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材料四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五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或水褥(锄草,耕作)……不待贾(买卖)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疆域篇】
材料一
图1 图2
【政治篇】
材料二 汉代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民族篇】
材料四 蕃人(外族人或异国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