾亦荐其能。汝愚当国,调江东运司干办。

    同寅有坐侂胄党者,诸司莫敢荐,希怿贤其人,请以荐己者荐之。改太平州通判。先是盗而逃者,捕得处死。希怿言:“强盗特贷命而辄逃者斩,今黥罪致死,非法之平也。”自是皆减死论。

    迁江西茶盐提举。岁饥,恶少聚劫,希怿将自临按,幕属力止之,不听,曰:“希怿不出,饥民终不得食,且召乱矣。”遂行发粟赈给禽首谋者治之其党遂散。升本路帅兼漕事。黑风峒罗世传寇郴阳,奸民潜通贼,阴济以粮。希怿捕治之,贼乏食,乃去。未几,李元砺寇郴,陈廷佐寇南安,复诱罗世传与合,劫掠至龙泉。有何光世者,能知贼动息,希怿授光世计,诱世传诛元砺以自赎。功未竟,移知平江府,其后世传果缚元砺以献,廷佐势孤,亦降。

    移知太平州,希怿为倅日,习知其民利病,遂损折帛价,减榷①酤②额,以苏民力。已而乞祠,迁端明殿学士,换昭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嘉定五年卒,年五十八,赠少保,封成国公。

    (节选自《宋史·赵希怿传》有删改)

    【注】①榷:专营;专卖②酤:薄酒、清酒。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遂A行B发C粟D赈E给F禽G首H谋I者J治K之L其M党N遂O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汝愚嘉之”的“嘉”是赞美,赞许的意思,与《师说》中“余嘉其能行古道”的“嘉”字含义相同。 B . 黥,又称墨刑,是在罪人面上或额头上刺字,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水浒传》中的林冲曾经受过此刑。 C . “俾诱世传诛元砺以自赎”的“俾”是让、使的意思,与《促织》中“又嘱学使俾入邑庠”的“俾”字含义不同。 D . 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宋代对于官吏致仕的条件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汝愚非常赏识赵希怿,把他推荐给上司辛弃疾,辛弃疾对赵希怿的办事能力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B . 赵希怿的同事因受韩侂胄的牵连,各个部门都不敢推荐,赵希怿请求举荐自己的人举荐他。 C . 赵希怿任江西茶盐提举时,一些恶少聚众抢劫,赵欲亲自审理,幕僚极力劝阻,但他毅然照自己的想法做。 D . 赵希怿任职平江府时,授计何光世引诱罗世传诛杀李元砺以赎罪;最终贼人陈廷佐势单力孤,也来投降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弃疾尚气,僚吏不敢与可否,希怿独尽言无所避。

      ②奸民潜通贼,阴济以粮。希怿捕治之,贼乏食,乃去。

    5. (5) 赵希怿曾说:“治人如修身,治政如理家,爱民如处昆弟。”他是这么做的吗?请举例回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4. (2023高二下·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

    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注】 ①箨: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皮、笋壳。②簟:一种轻便细巧的竹席。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插”“编”“护持”等一系列动词,描写了诗人劳动的繁忙和对新竹的喜爱。 B . 陶醉在繁茂的竹林深处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不觉间赤日西沉,凉风吹起,秋天已到。 C .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逼真地再现了新竹成长过程,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影。 D . 本诗作为七言律诗对仗工整,情景两契,意境双偕;语言简练质朴,清新自然。
    2. (2) 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 5. (2023高二下·吉林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并美。现实主义风格的乐府诗《拟行路难》中,“”叙写了寒门士子在门阀制度重压下,吞声不言、徘徊不前的处境;浪漫主义风格的《离骚》中,“ , ”两句以香草设喻,表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2. (2) 杭州自古繁华,自然风光也美不胜收,诗词中多有历代文人关于杭州的“花”的记忆,如柳永《望海潮》的“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 ”。
    3. (3) 杜甫《蜀相》中“”一句写到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
五、语言文字运用(17分)
  • 6. (2023高二下·吉林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I

    2023年,中国动画进入新百年,作为国产动画“领头羊”的上美影出品的动画短篇集《中国奇谭》豆瓣开分高达9.5分,迅速引发观剧热潮,收获好评。

    《中国奇谭》讲述了8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小妖怪的夏天》重新想象了“西游记世界”,无人在意的小猪妖弱小、迷茫而又努力、温暖,它对外人称赞的齐天大圣心驰神往,是现实生活中平凡的“我们”追求理想的缩影。《鹅鹅鹅》则取材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的《鹅笼书生》。“世态渔洋已道尽,人间何事不鹅笼”,这个故事_________,即以精微的语言点出了人生的规律,但又不是简单地讽刺或进行道德评判,而带有更浓郁的东方奇幻美学。《林林》中有自我意识的探寻,《小卖部》中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从乡土眷恋到末世情怀,从生命关怀到人性思考,题材________,打造了一个极具中式想象力的世界。

    《中国奇谭》继承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精髓,为中国动画的新百年开了一个好头。它的成功也说明,坚守老一辈创作精神,能推动动画市场。总制片人李早表示,“站在中国动画新百年的开端,《中国奇谭》主创团队希望通过创作这些多元化的作品,重现美术片________的面貌。”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 7. (2023高二下·吉林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Ⅱ

    舌纹,顾名思义,舌头上的纹路,与指纹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具备唯一性。那么,               ?其实与指纹形成的原因一样,舌纹也由人体的基因所决定。基因不同,舌纹就不同,即便是双胞胎,舌纹也是不一样的。依靠舌纹可以识别人的不同身份。可以说,               

    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也是我们切实能品尝出来的味道。我们依靠舌头在口腔内配合牙齿咀嚼食物,品尝味道,这是舌头的功能之一;人类从出生之后牙牙学语开始,也需要舌头和口腔其他部位配合,发出语音,这是舌头的第二大功能;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通过观察舌苔,发现身体的各种病症,从而辨证论治,这是舌头的第三大功能。

    中医有“心热则舌裂而疮”的说法,即舌头表面纹路断裂,从中医上讲就是心火旺盛。当然,不同的舌纹现象,                 

    指纹是人的第一身份证明,而舌纹可以说是居于第二位的。或许有一天,我们在验证身份时真的要“舔屏”了!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把选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以“舌头具有”开头的长单句。可以适当调整语序、删减字词,但要保留句子主要信息。整个句子不超过50字。

      舌头具有

六、写作(60分)
  • 8. (2023高二下·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维特根斯坦

    材料二: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尼采

    材料三: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作为时代青年,你从以上材料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