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饥”“伐病”的功效。苏轼认为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国之将兴也,贵其本而贱其末;道之将废也,取其后而弃其先。用舍之间,安危攸寄。”作者把文章重“体用”还是重“华采”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强调“以体用为本”。“以体用为本”与“有为而作”的精神完全一致,都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的苏轼文艺的反映。
苏轼认为诗画要传神,他的“诗画一律”精辟地阐述了诗画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关系。绘画过分追求形似,则不能传神;作诗仅仅满足于摹写物象,意尽句中,也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诗画都要遗貌取神,抓住客观物象的本质特征,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这就是诗与画共同的本质特点。
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但苏轼认为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即“天工与清新”。“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苏轼在评论诗歌时,常常用天工清新作为审美标准。苏轼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审美标准,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感情率真。苏轼在很多诗文中,都以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诗的标准。苏轼特别推崇陶潜,就因为陶诗情真:“渊明独清真,谈笑过此生。”其二,意境清新。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它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苏轼用“境与意会”概括意境的含义,认为诗歌应有清新的、超尘脱俗的意境。
苏轼“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渊源于庄子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法天贵真”等,就已道出了不事人工雕琢的“天工”的实质。苏轼追求自然之美,实际上是以他最理想的、至高无上的“道”或“自然”作为他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
(摘编自文师华《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
材料二:
如果就东坡的词学观念而言,“词体之尊,自东坡始”的判断似失之过率。事实上,东坡是轻视词体的,他认为词乃“闲居之鼓吹”的“小词”观,与陈世修谓冯延巳填乐府新词以“娱宾而遣兴”的观点实无很大区别。只是轻视词体的他并不排斥填词,尤其在词已经渗透到官僚文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候。而从东坡不满柳永词俚俗但又独赏其“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来看,清旷当是东坡所追求的词学审美理想。
东坡的人生态度是旷达的,他拥有闲心的寓物观,能以变换视角的办法来承认悲哀存在的普遍性并以此否定对悲哀的执着。因此,假借词以表现自我人格与性情抱负的东坡乐府,其词风趋向必然是清旷的,因为风格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成就或语词上的和谐。《燕喜词序》所云:“盖东坡平日耿介直谅,故其为文似其为人。”
东坡的清旷词学审美理想在当时不是孤立地呈现为偶见独悬的形态。黄庭坚对苏词“落笔皆超轶绝尘”极为赞赏,他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认为“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实际上接触到东坡雅化词风趋于清旷的深层问题。肯定了东坡不向音律做无条件皈依的晁补之,一如东坡“以诗为词”,把抒发一己情性作为词创作的首要目的。
尽管如此,东坡词学审美理想在北宋末年“鲜与同调”却是事实。一方面是因为此时颂歌频奏,艳词遍行;另一方面是因为对词之体性的认识大多仍囿于所谓“本色”论,即便在苏门之中也是如此。《后山诗话》谓苏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方叔坚持词乃妙龄少女演唱,当具婉媚风调。徐度《却扫编》卷下谈到柳永时说:“其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柳氏之作,殆不复称之文士之口,然流俗好之自若也。”可见东坡之词学审美理想与当时流俗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且并不占主流地位,而柳词也并不仅称于“流俗人”,靖康元年冬宰相何栗“日于都堂饮醇酒,谈笑自若,时一复讴词”,便是佐证。因此,北宋末年的词坛总体上是为侧艳之词所笼罩的,即便是如张元千这些南渡后杰出的词人,也未跳出时尚之外。
(摘编自李康化《从清旷到清空——苏轼、姜夔词学审美理想的历史考察》)
熟悉了朦胧烟火中的阿房宫,深谙于诗赋中的阿房宫,已成为2000多年来国人对美好事物的人文宣泄。但2003年至2004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却让世人体会到了阿房宫的真实生存状态:纸张、遗存、甚至想象式的,皆是过去时的存在。
阿房宫最早载于司马迁的《史记》:“(始皇)三十五年……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历史学家班固也留有关于阿房宫的墨宝。而最为后世崇拜的是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壮丽的文学想象。阿房宫因此在过去时中存在了2000多年,直到2002年10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筹建并成立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开始翻开阿房宫过去时生存状态的一页。
秦阿房宫遗址为秦都咸阳的上林苑遗址故地。为确定“阿城”就是现在的前殿遗址,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对古文献进行了一番“知识考古”:《水经注·河水》载“池水北经镐京东,秦阿房宫西”。李毓芳认为,这里的“池水”指西周已有的“彪池”。
彪池位于现在的沣镐村西,距王寺村西南二里有余。虽历经沧桑,但是彪池低洼的地势现在仍能看清;彪池水向北流,恰恰经过一东西向规模宏大的夯土台基的西面,而该处夯土台基就是现认阿房宫前殿遗址。
