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丰城市东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3高二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谢灵运诗意境阔大悠远,风格恢宏豪放,深得李白、苏轼、辛弃疾和陆游等人的推崇。白居易论其诗“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读谢灵运诗》,意谓谢诗乃境界阔大深邃与深细清丽之统一。谢灵运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谢灵运在描写山水景色之中,融入了完整而悠远的时空意识。最常见的是朝夕昏旦等时间词的大量使用,开拓了诗的意境。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云“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浓缩一天的盘桓,使气候变化、山水清辉的描写,都纳入一个大时空意境之中。又如《七里濑》云:“羁心积秋晨……日落山照曜……”从秋晨写到落日,从而赋予寄寓诗人遭到“迁斥”悲慨的秋色以开阔的意境,既渲染了伤怀之情,亦使诗歌境界不至狭小,与后面借异代前贤以自解的大时空意识相统一。这种时空意识,甚至延长多日乃至一年四季。如《登庐山绝顶望诸峤》;“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不只朝夕昏旦,甚至从春至冬,时间跨度的延长,也意味着景色空间的拓展,使得诗的意境变得更为辽阔悠远,情感更为深厚。

    其次,在谢灵运山水诗中,方位词的频繁使用,也大大拓展了诗歌意境。《登江中孤屿》开头说“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给后面对江中孤屿的描写提供一个大背景,注入雄阔之气。《田南树园激流植楥》中的“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两句,给诗人幽居的田南园景色展开一个广阔辽远的大视野;既尽诗人幽居之趣,也与最后抒发物我一体超越生死的大境界相融合,无论对诗境阔大的开拓,还是情感深邃的渲染,方位词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使诗人对山水景色细趣密玩的描写,不致狭窄和琐碎。

    再次,数量词的有意使用,也成为谢灵运山水诗境界间大恢宏、情感内涵深厚的主要原因。如《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诗云:“不有千里掉,孰申百代意。”意谓没有千里之游,焉能体会古人远游山水之意,此二句赋予沿途情景以高远雄深之气。又如“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白石岩下径行田》)、“越海陵三山,游湘历九巍”(《初发石首城》等,都是大手笔的勾勒,给诗中即使是琐细铺陈的描绘,也注入了大气象,驱使它们共同构成诗歌壮阔雄深的境界。

    最后,以超越时空甚至超越现实的人物和传说入诗,也增加了谢灵运山水诗悠远深厚的境界和情感内涵。他在《入东道路》中说:“满目皆古事,心赏贵所高。”很典型地说明谢灵运在山水景色描写中,总是不自觉地进入历史的氛围里,其游赏于山水景色是历史感与现实感的互相交融,从而使其山水诗的意境,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宏大悠远的艺术特点,并非只是眼前一时情景融合的意境而已。

    此外,谢灵运好以老庄佛教之理入诗,也具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如《过瞿溪山饭僧》,诗中抒写灵鹫净土之想和以大乘智慧分别诸法超拔三界之苦,与开头所写的瞿溪山幽深清雅意境和僧人们简朴生活融为一体。由于老庄佛教中多有超尘脱俗的人物故事和传说,谢灵运喜欢引之入诗,从而也给眼前的山水景色,敷上了一层超世的色彩。

    谢灵运乃乌衣子弟,性豪奢,行事多逾矩度;他深受玄佛思想影响,加上性乐山水、官场失意,便以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豪纵的气势,对自然山水既细趣密玩,又大手笔勾勒,加上玄思理悟和丰富想象,从而创作出恢宏豪宕、深邃厚重的山水诗。

