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期...

更新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八下·深圳期中) 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功秘密安排北上的民主人士共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当时中国共产党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筹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D . 积极筹备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 2. (2023八下·深圳期中)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两方面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巩固政权;二是动员全国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不堪的国民经济。下列事件中属于完成第一任务的措施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一五计划 C . 三大改造 D . 重返联合国
  • 3. (2023八下·深圳期中) 电影《长津湖》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下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的镜头,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这段英勇壮烈的历史发生在(    )
    A . 土地革命时期 B . 抗日战争时期 C . 解放战争时期 D . 抗美援朝时期
  • 4. (2023八下·深圳期中) 右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邮票,方寸票幅中,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

    A . “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B .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 .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形成 D . 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夙愿
  • 5. (2023八下·深圳期中)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84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6%。1957年年底,我国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纷纷建立。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    )
    A . 工业落后面貌被彻底改变 B .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 . 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衡 D . 经济发展中存在冒进的倾向
  • 6. (2024八下·邗江期末)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建设成就是(  )
    A . 鹰厦铁路 B . 宝成铁路 C . 川藏公路 D . 武汉长江大桥
  • 7. (2023八下·深圳期中) 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 中央集权制度 B . 政治协商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君主专制制度
  • 8. (2023八下·深圳期中) 右图画面是农民们响应国家号召,排队向合作社出售余粮的情景。这一作品体现了当时(    )

    A . 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B . 农民对抗美援朝前线的支持 C . 工业化建设在东北有序推进 D . 农村生产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 9. (2023八下·深圳期中) 下图是1956年国内最出名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总经理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的情景。这一情景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 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进行三大改造
  • 10. (2023八下·深圳期中)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    )
    A . 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B . 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 C . 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D .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 11. (2024八下·赤坎期末) 195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报告文学《毛主席到了徐水》描写道:一只野兔被人发现逃到麦田后,由于小麦长得太茂盛,这只野兔被麦苗困住无法动弹。这段描写反映了(    )
    A .   个人崇拜风气盛行 B . 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C . 毛主席与农民心连心 D . 浮夸风渗入文学创作
  • 12. (2024八下·长垣期末) 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使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毛泽东发出这一号召主要是因为,当时(    )
    A .   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出现 B . 国防工业与尖端科技落后 C . 西方国家孤立封锁中国 D . 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 13. (2023八下·深圳期中)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煽动下,一大批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出身不好的一般群众被当成“牛鬼蛇神”扫地出门,甚至惨遭批斗,其中不少人被残酷折磨至死。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 . 一定要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 . 要防止个人崇拜和个大专断 C . 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 . 要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 14. (2023八下·深圳期中)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山此水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的这首词深情赞颂的主人公( )
    A . 处于建国时期,为抗击美帝侵略,捍卫主权做出贡献 B . 处于探索时期,为发展石油工业,艰苦创业 C . 处于探索时期,为我国国防现代化无私奉献 D . 处于探索时期,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
  • 15. (2023八下·深圳期中)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邓稼先为两弹研制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
    A . 电影作品《邓稼先》 B . 邓稼先遗留手稿和日记 C . 《中外科学家故事——邓稼先》 D . 某同学课堂笔记提纲
  • 16. (2023八下·深圳期中) 1978 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在听到赞誉的同时,也听到了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的声音,他说:“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 .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C .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 “左”倾束绯亟待突破
  • 17. (2023八下·深圳期中)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曲:“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春雷震撼了华夏。”该“大会”,指的是(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二大 D . 中共十五大
  • 18. (2023八下·深圳期中)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    )
    A .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 B . 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 C .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 D .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 19. (2024八下·高州期中)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 . 设立经济特区 B .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 20. (2023八下·深圳期中) 阅读下列表格,分析导致2000-2010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部分)

    年份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7年

    国内生产总值

    3678.7

    18872.9

    100280.1

    413030.3

    827121.7

    A . 发展乡镇企业 B . 加入世贸组织 C . 建立市场经济 D . 中国梦的推动
  • 21. (2024八下·宜春月考) 下图是1978~2018 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可以说明(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B . 政策的连续性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C . 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任务完成 D .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
  • 22. (2023八下·深圳期中)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讲到:“改革开放边不开步子,不能闯……要害是性‘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他的讲话(    )
    A . 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B .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 .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 . 确定了金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 23. (2024八下·龙泉驿期中) “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    )
    A . 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 B .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 C . 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D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 24. (2023八下·深圳期中)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
    A . 中共十九大 B . 中共十八大 C . 中共八大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25. (2023八下·深圳期中)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其中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距今年(2023年)还有(    )
    A . 13年 B . 22年 C . 26年 D . 30年
  • 26. (2024八下·长春期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 . 创新发展 B . 协调发展 C . 共享发展 D . 绿色发展
  • 27. (2024八下·槐荫期末) 2021年“时代楷模”获得者黄文秀,北师大毕业后决定回到家乡扎根基层,担任百坭村书记的一年多时间里带领88户410人脱贫,贫困率从22.88%下降至2.71%。据此可知黄文秀投身的事业是有关“四个全面”中的哪项内容(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 28. (2024八下·钟楼月考) “你可知道文汇路五六月份的清晨/肩上忙碌的风和忙碌的人们……”(祝伟涛《文汇东路6号》)咸阳市文汇东路上的西藏民族大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西藏民族大学的创办( )
    A . 标志着西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 . 为各民族同步富裕奠定了基础 C . 益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 . 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 29. (2023八下·深圳期中) 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天路”即“进藏路线”的五条铁路之一(另外四条是青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预计2026年通车。这五条铁路中已经建成并于2006年投入使用的是( )
    A . 青藏铁路 B . 新藏铁路 C . 滇藏铁路 D . 甘藏铁路
  • 30. (2024八下·茂名期末) 201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0—2019.9)》中记载: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    )
    A .  “一国两制”成共识 B . 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 . “九二共识”已达成 D . 海峡两岸已实现统一
二、非选择题
  • 31. (2023八下·深圳期中)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邓小平在同 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等人的谈话中,从社会经济性质的角度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下,理论界展开了新一轮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大讨论。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凝练了党取得伟大成就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摘编自何成刚《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与中学历史教学》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所示的场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请简述其“新”在哪里?
    2. (2) 材料二的图片反应了深圳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回答,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种论断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4. (4) 材料四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请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 国道路”三条经验中任选一条,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
  • 32. (2023八下·深圳期中)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材料二: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教育部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材料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农民“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
    2. (2)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最早进行尝试的地方。简述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四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哪里?概括乡村振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我国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 33. (2023八下·深圳期中)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鉴于情况复杂,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二: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们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根据中国请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范例。

    ——胡维革、胡晓岩《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思考》

    材料三:4月2日,马英九在与湖南大学师生座谈时表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他说,……无论台湾或大陆,在宪法上都属于一个中国,“我们是台湾地区,你们是大陆”。马英九此言一出,台“陆委会”随即发布声明,称马英九唱和呼应大陆的一中原则主张,与台湾民众的认知背道而驰。台“陆委会”‘称,大陆宪法强调“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马英九将台湾的“ 宪法"与之相提并论,并诠释为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矮化台湾之举。台“陆委会”还再次重申了所谓的两岸“互不隶属”。

    ——摘自《经济观察报》(2023年4月11日)

    请回答:

    1. (1) 据材料-归纳民族问题复杂的表现。为此,中共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构想是什么?请写出其成功实践的范例。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台“陆委会”的主张违背了什么原则?由此说明阻碍中国统一的因素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