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年平均增长率 |
1894-1911年 | 6.26% |
1911-1920年 | 4.24% |
1920-1936年 | 3.06% |
1936-1948年 | -3.28% |
时间 | 公法数目 | 私法数目 | 每次会议通过的法令数 |
1689-1702年 | 343 | 466 | 57 |
1702-1714年 | 338 | 605 | 78 |
1714-1727年 | 377 | 381 | 58 |
1727-1760年 | 1447 | 1244 | 81 |
1760-1820年 | 9980 | 5257 | 254 |
材料一:汉代董仲舒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并要求“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学的教育主体是博士与博士子弟,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以儒家经籍为教学内容的官方教育的开始。太学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为主,说经、互相问难、讨论经意义是重要的教学形式。
——根据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摘编整理
材料二:欧洲中世纪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社会对大批专业人员的需求,同时教会也需要补充神职人员,这种特殊的国家与教会同时发展的社会模式,使得培养训练专业人员的教学机构得以兴起。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职业训练。法律、医药、神学和文艺等都需要有能力的和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中世纪的每一所大学都是模仿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中的一个建立起来的。其经济收入有三种渠道:第一种依靠学生的收费,第二是依靠教会的圣俸为生,第三是依靠世俗权力机构发给的薪水。中世纪大学进行的是一般教堂学校无法从事的高级教学、研究机构。开设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中世纪的大学的主要教学形式有讲授、背诵、辩论等。
——根据英国乔姆斯《中世纪欧洲》摘编整理
上篇——作为“中国”的世界 第一章地理与历史 第二章第一轮大循环:封建社会 第三章第二轮大循环:豪族社会 第四章第三轮大循环:古代平民社会 |
下篇——内在于世界的“中国” 第五章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帝国余晖 第六章进行中的第四轮历史大循环:现代平民社会 第七章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失衡 第八章世界历史民族的精神自觉 |
——施展《枢纽》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的内容,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名称,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在商鞅看来,战争既是保卫自己的手段,更是在混乱年代争霸的工具;而兴农则是为了积蓄战略物资以支援战争。在这里,征战、兼并、称霸乃至统一天下是目的,而重本抑末、发展耕织不过是服务战争的工具和手段而已。商鞅变法渗透着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为了鼓励耕织,商鞅采取了一系列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这种把人口束缚在土地上,把人的消费限制在基本消费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长期看,是不利于生产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更严重的是,为了在全社会构建以农战为核心的激励体系,商鞅主张严厉控制舆论,严厉打击传统道德。他把礼乐、孝悌、诚信、仁义、非兵、羞战等视作危害国家的“虱害”,因而必须予以铲除。他执行愚民政策,并且实行连坐制度,使居民相互监视,导致整个国家人文道德水准显著下降。商鞅到秦国后,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数次与秦孝公谈话,在帝道、王道、霸道中,商鞅用霸道打动了秦孝公。秦孝公决定重用商鞅推行变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商鞅的博学与才华。
——张俊伟《商鞅变法:不为人知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