    (摘编自蔡阿聪《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时空意识》)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方位词的使用不仅开拓了诗歌境界,还渲染深邃的情感,给诗人对山水景色细趣密玩的描写注入雄阔之气。 B . 山水诗要构成壮阔雄深的境界,应该用大手笔来勾勒,注入大气象,无需对景物展开琐细铺陈的描绘。 C . 谢灵运在山水景色描写中,总是不自觉地进入历史的氛围里,这使其山水诗作具有超越时空、宏大悠远的艺术特点。 D . 谢灵运喜欢以老庄佛教中超尘脱俗的人物故事和传说入诗,使笔下的山水景色有了超世的色彩。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点明谢灵运诗具有超越时空、宏大悠远的特点,主体部分具体阐述如何做到的,各分论点之间呈递进关系。 B . 文章引用“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一句论证了时间跨度越长,诗的意境也越辽阔悠远,情感也越深厚。 C . 文章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引用谢灵运自己的诸多诗句加以分析,使论述严谨有说服力。 D . 文章虽然是学术小品文,但论述条理清晰,结构明朗,语言深人浅出,使得专业性的文章也能平易近人。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白、白居易、苏轼、辛弃疾和陆游等人推崇谢灵运的山水诗是因为他的诗既阔大深邃,又深细清丽。 B . 谢灵运在描写山水景色之中,融入了完整而悠远的时空意识,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具有独创性。 C . 山水诗不仅要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还可以融入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以增加宏大境界和情感内涵。 D . 谢灵运能够创作出深邃厚重独具特色的山水诗,主要是因为他有着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 (2023高二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中,有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议题频现。无论是人大代表建议设立“汉服日”,还是政协委员建议建立“成人节”“拱手礼取代握手礼”,“两会”的议案提案折射出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十足关切。

    “传统文化”到底是指什么,在如今是否还有生命力?现代化与西方文明是否在扰乱它的根基?面对如今的社会问题,我们是否能在传统中找到解答?

    《南风窗》记者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的许纪霖,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

    记者:西方文化的核心关注神与人,中国文化的核心关注天与人。从文化的角度看,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似乎都首先关心自己与“神秘力量”的关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类似的文化心理?

    许纪霖: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是不一样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呢?我们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说叫“祛魅”,除去魅力。魅力是什么?来自哪里?来自另外一个世界,这叫超越世界。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很难想象,在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以外,还有一个世界。好的知识不像目的明确的工具箱随需随取,它是一种储备,等待关键时刻被亮出来。

    但是古代人一定有。在西方,是“上帝的世界”;在中国,是“天道、天理”。越是往远古,人的理性能力就越弱,越容易产生无法把控自己命运的恐惧:飓风来了,把部落所有的帐篷都吹走;庄稼种得好好的,冰雹、洪涝来了一下子毁掉。越恐惧越崇拜,比如蒙古人的狼图腾,也是一个证明。

    从这种共同的“恐惧”“崇拜”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平常一讲到中西文化,更多的是讲区别,好像这两种文明只剩下差别。但事实上,中西文明之间的差距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记者:“孟母三迁”“孤儿寡母出人才”这样的传统文化故事,总会让人想到近来对于学区房、“鸡娃”的探讨和焦虑。对于后代成才的企盼与不计代价的付出,是一种文化传统吗?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生活在比较与压力之下?

    许纪霖: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儒家文化的传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解释,我这里举一个我的好朋友、知名人类学家阎云翔的解释。我们都知道,所谓近代化、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有一个是追求“个体化”——个人主义,个人从家庭网络中脱离出来。

    从文化的角度看,这和中国人对自己的生命理解有关。不同于西方人“孩子是上帝的礼物,我把他培养长大,再还给上帝,让他独立”的想法,中国文化里没有上帝,每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理解都放在血缘关系之上,以这个脉络来理解生命:父母辈没实现的愿望,儿子女儿可不可以实现?老一辈的遗憾,年轻人能不能补偿?

    所以中国的孩子属于家庭、血缘,承担了很多的期望,这种潜意识的文化很强烈:父母是奉献的、无私的,只要稍微有点良心,孩子就会有压力。这不能说好与不好,但它形成了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只有放在这个文化背景里,才能理解它。

    记者:就像最近《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引发的集体感动一样。

    许纪霖:对。《你好,李焕英》这个电影一开始没人看好,但没想到现在如此大热。为什么?不能说仅仅是营销的好或者时机好,这背后我们恰恰可以看到,《你好,李焕英》代表了很多年轻人内心的愧疚感。中国人再怎么现代,他依然是中国人,个人的完整性无法由个人完成,他依然要在家庭关系的血脉相连里来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

    记者:每年在全国“两会”,几乎都会出现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讨论。比如今年,有委员提议设定“成人节”,行古代成人礼,或规定以拱手礼取代握手礼等。你怎么看待这些讨论?它们可以对传统文化的普及起到作用吗?

