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6-26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形势异常yán jùn。为了尽快kàng zhì疫情,来自wǔ hú sì hǎi的医务人员没有一刻dǎn ge,迅速集结湖北。他们不俱病毒qīn xí。奋战在抗“疫”一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 2. 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合适的字。
    1. (1) 父亲有时候留在家里,(mái mán)头整理书(藉  籍)和文件。
    2. (2) 不管死了谁,不管是(cuī chuī)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用开追悼会的方法寄托(哀  衰)思。
  • 3. 阅读《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搅和”的解释,选择正确答案。

    [搅和] jiǎo+huo <口>动①混合;掺杂:惊奇和喜悦的心情一在一起,②扰乱;事情让他~槽了。

    1. (1) 这件事情让他们一搅和 , 全乱套了。
    2. (2)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 4. 在横线上填入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 (1) 鲁滨逊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生活场景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
    2. (2) 一个时刻准备着的人,就有可能把偶然的机会变成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
  • 5. 照样子,写句子。
    1. (1) 例句: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请从“紧张“或“痛"中选择一个,用夸张的方式写一个句子。)
    2. (2) 例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素山,或轻于鸿毛。”(请照样子引用句名言说明自己的观点,)
  • 6.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    )。
    A . 饺子    赤裸裸    司空见惯    B . 揉皱    摆摊儿    焉之非福 C . 耐何    蜡八粥    翻厢倒柜    D . 维恐    要不然    无独有偶
  • 7.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赴蹈火"与“及其日中如探”    B . “孰为故多乎”与“见微著” C . “快踏清秋”与“马观花”    D . “自愧如”与“若之矣”
  • 8. 《游园不值》一诗的空白处应该填(    )。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股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A . 草色遥看近却无    B . 钟山只隔数重山 C . 小扣柴扉久不开    D . 若是江南赶上春。
  • 9. 下面各项中不能用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的一项(    ) 。
    A . 我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 B . 溪水哗啦啦地流躺着,好像在唱一首动听的歌。 C . 太阳轻轻悄悄地挪移着,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D . 一只翠鸟从柳树闻飞出,掠过水面往另一个树丛去了。
  • 10. 根据提示,完成相关练习。
    1. (1)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长歌行》中“”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时刻奋斗向前。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因为很多时候都是“莫道君行早,。“
    2. (2) 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选自 《细细》)

      作者的追问表达了

    3. (3) 使弈秋海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其一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选自《学弈》)

      通过“学弈”这个事例,作者说明的观点是

    4. (4) 请默写《竹石》,并完成相关题目。

      ①请默写《石灰吟》。

      资料袋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很仰慕宋代民族英雄文天样的为人,书房里曾悬挂文天祥的画像,他还写有“殉国忘身,舍生取义”等诗句,表现出他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品德修养指向了祖国历史上的英烈人物。

      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便入任为官。他为官清正康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石灰吟[明]于谦

      ②结合“资料袋”,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石灰吗?为什么?

二、阅读
  • 11. 文言文阅读。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 , 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选自《书林纪事》)

    注称]①怀素:唐代大书法家。②零陵:今湖南零陵。③以:用。④足:足够。

    1. (1) “书”主要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但“贫无纸可书”中“书”表示一个动作,意思是;同样,“名其庵”中“名”的意思则是
    2. (2) 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3. (3) 怀素后来成为了唐代的大书法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
      A . 学习要勤奋,要坚持不懈。 B . 学习要创新,善于运用各种资源。 C . 学习永无止境,不可骄做自满。
  • 1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五一节期间,爸爸妈妈带小王同学到“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 ”游玩。为保证出行顺利,小王爸爸查阅了“西塘旅游”微信公众号,得到如下信息。

    1. (1) 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景区每日游客接待量的限量标准为每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的30%。

      ②以任何种方式预约的游客均只需凭“预约短信凭证”就可以进入景区。

      ③游客进入景区参观时,不管是在室外,还是室内,均要求佩戴口罩。

    2. (2) 为保证小王一家顺利游览西塘,结合图文资料,请你为他们提出不少于三条建议。
  • 13. 现代文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热面前的玻璃怀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掉向四周的墙,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竟已经到了那地步。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扁……“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之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还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菊花黄得淡雅,白得高洁,紫红得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起,要好好儿活……

    1. (1) 短文分四个部分记述了“我”与“母亲"的四件小事。请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第①段

      第②段母亲病重,不告诉“我“

      第③段

      第④至⑦段母亲临终仍记挂着兄妹俩

    2. (2) 对第①段画线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 . 这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    B . 写出了母亲想让儿子发泄痛苦。 C . 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D . 母亲不想让儿子知道她得病了。
    3. (3) 第①、③两段中母亲两次提到“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母亲希望我鼓起生活的勇气。    B . 母亲知道我很喜欢花。 C . 母亲很喜欢花。    D . 北海的花很漂亮,值得一看。
    4. (4) 第⑦段画线句子,属于描写,写出了,作者借此想表达的是
    5. (5) “好好儿活“在文中两次出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6. (6) 生活不可能帆风顺,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可能会通到各种“麻烦”。我们该如何对特呢?联系本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习作
  • 14. 2020年的这场疫情,让我们的毕业季变得很特别。我们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网课学习,度过了最短学期的校园生活……但幸运的是,我们都安好!这是很多人在幕后默默坚守的结果。请选择一个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人),以王小明的身份给他们(她们)写一封信,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他(他们)的无私奉献,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要求: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字数不少于400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