据当地群众反映,在1949年以后还看到过前殿遗址夯土台基西部有一道南北向土墚,高约1米,且土墚东西两侧有碎瓦片,后被村庄覆盖。同样,在台基东部亦存在上述遗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著名秦汉都城考古学家李毓芳分析判定,群众反映的遗迹现象应为“阿城”的西墙和东墙。因现在的前殿夯土台基南部勘探和发掘中未发现南墙遗迹,这样一来,在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之中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与文献记载中的“阿城”情况是一致的。
阿房宫考古队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前殿遗址已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试掘和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基本搞清了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及其所属遗迹的分布,至此阿房宫前殿遗址中有无宫殿建筑成为关键。
根据勘探和试掘的资料,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左右。遗址东部长400米、宽426米和西部长70米、宽426米的遗址面被现代村庄覆盖。为了了解台基底部结构,考古队还对台基夯土进行了穿透性的钻探,发现夯土台基底部基本为平面,只是夯土台基西南部和台基东部边缘原来地势稍高一些。其土层堆积一般是耕土层、扰土层,然后是夯土台基夯土,汉代、或汉代至宋代的堆积。
阿房宫前殿的轮廓非常重要,但人们更关心其顶部的遗存堆积中是否有秦代宫殿的信息,这对寻找阿房宫——世人心目中的恢宏建筑组群,具有成败攸关的信心指示。但是在排除法下,考古学家们一次次地希望,又一次次地失望,他们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也就是说,阿房宫前殿可以说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
有专家对文献中阿房宫的建筑时间进行了一番计算,发现阿房宫的修建时间前后最多为4年。这从当时的生产、运输工具和规划设计的工作量来看,4年里能把阿房宫前殿的巨大夯土台基建成已实属不易。
现在能说阿房宫不存在吗?对于记者的提问,李毓芳认为下结论为时尚早,“要搞清阿房宫的范围到底有多大,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科学结论要建立在全部事实之上”。
(节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仇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古人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节俭》)
①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
②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
【注释】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甫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2022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周年。20年来,中国政府多方______,积极参与,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推动者、积极践行者和主要贡献者。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耕文明_______。在与周遭环境长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先民创造出稻作、粟作、农林牧业混合及经济作物等类型众多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独特的系统被传承下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中国政府、企业、学界、遗产地居民多方协作,各地始终坚持以“多方参与、惠益共享、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地方政府是政策制定者和资金支持者,农户是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各地龙头企业则起到了组织与引导作用。各地政府______,各遗产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遗产地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把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变成______乡村振兴的增长点,形成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传承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模式,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及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最近,伴随着《本草纲目》的歌声,一股新的运动热潮正在兴起,全国各地的刘畊宏女孩在努力进行更高质量的运动。到底是早上运动效果好,还是晚上运动效果好呢?近期,一项在大鼠身上开展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讨论角度。研究发现,当大鼠进行充分体力锻炼时, 无论锻炼的时间段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它们体内的数百种物质都会同步发生含量变化。
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是奋斗,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青春才会闪光。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很多青年想让青春涂抹上自己的个性与特色,但青春的个性与特色不是好高骛远,不是故弄玄虚,不是莽撞行事,更不是追求享乐。习近平曾指出,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广大青年应在新时代放飞梦想,施展抱负,勇于创新,让青春绽放绚丽的光彩。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生活的经历或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