    许纪霖:我个人不太赞成用法的方式来创造一种新的礼仪。更好的方法,是通过社会的试点,让好的东西慢慢推广,而不是患上“法的膜拜症”,一切都交给法处理。法律是什么?法律背后是国家意志,但是除了国家意志以外,我们更需要社会的日常秩序,自发的日常文化秩序。

    (摘编自《对话许纪霖:把握传统需要建立文化自觉》《南风窗》2021年第7期)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次访谈的背景是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设立“汉服日”和政协委员建立“成人节”“拱手礼取代握手礼”等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提议。 B . 许纪霖认为,古代人以为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虽然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人们理解的“神秘力量”是一样的。 C . 在许纪霖看来,中国人对自己的生命意义的理解都放在血缘关系上,因此作为下一代,孩子身上就会承担很多期望,形成了生活的压力。 D . 《你好,李焕英》由不被看好到取得巨大成功,其中原因是电影反映的个体生命在家庭关系的血脉相连中体现的生命意义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文化的议题在“两会”中频现,引发了人们对其十足关切,以及对其发展的思考,于是成为了这次访谈的主要话题。 B . 谈论中西方文化中人与神、人与天的关注差异,以及对后代培养的重视,都是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很好的角度。 C . 许纪霖不同意动辄就将传统文化的一些礼仪形式用“法”来规定的做法,他认为好的东西可以慢慢扩大,而不是一切都交给法律。 D . 作为一次访谈,虽然文本的节选部分的几个片段逻辑关联不紧密,但也展示了许纪霖对访谈的话题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
    3. (3) 做好采访工作,需要记者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引导被访谈者深入探讨问题的能力。《南风窗》记者在本次采访活动中是如何体现这两方面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3. (2023高二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莲

    侯发山

    常言说,千里姻缘一线牵。那么,维系水莲和治河的爱情的这根“线”就是淮河。庚子年上半年,水莲作为医护人员参加河南医疗队驰援武汉工作,安徽阜阳的治河给武汉运送爱心菜。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两人认识了。水莲随口问道:“你父母是不是都是水利工作者?”

    治河知道水莲话里的潜台词,说:“我家住在淮河边上,父辈是农民,曾吃过淮河泛滥的苦头,父亲便给我起名治河。”

    “这么巧啊,我家也在淮河边上,信阳淮滨。”水莲惊讶地说。

    治河幽默地说:“我把河治理好了,水莲才能永远灿烂。”水莲忍俊不禁。几句话下来,两个不同省份的人,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然后他们添加了微信,一来二去,彼此有了好感。

    水莲找了几个男友,都因与爸妈的意见不合而黄了。妈妈对未来女婿的要求,代表了当下大多数丈母娘的观念:有房,有车,有资产。爸爸呢,比较传统一点,说穷没根,富没苗,只要孩子勤奋本分就中。孩子好才是硬道理。这就给水莲找对象增加了难度,毕竟十全十美的小伙子尚属凤毛麟角。认识治河后,水莲觉得他既符合爸爸的要求,也能达到妈妈的标准。治河是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他家里有两层小楼,也有小车,有三个鱼塘,2018年投了上百万元的鱼苗。

    结束驰援任务后,水莲瞒着爸爸妈妈去了治河的老家。说实话,她是想验证一下真伪。这年头,不得不防。治河在微信上开玩笑说,你要是一条鱼就好了,从上游游下来就能见到我。两地相距七十多公里,水莲开车用了一个半小时,按照治河发的位置,导航到了目的地——王家坝。治河并没有说谎,他家的两层小楼是前年刚刚盖的,金碧辉煌,很是气派。三个鱼塘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仓库,货车,一应俱全……在农村,这样的家底已经很是出类拔萃了。治河的父母也都是实在、厚道的农村人,跟水莲也能说到一起,像是多年不见的老亲戚。

    水莲回到家,对爸妈彻底坦白了。这一次,爸爸和妈妈的意见空前一致,而且答应了水莲和治河农历七月初七订婚。七月初连续的几场大雨,使得淮河水位暴涨。一旦决堤,水莲家的二百亩莲子种植基地就要毁于一旦。这个莲子种植基地可是她家的全部家当啊!当年投入30万,贷款10万,种植生态无公害莲子。采用“莲鱼共养”“种养共存”的经营模式养殖田螺、虹鱼、泥鳅,还在莲子基地中建了步行观赏走廊、休闲亭子。去年还完了全部债务,实现了盈利。今年还打算建特色餐馆和农家民宿,提供观赏、游玩、吃住一条龙服务。爸爸和妈妈担心有个闪失,日夜守候在莲子基地。村干部已经要求几次,让他们撤出基地,他们还抱着幻想,河堤不会垮,基地没事。村干部没办法,打电话让水莲回来做父母的工作。

    趁着下午休班,水莲开车回到了自家的莲子基地。雨后初晴,那田田荷吐上带着晶莹的水珠,有的像反撑开的伞,有的像绿色的圆盘,有的像扇子。一枝枝荷花,有红色的,有粉色的,有白色的,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开了两三片花瓣儿,像含羞的脸蛋……若是毁了,不知道爸爸妈妈会伤心成什么样子。

    听到汽车喇叭声,爸爸和妈妈迎了出来。“孩子,咱的基地保住了。”妈妈一边说一边擦拭着眼角。爸爸说:“淮河水位下降了,大堤没事了。”水莲晃了晃手机,一脸忧郁地说:“爸,妈,我刚在回来的路上得到治河的消息,他们家被洪水冲了,鱼塘、房子都没了。”“人没事吧?”爸爸着急地问。水莲说:“人没事,政府已经安置了。”

    妈妈迟疑了一下,说:“既然这样,订婚还是缓一缓吧。”

    “妈,你说哈呢!”水莲急得差点哭出声来。

    妈妈说:“他家都没了,咋订婚?”

    “妈,你知道吗,王家坝的百姓是为了上游和下游的安全,开闸放水,把水引到了自己的家园……”话没说完,水莲已经呜咽起来。

    “告诉治河,订婚的日子不变。”爸爸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

    “他没家了,在哪里订呢?”水莲像是回答爸爸的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谁说没家?咱是一家人嘛,咱的家也是他的家,让他们全家都过来。”妈妈说,“咱的基地也正需要帮手呢。”爸爸点点头。

    水莲笑了,一张脸如同水塘中盛开的荷花,清秀脱俗,娇羞妩媚。

    补记:2020年7月23日,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转移安置群众19.5万,闸口开闸76个小时左右,蒙洼蓄洪区共蓄洪3.75亿立方米,淮河王家坝段水位下降至28.28米,“上保河南,下保江苏,保住了整个华东地区”。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以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背景交代了水莲与治河相识的原因,既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又奠定了本文温情的基调。 B . 由文章中可以看出,对于未来的女婚,水莲的妈妈看重的是物质条件,而水莲的爸爸更看重人品,两个人的标准不一样。 C . 文章在介绍治河和水莲的家庭情况时,提到了“大学生回乡创业”“莲子种植基地”“农家民宿”等内容,富有时代气息。 D . 当听到治河家被洪水冲了后,水莲的妈妈所说的话体现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为女儿着想的思想狭隘之人。
    2. (2) 小说结尾加的一段补记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3) 侯发山的小说透露着质朴的多土气息,请结合本文加以简析。
四、文言文阅读
  • 4. (2023高二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犀首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王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 , 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

    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车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以伐赵,梁君与田侯不欲。犀首曰:“请国出五万人,不过五月而赵破。”田盼曰:“夫轻用其兵者,其国易危;易用其计者,其身易。公今言破赵大易,恐有后咎。”犀首曰:“公不慧也。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难以惧之,是赵不伐而二士之谋困也。且公直言易,而事已去矣。夫难构③而兵结,田侯、梁君见其危,又安敢释卒不我予乎?”田盼曰:“善。”遂劝两君听犀首。犀首、田盼遂得齐、魏之兵。兵未出境,梁君、田俘恐其至而战败也,悉起兵从之,大败赵氏。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犀首,即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曾任魏国犀首。②梁君,魏国国君魏惠王。田侯,齐国国君齐威王。③难构,即“构难”,结怨,交战。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 B . 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 C . 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 D . 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犀首谢陈轸”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B . 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 . “其身易穷”的“穷”意为陷入困境,与“图穷匕首见”中的“穷”意思不同。 D . “公之不慧也”与“士之耽兮”(《氓》)两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轸在出使齐国时途径魏国,趁机求见了魏国的公孙衍,并告诉公孙衍,不能只吃吃喝喝,而应该把天下的政事承担起来。 B . 楚国起初和李从有约定,要把政事交由李从,但后来在燕、赵两国的劝说下,楚国改变主意,又把政事交给了公孙衍。 C . 公孙衍主张攻打赵国,而田盼认为公孙衍说得太容易,攻打赵国可能会有后患,田盼的这一说法没有得到公孙衍的认同。 D . 公孙衍和田盼率军攻打赵国,军队还未出国境,魏王和齐王担心他们吃败仗就又给他们增加了兵力,结果击败了赵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

      ②夫难构而兵结,田侯、梁君见其危,又安敢释卒不我予乎?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3高二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会同馆

    (南宋)范成大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沤浮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 , 阅之有感

    (宋末元初)林景熙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

    【注释】①会同馆:金人接待宋朝使节的旅馆,位于金国都城中都(今北京)燕山。诗前有小序自注:“燕山客馆也。授馆之明日,守吏微言有议留使人者。”授馆,指范成大被安排入住会同馆。②沤浮:水中气泡。③封事稿:臣子上奏给皇帝的奏章,为防止泄密而加封,故称封事。此即诗中的“防秋疏”(内容为抵御异族秋季入侵应采取措施的奏章)。

    1. (1) 下列对两首诗前两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诗首句点明当时情形,孤身出使,离朝万里,危机四伏,生命安全无法保证,写出其临深履薄的心态。 B . 范诗次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己身比作水中气泡,沤浮泡影寓意虚幻易散,极言处境艰危,前途难测。 C . 林诗首句以“偶伴孤云”开篇,刻画其羁旅天涯、行踪不定、远离尘世、孤云独伴的孤苦形象和凄凉处境。 D . 林诗次句写天色阴沉欲雪,与题中山窗糊纸之举相照应,而地炉正红,冷热色调对比相映,意味深长。
    2. (2) 读诗需要“知人论世”。范成大时为南宋使节,不辱使命,全节而还;林景熙时为亡宋遗民,避居山中,终身不入元仕。两者处境不同,情感抒发也不尽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后两句,谈谈其中的差异。
六、情景默写
  • 6. (2023高二下·丰城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作者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2. (2) 《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召的原因的两句是:
    3. (3)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出现在唐诗宋词中,如“”。
七、简答题组
  • 7. (2023高二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兰芝、焦仲卿作为《孔雀东南飞》全诗的主角,是诗人塑造的人物,写得最为充分和成功,刘兰芝更是格外。她不但美丽可爱、勤劳能干,而且感情真挚、性格坚毅。她未出嫁前,也曾接受过一些当时社会①“妇德”的熏陶,②“诵诗书”“知礼仪”,明白在婆媳相处中自己作为晚辈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具备的克制。婚后,原以为自己的勤快和温顺能够赢得婆婆的好感和信任,可是婆婆不仅任意驱使她,还视她为仇人,对她③“久怀”憎恨,充满敌意。如果她满脑子充塞着封建愚孝观念,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还会地生活下去。但是,刘兰芝并非如此,她尊重自己的人格,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反抗家长的淫威,主动表示愿意④“遣归”,这种勇气和胆量在当时是惊人的。她最后选择了殉情,在这一贞烈之举中,同样也强烈地表现出她不容母兄逼迫自己改嫁、蹂躏自己意愿的可贵人格精神。为维护个人的权利和尊严而反抗、斗争,这是刘兰芝性格中最可贵的地方。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写出文中4处引号的用法特点。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8. (2023高二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京时间2月8日上午,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奥会的新增项目,运动员从超过40米的助滑区出发, , 依靠惯性跃入空中,完成空翻、转体、抓板等技术动作后在着陆坡落地。

    在大跳台决赛中, , 取较好的两跳成绩计算总分。当日首跳,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流畅地完成一个偏轴转体两周1440度动作,获得93.75分。第二跳,谷爱凌选择了一个难度相对偏低的偏轴转体两周1080度动作,获得88.50分。两跳之后,谷爱凌暂列第三。最后一跳,是选择更稳妥的动作收获一枚奖牌,还是挑战极限、冲击金牌? , 顺利完成了那个“之前只是想过”的动作——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94.50分!谷爱凌以总分188.25分实现了反超,夺得冠军!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请结合本则新闻,就“谷爱凌夺冠”写一段评述性文字,60个字左右。
八、材料作文
  • 9. (2023高二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0.99365=0.03            1365=1              1.01365=37.8

    上面的三个等式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